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疼痛怎麼測量
國際疼痛學會將疼痛定義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伴隨著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列為除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外的第五大體征,相較於前四項,疼痛這種體征非常奇特,因為疼痛是主觀性的,它是一種身體局部或整體的感覺。喜歡測量是人的天性,那有沒有能測量疼痛的尺子呢?遠古人類對疼痛知之甚少,教宗和巫師甚至將其妖魔化,因此並無疼痛測量的可靠史料記載。19世紀以來,科學家對疼痛機理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意識到測量疼痛不僅要靠疼痛時身體的生理反應,還得依賴痛者的心理感受,所以他們開始記錄痛者對疼痛的語言描述。疼痛會讓人的行為舉止發生改變,記錄這些變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疼痛程度。人疼痛時的表情會比較恐怖,也會不斷發出呻吟。為減輕疼痛,人可能產生自發保護性反應,如踮腳走路、撫摸疼痛部位等,或者將身體彎曲、摁住疼痛部位,比如肚子疼時我們通常會彎腰,捂著肚子做痛苦狀。視覺模擬評分法的測量方式很簡單,它無須填寫繁雜的調查表,疼痛者只需看著一把「痛尺」,然後說出0-10之間的一個數字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的主要道具「痛尺」其實是一把長約 10厘米的游動標尺。尺的一面標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沒有疼痛,10分則表示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從0到10依次表示疼痛的程度在不斷增加,愈來愈難以忍受。在測量疼痛時,向病人說明這把尺的含義,然後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讓病人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生再根據病人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分數。如果分數在3分以下,那麼恭喜你,你雖然感覺到疼痛但並太嚴重,不太會影響你的睡眠。但如果你的分數在7分以上,那肯定疼痛難忍,需要醫生給你開一些鎮痛葯了。
『貳』 如何評估疼痛常用疼痛評估工具有哪些
摘
要:答:(1)評估內容: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時間;③疼痛的性質;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達方式;⑥影響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對患者的影響,有無伴隨症狀等。
『叄』 常見的評估方法有哪些
企業績效評估方法較多,每個企業應結合本企業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運作的方法。對最常見的9種評估方法,即強迫選擇量表法、行為尺度評定量表法、行為觀察量表法、混合型標准量表法、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計分卡法、關鍵事件法、目標管理法、強制分布法按成本最小、操作簡單、客觀有效、改善績效4個比較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每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和選擇原則。
各種評估方法在滿足不同比較指標的程度上各不相同,為使比較結果清晰易見,我們簡單地把各種程度劃分成三級,即滿足程度高、滿足程度一般和滿足程度低,並且採用數值來表示這三種程度。「3」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高,「2」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一般,「1」表示滿足該比較指標的程度低。
我們在比較各種評估方法時,排除了360度評估法和關聯矩陣法。這是因為,360度評估法和關聯矩陣法並不是單獨使用的一種方法,比如在進行強迫選擇量表評分時,也可以結合360度評估法;而關聯矩陣法更多的是評估採用的一種形式,如關鍵績效指標法中關鍵績效指標通常是一個指標體系,其體現的形式就是關聯矩陣的形式。
