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喝酒量統計工具哪個好
擴展閱讀
營業費用成本是指什麼 2025-05-17 10:42:44

喝酒量統計工具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2-05-13 22:06:09

Ⅰ 飲酒是否有益於健康呢

那些每天喝兩杯酒,每周三四次的人,患上心臟病的幾率會更低。研究者目前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酒精飲料對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有益的膽固醇)、血紅蛋白的A1c值(即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監測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指標),和纖維蛋白原(血液中一種具有凝血止血功能的物質)的含量具有有益的調節作用,這三項指標在引發代謝綜合征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出現異常時往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一些研究已經發現了一些線索,即酒精飲料往往會調節這些參數使它們向著好的水平發展,這正是有節制飲酒有益身體健康的一種可能機制。其他研究也同樣發現了酒精攝入量和缺血性中風之間的U形關系。但是在你急著下樓買幾瓶酒然後打算開始每周喝幾瓶之前,我建議你應該繼續往下讀讀。那麼戒酒的人的患病死亡概率是不是就真的就要比每天沒事喝一兩杯酒的人高呢?答案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Ⅱ 一個星期最多能喝多少酒

1升。

每天飲一定程度的酒(主要指低濃度的酒,如啤酒等),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科學統計發現,要想長壽,每天適當地攝取部分酒是必須的。

隨著現在觀念的改變,我們發現,大量喝啤酒會容易發福。啤酒等酒里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喝多了容易營養過剩。

白酒和紅酒成了很多人的交流「工具」。醫學發現,如果以純酒精做計算,人的攝取量不能超過500G。也就是說,喝白酒(50度)最好不不要超過兩斤。

Ⅲ 中國成年男性和女性過量飲酒的定義分別是什麼

成年的男性和女性過量飲酒是說失去了自理的能力 喝大酒酗酒已經沒有清晰辨別的理智能力 。

Ⅳ 老喝酒,不吃飯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1、損害肝功能
專家指出,適量的飲用啤酒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但如果你經常毫無節制的濫飲啤酒的話,其危害是非常大的。過量的飲用啤酒會損壞肝功能,同時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如果心肌組織長期受到酒精的浸泡,就會出現脂肪細胞浸潤,使心肌功能減弱,並且還會導致出現心跳過速的情況。加上過量液體使血循環量增多而增加心臟負擔,同時還會出現心肌肥厚、心室體積擴大,甚至有的人還會形成「啤酒心」。
2、啤酒肚
這是由於長期大量的飲用啤酒會導致的產物。啤酒中的營養非常的豐富,而且其中所含有的熱量也非常的大,如果長期大量的飲用的話就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從而導致出現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其危害還不僅僅只有這些,長期過量的飲啤酒還會導致血脂、血壓升高,如果出現並發症的話影響會更大。
3、結石和痛風
有調查研究發現。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病症與經常性大量的喝啤酒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而且本身就患有這些病症的患者,如果經常過量喝啤酒的話還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這是由於啤酒在釀制的過程中會摻入大麥芽汁,而其中所含有的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物質會相互作用,從而導致人體中尿酸的含量增加有一倍之多,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而且可誘發痛風症。
4、胃腸炎
喝啤酒的壞處非常多,研究發現,大部分患有腸胃炎的患者與經常大量喝啤酒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是由於在大量喝啤酒的過程中,會導致胃黏膜遭到損壞,從而導致出現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患有胃腸炎的患者經常會出現上腹不適、食慾不振、腹脹和泛酸等症狀。

Ⅳ 適量飲酒是否有益健康

這個答案只說說飲酒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系,因為在外應酬,遇到勸酒的理由除了各種感情套路以外,還有一股清流就是以「喝酒有益健康」為由勸酒的朋友了——「喝一點我們自己釀的果酒,可以軟化血管的」、「嘗嘗這種紅酒,可以降血壓、預防心臟病呢」……那麼,喝酒和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是什麼呢?應不應該通過喝酒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選擇了一些重要的薈萃分析的結果(薈萃分析是指收集關於某個特定主題的所有文獻,然後按照統一的標准對其結果進行再次整理、解釋,從而得出一個全景式解釋的過程)。需要指出的是,為了統一研究標准,涉及飲酒與健康關系的文章都會把不同種類的酒折換成所含的酒精量進行統計,如每天喝2兩50度的白酒則飲酒量為50g/天,每天喝1升4度的啤酒則飲酒量為40g/天,下文中的飲酒量均按此方法計算。

