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是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变动成本率有关公式:
1.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他就是我们上面所学到定义里面的一个简单变形。在将这个公式简单的延伸扩展一下,我们就得到了下面这一个公式:
2.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
这个简单的变形,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就是将除数和被除数做了一个更详细的分解,让我们知道了变动成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销售收入又是如何怎么计算出来的。
3.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第三个公式就是从第二个公式衍变而来,从第二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除数和被除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存在——销售量,那么,那么他们就可以直接约掉了,于是变成了我们的第三个公式。
❷ 变动成本率怎么算
变动成本率的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东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❸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制造费用
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❹ 怎么计算单价随着物价上涨,生产成本及费用都提高了不少;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出新的单价,保证不亏本
这涉及到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企业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假设:企业产品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企业产品销售为y;
企业的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企业总成本为c;
则有(1)y=px
(2)c=a+bx
于是达到盈亏平衡时,则有px= a+bx,则x= a / (p-b)
px= a p / (p-b) =a / (1-b/p)= a / (1-bx/px)
于是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①按产品销售量计算: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产品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②按产品销售额计算: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例如: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亿元,企业的固定成本3200万元,变动成本6000万元;
则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额=3200 /(1-6000 /10000)=3200 /0.4=8000(万元)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算法: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只要你的售价高于盈亏平衡点时的成本,你就保证不亏本了。
❺ 变动成本率公式
变动成本率的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
(5)怎么利用变动成本率计算单价扩展阅读:
相关区别:
一、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
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❻ 请问变动成本怎么算
变动成本率的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东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❼ 已知单位边际贡献和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和利润怎么来求单价
单价求法如下:
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目标利润=总收入-总支出=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总收入-总支出+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或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考虑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两个方面,在同一个企业里,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
❽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等于变动成本除销售收入乘100%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乘销售量)除(单价乘销售量)乘100%等于单位变动成本除单价乘100%。
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指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率。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低,则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
❾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由于销售收入被分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两部分,前者是产品自身的耗费,后者是给企业的贡献,两者百分率之和应当为1。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
解析:
边际贡献率就是贡献毛益率,,是指边际贡献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可变成本率是指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建立了可变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的关系式:可变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可变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是互补的。可变成本率越高,边际贡献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可变成本率越低,边际贡献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❿ 如何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期单位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而设立的新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这就决定了变动成本法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拓展资料: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2.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3.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
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4.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5.分期损益不同。
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