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國畫工筆畫有哪些工具
擴展閱讀
為什麼石油燃燒會爆炸 2025-05-16 09:25:35

國畫工筆畫有哪些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5-16 17:56:10

A. 國畫工筆畫有哪些工具

文房四寶而已。
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別的。
一、筆,各式毛筆湖筆是必須的,羊毫,狼毫以及兼毫都要有,比如勾線的依文、七紫三羊、葉筋、紅豆、小精工、各式長峰、出峰什麼的,渲染的大白雲,中白雲。。。。。。
二、墨、不要用墨汁,要用墨碇,松煙的和油煙的都要有。
三、紙,根據自己習慣選擇各種生紙、熟紙、皮紙、綿紙,絹,仿古絹
四、硯,硯台不求多貴,但最好大小各一。
其他的還要准備明膠、魚膠、明礬、國畫顏料、岩彩料、色粉、金銀粉、大號筆洗、瓷盤、瓷碟、蛤粉、排筆、排刷、紙鎮、筆山、裱紙漿糊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工筆專用的。繪畫通用的也不能少哦,比如畫架、畫板、畫桌。。。。。。。

B. 中國畫有哪4樣工具

筆、墨、硯、紙絹、顏料
國畫工具:

1、筆:大斗筆一支,注意筆鋒不宜過長;大白雲一支;勾線筆一支。毛筆的質量相差很大,一支質量好是毛筆不僅使用壽命長,而且作畫時可以得心應手,要精心挑選方可。( 筆有軟毫、硬毫、兼之分。軟毫以羊毫為主,如羊毫提筆、羊毫屏筆、長鋒羊毫等;硬毫以狼毫為主,如大中小蘭竹、葉筋、山水畫筆等;兼毫用硬毫和軟毫相摻,如白雲筆、七紫三羊等。)

2、墨:一得閣墨汁一小瓶。(墨分油煙和松煙二種。油煙墨有光澤,宜於作畫,如頂煙、貢煙、漆煙等;松煙發黑無光澤,多數作寫字用。)

3、紙:可以買四尺生宣後裁開使用。但要注意紙的質量,如宣紙質地很脆如同普通白紙,不宜購買使用。(紙有生宣紙、熟宣紙二大類。生宣紙遇水滲化,宜作寫意畫;熟宣紙上過膠礬,遇水不會滲化,可暈染,適宜作工筆畫。礬絹(絹上過礬)和皮紙也可作畫,而且另有特色。)

4、調色盤:最好購買大號而且格子較深的調色盤或調色盒。

5、顏料:中國畫顏料一盒。

6、塑料小水桶一隻做筆洗。

C. 國畫的工具有哪些

宣紙,毛筆(羊毫的,狼毫的,兼毫的,各種大小的都的有),顏料。筆洗,墨,硯,筆架,鎮紙,印泥。

D. 畫國畫需要哪些工具

1、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2、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3、紙。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

4、硯。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

5、顏料。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 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

傳統中國畫顏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為礦物顏料、植物顏料、金屬顏料、動物顏料、人工顏料。

6、調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製品較佳,調色或調 墨應准備小碟子數個,除色以梅花盤及層碟較理想,不 同的顏料應該分開儲放。

7、貯水盂:盛水作洗筆或供應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 的較佳。

8、薄毯:襯在畫桌上,可以防止墨滲透將畫沾污,鋪紙後 畫面也不易被筆將紙擦壞。

9、膠和礬:上石青、石綠、硃砂等重色時為防止顏色脫落 ,可用膠礬水罩上,礬有粉末狀和塊狀,膠則有瓶裝的 液狀鹿膠與條狀或塊狀的牛膠、魚膠、鹿膠等,最好備 置一套杯、酒精燈,以便融膠調兌清水。

10、乳缽:粉狀顏料粒子太粗時,需用乳缽研磨再置於燒杯中。此外掛筆的筆架、壓紙的紙鎮、裁紙的裁刀、 起稿的炭條、吸水的棉質廢布、以及鈐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備置。

(4)國畫工筆畫有哪些工具擴展閱讀:

國畫分類:

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按其題材和表現對象大致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

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

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按表現形式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

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等。

參考資料:

