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写啊,主要写哪些内容啊。
成本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当期成本项目数据及其比例;
2)当期成本数据与历史平均(或上期)成本数据的变动;
3)成本数据变动率及其原因分析。
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
Ⅱ 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写
楼主你好!拙见
要正确进行成本分析,关键是定量分析。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定量分析的方法。
首先贵单位应制定对各种产品分别制定标准成本,该标准成本应当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略低于平时生产的平均成本,这样做是为了明确一个努力方向,该标准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该标准成本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项目制定,每一项都分解成二、三个因素标准来分别进行考核。
有了标准成本,月末就可以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了,方法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Ⅲ 如何做成本预算
预测未来的销量,产品BOM,材料价格,管理费用,人工费用,水电费等。只要是根据旧产品BOM和新产品预测BOM以及BOM下零件材料的采购价格,计算出产品的采购成本,再按比例摊入其它费用就是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预测售价-生产成本=预计利润,再出相关的资金流、资产负债等报表。最好是有辅助软件,或者有Excel预测模板,做起来会比较方便有条理。希望对你有用!
Ⅳ 成本预算怎么做
很简单:
首先:成本构成有:料、工、费及间接费用
比如你们公司生产钢门,其成本预算为:(数据不一定正确,仅演示方法)
一个标准的0921防火门,
一、料:
1、门框:1.8MM方钢4米,单价为100元每米,预算成本4*100=400元
2、门板:0.9MM冷砸钢板3.5平方米,单价为80元每平方,预算成本3.5*80=280元
3、门锁:防火锁一个,单价80元,预算成本80
4、辅料:螺丝、铆钉、电锯片、钻头灯,共30元
以上用料合计:400+280+80+30=790
二、工
生产一个防火门,需要切割、折弯、焊接、辅助等工序,一个工时45元
1、切割:定额工时为0.8,需0.8*45=36
2、折弯:定额公司为0.6,需0.6*45=27
3、焊接:定额工时为1.2,需54
4、辅助:定额工时为0.3,需13.5
以上人工合计:36+27+54+13.5=130.5
三、直接费用
1、分摊的设备折旧:(方法很多,仅用定额法举例) 20
2、电费20
3、运费20
4、喷漆30
费用合计20+20+20+30=90
四、间接费用
1、厂部管理费:2(同上用定额法举例)
2、厂部其他费:1
以上合计3
五、税收,定额税收17元
那么以上成本为???自己算
以上为单个产品的成本预算,
你把所有的产品的成本预算都做完,然后按料、工、费、间接费、税金等5个大项合计后,就是总体成本预算
我QQ为373276108,在的话在线回答
Ⅳ 如何分析成本(工程预算)
施工企业来说,主营业务是建筑施工,收入较为单一即合同预算收入。但是,由于施工企业一般是两级管理,所以成本构成较为复杂。可基本划分为:公司管理费用、公司直接用于某项目的费用、项目本身的管理费用、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又分成:第一,直接用于工程实体的消耗,其中包括:材料消耗、中小型机械消耗、人工消耗。第二,间接用于工程实体的消耗,其中包括:大型机械的消耗和其他的消耗。
对于一个项目部可控的成本是项目本身的管理费用和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其他是公司管理者考虑的问题。对于可控的这部分成本,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也最难控制,所以这部分的管理控制工作成为项目部日常工作的重点。
■什么是四算?
