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分析绿色建筑成本
扩展阅读
成本mcp是什么意思 2025-05-21 07:00:26
手机p图钻石用哪个软件 2025-05-21 06:55:35
刷钻石哪个好用 2025-05-21 06:45:59

如何分析绿色建筑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8-09 02:12:17

㈠ 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是指什么

在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评价中,增量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对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收益高于所支付的增量成本,可对判断是否选择建造绿色建筑有显着作用。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整个社会共享,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共利益的政府采取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以鼓励经济发展而建造绿色建筑激励措施,也可以视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效益支付的成本。要完成这两大转换,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货币化定量方法合并计算经济效益。

㈡ 按绿色建筑标准施工会增加多少造价

因为绿色建筑中包含了很多零增量甚至负增量成本的东西。之所以很多人觉得绿建增量成本高,一方面是只看到了一些高增量的部分,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咨询单位本身经验不多、对标准研究不透彻!导致为了得分大量增加一些高成本的技术和设施。

㈢ 重庆大学王英教授

毕业院校
香港理工大学

学位
项目管理硕士

主要经历
1982.9____1986.7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学士;
1999.1____2002.12 香港理工大学房地产系攻读项目管理硕士;
1986.7____至今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

研究方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地方建设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现代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按时间排序):
1、 China's construction regulatory systems, BUI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1.7 SCI检索;
2、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firms,PROCEEDINGS OF'9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ENGINEERIN,1998.10 ISTP检索;
3、 基于PDCA模式的学习型企业创建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09.3 CSSCI检索;
4、 成本策划提升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5 CSSCI检索;
5、 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来自建筑业的实证研究,建筑经济,2008.2;中文核心;
6、 物业管理优质服务浅析,西北师大学报,2006.12;
7、 论不可抗力条款在索赔中的作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4;CSSCI扩展检索
8、 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若干思考,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6;CSSCI扩展检索;
9、 后履行抗辩权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运用,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5;CSSCI检索
10、论建设立法的完善与发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9;CSSCI扩展检索
11、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提升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 甘肃社会科学 2008.2;CSSCI检
12、浅析工程项目招投标法律法规以及投标风险,科技咨询,2006.10;
13、PPP模式下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风险承担与分配研究 建筑经济 2010.5 中文核心;
14、太阳能光电建筑推广"瓶颈与对策探究 建筑经济2011.7中文核心;
15、快速城市化下的重庆公租房制度研究 软科学 2011.9 CSSCI检索;
16、重庆地票交易制度与运行问题研究 建筑经济 2011.12中文核心;
17、对建筑"盗版"问题的若干思考 建筑经济 2011.9中文核心;
18、A method for hesitant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isk investment 2011.7 EI核心;
19、Method for selecting the suitabl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 2011.5 EI核心;
20、Research on Public Hous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2011.1 会议
21、公租房运行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CSSCI检索;
22、现代企业经济法律制度,科技文献出版社,1995.5;
23、实用经济法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2等。

科研项目
完成的主要项目:
1.建筑工程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2006.8;
2.重庆市科委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 重庆市绿色建筑成本分析 (CSTC,2007EB9009) 2007.10;
3.重庆开县新城发展策划研究2007.10;
4.涪陵大剧院可行性研究 2008.5;
5.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研究 2008.10;
6.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管理研究 2009第95号 2010.11;
7.丰都汉墓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 2010.3;
正在承担的主要项目:
1.重庆保税港区水港综合配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绿色建筑技术开发方案及应用策略研究;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JL008) 我国城镇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公私合作机制研究。

㈣ 请问国内绿色建筑一星,二星,三星各自需要花多少增量成本各省市增量成本是否都一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3-24

㈤ 绿色建筑阅读理解。

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应走出三大误区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在楼盘销售以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绿色建筑”也毫无例外地成为房地产商们朗朗上口的新词儿,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

绿色建筑的成本究竟怎样,是否会成为提高房价的因素,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出了回答: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仇保兴说,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因为住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年到8年之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比如,德国一家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3000元钱,住户自己出2000元钱,国外援助2000元,总共一户投资7000元钱,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到3000元以上,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运用这些技术。