在9種評估方法比較中,我們選定強迫選擇量表法作為參照。它對四個比較指標的明確表述是成本較低、操作簡便、客觀性得到保證,但無法使員工在評估中產生自我激勵。據此,對該方法打分(見表1)。其他評估法則通過與強迫選擇量表的比較進行打分。例如,行為尺度評定量表與強迫選擇量表相比,需要提供具體行為等級與考評標准,設計成本比較高,因此在「成本最小化」指標得分為1;每個尺度標准都用具體行為與評估者自己的專業術語來表述,操作也同樣簡便,因此在「操作簡便」得分為3;由於存在評估者判斷差異,客觀性不如強迫選擇量表,但由於有關鍵行為作依據,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因此在「客觀有效性」得分為2;為員工提供了所需的工作改進信息和強化性反饋結果,有利於績效改進,在改進績效作用方面比強迫選擇量表好,在「改進績效的作用」得分為3.再如,目標管理法與強迫選擇量表相比,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成本比較高,第一項得分為1;需要管理者與下屬一同進行計劃、組織、控制、交流和討論,操作比較復雜,第二項得分為1;目標具有明確性,因此客觀性得到保證,與強迫選擇量表不相上下,第三項得分為3;下屬參與目標管理的全過程,並能得到反饋,因此有利於績效改進,在改進績效作用方面比強迫選擇量表好,第四項得分為3.經過與強迫選擇量表法的比較,各種評估方法在比較指標的各項得分見表1。
通過對各種評估方法的比較,可以看到,強迫選擇量表和強制分布法是成本最低並且簡便易行的方法,但是無法對員工績效進行反饋和指導,不利於改進績效。行為尺度評定量表、行為觀察量表和混合型標准量表都是耗時耗力的一個方法,但是它操作簡便,對改善員工績效起到促進作用。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計分卡和目標管理法是需要花費大量成本,操作起來比較復雜,需要企業具備良好的管理基礎,這三種評估方法能提高企業管理的規范性,有利於促進企業和員工績效的持續改進。關鍵事件法主要運用於對作業層人員的評估,可以與行為尺度評定量表和行為觀察量表配合使用。
『肆』 誰知道臨床疼痛的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疼痛的評估方法目前臨床常用的評估方法主要有下列幾種:1.1 文字描述評分法(Verbal descriptors scale VDS):醒目、便於理解,對文化程度低或不識字的人難於應用。1 .2 數字評分法(Numericalrating scalle NRS):准確簡明,但不能用於沒有數字概念的患兒。1 .3 口頭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易理解,表達清楚、准確具體,但易於受文化程度、方言等因素影響。1 .4 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簡便易行,但精確度稍差。1 .5 Wong--Baker面部表情評估法(The Modified Wong—Baker Faces Scale):直觀真實,沒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常用於小兒、及表達困難者,但需要觀察者仔細辨識。1 .6 改良面部表情評分法(The Modified Faces ,Legs, 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 Scale FLACC)表情、下肢、活動、哭泣可安慰性評分法。多用於4歲或4歲以下幼兒、有先天性認知缺陷或老年人以及無法用其它評測方法的病人。1 .7 疼痛問卷調查表評估法:常用的有(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 McGill問卷表,因其考慮到病人對疼痛的生理感覺,情感因素、認知能力等因素設計,能比較准確評價疼痛的強度和性質。但易受病人文化程度和情感因素的影響。2.4疼痛的評估方法與管理2.4 .1 選擇適宜的評估方法:對每個新入院病人下放一把「HND疼痛尺」,由主班或責任護士教給病人及家屬具體使用方法,必要時反復指導,直到完全掌握。並應根據病人認知情況和喜好選擇其中的一種評估方法,同一病人前後使用同一種評估方法。對個別病人如認知障礙、無認知能力的嬰幼兒則使用改良面部表情評分法(FLACC)。2.4 .2生命觀測單的記錄:病人使用了哪種評估方法,在相應的□內打「√」,不同性質的疼痛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如脹痛用◎標記)。間隔疼痛表示法:記錄在病人認為最痛的時間內,兩次疼痛之間用虛線連接;持續疼痛表示法:記錄在評估時相應的時間內,之間用實線連接。用紅色水筆(體溫用黑色,脈搏用紅色,呼吸用黑色)標記。疼痛部位變化等特殊情況可由醫生及時記錄在病程日誌中。如果病人有一種以上的疼痛,應針對每種疼痛採用上述程序進行評估,疼痛評分應記錄在生命體征觀測單上。2.4.3疼痛評估頻率(1)中度(≤5)以下疼痛病人每天2次,時間為2PM、6AM,(與測體溫同時),分別評估病人6AM-2PM、2PM-6AM期間的疼痛情況,記錄在相應時間內。(2)中度(>5)以上疼痛病人每天3次,時間為2PM、10PM、6AM,(與發熱病人測體溫同時),分別評估病人6AM-2PM、2PM-10PM、10PM-6AM期間的疼痛情況,記錄在相應時間內。(3)劇痛或需觀察用葯情況的病人,則遵醫囑按時評估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