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苗木怎么做成本
扩展阅读
为什么石油黄金都跌了 2025-05-20 05:44:56
机修工具都有哪些牌子 2025-05-20 05:34:06

苗木怎么做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8-11 17:52:01

1. 苗木(种植业)成本核算问题

第一个问题,从“消耗性生产物资-----xx苗木”科目结转到“农产品”科目的意义相当于生产性企业从“生产成本”结转到“产成品”,会计核算的功能之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反映,所以这一步还是要结转的。
第二个问题,首先自产苗木销售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具体你可以向税务机关咨询。享受免税政策的情况下,你可以不考虑税金的处理;如果你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有3%的增值税,那你应该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税收入/(1+3%)为计税基数,计税基数*3%为应缴税金,含税收入中减增值税税金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103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 3

2. 种植绿化苗木的成本怎么算//////////农村人。准备明年做这个。。

种植绿化苗木的成本好计算:1、土地承包费;2、苗木幼苗、种子费;3、人工费;4、水电费;5、看护费;6、销售疏通关系费;7、车费等等。

3. 一份完整的园林预算都包括什么内容苗木的价格如何确定

在社会实践中,绿化工程的决算常有以下几中算法来确定。
3.2.1第一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的苗木费列入直接费,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也列入直接费,然后再套上综合费率作为间接费。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即为工程总造价。这种算法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单位不多,原因是苗木费是市场价格,如果苗木用得贵重高档,费用占大部分,那么业主再付20-30%的间接费是不合理的。浙江省的造价管理部门也有规定:每株苗木进入直接费的金额不超过贰百元(含贰百 元)的,超过部分作为补差处理。但明确此规定的人是不多的。只有综合性的园林绿化工程土建部分占大头,绿化苗木费占很小的比例,为省事,有的业主单位采用这种算法与土建算法靠齐。
3.2.2第二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苗木费另列,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作为直接费,间接费套用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例如浙江省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为:特类114.6%;一类100.9%;二类87.3%;三类75.6%;四类63.9%)。然后将苗木费加上人工费,再加上间接费之总和乘以3.43%得出税金。
上述四项之总和即为绿化工程的造价。公式为:造价=(苗木费+人工费+间接费)×(3.43%+1)这种算法对绿化种植占绝大份额的园林绿化工程来说应该算是较为合理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有的专类公园如植物园,其中绝大部分苗木在形态、价格的确定上始终有业主方和监理方共同参与,施工单位在苗木采购时无利润可图。而施工单位又往往实行二级经济承包。项目部对公司又有分级承包的制度。在苗木采购时如没有差价,项目部往往无法进行亏本的施工。为此,业主方、监理方、项目部(施工单位)三家协商确定。对于业主和监理确定的苗木价格(包括其他议价的建筑材料如石栏杆等)再给出10%的管理费作为间接费,来作为工程决算费。
3.2.3第三种算法
有的业主在招标书中就明确规定,苗木费报价中包括了苗木的成本费、运输费用、种植养护费用、利润、税金等。这种算法往往出现在合理低价评审定标的竞标办法中。那么各种苗木的单价乘以各种苗木的数量,其总和也就是绿化工程的决算价,无需套用定额。这种做法是一种无序竞争,对绿化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苗木种植场的参与,他们又缺乏经验,使得绿化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技术上的保证,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工程中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4. 种植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蔬菜生产中生产成本的核算

“生产成本———蔬菜”的成本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蔬菜的年土地使用费。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蔬菜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农用物资”是指种植蔬菜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四)“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大棚、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二、蔬菜生产中人工费用的核算

我国的蔬菜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因此人工费用在蔬菜产品的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人工消耗折算成货币比较复杂,种植户可视实际情况计算雇工人员的工资支出,也要把自己的人工消耗算进去。

三、蔬菜产品的成本核算

核算成本首先要汇总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种蔬菜的单位面积(亩)成本和单位质量(公斤)成本。生产某种蔬菜所消耗掉的物质费用加上人工费用,就是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如果某种蔬菜的副产品(如瓜果皮、茎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时.计算蔬菜主产品(如食用器官)的单位质量成本时,要把副产品的价值从生产总成本中扣除。

