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不干胶如何控制成本
扩展阅读
怎么样可以进中石油 2025-05-19 20:11:09
网店节约成本怎么算 2025-05-19 19:57:24

不干胶如何控制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8-15 01:21:27

Ⅰ 想做小不干胶印刷如何最省成本

用分切纸
卖纸的地方可以裁好的

Ⅱ 做不干胶标签的材料成本核算如何核算

材料和人工一样,如果发生时能够区分为某产品(或某批订单)生产耗用,则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x产品(或x批号)(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
如果是共用的(不能区分某产品生产耗用),则在发生时,先计入'制造费用---材料或工资)',在月末分配进入'生产成本--x产品(制费)'.
月材料的准确归集,需建立在正确的材料进出存之基础上,且材料出库要标明是哪种产品或哪个批次使用,按产品种类或批次进行材料耗用的归集.若为公耗品,则先入制费再分配.

Ⅲ 如何降低印刷企业生产成本

印刷完一本书或一份杂志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以及所获取的加工产值已在财务部门进行归集,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知道这份订单是否真正给企业创造了利润,创造了多少或者根本就是亏损的,这个问题就可以利用岗位成本核算来回答。根据设备生产能力,可以将这份订单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加工时间预测出来,然后乘以各自的小时工价,得出生产成本,再加上材料成本,如纸张、油墨、印版等,就得出加工这份订单的总成本。最后,订单完成,再依据日报表所填写的数据将实际的加工时间以及耗用的原材料归集,进行订单结算,就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这份订单的实际获利情况。因此可以说,订单结算和报价同等重要。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如何正确计算小时工价,才能反映本企业的真实情况?

传统报价体系

市场营销的成功受4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产品品种策略,二是价格策略,三是产品分布策略,四是广告宣传策略。受目前我国消费水平的影响,在这4个因素(或者说策略)中价格因素起主导作用。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又有3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针对竞争对手制定价格,二是针对市场需求制定价格,三是针对成本制定价格。

以一本书的印制为例,其加工成本通常考虑以下几项:

(1)原材料(通常是指纸张,客户来料不做计算);

(2)图文处理排版、出片(客户来片不做计算);

(3)上版(含拼版、晒版);

(4)印工(内文按令计算,封面按色令计算,而教科书和社会业务的印工有显着差别);

(5)装订等印后加工(按万页计算,包括一些包装材料)。

以上5项成本合计后,再加上企业一定的利润则为产品的最后加工价格,如果除以这本书的总印张,则得出单位印张的加工价格。目前针对非教科书类的书籍印制,大多数企业是按照印张价来报价。当然,对于一些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的产品,如封面有表面整饰项目(烫金、上光、覆膜等)或对于装订有特殊要求的情况等,报价项目则要相应增加,总之不能漏项。

1.如果针对竞争对手制定价格,例如,一本书的印制,纸张和印数确定,竞争对手的报价为1.25元/印张,我们的报价为1.1元/印张。如果竞争对手压价,我们的底线在哪里,何种价位是我们的盈亏平衡点?

2.如果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报价,例如,这种产品的加工工艺复杂,只有我企业能够完成,因此竞争对手的价格在考虑因素中所占比重不大。那么,印刷完成后,我们加工这份订单的获利到底有多大?以后有多大的可能再获得同样的订单?

3.印刷品报价主要是由经营部门的人员完成,这就要求报价人员对产品的加工流程相当熟悉,同时熟知各种原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格,并且细心、认真,不漏项。但是,如果漏报了某项,谁来监督?

4.印刷完成后,可以很容易算出这笔订单的加工产值,但是,厂长关心的是这份订单创造的利润是多少,而不是加工产值的大小。在印制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原先预测纸张耗用为120令,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水平等原因可能耗用更多;原先预计印制时间为2天,实际花费3天,多占用印刷机1天;由于内部管理原因造成机器无故等纸、等版等情况。那么,什么样的报表能够及时向管理者反映这种情况?

5.某些客户带来的订单量多,加工产值大,但利润率却不高,同时占用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较长。那么,谁是我们的高端客户?

以上仅提出一些管理者常发出的疑问,实际工作中,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弄清楚。要想回答以上问题,仅靠传统报价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另外一种报价体系,即基于小时成本工价的报价。

岗位成本核算体系

小时工价的确定基于岗位成本以及在这个成本点(岗位)上的生产小时总数。

以一家印刷企业的胶印车间为例,该车间有4台单张纸印刷机,其具有不同的色组、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品牌,现将这4台印刷机分别设为4个不同的成本点,每个成本点都用一个相应的编号表示。如“241”,“2”表示胶印车间;“4”表示印刷机为四色;“1”表示印刷幅面为对开。

1.岗位成本核算原则

岗位成本核算的原则是,任何发生的成本和费用,不论是生产成本还是管理费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率分摊进各个成本点中。仍然以这台四色印刷机为例,可能归集在这个成本点上的成本如下:①设备的购买原值:包括其附属设备;②设备的净值:预计值;③折旧:每年的折旧数额;④生产场地租金:换算成这台设备占用的面积应该承担的金额;⑤人员成本:在这台印刷机上工作的所有人员的工资(来自财务会计数据);⑥占用面积:如果生产场所属于个人所有,仍然要折算出这台设备占用的面积所应承担的房屋折旧费用,为了保证生产通畅的过道也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进这个车间的4台设备(4个成本点)中。

