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质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2、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定义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1)返修产品复检是什么成本扩展阅读:
工作程序
1.要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对主要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2.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标准,即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水平。
3.编制、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同时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核算与分析,对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控制。
4.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
参考资料:网络-质量成本
❷ 质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2、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定义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对主要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2、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标准,即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水平。
3、编制、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同时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核算与分析,对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控制。
4、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
❸ 对方公司要成本报表怎么写
质量成本报表可分为两类:一类汇总反映全厂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表1);
另一类是分别反映各个责任层次的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质分责任层次的内部质量成本报表,编制时,应分别按责任单位(即分级归口单位),分车间(表2)、分科室进(表3)行编报。
1、汇总反映全厂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
表1质量成本表
200×年12月
单位:元
类别
项目
预算控制数①
实际数②
差异
金额③=②-①
%④=③÷①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
计
外部故障成本
1.折价损失
2.赔偿费用
3.保修费用
4.“三包”管理费
5.退货损失
小
计
鉴定成本
1.进料检验费
2.工序检查费
3.产品检验费
4.检测手段维护费
小
计
预防成本
1.质量管理培训费
2.质量管理活动费
3.质量管理文件制定费
4.质量改进措施费
小
计
质量成本合计
本期产品生产总成本
质量成本率(百元)
2、分车间
表2质量成本表
车间:
200×年×月
类别
项
目
预算数
实际数
差异数
差异原因
金额
%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
计
预防成本
1.质量管理培训费
2.质量管理活动费
3.质量管理文件制定费
4.质量改进措施费
小
计
鉴定成本
1.进料检验费
2.工序检查费
3.产品检验费
4.检测手段维护费
小
计
合计
3、分科室
表3
科室质量成本报告
科室:
200×年×月
类别
项
目
预算数
实际数
差异数
差异原因
金额
%
外部故障成本
1.折旧损失
2.赔偿费用
3.保修费用
4.“三包”管理费
5.退货损失
小
计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
计
合
计
质量成本表的作用
❹ 构成质量成本的内容有那些
直接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
直接质量成本的构成:
一般由预防成本、评监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构成。
1、预防成本:
保证达成质量标准并预防不良品所发生所需之费用,含产品设计与制程设计等有关成本。
(1)质量管制工程:.质量计划的拟定、执行、稽核;与质量制度的建立与维持。
(2)制程管制工程:.制程研究分析、制程品管制度之监督。
(3)质量量测与管制设备的设计与发展:量测仪器之采购与校验管理等。
(4)质量训练计划之拟定、实施:员工参于公司内外之品管训练课程、供应商之评估辅导等。
(5)其它预防费用:文书、纸张与杂支等相关其它文具支出。
2、评监成本:
量测、评估、稽核产品、组件、购入物料等,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之有关各种检查的成本。
(1)进料测试与检验:内外购物料之验收、场地存放、水电、搬运等设备人员与其它必须支出。
(2)实验室验收测试。
(3)检验与测试费用。
(4)产品质量稽核费用。
(5)试验和测试的人工费用。
(6)测试和检验仪器的维护和校正:内部校验与委外校验。
(7)测试和检验资料的检讨:诸如质量改善计画的提出、执行、效果确认追踪。
3、内部失败成本:
产品、组件、物料在出厂前未达成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报废。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败分析):因质量不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检讨成本。
(4)再检验、再测试:不良品经整修完后入厂经进料检验再次检验测试所产生之成本。
(5)降等损失:因质量不良遭客户降等处置,如厂内之厂商管理分级制由A级降B、C级等。
(6)材料检讨活动:质量不良产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质之选用不适当、或是制程中因加工过程致使材质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检讨,诸如刚性不足等。
4、外部失败成本:
产品出厂后顾客发现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务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内所更换而无法向客户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处理损失:如工时、差旅费、邮电费等。
(3)折让损失。
(4)延长保固损失:如公司规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质量问题致客户要求延长保固。
(5)产品拒收退货。
(6)交换新品。
(7)逾期交货赔偿:签约内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货须赔偿时。
❺ 成本核算:产品报废或者返工产品的成本
产成品返修,应以负数冲减较为恰当,即应借记库存商品,贷记生产成本(金额以负数体现)。这么处理,或可解决你的问题。
❻ 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费用列什么科目
1,如题所述,如果该产品完工入库前所作的质检,则仍属于在制流程,应归集于制造费用,作为成品生产成本项目;
2,如属于完工入库的产成品,那么,待售产成品的质检费用,则属于销售环节中的必经流程,不应再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3,如题所指事项如属于产品的送检或抽检(按照相应规定执行的检验程序),那么,一般计入管理费用(也可以计入销售费用);
4、以上仅供参考。
❼ 请问,质量成本中内部损失成本中的返工损失包括销售返工和样机返工吗销售返工和样机返工属于什么成本
质量成本包括返工损失,包括销售返工,样机返工。销售返工,认为属于售后服务费,应该列到销售费用——售后服务费。样机返工,样机本来是试制品,有些人放制造费用,摊分到产品成本中去,如果你当初已放到制造费用摊分了。那么这个样机返工,个人认为,此时,放到管理费用——样机返修,这样更好些。
❽ 关于产品返工退库成本是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
1.产品返工退库,所以产品显示为负数(数量和金额),表示产品的减少;
2.因为是返工,所以一般应该是返回到在制品(对应科目是生产成本),所以在制品数量会增加,生产成本科目金额也会增加。
❾ 什么是质量成本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具体而言,预防成本是为减少质量损失和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前为了达到质量要求而进行的一些活动的成本,它包括质量管理活动费和行政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教育培训费、新产品评审费、质量情报费及工序控制费;鉴定成本是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试、评定和检验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测试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包括部门行政费、材料工序成品检验费、检测设备维修费和折旧等。故障成本是在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发生的成本,分为两部分: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产品出厂前的废次品损失、返修费用、停工损失和复检费等;外部损失是在产品出售后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如索赔损失、违约损失和"三包"损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 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具体内容如下: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
体系策划:
产品实现策划:
b) 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 质量审核费用,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 质量改进费用。
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 检验费用,
b) 监测装置的费用,
c) 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 废品损失,
b) 返工损失,
c) 复检费用,
d) 停工损失,
e) 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 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 保修费用:
d) 降价损失:
e) 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 信誉损失:
❿ 什么是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高低与运行质量成本(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有关。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定义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属于。他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成本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0)返修产品复检是什么成本扩展阅读: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
b) 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质量审核费用;
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质量改进费用。
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 检验费用;
b) 监测装置的费用;
c) 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废品损失;
b) 返工损失;
c) 复检费用;
d)停工损失;
e) 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 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 保修费用;
d) 降价损失;
e) 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 信誉损失。
遵循原则
1.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任何企业都有与其产品结构、生产批量、设备条件、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等相适应的质量成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控制方式,来优化企业的质量成本。
2.以严格、准确的记录数据为依据。实施质量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成本数据流进行细致的核算和分析,所以提供的各种数据和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否则对决策只能起到误导作用。
3.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有对人工的工时、成品的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对主要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2.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标准,即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水平。
3.编制、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同时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核算与分析,对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控制。
4.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