生产总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单位面积成本=生产总成本/种植面积。

单位质量成本=(生产总成本-副产品的价值)/总产量

蔬菜的生产成本按蔬菜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根据生产部的估产产量,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或年末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费用”是种植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其分摊的方法可按核算方式进行分摊,月末转入生产成本。

为搞好成本核算,生产部应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把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详细计入,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今后的种植大有益处。

18个大棚:

方案一:按目前财务核算方式完善优化:按照蔬菜大类确认核算单元,分为叶菜、果菜、甘蓝三类。

叶菜类:育苗期分长期和短期两种, 长期生长期50-60天,如上海青、油麦菜等,短期生长期35-40天,如茼蒿、小白菜等;该品种分批次种植,一年可种植均50次左右,种植方式以成本分批次投入。

果菜类:育苗期分冬季和夏季,冬季苗期90-100天,夏季苗期60-70天,成熟采摘期为110-120天,冬季为80-90天;一年需两次种植,生产资料分次投入,如滴灌带、地膜、肥料。

甘蓝类:育苗期35天,生长期70-90天,如花菜、甘蓝。

核算方式:

由育苗期、生长期各项成本(含制造费用)归集列入生产成本,月末按蔬菜类别转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熟采摘后实际产量占预计产量的百分比分配计入各类别农产品。

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分配标准:各类别(批次)种植面积(平米)*当月种植天数/全部品种(批次)的种植面积*当月种植天数

结转各类别农产品成本分配标准:消耗性生物资产实际产量/消耗性生物资产计划产量

优 点:核算相对简单,可及时统计各品种产量、成本

缺 点:无法获取每个大棚生产指标,人工及其他大棚固定费用分配有难度,如棚模、棉被、采暖费以及制造费用。

方案二:

若按大棚做为核算单元:从施肥整地开始,

叶菜生产种植流程:施肥-整地-做畦-播种-浇水-下菜

借:生产成本-**大棚-**品种-人工费 - 正式工 - 临时工

生产成本-**大棚-**品种-种子费

生产成本-**大棚-**品种-肥料费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折旧、水电、管理费用列入制造费用,月末按大棚面积、品种、时间归集后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成熟采摘后直接转入农产品。

结转各类别农产品成本分配标准:各大棚品种实际产量/各大棚品种计划产量

果菜生产种植流程(核算同上):施肥-整地-做畦-铺滴灌覆膜-定植-浇水-吊蔓-整枝打叉-授粉-采摘

优点:各大棚、各品种经营指标均能统计核算,大棚相关固定成本、人工费用易归集,并有利于管理。

缺点:核算相对复杂,生产基础数据需及时完整统计上报,工作量相对增加。就目前会计核算方式需增设会计科目。

果树种植的核算方法

果树的分类:果树的分类很多,按地域分,如南方果树、北方果树;按可挂果分,如挂果树、未挂果树;按树势大小分,如幼龄树、成龄树等。

果树的核算分割点(核算周期)是按可挂果树及未挂果树的分类作为核算的分割点,在分割点之前的投入作为“在建工程———果树”核算;在分割点之后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果树”核算。

“在建工程———果树”主要构成为:开发费用、种苗、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开发费用”是指种植果树开发费用,如土地勘测费、财产补偿费、土地征地费、修理梯田、修路、修沟、挖穴、其他等。

(二)“种苗”是指种植果树所使用的苗木费用,包括补苗费用。

(三)“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法使用土地,则地租费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四)“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五)“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六)“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七)“其他”是指种植果树费用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生产成本”主要构成为:地租费、人工费、农用物资、折旧费、其他等。

(一)“地租费”是指种植果树的年土地使用费,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则地租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二)“人工费”是指种植果树的人工工资,包括工人及管理人员工资。

(三)“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折旧费,包括果树(挂果树)、交通工具、机械用具、仓库、厂房、水井、蓄水池、水管、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工具及灌溉设施等折旧。

(四)“农用物资”是指种植果树使用的农用物资,包括农药,肥料,其他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五)“其他”是指种植成本中除以上项目外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的转入。