除此之外,一些不能按实际发生进行归集的费用也必须平均分摊进这个车间的4台设备中。如:①间接生产费用:各种清洗剂、润滑油、水费、电费(如车间空调的电费)以及修理费等;②管理费用:车间主任、统计员、检验员、清洁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工资;③间接管理费用:厂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该车间,再分摊到这台印刷机上。

以上各项成本和费用以年为单位进行总计,得出这台印刷机上的总成本。

2.预计生产小时的方法

(1)设备每年的计划工作天数

从企业生产日历中得出,如:365天(日历天数)-104天(星期日+星期六)-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即日历天数减去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节假日。

(2)设备每年的计划生产小时

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3)开工率为90%的生产小时

2000小时×90%=1800小时。

(4)实际利用率为82%的生产小时

1800小时×82%=1476小时。

3.几个关键的企业生产参数

(1)生产时间

全年的日历天数-星期日、星期六和法定节假日=设备计划工作天数;

设备计划工作天数-公休假、工伤事假、病假和调休等=取决于人员的生产时间;

取决于人员的生产时间+加班时间、辅助时间=计划生产时间。

(2)开工率

开工率是指一个成本点上正式生产时间与辅助时间之和与设备计划工作天数之比。

开工率=〔(正式生产时间+辅助时间)/岗位生产时间〕×100%=(计划生产时间/岗位生产时间)×100%。

(3)实际利用率

实际利用率是指一个成本点上正式生产时间除以正式生产时间与辅助时间之和。

实际利用率=〔正式生产时间/(正式生产时间+辅助时间)〕×100%。

时间这个概念对于企业的管理部门只有一个含义,但对于生产部门的各个成本点则有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之分,即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这两者之和构成了总的工作时间。辅助时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生产,但却维持着生产的正常进行,如小修、换橡皮布、换水绒套等,但是,必须将辅助时间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比例,如果辅助时间过长,即无效时间过长,势必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而实际利用率则反映出企业的有效生产时间占总生产时间的比例,企业管理者借助于这个参数可以对生产部门的工作进行监控。实际利用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生产效率越高,换句话说,意味着总工作时间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用于印刷。

4.小时工价

通过预计可以得出这台印刷机全年的成本和费用与计划生产时间,假定其全年的成本和费用为10万元,全年生产时间为1476小时,则这个成本点的小时工价为10万元/1476小时=67.75元/小时。

提出小时工价的概念在于说明无论这台印刷机是否在印刷产品,企业每小时都要为此支付67.75元。有了这个概念,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诸如:

(1)当印刷车间未承接生产任务时,就没有收益可获得以抵消这项支出,而机器停产1天就要损失542元(67.75元/小时×8小时),这也是许多印刷企业在所接订单是微利时也要承接加工任务的原因,同时,这也能促进经营部门的营销工作。

(2)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 除去印刷前的准备时间和印刷结束后的整理时间,真正用来创造效益的时间只有机器在印刷的这段时间(实际利用率的概念)。实际生产时间的提出能够促使操作人员减少换版、调试机器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正式印刷。

(3)帮助管理者解答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本来预计2天能完成的任务,实际花费3天?通过对员工填写的日报表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企业的“软肋”,如辅助时间过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晒版跟不上,纸张供应不到位,还是客户临时改动等原因,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改进方法。

(4)找到企业的保本点在哪里。此时价格的制定,就不能完全针对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来制定,营销人员必须清楚本企业的保本点,至少要保证印制这件印刷品所经过各个工序的成本点的成本之和能够和加工产值相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到和对手竞争,向市场看齐。

小时工价应用的可能性

就目前所做的调研显示,很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尝试用小时工价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的情况制定最佳的加工价格。小时工价在企业中的应用必须借助于行业管理软件,用计算机来处理各项数据以替代手工报价。在前期的数据库建立阶段,因为涉及到众多成本点的确定以及各项成本的合理分摊,工作量很大,但是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利用小时工价将使报价工作更加快捷、更加准确。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根据产品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如胶印、凹印等),即确定所经工序的各个成本点,一个工序结束后会提醒报价人员进入下道工序而不致于漏项,然后根据订单印数计算出所需加工时间,得出生产成本。材料成本的确定无须四处询价,因为原材料的库存情况是即时的,随时供报价人员查询。这几项成本相加再乘以一定的利润率(企业希望获得的)就得出这份订单的加工价格。如果客户接受这个价格,报价单上的信息自动生成施工单,同时也是产品完工后用于订单结算的凭证,通过进行报价和实际成本的比较,了解这份订单的实际获利情况,便于管理者分析原因,进行改进。
参考资料: http://i.cn.yahoo.com/shujing198209/blog/p_23/

Ⅳ 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

不干胶标签通常会出现在物品的表面,如物品使用说明、条形码、价格标签、特价标签等,因不干胶背面自带有一层粘贴剂,所以贴取时都很方便,越来越多的店面商场采用不干胶标签来更改、宣传等,那不干胶标签到底是如何印制出来的呢?