分析重点确定了,那么从什么地方入手呢?笔者认为要从四算对比入手。就是合同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第一算合同预算,又称之为中标概算,是工程项目的收入依据。
第二算施工预算,又称承包预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额编制的,有企业定额的公司按照企业定额编制,它将作为项目部的控制限额。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各种费用的发生控制在该预算内。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施工预算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解决承包计划成本快速估算问题时,第二算是承包预算的概念,是起替代施工计划的作用的;而在解决″三边工程″预算收入问题时,第二算的概念是施工预算,是起替代中标预算的作用的。
第三算计划成本,是根据指导施工的各项计划汇总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对施工实际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强调不突破施工预算,如果实际情况无法达到,那么最终严格控制在中标预算以内。否则,工程肯定会亏损。
第四算实际成本,实际消耗的汇集,代表实际消耗水平。在实际成本发生过程中,要时时和计划成本作对比,用计划成本考核实际发生成本。实际成本发生后要及时纪录,保证成本资料的全面、完整、真实。
■四算的作用
掌握了“四算”,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标明各级控制目标,明确各级利润。如图(一)所示各算之间的差额是预期的利润。同时也明确了实际成本突破哪一级,那么哪一级的利润消失了。
(2)分清各算的作用。合同预算严格控制承包预算的编制,计划成本则参照承包预算编制,计划成本要严格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
(3)明确计划成本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由于合同预算和承包预算都是按照工程总体编制的,在总量上可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就很难起到控制作用了。为此,参考承包预算和施工方案编制的计划成本就起到了指导施工的作用。
(4)承包时解决计划成本快速估算问题。
(5)施工中解决″三边工程″预算收入问题。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应该遵循对比分析原则
成本分析的动因缘自“成本成因分析”的动议。项目上肯定要关心成本形成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程度,对于集散式管理模式下这种关心尤其突出。因此,掌握合适的分析方法对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只有掌握合适的分析方法,才能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才能找出产生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一般问题分析的方法基本相同,应该遵循对比分析的原则,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全面到重点、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分析结论是由数据对比得到的,因此,数据对比是分析的基本原则,对比分析要掌握两方面基本约束:一是比较基准,二是比较内容。
比较基准:财务上一般以时间(月度)为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不仅要考虑时间基准,还要考虑施工部位,使成本数据具有可比性。
比较内容:我们已经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四个层面的数据,即:中标预算数据、施工预算数据、计划成本数据、实际消耗数据。这些数据之间不同的对比说明不同的问题,在分析时应该根据不同分析要求定义不同的分析报表,用以说明不同的问题。
在分析的时候,要遵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1)汇总成本分析表,从费用构成角度看整个项目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各项费用金额差异。
2)关注亏损费用项,重点关注大额成本项目,逐一排查盈亏原因。重点关注的大额成本科目包括:分包费用盈亏、钢筋费用盈亏、商混费用盈亏、周转料费用盈亏、机械使用费用盈亏、临设费用盈亏等。
3)对于大额亏损项做量价分析,项目上一般应先做量差分析,列举钢筋和商混分析实例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保证预算数据和实际消耗数据在时间和部位上的同步。
■比较预算用量和实际用量,找出亏损原因是预算较低还是实际消耗太高。
■如果是实际消耗问题,查找计划、采购、加工、领用各环节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责成相应人员整改,如果没问题可能就是预算太低。
■如果是预算过低应重新审核预算,并与甲方协商处理。
■在量差分析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亏损,则要考虑价差问题,要做价差分析,成本价差差额=实际耗量×价差。价差往往不取决于项目部,但项目部要说明成本成因和差额影响,因此,价差分析总是要做的。
总之,在项目成本分析中,主要考虑四个数据的对比分析,即:中标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同时,从量和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样的成本分析结果才有价值,才更有说服力。
Ⅵ 如何编制财务预算分析报告
预算要简明清晰:总体来说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签署四个部分。首先先对上年财务指标做简要说明,然后就下年预算进行预测规划,有这么几个部分:
(1)收入预算;(所有的现金收入,包括银行利息收入)(2)支出预算:包括进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支出(包含固定资产投入,在建工程支出,股票债券投资)。至于规范预算管理,你先根据你企业要实现的既定目标,比如说实现多少利润,或者完成多少收入,对各个环节进行目标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项目跟踪,及时反馈,作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Ⅶ 成本预算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最好有范文
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2.成本预算的重点是制造费用的预算,应着重关注以下:
A.关于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厂房租金或固定资产折旧等。
C.水电费用
Ⅷ 怎样做成本分析
一、具体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
·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数与目标数的差异;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3)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概念: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 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成本信息),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