“在建工程———果树”根据果树生长及挂果情况,在挂果的当年把“在建工程———果树”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果树”,果树按生长及挂果情况,参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计提折旧。笔者认为,果树计提折旧的期限,最长不宜超过20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品生产周期性,虽然有的果树能挂果30年,但果树到了后期果质会变味,果实会变小,所以需要更新换代。

“生产成本———果树”成本的结转。果树生产成本按果树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的归集,在采收时(成熟季节)根据技术部的估产产量报告,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生产成本的结转。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调整。在采收结束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归集在下一批次的成本核算中。

5. 苗木种植成本有哪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树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进入2016年,苗木种植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苗木种植主要成本:苗木种子成本支出、种植成本、人工人本、土地租金成本、运输成本等。目前苗木种植面临越来越高的土地租金成本;人工成本呈现增加的趋势;绿化苗木企业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还需加大技术的投入,以获得竞争优势;那些较长生长周期的产品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滞销的风险等。目前,仍然有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态,从小苗到大苗、从花灌木到大规格乔木,从种苗木到绿化工程,什么都做。概括来说,就是“小、散、杂、乱”。园林苗木行业应该走产业链专业细分+聚合之路,由小而杂正面竞争转向专而精的产业链合作。苗木产业链可以进行延伸,国内较大型的园林绿化企业都呈现出自建苗圃,自行进行苗木的供给趋势。苗木行业建立真正商品化的产业链,必须发育出园林苗木行业一批专而精的设计商、苗木种植商、外包采购配送商、施工养护商。各环节加强合作,优化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育苗队伍将面临“瘦身”,规模型专业苗圃将迎来发展良机。目前有不少农民在内的苗木供应者,因为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风险,以及育苗技术受限等因素,将逐步退出育苗队伍。规模型专业苗圃经营者则具有这方面的主客观优势,在未来10年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随着绿化苗木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优势龙头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充分利用各个苗木信息媒介和平台,即网络宣传。目前苗木行业的消息沟通平台发展迅速,有效的减少了苗木交易中的地域性限制,同时可以为苗木的需求和供应信息更快更及时的传播和扩散,提高交易对接的及时性和成功率,未来苗木行业将和其他行业一样,逐步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因此,除了提供优质精品外,苗木经营者更要善于利用行业网站和传播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6. 组培苗的生产成本是怎样计算的

(1)直接生产成本(按生产10万株组培出瓶幼苗计):按生产每10万株的全过程中(包括继代接种、生根诱导等)约耗用15002000L培养基推算,培养基制备的药品、人工工资、电耗及各种消耗品(如酒精、刀具、纸张、记号笔等)约需直接生产成本3.8万元。

其中,培养期间的电耗常占极大比重,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光照和合理利用光源,将大大地降低成本。此外,随着各项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和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每株组培苗的直接成本可控制在0.20.3元或更低。

(2)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及设备维修等)折旧:按年产100万苗的组培工厂规模,约需厂房和基本设备投资100万元左右计,如果按每年5%的折旧推算,即5万元的折旧费,则每株组培苗将增加成本费0.05元左右。

(3)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开支:如果市场营销和各项经营管理费用的开支按苗木原始成本的30%运作计算,每株组培幼苗的成本增加0.10.13元。从以上各项成本费合计计算,每株组培幼苗的生产成本在0.350.5元。因此,组培育苗工厂在选择投产植物品种时必须慎重。要选择有市场前景、售价高的品种进行规模生产,否则可能造成亏损。(4)组培苗的增值:以上是一般组培苗的成本概算,随着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扩大生产规模,可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此外,还可以通过销售盘苗或营养钵苗、培养珍稀名贵植物和无病毒种苗、培养专利品种组培苗、利用组培法提高培养物的有效药用成分含量等途径使组培苗增值,提高工厂总体的经济效益。

7. 绿化苗木工程的成本核算怎么做

你好,就是根据这个工程所耗用的苗木价款,人工,设备折旧等 构成

8. 苗木种植成本有哪些

1、苗木、种子成本2、土地使用成本3、整地、育种、栽植成本4、除草5、病虫害防治成本6、化肥农药7、看护8、越冬管理9、苗木出圃分级等人力成本10、运输11、苗木检疫等其他管理成本

