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省会生活成本多少钱
扩展阅读
跨省出差费用如何报销 2025-05-20 22:10:52
居间服务费用不完怎么办 2025-05-20 21:47:57
三星gear怎么找资源 2025-05-20 21:46:58

省会生活成本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2-08-09 22:24:42

⑴ 现在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需要多少钱

现在,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1500元。

和自身的家庭条件有关

如果你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那么你的生活费用肯定会很高。至于我们宿舍,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条件也不完全一样。我的生活费是700元,我们宿舍有一个贫困生,她的生活费是500元。所以家庭条件也决定了每个月的生活费。最后,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消费能力,每个人的脾气和性格都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有些家庭显然很穷,但他很虚荣,但他必须给家人更多的钱,这样别人就不能嘲笑他的贫困家庭。也有富裕的大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不依靠家人的。我个人是很佩服这样的人的,我们还可以提前适应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不能只靠家人给我们的。我们现在是大学生,可以靠自己,有空的时候可以找个兼职,哪怕不是为了生活费,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⑵ 养活一个小孩要多少开支从出生到走上社会期间生活费学费等等,共要多少钱

不得不说
现在养一个小孩绝对是花大钱的大事啊
从怀孕到出生,
再到上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甚至还有出国深造......
再加上现在各种天价补习班、兴趣班......
分分钟都要求爸爸妈妈变成印钞机!!!
来,我们就来粗略地计算一下
以二线城市为据
算算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
孕产期——费用15000元
从知道怀孕的那天,就是烧钱的开始……
从正常的孕期检查,各种抽血化验、B超,每个月的常规产检,还有一些药费等,加起来一共花费5000元左右,不过这个是用医保的情况下。据了解,顺产约5000—7000元;剖腹产约7000—10000
1~3岁——费用 70800元
都说孩子越小花的钱越多,在3岁以前的费用确实够惊人的!这个阶段的最大费用主要是奶粉、尿布和衣服!
很多小宝宝1岁以后就开始戒掉母乳,光是奶粉一个月最少得2罐,按均价300左右的话,一个月至少也得600块吧!尿不湿每个月最少得3包,按照一包82片均价150元左右,1个月花费为450元。
1-3岁,还得买各种早教资料及玩具,就算10000元。然后每个月的衣服、水果、零食等等,先算个500元左右吧。而且这个阶段是宝宝最脆弱的时候,生病加疫苗,
幼儿园——费用55320元
小学——费用120000元
初中——费用78000元
高中——费用60000元
大学——费用1000000
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下,
在二线城市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15000+70800+55320+120000+78000+60000+100000=499120元
差不多50万!50万!50万!
将一个孩子养大50万是绝对少不了的
然而这还没完
等孩子到了适婚年龄,还要买房、买车、买家具......

⑶ 年轻人的生活成本与工资比例应该达到多少,每月才能存更多的钱

生活成本占工资的40%存下很多钱了。而且重要的是学会开源节流,在节省自己生活开销的时候,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以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这样的话自己的存钱速度是最快的。

除去房租,年轻人每月的日常开销一般还包括:伙食费、交通通讯费、社交应酬费、日用品等等。除去这些,每月至少还应存起来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


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都持续位于世界前列,并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当然,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

⑷ 一个普通家庭现如今一个月需要多少的开销

其实真实要算一个家庭的开支是算不出来的,所谓丰俭由人,同一个城市有人放开手脚大花钱,有人省吃俭用,一个家庭开销多寡,取决于这个家庭有多大的负担,比如孩子的兴趣班、补习班取决于个人,负担不起的可以选择少报甚至不报,饮食上也可以做出适当调整,每天大鱼大肉偶尔也可以来一点清粥小菜。生活过的怎么样,除了赚钱多寡以外,也取决于你想用什么方式过日子。

⑸ 大学生正常生活费多少

1、4000元以上的。在大学中,如果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够在4000元以上,那么在大学生活中可以算得上是“大佬”了,他们大学生活会“多姿多彩”,他们会出入各种场合,进入一些高档的地方。他们的这个圈子让很多普通的学生“望尘莫及”。

2、3000元到4000元的。在大学生活中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够达到3000到4000元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过上“小资生活”。足以支撑孩子进行许多的活动,甚至偶尔的还可以买一些奢侈品。