不干胶标签印刷的第一步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排版编辑,通常用CORELDRAW或AI软件来制作,因为此软件制作出来的图为矢量图,即使是很小的字体印制出来的都非常的清楚,如果用PS软件制作则会形成图案,印制出来将会影响其效果,软件的使用的正确性也是不干胶标签印刷的首要注意点。

制作软件确定好之后还要考虑尺寸的大小,因为大批量的不干胶印刷会降低成本,但也需要考虑好尺寸大小,这时就会涉及到制版,因为不同印刷机印刷的尺寸就不一样的,如8K、4K、2K等,如果选择的尺寸正好比印刷机的固定尺寸大时,就需要用大一号尺寸来印刷,或者比印刷固定尺寸小太多时,两种情况都会在印刷时留有大量的空白从而造成印刷的浪费,既浪费纸张又多花了钱,不太明白时可以去专门的印刷厂去咨询或者让别人来设计制版。

在设计时,不干胶印刷有的是黑白两色的,有的则是彩色的,印刷上通常称之为四色的,因颜色的不同印刷过程也不一样,在制好版时,开始出片,黑白两色的只需制一个版即可,俗称菲林片,印刷一次即可完成,成本也相对的要低很多,而四色的不干胶标签印刷则在设计时颜色就设计好了,在出片时需要按C、M、Y、K即黑、红、黄、蓝四种基色各出一张版,在印刷过程中也需要四次印刷,先印好一次之后,其他三次都叫做套印,需要跟第一次印刷的位置相吻合,才会印刷出设计时出现的颜色,如果套印不好,则会出现很多重影,影响不干胶标签的视觉效果,所以四色印刷需要很高的印刷技术,当然价格也要相对的高出很多。


在印刷完比之后,便是按照设计好的尺寸进行裁切,有的是规则的圆形、长方形,也有一些是异形不干胶标签,这时,常见的形状则直接裁切好即可,如果遇到异形的则需要事先定制裁刀,然后再根据印刷品最后成形的模样制作好刀具后才能裁切,在不干胶标签印刷过程中,涉及的工艺越多,价格也越贵,不过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才能更好地博的客户的眼球,达到宣传效果。

Ⅳ 不干胶标签如何核算成本,有无核算成本的电子表格 ,谁能帮帮我,非常感谢!邮箱[email protected]

首先是成品一共需要多少,排在一张A3上能排多少,退而算出一共用多少纸。
纸价+版费+印刷费用=总价! 希望能帮到你

Ⅵ 不干胶标签,条码纸 怎么计算成本

不干胶标签成本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块
一。纸款 也就是不干胶所需要的成本
二。印刷费用 包括菲林,上机费,切成品,后道如果还要覆膜,烫金银的等等
三。就是打包运费加你的利润了

比如你要做10*10CM的不干胶标贴 10000个 单色印刷 我按照我们这里的价格你给算下
一次类推
成品规格*数量*不干胶价格 0.1*0.1*10000个*2.5元/㎡=250元 这是纸款 在实际中你要放大些尺寸便于切成品,还要适当的算下损耗。
菲林加上机费为 25+100 再加上切成品50元 打包50元 也就250+125+100=375 这是纯成本
分摊到每个也就是 375/10000=0.0375元/个 三分八一个 再加上你的利润即可

Ⅶ 求教:不干胶打印A4大小的不干胶的成本问题

你是要打印标签么?打印成本和你不干胶纸的面层也有一定关系,看是热敏面层还是铜板面层,热敏面层不需要碳带,铜板需要碳带。竹林伟业的热敏不干胶纸有一防和三防之分,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的问题不很清晰,我只能答道这里了。望采纳

Ⅷ 印不干胶怎么算价

你好,广州鹭源技术工程师吴先生为你解答;

不干胶贴纸价格的计算方法。

我司常用的不干胶贴纸的材质是不可移及可移性不干胶。但无论是何种材质不干胶的最大区别仅仅是粘性的强弱。计算方法都是按平方作为单位。

不可移纸约为3.6元每平方米,可移纸约为6.5元每平方米(具体单价可询问纸行.)

第一步根据贴纸的尺寸长宽各加3MM计算出平方数。

第二步用此平方数乘单价得出所用材料单价。

第三步根据贴纸的颜色来选择不同的倍数得出单价。颜色越多使用的机器就越贵,损耗也大。一般的规律是单色选择2倍,双色用2.1倍,四色用2.3倍。此倍数为常规数值,订单数的大小也会影响到此数值的变化。

例如:55MM*80MM的双色不可移不干胶其单价为:

1.(55+3)*(80+3)/1000000=0.004814平方米

2.材料费=0.004814*3.6=0.017元

3.单价=0.017*2.1=0.036元。

不干胶贴纸计价:

(长+3)*(宽+3)*单价/平方米*印刷颜色倍数/1000000 (单位:MM)

希望帮到你,你的采纳是我一直答题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