9. 种树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苗圃苗木生产成本的确认
参照《生物资产准则》,苗圃苗木属于《生物资产准则》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实际成本人账,苗圃苗木成本核算设“消耗性生物资产——某苗龄树种苗木”科目,核算各树种苗龄苗木发生的各项费用。
1.苗木的初始计量。(1)外购的苗木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苗木的其他支出。(2)自行培育的苗木,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自行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种子费、消毒药剂、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2.苗木成本的计算期。“消耗性生物资产——树种苗龄苗木”科目,核算从处理种子催芽、整地、作床、播种、插条、育苗、换床、育大苗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以及到苗木出圃阶段田间管理发生的人工费、物料费。因此,苗木成本账设土地费、种苗费、人工费、材料费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苗木成本的计算与分配
苗木作为一种特殊存货,在未出圃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日常的田间管理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及其他杂费很大,如果按月进行苗木成本费用的分配势必会增加核算工作量。根据苗木生产及管理的季节性特点,按季度分配费用比较适合。以树种为对象,采取直接计入和分配计人相结合的方法,将生产费用计入各树种的生产费用明细账,凡是能够区分核算对象的费用应采取直接计入的方法,凡是能够采取适当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的费用应尽可能采取正确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法有:
(1)整地、作床、播种、起苗等费用,按实际人工工日数作为分配标准;
(2)覆盖材料、肥料、药料等,按消耗定额作为分配标准;
(3)新播苗、换床苗的浇水费按受益系数作为分配标准;
(4)按苗床的面积平均分配,如受益程度接近的费用。计算方法:某品种苗龄苗木成本=某品种苗龄种苗费+可直接计入的成本费用+分配计人的间接费用,现举例说明如下。
亮河苗圃2008年二季度发生如下业务
树种 苗岭型 亩数 株数(千株) 工时
红松 S1-0 20 4774 2000
落叶松 S1-1 7 310 700
红皮云杉S2-0 16 315 1300
白桦 S1-0 3.5 152 600
黄菠萝 S1-0 2 113 400
发生的人工费是40000元,材料费38 000元,其他费用20 000元,发生的人工总工时5 000小时。
以发生的人工费为例,会计处理如下:
发生时,借:农业生产成本一人工费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 000
借:农业生产成本一材料费 38 000
贷:银行存款 38 000
借:农业生产成本—其他费用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
贷:现金40000
季末时,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红松Sl-O一人工费 160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落叶松S1-l—人工费 5 6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红皮云杉S2-O—人工费 104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白桦S1一O一人工费4 8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黄菠萝Sl一0一人工费 3 200
贷:农业生产成本一人工费40 000
材料费按消耗定额作为分配标准,其他费用按苗木面积分配。
#苗圃苗木出圃销售成本的确认
由于苗木生产成本的持续发生性,难以按一般企业所采用的存货发生方式结转成本。为了保证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同时又不增加太多工作量,可考虑平时按期初该苗木品种成本(定额成本)结转,在苗木成本分配的那个会计期末进行成本调整,即每季度末根据已分配的苗木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苗木销售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按期初成本(定额成本)结转时,
借:农产品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期末成本调整时,
借:农产品—某树种苗龄苗木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关于苗圃苗木减值准备的计提
《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分树种苗龄,按其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
#关于苗木的期末清查
苗木的期末清查与其他存货盘存一样,可采用永续盘存法,通过苗木生产明细账详细记录苗木的生产投入、发生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苗木的成本及结余数量,每年实地盘存一次,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考虑到苗木作为存货的特殊性,废苗是客观存在的,按实地检查苗木品种规格制定合理的年度苗木缺苗率,缺苗率之内的损失经主管领导、技术员、第三方验收确认后方可减少数量,并相应增加苗木的单位成本。缺苗率之外的损失计入“苗木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某树苗龄苗木。
总之,正确计算苗木产品成本,及时分析苗木成本费用变动的原因,对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增产节约潜力、降低成本、节约费用起到促进作用,对提高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资本积累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