3、2000元到3000元的。一般在大学生活中一个月的生活费在2000到3000元足以支撑一个学生的正常支出。甚至还可以定期改善一下生活,参加一些班级或者宿舍的小型聚会。“足以温饱”,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4、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在这个档位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一般普通家庭能够给予孩子的也只有这些。如果一个月有这些生活费也足可以“衣食无忧”但是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就需要提前计划好了这个月的支出。

5、1000元以下的。如果一个月的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可能就是一些“寒门子弟”了,有的时候他们还要为生活费所去奔波。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兼职等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每天都要计划好生活所需,确保可以在这一个月中保证“温饱”。

⑹ 在上海生活,生活成本有多高

近年来,上海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之一。每一轮大学生求职高峰到来时,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外地赶来上海找工作的应届大学生。外地高校的大学生涌入上海,在上海高校就读的外地大学生也并不愿轻易离去。如此一来,造就了成百上千的“新上海人”。

小赵向记者透露,像他这样的“群租一族”在上海十分普遍,过得还算体面;有些应届生在毕业之后由于舍不得租房的花销,甚至成为了“恋校一族”,每晚都在关系较好的学弟寝室里“蹭睡”。平时觉得狭小、拥挤的学生公寓,大概也只有毕业时才能体会到“免费午餐”原来是如此美好。这样的“蹭睡一族”的法宝是搞好跟师弟的关系,“往下三代都要搞好,这样就起码能在学校蹭睡三年”;并且要遵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比如今天去了205室,明晚就去308室,专找回家住的同学的空床,实在找不到了,就只能和关系较铁的师弟挤一张床。“有时候想想挺好笑的,你说为了省几百块钱的租金,两个男人睡在一张床上多么别扭?”说来好笑,但小赵却笑不出来。