一、少量飲酒確實能降低冠心病、心衰和中風的風險,但無論飲酒多少均增加房顫風險

2016年發表在《營養學(Nutrition)》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總結了18個前瞻性研究的結果,總共納入包括7756名冠心病患者的21萬個對象,結果顯示,與不飲酒者相比,飲酒者的冠心病風險要低17%~31%,而在每天飲酒量為12~135g酒精時,其風險降低最顯著的是每日飲酒36g,而降幅最小的是飲酒量最多的每日135g[1]。

飲酒量與心衰風險的關系呈現先降後升的趨勢,2015年刊登於《歐洲心力衰竭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上的一篇薈萃分析納入了8個前瞻性研究(包括6211名心衰患者的20萬人),結果顯示,對於每日飲酒量相當於36g~168g酒精者,心衰風險是不飲酒者的83%~90%,而飲酒量增加到252g/天時,心衰風險是不飲酒者的107%[2](圖1)。

圖2. 中風患病率與飲酒量(左圖)、中風死亡率與飲酒量(右圖)的關系,橫坐標為每日攝入的酒精量

二、如何理解上述結果,該常規喝酒來預防心臟病嗎?

我們該如何理解上述結果呢?是不是為了預防心臟病本來不喝酒的人也該每天整兩盅呢?筆者認為這種行為並不可取,主要基於下列幾點原因:

1. 從上面列出的文獻不難看出,少量飲酒雖然有利於減少冠心病、心衰、中風的風險,但也會增加房顫風險,說明其對心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並不是「全方位覆蓋」的,很有可能利弊相抵甚至弊大於利。

2. 更重要的是,少量飲酒的有益作用只體現在部分心血管疾病中,而在內分泌疾病、肝臟疾病和腫瘤方面的研究中,無論量多少,飲酒都是徹頭徹尾的有害因素。因此,即使對心血管有一定保護作用,飲酒都會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

3.飲酒量很難控制在所謂的「有益范圍」內,對於喜歡消費高度白酒的中國人尤為如此,基本上高興一點多喝兩杯就超限了,「適當飲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病」多數時候不過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總之,雖然有證據顯示少量飲酒可以降低部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從整體健康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要建議飲酒者限量飲酒,另一方面則不建議原來不喝酒的人為了預防疾病而開始飲酒。

參考文獻:

1. Yang, Y.,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Nutrition, 2016.32(6): p. 637-44.

2. Larsson, S.C., N. Orsini, and A. Wolk,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Eur J Heart Fail, 2015.17(4): p. 367-73.

3. Larsson, S.C., N. Drca, and A. Wolk,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J Am Coll Cardiol, 2014.64(3): p. 281-9.

4. Zhang, C.,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risk of strok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Int J Cardiol, 2014.174(3): p. 669-77.

Ⅵ 適量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說法不僅僅在酒類營銷中經常強調,許多醫學、營養和科普界人士也經常提到——而且,他們還真能擺出許多科學研究文獻來支持這種說法。有著許多「科學研究表明」,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

這個說法大致起源於1991年。在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人提出了一個「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並沒有多健康,他們的心血管發病率卻不高。節目中給了一個解釋:法國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這個猜想很有「養生大師范」,不過推理不靠譜只能說明它的理由不充分,卻並不能否定它。為了解釋「法國悖論」,各國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總共調查過的人數加起來超過百萬,時間長的可達一二十年。在流行病學調查領域,這可以算得上數據最豐富的研究之一。

結果顯示這種猜想還真不離譜。在這些研究中,科學家們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以及它導致的死亡率與喝酒的量對比,發現「適量飲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當然,喝酒比較多的人群中,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僅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類似的結果。

當然,作為流行病學調查,往往會受到其他「混雜因素」的影響。比如,經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較高,因而醫療條件等也要好一些。而是否喝酒可能還伴隨著其他的生活方式,比如蔬菜、水果、鍛煉身體等等。在大型調查中,可以用統計工具剔除這些因素的影響,而盡可能得到「適量飲酒」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一般的結論是,在剔除了科學家們能夠想到的混雜因素之後,「適量飲酒」對心血管健康的積極作用減小了,但並沒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說,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點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以及它導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有學者提出了一些假說。比較有名的一個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劑比如白藜蘆醇。不過,動物試驗又發現,要通過喝葡萄酒來達到白藜蘆醇起作用的劑量,人會先被撐死。另一種著名的假說是酒精有助於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而好膽固醇的增加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一些試驗證據似乎支持這種假說,「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比較多的認同。

但是,心血管疾病並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適量飲酒」會不會對於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響呢?