仇保兴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许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线路搞得非常复杂,造价也非常高,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信息时代,智能化应该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现在有些地方推行智能开关,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冬天走的时候,就把供热开关关掉,下班之前半个小时,手机一按,就能把供热开关启动,这样回到家里时,屋里已经暖洋洋的。主人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家中不供热,能省1/3的能源。再如,许多南方地区,房子里的空调40%是为了应对室外的阳光,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装置,当太阳光正热时,遮阳帘自动升起来,减少射入室内的阳光,减少空调的能耗。这样的智能建筑才是绿色的,才是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建筑。

仇保兴坦言,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现在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对达到标准的给予绿色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业内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据建设部统计,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了2007年的97%;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21%提高到了2007年的71%,总共每年可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未来的30年之内,我们还要新建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在现行建筑管理体系中,达不到绿色建筑标准就不得开工,所以新建建筑的节能只是执行问题,难度并不是很大。难度在于我国现在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的节能改造,如何让既有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比如,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0%多一点,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供热“大锅饭”中,有人是开着窗享受暖气,非常浪费。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公斤/平方米·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我们需要在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据仇保兴介绍,既有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不用开窗,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开,就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万吨煤,就相当于减排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是一个艰巨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瓦的节能灯相当于60瓦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至30%。

这些节能小窍门看似细小,日积月累,却能节省不少能源。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皮打掉了,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仇保兴表示,现在规定,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不管哪个公司或机构建造,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这需要政府去实施,也需要广大市民关心监督。仇保兴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㈥ 绿色建筑是不是高成本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能够保持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是能为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并不意味着高成本

㈦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研究

建设部发布的信息表明,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据建筑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以上;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搅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正如建设部长仇保兴在其讲话中说到“当前,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在世界范围内,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荣耀。由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机动化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重大战略选择。”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过程)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破坏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的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持续发展。面临世界能源利用的严峻形势,推广绿色建筑已势在必行。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同时要考虑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做到技术上、经济上合理和社会上合理。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积极的外部性,并采用大量的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绿色建筑的初始建造成本更高(多由开发商独自承担),而其运行成本、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更低(使用者和社会获益)。有必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从项目的构思、策划、土地获取、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翻修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简称LCC)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对绿色建筑的成本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对绿色建筑成本中的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①基于特征映射的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一方面,实现从设计特征到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的映射;另一方面,实现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对设计特征的反馈。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设计阶段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②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研究。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不仅是一个绩效评价模型,而且可以对生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辨别和确定。 在本文中,我们分六部分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整篇文章所研究的问题、目的以及意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相关的理论以及阅读的文献进行一个综述性的评论;第三部分,对本文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界定,并构建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体系。第四部分,论述基于特征影射的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第五部分,构建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第六部分,对该课题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陈述,并对课题研究中的不足进行陈述,希望能够为后面研究提供帮助。 本文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才疏学浅,对所研究的问题也只是浅尝则止,研究之中未免有纰漏之处。敬请谅解,同时希望读者能够给予指正和提供宝贵的意见.

㈧ 请问国内绿色建筑一星,二星,三星各自需要花多少增量成本各省市增量成本是否都一样

公建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40元/㎡、152元/㎡、282元/㎡,住宅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33元/㎡、73元/㎡、222元/㎡。各省市增量成本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省份的政策都是不同的。

在建造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的绿色建筑目标下,因采用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利用技术方案而增加的成本,称之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对此有需求的话可以联系朗绿科技,该公司的产品理念与价值是想让每一个人居住的更好!从客户维度:健康舒适,提升客户生活品质;从社会维度:节能环保,减少污染降低排放;从企业维度:创造价值,持续增加企业声誉。

㈨ 分析绿色建筑经济的价值

,在全球环境恶化以及低碳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类逐渐意识到与环境生态的相互关系,从而迫切的寻求环保、绿色、健康的新型建筑,进而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实现绿色建筑的低碳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是,绿色建筑概念应运而生,即将节能、环保这些新的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实施方案中,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1
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当中,融入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绿色理念,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既舒适又健康的生活空间。同时要求使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最低限度地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此外,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因素,建筑物也应该满足较少排放废物的要求。将以上要求具体运用与实施到建筑的设计规划中,从全局考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人类生活舒适、便利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继农业、工业、商业之后又一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仅仅依赖传统建筑业那种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是难以实现长远发展的。预计到2020 年,我国的建筑面积将达到800 亿m2 ~1000 亿m2。所以迫切需要采取科学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树立低碳理念,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策,积极改善空气质量,为实现2020 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50%的政策目标。

面对当前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设计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出发,是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通过绿色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