教育娱乐也疯狂

孩子越大,家长就越不省心,开销也越来越大,家里大半月的收入都让家教老师拿去改善生活了。

⑺ 如今的社会生活水平,多少钱工资算一般和较高

目前中国百姓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恐怕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国人或许不会承认国内经济形势不好,但是一提到“现在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大家基本还都是认同的。不是吗?牛肉已变身为“牛魔王”,一市斤的价格从去年十月份的人民币20元已窜升为40元!人们可以做一个估价:一个社会一年总量生产的货币如果是10万亿人民币,那么就要有和10万亿相等的资金来流通,这个资金包括现钞啊、包括支票、包括转账等等,就可以购买这些物品来周转。这货币,可以有物资来做承载物。在更早的一段时期,在1972年以前,全世界是用黄金做基本价位,发行货币量是用黄金来做支撑、兑换的。中国人走的不是这条路,中国人走的是用货物。比如现在中国的货物每年增长8%好了,到了今年就算是增加到11万亿,可是发行钞票的时候则发行到了15万亿到16万亿,那么钞票跟货币之间就不等价了,所代表货品的那些钞票就贬值了。也就是说,现在当局无节制的超额发行货币才造成了目前的混乱和通货膨胀。
那么当局超额发行货币的具体额度是多少?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讲发行到了95万亿,还一个数字讲到发行到120万亿。而中国现在自己所公布的GDP的产量就是40 万,超过将近3倍了。120万亿这个数字官方不承认,官方承认的是发了一倍,90多万。即便如此,也就是老百姓原来手上有钞票等过了2年以后,发现不值钱了。贬值的意义,在于当局通过发行钞票的手段,来掠夺你老百姓的资产:本来应该可以买一栋房子的,可是到最后只能买半栋。那半栋的钱给政府拿走了,通过发行钞票的办法把它拿走了。
当然,像美国也就是依靠印钞票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增长了2.6倍。而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伟的统计,中国在同期内的增长速度是44倍。然而,美国这么做,它这个钱是发行全世界,流通全世界,让全世界来承担,所以发行越多,自己的负担越少,转嫁到全世界了。中国则不是世界通用的,仅仅是本国通用,所以要自己承担。此外,美国人之所以可以这样做,因为美国它有它的贸易量,它有实务的产品,有很好的银行资产,美国自己在外国还有很多存款,所以它用这个来抵销它的发行量。中国却没有,有人说中国3万亿美金在外国;可是别忘了3万亿里面有几乎一半以上是外国人的直接投资。这个钱人家随时可以拿走的。还有一部分钱,是中国企业中间赚的钱。所以中国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是属于自己的钱。
况且中国政府还背那么多债,这个债根本这几万亿根本抵不上的,全部拿回家都抵不上。所以现在经济产出不够的时候,又要养这么多官员,要维稳费、国防费,什么费用都要的时候,就只好印钞票了。越印钞票,钞票就越不值钱。现在,中国金融机构的钱都被外资赚走了,金融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空壳,再加上很多不良债务,这也就是中国银行股被卖空的主要原因。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风暴必然要爆发,有些银行的破产是必然的。
债务的解决之道,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大肆印钞冲抵债务,这样债务在海量的钞票发行中人间蒸发;第二种是债务违约,到期因为没钱支付这些债务,只好采取违约的方式展期,一天一天往后拖,但是,终归会有最后一天;第三种方式是兑美元实行贬值,损坏其他国家利益。显然,利益集团不会选择第三种,因为那时美国正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还是天天由央行确定中间价,那自然就是天天上涨。第二种方式会让中央政府有失体面,也不好交代,所以,选择第一种方式最为妥当,然而要将债务转移出去,没有一点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是完全不可能,也无法将本来属于中央政府承担的债务转移出去。
2008 年以前中国政府具体负债的体现是赤字。财政赤字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也是这一年发生的,举国震惊,反对政府三公消费,要求政府简政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何消除财政赤字成为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如何处理,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小批量印钞,可以冲抵财政赤字,但是于事无补,因为当时奥运和其他基本建设已经耗尽民财,如果物价上涨,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恰逢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给政府找到藉口,他们就此制定一个大的计划,把国家债务向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实行转移。很简单,一是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积极性一下就会调动起来;二是把房价涨起来,老百姓一定会被调动起来,全民积极买房,那么房贷就会无限膨胀,也只有房贷才能有效助长私人借贷。这样,国家债务就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全部承担了,而政府、银行和大财团都将大谋其利。
这一招聪明。第一借助美国次贷危机之际,可以宣布为政府的“救市”高招,因为不仅仅只是中国政府在救市,日本、巴西、印度等国也在救市,从全球大环境来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第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破产的中小企业繁多,失业的外来工返乡成为一种大潮,如果地方放政府不断兴建项目,那么还能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因为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第三本来过剩的产能导致的是经济衰退,这一下不仅能消化完毕,反而拉动原材料价格和资产价格的暴涨;第四是最主要的是,中央政府不仅巧妙地转移出去了所有债务,反而提高了财政收入,银行资产三年暴涨五倍。这如此高明一箭四雕的手法,世人皆叹。