對其他方面的影響也有過許多研究。雖然不象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那麼深入,但匯總起來也不少。2004年,義大利學者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匯總了過去三十多年中發表的喝酒與腫瘤等14種疾病以及受傷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這項薈萃分析在科學文獻數據中找到了幾百項研究,其中有156項質量較高,被匯總起來進行統計分析,涉及到的總人數超過了11.6萬人。

在這些研究中,飲酒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與通常的結果很一致:與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發生率低大約20%。

但這是「適當飲酒」唯一降低的疾病發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這個「適量」,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結腸癌、直腸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飲酒更多的話,那麼這些疾病的風險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當於2兩50度的白酒),那麼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將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都會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風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與飲酒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相比,飲酒與其他疾病風險的研究還比較有限。雖然這項薈萃分析中涉及到的人數超過了11萬,但具體到許多疾病上,研究數與涉及的人數也都不算多。這就使得結論的代表性比較有限,有很多調查甚至可能只對具體的地區與人群有效。

但是,這項薈萃研究給了我們兩點很重要的信息:第一,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僅僅考慮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雖然酒類營銷很喜歡這樣宣傳;第二,飲酒對癌症風險的影響,沒有發現「安全閾值」的存在——也就是說,只要喝了,就會增加風險。

Ⅶ 古人喝酒愛用酒令,古代酒令有什麼講究

中國酒令名目繁雜,無法精確統計到底有多少種類。據清代俞敦培著<酒令叢鈔>記載,大體分為四大類,即:古令、雅令、通令、籌令。<中國酒令大觀>(麻國鈞 麻叔雲編著)則分為: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等六大類,計726種。現分別舉例概述如下。

1、雅令和通令
我國的酒令五花八門,大致分雅令和通令兩大類。見於史籍的雅令有四書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樂令、對字令、籌令、彩雲令等。
酒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項目。例如,唐朝使節出使高麗,宴飲中,高麗一人行酒令,唐使即應對曰:「許由與晁錯爭一瓢,由曰:『油葫蘆』,錯曰:『醋葫蘆』」。名對名,物對物,唐使臣應對得體,同時也可以看出高麗人熟識中國文化。《紅樓夢》第四十回寫到鴛鴦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寫的是清代上層社會喝酒行雅令的風貌。
唐代傳奇《申屠澄》記載了一則關於雅令的動人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縣尉,風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燙酒備席,圍爐饗客。風流才子申屠澄舉杯行令:"厭厭夜飲,不醉不歸",引用《詩經》句行雅令。不料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來,說:"這樣的風雪之夜,你還能到哪裡去呢》"說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脫口出令:"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申屠澄聽後,驚嘆萬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詩經· 鄭風· 風雨》里的詩句,隱去"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後兩句,說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達了愛慕之意。於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結良緣。
四書令,是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的句子組合而成的一種酒令,在明清兩代的文人宴上,四書令大行其時,用以檢測文人的學識與機敏程度。
花枝令,是一種擊鼓傳花或綵球等物行令飲酒的方式。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詩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歡娛逐來,任他容鬢隨年改。」徐某《拋球樂辭》:「……灼灼傳花枝,紛紛度畫旗。不知紅燭下,照見綵球飛。」可見唐人飲酒擊鼓傳花遞球的場面何等熱鬧。《紅樓夢》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寫。
籌令,是唐代一種籌令飲酒的方式,如「論語籌令」、「安雅堂酒令」等。後者有五十種酒令籌,上面各寫不同的勸酒、酌酒、飲酒方式,並與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躍酒席氣氛,又使人掌握許多典故。「如孔雀開樽第一」;「孔融誠好事,其性更寬容」。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得此不飲,但遍酌侍客,各飲一杯。至於「牙牌令」,是唐代籌令的一種變異形式,它與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於明清。《紅樓夢》四十四對牙牌令作了精彩細致的描寫。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簽、劃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簽、劃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民間流行的"劃拳",唐代人稱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劃拳中拆字、聯詩較少,說吉慶語言較多。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喜、五金魁,六六順,七七巧,八仙過海"、"快得利"、"滿堂紅"(或"金來到")等等。這些酒令詞都有討吉利的涵義。由於猜拳之戲形式簡單,通俗易學,又帶有很強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中國古代一些較為普通的民間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這種酒令方式。