網路--國畫

E. 畫中國畫需要哪些工具

一、宣紙:

分生宣與熟宣,熟宣加了礬水,不容易受水,適宜畫工筆畫;生宣容易受水,適宜寫意派的中國畫。

二、毛筆:

分狼毫和羊毫,羊毫質地較軟,狼毫較硬。必備大、中、小號。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三、國畫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 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

傳統中國畫顏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為礦物顏料、植物顏料、金屬顏料、動物顏料、人工顏料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

四、墨汁,硯台,洗盤,調色盤:

墨汁是不可少的,較好的墨汁例如一得閣墨汁,芳香,書寫便利,不會發臭。洗盤也可以用其他盛水的物體代替。 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好的硯台。

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

五、氈子:

墊在紙張下畫起來更干凈。

F. 國畫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國畫所使用的主要工具,也就是大眾口中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中筆選擇狼毫筆大中小各一隻即可;墨選擇顏色發黑或發紫且有特殊光澤為宜;紙通常選擇半生熟宣紙;而硯台則選擇較深厚、帶蓋、手感細膩的為宜。另外還有國畫顏料有礦物顏料和植物顏料等。氈子則是墊在紙張下的,以免弄臟檯面。

G. 工筆畫需要准備什麼工具

什麼是中鋒、側鋒用筆?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於紙面,其效果圓渾穩重。側鋒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怎樣製作仿古紙和仿古絹?
(1)可以用國畫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較大的容器中調和,用排筆或板刷蘸取上層色水(把下層顆粒粗的顏料濾掉)在紙或絹上刷勻,一遍不成可刷兩次,即可染成仿古畫顏色。
(2)以紅茶適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紅褐色時,根據色調的需要調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3)過錳酸鉀是一種常用消毒劑,呈小顆粒狀,加水溶解後是紫色,塗在紙上呈褐色。應注意這種溶液不宜太濃,太濃會使紙的質地變脆。
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因為熟紙或熟絹不易改動,所以畫工筆畫一般先在圖畫紙上畫好素描稿,然後拷貝到熟宣紙或絹上畫正稿。步驟是: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准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
(3)找一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一樣大,用來做襯紙。因熟紙或絹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下面襯白紙,作畫時容易看清畫面效果。把襯紙打濕讓其完全漲開再用漿糊或膠水貼在畫板上。
(4)待襯紙干後,把拷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噴嘴或噴壺把紙噴濕,等紙完全漲開趁濕把畫紙四周反面塗上一至兩公分的膠水或漿糊粘牢,干後就可以作畫了。
畫工筆畫在裱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把紙裱好?
裱紙對於畫工筆畫來講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如不注意會造成漏礬,給以後的工作帶來不便。
在整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稿用紙一定要比素描稿四邊大出一至兩公分,用來塗膠水或漿糊,要不然畫面會變小。
(2)畫板平放在桌面上,往紙或絹上噴水要適量,太多的水會沖掉畫紙表面的膠礬水,還會把紙漲裂。噴水太少,紙或絹不能完全漲開,在作畫時,紙面還會不平整。所用的噴壺或噴嘴噴出的水最好是霧狀,這樣比較均勻。水在紙面最好是薄薄噴一層,讓水滲到紙里去以後,再用膠水或漿糊粘到畫板上。
(3)畫紙上有水時,不要用手摸,更不要用布擦或用吸水紙吸,這樣會造成漏礬。
在畫工筆畫的過程中什麼是「漏礬」?
由於熟紙或熟絹是用膠礬水多次刷制而成,所以在繪畫過程中隨著多次的渲染或是用水過多,膠礬會走失而造成漏礬。漏礬之後會滲水,顏色上不均勻,一塊深一塊淺影響畫面效果。古人所講「三礬九染」是很有道理的,要學會自己配製膠礬水,每上幾遍顏色就上一遍膠礬水,既可以固定顏色,又可以防止漏礬。

H. 初學者學國畫准備什麼工具

初學者學習國畫應該准備什麼工具:

國畫的基本工具有筆、墨、紙、硯、顏料等。

紙分熟宣和生宣。生宣紙遇水滲化,宜作寫意畫;熟宣紙上過膠礬,遇水不會滲化,可暈染,適宜作工筆畫。

筆有軟毫、硬毫、兼之分。軟毫以羊毫為主,如羊毫提筆、羊毫屏筆、長鋒羊毫等;硬毫以狼毫為主,如大中小蘭竹、葉筋、山水畫筆等;兼毫用硬毫和軟毫相摻,如白雲筆、七紫三羊等。

墨分油煙和松煙二種。油煙墨有光澤,宜於作畫,如頂煙、貢煙、漆煙等;松煙發黑無光澤,多數作寫字用。

礬絹(絹上過礬)和皮紙也可作畫,而且另有特色。

硯:有端硯、歙硯等名硯。文具店出售的普通石硯,選其易發墨者即可。

I. 國畫入門准備什麼工具

國畫入門准備工具;

1,【 紙 】

國畫用的紙主要是宣紙

可分為三大類

生宣

這是一種未上過膠和礬的紙,滲透性大,吃水多,易滲化和涸暈,適宜畫寫意畫。生宣中凈皮單宣較好用。在凈皮單宣上再加工,叫做特種凈皮單宣,其質軟,面光平,特別好用,用來畫畫也順手,既見線,又見墨色。

熟宣

在生宣紙上刷上一層白礬水便製成熟宣。礬有固定性,墨色在紙上不潤,適合畫工筆畫。

半生半熟的宣紙

是在生宣紙上加少量的礬製成。適合畫半工半寫意的畫。

【 其他類型的紙 】

除宣紙外,還有高麗紙、皮紙、麻紙,不太常用,這里便不做介紹。這么多的紙,看來在作畫前真的要選擇適合自己畫的特點的紙。

2,【 筆 】

筆有大、中、小、長、短、肥、瘦之分。寫意畫以用大、中型筆居多。罕用小型之筆。

工筆則常用小筆,易於線條勾勒。

毛筆從毫毛分有軟、硬、兼三種。他們各有其特點,才能准確選擇合適的筆。

軟毫

含水分多,柔和圓潤,其墨色容易有濃淡干濕的變化,能揮灑自如,表現力豐富。適用於表現

圓和軟中帶剛的線條及多變化的面。不適用於繪畫方和硬的的線條。這類筆主要用羊毛製作。比較著名的有產於浙江湖州的羊毫筆,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深得國內外畫家之青睞。

硬毫

含水分較少,挺拔勁健,鋒芒畢露,彈性強,適用與方和硬的線條。做畫時,一波三折,如書法般,均見功力。於皴、擦、染、點中見奇韻,濃淡干濕中見墨彩。

它適合畫山水及花鳥中的枝、藤。硬毫以狼毫為主,是黃鼠狼之尾製成。

兼毫

是軟硬毫混合製成的剛柔相兼型的毛筆,軟硬適中,兼有硬毫、軟毫、兩方面之優點。市場上以白雲筆最為常見,一般是狼羊毫搭配,這種筆既用於勾勒,又可點染,深受畫家喜愛。

3,【 墨 】

墨是直接關系繪畫效果的因素。過去用墨以塊墨為主,它以豬油或桐油或松脂木所熏之煙,手工研磨井和膠及香料壓制而成的。

它形狀以長條形為主。現代所用的墨主要是繪畫墨汁與墨膏。

原先之墨汁膠重、色灰而質粗,繪畫墨汁的優點是方便、省力、省時,缺點是缺少最濃的層次,且膠普遍偏重,因此作大潑墨時濃墨層次易糊爛,在水的沖滲中也不如塊墨所研之墨汁能保住最初的筆痕。

4,【硯 】

硯之優劣,除外觀外,主要是石質,石質堅硬而色澤大方深沉,發墨而貯水不易干者為好,現在市面上的外方內圓的大硯或者圓形平底盆狀之墨海是很實用的,且價也廉,適合初學者使用。

5,【 墊 】

作寫意畫一般離不開墊,最好選用那些略有彈性而不過分、不吸水、色白或淡色的東西作墊。氈子是很好的材料。初學者可以用報紙代替。

6,【 顏料 】

國畫顏色分石色與植物色兩大類。

1.石色

石色是礦石製成,有赭石、硃砂、石青、石綠、雄黃、石黃等。

2.植物色

植物色有藤黃、胭脂,花青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