于是,地王诞生了。北京中服地块经过96轮叫拍,溢价率超过486%,相当于标准地价的五倍。这种飙涨的地价给了市场一个鲜明的印象,那就是房价必然暴涨。于是乎,全国各大城市地价猛涨,一个又一个地王此起彼伏,房价随之猛涨。房价像脱缰的野马一跑起来,根本挡不住。而房价上涨带来的金融风险足可以摧毁整个金融体系,最后终将得不偿失。道理很简单,100万的房产,短时期内突然涨到300万,实际上还是这个房子,并没有重新创造一分钱新的价值,却突然卖出去却变成三倍的价格,这种现象等于在银行创造了200万的货币,而这200万其实就是泡沫。而这种资产一多,货币必然贬值,通货膨胀就会爆发,金融系统的崩溃也就不远。
中央政府将所有的债务全部实现了转移,看上去,中央政府不仅没有多少债务,而且财政收入还有盈余,实际上债务只是转移出去,却并没有消除,相反各级地方政府在这种经济大跃进中增加的债务逐步形成了天文数据。而地方政府却不懂这些债务是怎么来的,因为当时去贷款时很多项目是国家批下来的,并没有抵押品,也没有说怎么还,只是要把钱花出去,还款日期根本就不是从经营利润中推演的准确日期,而是随口说一年或者三年,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三年也就是2013年,也有很多债务集中到期,所有市长和县长都会两手一摊:没钱还。
这种结局如果不处理,银行的坏账烂账就会堆积如山,如果处理,那就不用说,很多银行只有关门大吉。当时有很多的传说。内地一个二线城市一个地产商因为涉嫌行贿受贿和其他经济犯罪,判其入狱6年,2009年出狱后,正遇4万亿救市,他入狱前圈了两块地,他当时在银行贷款只有1000万,七八年后,这两块地在2009年地王声中价值暴增,后来评估为1.5亿,当即在银行又贷出1个亿,继续开发房地产,一举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开发商。这个故事并没人去核实,其实也根本不用核实,与其命运相似的恒大、富力、合生创展等等在盲目扩张面临破产的时候,突然咸鱼翻生,一举成为中国的首富,是谁救了他们?当然,4万亿加20万亿救了他们。从经济学上来讲,是谁救了他们?当然是全体百姓,这等于中国13 亿人平均每人将近拿出2万元的铸币税送给政府和开发商,他们岂不发财?这笔钱是一笔永远无法还清的债务算。
1929年,当美联储的信贷与 GDP之间的比例超过160%时,全球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爆发,华尔街许多投资人排队在跳楼,黑色星期一成为经济史上永远的记忆。中国2012年9月末信贷投放余额66万亿(不包括金融衍生品),按国际通用的数据模型,2011年中国名义GDP47万亿,实际只有40万亿,信贷与GDP之比是165%。这个比例是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时的比例还高出5%。最为奇诡的是,美国这种债务比例是11年的经济周期内衍生出来的,而中国这种债务是短短三年内衍生出来的。这里面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一旦爆发出来,必然是翻江倒海般掀起巨浪滔滔。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债务海啸,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把全民都拖下水,因为别的国家在发生危机前都纷纷把落水者救上岸,而中国是中央权贵把债务转嫁到地方政府和私人,自己先逃,并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境外;然后,任由银行和开发商、地方官员把百姓拖下水。
早在1970年代末,石油危机爆发时,包括巴西等拉美很多国家采取很多手段纷纷削减普通百姓的债务,由政府来为危机买单。在波罗的海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时,拉托维亚被迫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也不增加百姓负担。在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宁可雷曼兄弟破产保护,也不让危机的后果让买房人承担。在本次欧债危机中,希腊一旦发现民众生活质量下降时,政府全力帮助受困家庭改善生活。在中国完全不同,一切后果让全民承担。在无锡,一个新区管委会公务员发不出薪水,就逼迫所有公务员去搞大拆迁,强抢百姓财富;在东北,地方财政出现危机,地方官员就采取收费的办法,巧立名目向街上店铺收钱逼迫整条整条街道店铺关门;人我们看到很多数据,地方税收在下降而税外收费却在狂增。这一切看上去只是表象,实在是内部已经腐烂。
无论我们的经济数据多么好看,实际上无论是谁都会知道经济危机说来就来。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谘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曾说,中国经济不能靠大量印钞票了:1、靠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的话,再高也没有意义;2、不用老盯着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是一个短期政策调整;3、现在情况就是恶性循环,你用投资拉动,最终需求还是在下降;4、人民币是国民承担,所以要很谨慎;5、流通货币量过多,是房价高的根本原因。
连吴敬琏这样的老人都明白的事,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还有人在装糊涂。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难题,以后会是个大问题。福利增加容易削减难,古今中外如是。如宋代几个皇帝就头疼冗官问题,范仲淹搞庆历新政,主要内容也是针对公务员泛滥现象,最后乌纱丢了也解决不了。