2、覆射猜拳類

流水席
這里又分兩類,即覆射和猜拳。覆射令是由漢代的"藏鉤"游戲發展而來。藏鉤到了唐代分二途發展,一為博戲,一為酒令。其基本方法都是藏起某物,令對方猜射;或一人說出一字,以該字隱某物,令對方也以一字射此物。如<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探春以覆了一個"人"字和"窗"字,令寶釵射一物。寶釵知道探春用了"雞窗"、"雞人"的典故,故射"雞",寶釵算射中了。這叫"雙覆一射"。

又如猜子令,即一人手握一枚爪子,左右手一實一空,令對方猜瓜子在哪只手中。猜不中罰酒;猜中則由覆者罰酒。也可用三枚瓜子、兩故花生,叫"三紅兩白",分別握右兩手中,隨意出一拳讓對方猜。先猜單雙,後猜幾枚,再猜紅白,叫作"五子三猜,兩手不空"。猜不中罰酒,猜中,則由出拳者飲酒。春節將臨,此令不妨可在親友酒席上施行。

劃拳,它是唐代"手勢令"的後裔。劃拳又作"豁拳"、"豁指頭",它又有"拇戰"、"拇陣"的雅稱。明代李日華的<六研齋筆記>、清代郎廷極麗<勝飲篇>均有記述。它也是在現代酒桌上常用的一種酒令。

3、 口頭文字類

這一類酒令沒有其他行令工具,而只以口頭吟詩、作對、唱曲(現代可唱卡拉ok)、猜謎等行令,故名。它發端甚早,春秋時代的"當筵歌詩"、"投壺賦詩"、"即席作歌",己開後代此令的先河。明請以後,這類酒令發展較快,各種名目層出不窮。清代佚名<新刻時尚華筵趣禾談笑酒令>、張潮<下酒物>,均是此類酒令的專著。

女兒令,是這類酒令的代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玉、薛蟠、蔣玉函在馮紫英家中吃酒時行的" 女兒樂、喜、悲、愁" 的令便是。

下面再舉個"一物雙說令"的例子。

一物雙說令也是口頭文字類酒令。它的行令方法是:每人說出一物,再接兩句話,要求這兩句話音同而義反。合席輪說,不成則罰酒一懷。如:" 風中臘燭,流半邊,留半邊。" 夢里拾珠,拾一顆,失一顆。" 這流、留和拾、失就是音同義反的字,符合此令的規則。

4、骰子類

骰子類的酒令以骰子為行令工具,故名。此令為唐代酒令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常見於唐代詩人的詩句中。張祜、杜牧<骰子賭酒>聯句:<骰子逡巡裏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 元稹<贈崔元儒>詩:"今日頭盤三兩擲,翠娥潛笑白髭須。"即是描寫擲骰賭酒的情景。

骰子類酒令在明清兩代得極大的發展,人們依握骰子六面采點的象徵,編制了大量的酒令。小型酒令層出不窮,大型酒令用多枚骰子排列組合函二百餘采,如"繪芳園酒令",甚至終席不能行畢一令。還有將骰子與其他游具結合,形成一種綜合性的骰子令,如"月夜鍾聲圖令"等。

<金瓶梅>第六十回中有"花名貫<四書>頂針令"、"區禽、果名貫骨牌、官名令" 及第六十七回"雪字擲骰令"便是骰子令。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在群芳夜宴開始前,寶玉因說:" 咱們也該行個令才好。" 麝月便提議:" 拿骰子咱行搶紅吧。"

搶紅令,色是屬於骰子類的酒令,工具是六枚骰子。這一種酒令不拘人數,不須要有什麼文化程度,即使文盲也可以參加的飲酒游戲。

它的行令方法是:不論人數,用六枚骰子擲,每人擲一次,每次若得"紅四",則取出,直至六枚"紅四"取完為止。每擲一次無"紅四"者,罰酒一杯。就這么簡單!現在節假日或親朋好友間聚會的宴席上,酒到興濃時,不妨可以玩一下這種搶紅的酒令,能使大家掀起鬨笑呼喊的喝酒高潮。

這酒令出自清代人蓮海居士所撰的<紅樓夢觥史>。初一見這書名,還以為是專門記述<紅樓夢>中的有關喝酒、酒令的專著呢。但一查內容卻不然。如<飛花令>、<闌干令>、<擲紅綠令>等等,<紅樓夢>就沒育;而<紅樓夢>中有的如<女兒令>、<牙牌令>、<占花名令>等觥史中卻沒有。莫非蓮海居士另有紅樓之夢乎?

