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若已知收入、费用、本年利润、季度利润总额,如何倒算出成本
你好:
其实你可以参考利润表
收入-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你先要算出季度的所得税,用季度的 收入总额X4%X25%减去本年度已经交的所得税后,算出所得税
然后用收入-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本年利润=成本
你这个是倒出成本,很容易控制利润,只要有利润了成本就能倒算出来。就是别忘了每个季度的所得税就可以了,其他正常加减。
如果还有问题网络留言,知无不尽
祝工作顺利
② 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2、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基本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③ 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及计算方式
利润=收入-成本,如:收入是100,成本是50 利润=100-50=50.
④ 成本收入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拓展资料: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库存成本是在建立库存系统时或采取经营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库存系统的成本主要有购入成本、订货费用、保管(储存)费用及缺货成本。
(一)购入成本
购入成本的两种含义:
1.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入数量的乘积;
2.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二)订购成本(或称订货费用)
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订购成本包括:提出订货申请单、分析货源、填写采购订货单、来料验收、跟踪订货等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费用,如采购、财务、原材料控制与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说明:
①订购成本的主要特征是和采购次数直接有关,而与订货量的大小无关;
②不同公司的平均订购成本相差很大;
③确定订购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④可用采购总成本除以年订货次数来估算订购成本。
(三)储存(保管)成本
物品在仓库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收货、存储和搬运费用等。
1.存储费用,即取暖、照明以及仓储建筑物的折旧费;
2.人员费用;
3.库存记录的保存费用,即管理和系统费用,包括盘点和检查库存;
4.安全与保险的费用;
5.库存物品变质、损坏和过时所发生的成本,
⑤ 利润率和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谢谢!
一、利润率的公式是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二、具体而言,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②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③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三、(5)有利润总额和收入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毛利润与净利润:
1、毛利润率:
1)毛利润是指以货币计算的金额总额,毛利润率则是一种比率。
2)毛利润率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让企业家了解企业的盈利趋势,而盈利趋势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很多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往往都呈现出毛利润.上涨但是毛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3)有两种提高毛利润率的方式:
(1)首先,可以通过增加产品价格的方式。
(2)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但是,增加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如果销售额大幅下降,那么很可能获得的收益总额还不够支付营业费用。增加价格还需要对通货膨胀率、竞争因素、产品基本的供求关系等等有深刻的了解。提高毛利润率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降低生产产品的可变成本。这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来实现。总额折扣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一个好方法。从某位供货商那里购买的原材料越多,他们提供特价折扣的可能性就越大。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寻找价格更低的供货商。但是,如果对方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够好,那么就得牺牲原材料质量上的降低。
2、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⑥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应该如何计算
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⑦ 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2、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基本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售价成本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售价成本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推导公式:
1、售价=成本×(1+利润率)。
2、成本=售价÷(1+利润率)。
打折率=打折后的售价÷原来的售价=成本×(1+后来的利润率)/成本×(1+原来的利润率)=(1+后来的利润率)/(1+原来的利润率)。
利润率计算的常用方法:
1、特值法。一般情况下,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
2、比例法。根据公式“售价=成本×(1+利润率)”,当售价一定时,成本与(1+利润率)成反比。
3、方程法。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4、十字交叉法。利润率的混合问题,类似于浓度混合问题。
5、分类讨论法。
⑨ 知道销售额和利润率怎样算成本
知道销售额和利润率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成本:
成本=销售额×(1-利润率)
利润率=(利润÷销售额)×100%
销售额=利润+成本
副标题回答:
利润=700×40%=280元
成本=700-280=420元, 或700×(1-40%)=420元
销售额=利润+成本=280+420=700元
(9)有利润总额和收入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 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