宋朝从初期几千公务员到一两万好像南宋到极致三四万。那时人口约几千万吧,公务员两三千比一的比例就泛滥了,现在多少了。历史的看,在行政层级只有三级(中央—郡—县)的汉代,中国人口和公务员的比例大约是8000:1,唐代为3000:1,清代1000:1,今天变成了35:1,即35人养一个公务员。在中国的西部,甚至是20人养一个公务员的局面,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尤其突出。然而现在,中国26个人养一个公务员还不够,又要加薪。怕引起民愤,加薪来了个“捆绑”,企业职工与公务员一起涨薪。理由当然很多,专家们在分析,我们的“公务员的收入与国内各行业以及海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相对较低。”
与美国的公务员去比,当然偏低;不说中国现在包括职业经理人、白领、蓝领,与欧美相比,甚至与香港相比,哪个行业又能高了。但目前的现状已是:26个人养一个公务员。再看看中国历史上民养官的比例:据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公布的中国历代官民的比例:西汉,7945:1;东汉,7464:1;唐朝,2927:1;元朝,2613:1;明朝,2299:1;清朝,911:1;现代:67:1。1998年财政部部长助理刘长琨透露:汉朝八千人养一个官员,唐朝三千人养一个官员,清朝一千人养一个官员,现在四十个人养一个公务员。仅仅过了十一年,官民比例竟从 “67:1”升到了“40:1”。不怪农民说:“几十个大盖帽管着一顶破草帽”。现在是26:1了。
在这次两会上又公布的一个数据,我国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早几年,还常常听说,政府机关要精简机构,这几年不但没听说,每年的公务员招考,如火如荼。在世人心目中,最好的职业已非公务员莫属了。还有哪些靠财政全额划拨的事业单位名义上不是公务员,也还是要纳税人养着。老是跟海外的收入相比,就是不比一比人家的效率;人家的行政机构才多少人?!?如果现在庞大的机构精简一半,给剩下的人涨一倍工资,都还能省下大笔的行政经费。因为不创造价值的“官”,每多一个,就是增加了好几十万的成本。据《了望》周刊报导,中国内地公务员与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就是不将国民的人均收入与国外以及港澳地区的人均收入相比!
中国的很多县级公务员平时基本无事可干。比如安徽一个县,总共人口只有30万,县城人口将近16万,很多乡镇基本没有事,但公务人员包括教师医生和离退休人员等多达3万人,这只是本级财政要养活的人,基本上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分之一是离退休人员,三分之一是普通公务员,三分之一是有帽子的。除本级财政要养活的,还有一些编外人员,可能多达4000多人,全部是各级官员的七姑八姨,真正干事的没有多少人。很多机构平时根本不需要上班,点个卯就去打麻将。不是什么人浮于事,而是冗员太多。这些年县城的主干道每隔三年就重新拆除扩建,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最早只花3000万,后来是一个亿,现在又在拆除新建要花2个亿。老百姓的钱就这么不断被糟蹋。目前,县里欠债36亿,因为已经没有任何抵押物品,所有山林水面和未来的土地储备已经全部抵押给银行,就连各级办公楼房也已经抵押给银行,以后除非上级政府拨款下来才能搞什么基建,否则财政岌岌可危。除了投资,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活动能够带来增长。将来钱从何来,根本就不知道。最后中央政府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可能采取由政府债务向全民的转嫁,在往哪个方向转,很难设想。如果转嫁不了,一切就结束了。
中国大陆在2011年47万亿的 GDP中,有57%是靠投资拉动的,也就是说26.8万亿的GDP是靠投资拉动的,这种GDP最后带来的必然是负债的不断放大。这只是从数据上了解,真实的情况是,目前中国无论出口和内需都遭遇寒流,不可能有增长,同样投资也在下滑。政府为了GDP数据好看,不惜加大负债,最后一定会遭到国际资本的猛烈攻击。
中国要不要投资,答案是肯定的。GDP离不开投资,但一个健康的经济运行体,投资比重不能超过30%;超过30%就表明该经济体过热,应该刹车。何况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3年超过52%以上,这就说明,终局将出现。因为这个经济体将出现金融危机。这是人民币逃不脱的厄运。
目前,港口码头已经过剩,高速公路也已经差不多,还有空间已经不大,不足以支撑投资增长;机场在三四线城市还有空间,也已经不大,像这种速度,2015年机场基本建完;高速铁路,严格来说,中国地壳已经负载过大,不适宜再建大量高铁,如果当政者不愿意考虑国家和民族前途而一味只追求经济增长,就将给中国的未来和儿孙造成灾难。
现在地方政府,今天要仿古,明天要造城;自己拿钱去建,他有吗?让中央政府拿钱,这就不仅仅只是窟窿,而是无底洞,永远填不满。关键问题是,前期烂尾的项目、缺少资金的项目和低效过剩的项目根本就没有梳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本身就是一场灾难,在大手大脚挥霍财富,空耗国力,浪费民财,实际上是一种犯罪。但这种末日心态已经显露,都想在换届前再大捞一笔,批准一些新的项目。现在的经济增长越多,对下一届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负债就更高。
“大限将至,清算来临”。这句话是深圳着名网评家牛刀在他的微博中发表的,短短的8个字,一天之内就有了 1000多条转发,700多篇评论。别的可以维稳,经济大衰退绝对是非人力所能为之,谁也没有那个本事。这是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⑻ 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

居民平均生活费是指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用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所得,是城镇家庭常住人口平均的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中平均每一位居民在一个年度内用于消费性事务方面花费的金钱,包括商品性消费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教育费用支出、文化娱乐费用支出等诸多方面。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