5、牌類

牌類的酒令,起初是紙牌,稱作"葉子",又叫"葉子酒牌"。這類葉子牌,唐時作酒令牌時亦稱作"彩箋"(劉禹錫詩:"杯停新令舉,詩動彩箋忙")。明清時叫"馬吊"(現在蘇北一帶農村中尚有人會玩)也有用銅鑄成銅錢形,上刻王母,琴仙、詩仙等人物形象,背面刻鑄五言絕詩一首(<酒令大觀>中有一套八枚的圖,可惜無法翻拍)。大概至明清時,牌類酒令的牌具用上了骨牌。《紅樓夢》第四十回"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便是用骨牌(我們稱為"牌九")行的酒令。此令名為"骨牌離合令",令官取三張牌,先分別報牌名,受令者須念一句與牌名有聯系的詩,然後三張合起來宣牌的名目,受令者亦須念一句相關聯的詩,否則罰酒。此令的詳細施行情況,請參閱《紅樓夢》四十迴文本。

有趣的是,由於這骨牌令是由鴛鴦當令官的,此後便有人稱此令為"鴛鴦令",清代始寧竹秋氏《紅閨春夢》第四十八回的回目為"沐皇恩雙開孔雀屏,聯夜宴小試鴛鴦令"。更有趣的是,自此以後出現了許多以紅樓為名的酒令,如:"<紅樓>人鏡令"、"十二金釵令"、"<紅樓夢>觥史令"、"春滿<紅樓>令"、"<紅樓>芳會令"等等。由此也可見<紅樓夢>的影響之大了。

6、籌子類

籌子類酒令,是因行令時須用籌子作為令具而命名的。根據1982年在江蘇丹徒縣丁卯村出土的,唐代的酒令籌子的器形是:長方形,切角邊,下端收攏為細柄狀;籌長20.4厘米,寬1.4厘米,厚0.05厘米。古時的籌子一般用竹、木或象牙製成,高檔的也有用金銀製成的。正面刻令詞(四書詩詞一句,或花名)反面刻酒約。

籌子類酒令,大都是行的與花有關聯的酒令。如:「二十四花風令」、「散花令」、「尋花令」、「司花令」、「花名貫人名令」及其他「訪鶯鶯令」、「名士美人令」等等。《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賈寶玉和眾姐妹行的酒令便是以骰子、籌子為令具的「占花名令」(詳情我將在另帖《紅樓夢》中的酒令介紹)。籌子類酒令都比較繁雜,這里我介紹一種較為簡單的「散花令」:

選一年四季之花十二種,如春花:迎春、春蘭、蕙蘭;夏花:牡丹、芍葯、建蘭;秋花:荷花、秋菊、桂花;冬花:墨蘭、水仙、梅花等分刻十二根籌子上,合席以十三人以下為宜,先拈鬮定出「尋花客」。行令方法:席間諸人,每人掣一根籌,不可示人,「尋花客」開始尋花。即猜某人是什麼花,猜中則持該花籌者飲一杯;猜不中,「尋花者」與持該花籌者猜拳,負者飲酒。

7、雜類

除上述各令因令具不同分類以外的酒令,均歸入雜類。如"曲水流觴令"、"擊鼓傳花令"、"投壺令"、"棋子令"等等。在雜類的酒令中,再奇突的要算"鞋杯令"了。它是以妓女的鞋纖的酒令,即,將酒杯置於鞋中而飲,故名。

鞋杯令,叉名"雙鳧杯令","金蓮杯令"、"妓鞋行酒令"。宋元時開始流行,至明清時大盛。元明間人如楊維禎,明代何元朗、馮維敏、王世貞等皆好於此。這類酒令有"貫月查令"、"摘星貫月令"、"拈月不如令"等。令中的"月"即指鞋杯。

