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售价成本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售价-进价(成本)=利润利润/进价(成本)=利润率进价(成本)乘以(1+利润率)=售价。
利润=成本-售价利润率=利润/成本利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商品的利润=(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润=(收入)*(利润率)。
成本利润注意:
表面上看,利润是由营收和成本决定的,这样理解本身也没有多大问题。但问题在于,谁又决定了营收和成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决定营收和成本的因素才是最终决定利润的真正因素,而营收和成本不过是个最终数据而已。
B. 本金乘利率怎么算
本金乘利率等于利息。
利息(年)=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或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存款利息=本金×天数×挂牌利息(日利率)=计息天数×日利率
利息税=存款利息(应缴纳所得税额)×适用税率
(2)成本乘以利率是什么扩展阅读: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利息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利息支出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
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高储蓄率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调控做出了贡献。
3、影响政府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
例如:中央银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C. 进价乘利润率等于什么
等于毛利润。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看具体情况:如果成本就只有进价的话,那么进价(即成本)×利润率=利润
如果成本不只有进价的话,那么,进价×利润率,只能说是毛利润。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3)成本乘以利率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反比,即:资本有机构成愈低,一定量资本吸收的活劳动就愈多,榨取的剩余价值量也愈多,利润率就愈高;反之,则相反。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因此影响利润率变化的因素,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利润率的高低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而同预付总资本价值的大小成反比。
资本为追逐利润率而在不同部门流动的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利润率呈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细胞融合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而且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植物育种方面已经成功的有萝卜+甘蓝、粉蓝烟草+郎氏烟草、番茄+马铃薯等等。细胞融合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作诊断试剂,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等优点。
D. 成本乘以利润率是什么
成本利润率企业是利润与成本之比,是反映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成本利润率是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可以综合衡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全部得与失的经济效果,为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成本利润率提供参考。成本利润率不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成本利润率既可按主要产品分品种计算,也可按企业全部产品计算。影响成本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结构变化、销售量变化、销售价格变化、产品税率变化、销售费用变化、新产品投入变化等等。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m代表利润,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拓展资料: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m代表利润,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
E. 利润率 成本 售价 公式是什么
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100% 。
成本计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不同的行业计算成本的方法可能会不一样;不论做什么方面的投资,成本的控制和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
生活中出现的“率”:
1、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纳税问题: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税款=应纳税金×税率。
3、利息问题: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F. 成本利率是什么意思
成本利率,是指每花费一元成本时,能获取的利润是多少的一个比率.
也就是:你单位的每年的利润额与成本总额的比率,就是成本利率.
G. 利息是本金乘以利率
利息是本金乘以利率乘以时间。
利息(年)=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或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存款利息=本金×天数×挂牌利息(日利率)=计息天数×日利率
利息税=存款利息(应缴纳所得税额)×适用税率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7)成本乘以利率是什么扩展阅读:
利息的产生因素:
1、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 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H. 资本成本率=利率×(1-所得税税率)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要减所的税啊
因为负债的资金成本实际上只是税后资金占用成本,即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因此要减掉所得税。
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公司筹资实务中,通常运用资本成本的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
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在交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如,长期借款利息100万元,企业利润200万元,如果不考虑长期借款利息,则企业所得税为200*25%=50万元,考虑长期借款利息,则企业所得税为(200-100)*25%=25万元。
也就是说,100万元的利息成本,可惜节税25万元,实际企业负担的只有75万元。所以实际承担的利息费用要乘以(1-25%)。
(8)成本乘以利率是什么扩展阅读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其中: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无论是个别劳动,还是社会必要劳动,都可以划分成生产成本和利润两部分。一般把经济体个别劳动中的这两部分分别叫做个别生产成本和个别利润,把社会必要劳动中的这两部分分别叫做平均生产成本和价值利润。
平均生产成本和价值利润分别是个别生产成本和个别利润的的加权平均数。技术水平不同的经济体的个别劳动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是通过它们的产量权数实现的。
产量权数反映了经济体的技术水平与平均技术水平的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认为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是由生产产品的加权平均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构成的。
I. 算投资收益时,是用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这个摊余成本怎么算,是用债券的面值减利息调整吗
1,2楼不知道从那里复制一些东西。
楼上说对了。
插值法,也叫内插法。
就是一个利率要算出来的现值减去1250要大于0,然后换个利率,减去1250要小于0。
就像相似三角形一样的。
具体很难跟你说,我估计你是没有财管的底子,如果你没有财管的底子,你可以放弃这一科了。或者是说,你先把财管里面的资金时间价值那一章学一下。
后面还有融资租赁,也要用到。
还有应付债券都要用到的。
起码你要有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
J. 为什么利息收入=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
在不同的付息方式下,摊余成本的含义规范中,内涵不同,而且内容过多,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无论在何种还本付息方式下,均将摊余成本理解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即企业每期实际利息收入按照上期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这样操作起来不仅简单,而且容易理解。现就到期一次还本分次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隋况加以举例说明:
一次还本分次付息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
例: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865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4年期债券.面值2000万元,票面利率5%,按年支付利息,本金一次到期归还。不考虑所得税、减值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该项投资的实际利率为7%。
1.2007年1月1日该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1865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万元;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5万元,银行存款1865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000-135=1865(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865×7%=130.55(万元),票面利息收入=2000×5%=100(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55万元;
贷:投资收益130.55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000-135+30.55=1895.55(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895.55×7%=132.69(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2.69万元;
贷:投资收益132.69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该投资期初账面价值=2O00-135+30.55+32.69=1928.24(万元),实际利息收入=1928.24×7%=134.98(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4.98万元:
贷:投资收益134.98万元。
5.2010年12月31日计算调整摊销额的尾差=135-30.55-32.69-34.98=36.78(万元)。
借:应收利息1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6.78万元;
贷:投资收益136.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