這是一種性變態(纏足便是男人性變態的表現)的心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它的行令過程較為繁瑣籠雜,而對現今也無甚現實意義,倒是有些文人寫的有關"鞋杯"的詩詞,將這一陋習寫得詩意盎然,趣味橫生。

Ⅷ 吸煙,喝酒會早死嗎

一根香煙折壽11分鍾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抽一根香煙會使人折壽十一分鍾,如果一天抽上二十根的一包香煙,則可能約當使人減少三小時又四十分鍾的生命。這項估計是以十七歲開始抽煙,在七十一歲的平均齡里死亡的男人為依據,假定他和一般的英國癮君子一樣,一天抽煙十五根,他的一生將消耗三十一萬一千六百八十八根香煙。抽煙者平均將比不抽煙的人早死六年半。

在幾十年前所作的一次類似研究所得結論是,每抽一根香煙會使人減壽五分鍾。不過,此後由於不抽煙的人顯然更享長壽,因此香煙對壽命的危害也就相對增加了。

英國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抽煙,一年約有十二萬人死於和抽煙有關的疾病,其中三分之二是癌症和心臟病。研究人員希望這個新的研究可以促使更多人在新世紀來臨之時下定決心戒煙。

一個戒煙行動團體的主持人說,這個數字顯示如果一個人一天抽二十枝香煙,那便表示在他抽煙的每一個星期里會減壽一天;如果這還不夠壞的話,他提醒說,抽煙還可能使人死的痛苦,或者更常卧病在床

煙草的煙霧中至少含有三種危險的化學物質: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幾種物質混合成的物質,在肺中會濃縮成一種粘性物質。尼古丁是一種會使人成癮的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對神經系統發生作用。一氧化碳能減低紅血球將氧輸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個每天吸15到20支香煙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機率,要比不吸煙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機紡比不吸煙的人大4倍;死於膀胱癌的機率要大兩倍;死於心臟病的機率也要大兩倍。吸香煙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臟病的危險,並且吸煙也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

吸煙損害你的健康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幾千年的酒文化,適度飲酒可以增添喜慶氣氛,但過度飲酒不僅傷身害命,還貽害家庭以及社會。酒精依賴及其相關問題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腫瘤的第三大公共衛生問題。酒精依賴患者其臨床表現為神經系統並發症、消化系統並發症、心血管並發症等。另外,過度飲酒對生殖及內分泌系統也產生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據統計,40歲左右的男性「酒鬼」最多,一些人戒酒澆愁,引發酒後滋事、打架斗毆、酒後架車肇事等違法犯罪案件。僅交通部門一項統計:近年來因酒後架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的80%,酒精已經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們的健康。

1、間腦綜合症
2、酒相關性片段性遺忘
3、威尼克腦病
4、柯薩科夫綜合症
5、酒相關性痴呆
6、腦損傷
7、酒相關性小腦變性
8、酒相關性多發性神經病
9、植物神經系統病變
10、酒相關性癲癇發作
11、酒相關性人格改變
12、酒濫用導致精神障礙

約15年前,科學家對丹麥酒廠的工人進行調查,這些工人每天可免費飲用4品脫(約2升)的啤酒,這超過了丹麥男性的平均飲酒量。與普通人群相比較,結果是釀酒廠工人的食管癌、喉癌、肺癌預感癌的發病率均高出許多倍,其中食管癌是普通人群的25倍,喉癌是普通人群的10倍。相反,有些宗教禁止飲酒,他們極少發生口腔癌和頭頸部癌。
在我國,烈性舊的高校非地區也是胃癌高發地區。我國科學家研究,酒精是肝癌等的輔致癌物,它能增強其它致癌物的致癌作用。酒精作為一種溶劑,使其它致癌物更易被組織細胞所吸收。在製造酒的過程中,如果原料誘發霉變質,使用的水和工具、容器被污染,釀造出來的酒往往污染有致癌物,其中主要的有亞硝基二甲胺、黃麴黴素、石棉砷、鎳等,此外酒中還有可疑致癌作用的色素和香精。一個人如兼有吸煙和嗜酒的習慣,煙酒的協同作用增加患癌的可能性,尤其是頭頸部腫瘤。既吸煙又喝酒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比人群平均發病率高15倍。飲酒與乳腺癌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
所以看吸煙喝酒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