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計時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無息發行債券價格怎麼算 2025-05-10 06:59:36
石油天然氣屬於什麼屬性 2025-05-10 06:50:46

計時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29 19:15:38

1. 計時工具有哪些

計時工具有日晷、漏壺、秒錶、懷表、沙漏等。
1、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
2、漏壺:是指計時用的漏,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通過漏壺的浮箭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
3、秒錶:由暫停按鈕、發條柄頭、分針等組成,是利用擺的等時性控制指針轉動而計時。
4、懷表:屬於機械鍾表,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鍾、秒,分別採用了12進位制和60進位制。表端有一條鏈子可以固定在身上。
5、沙漏:由兩個玻璃球和一個狹窄的連接管道組成。通過測量上方玻璃球中的沙子穿過狹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時間,來對時間進行測量。

人們每天都要通過鍾表來掌握時間,合理安排一天的學習與生活。在一些比賽項目中,也常通過計時來決定每個人的成績。現如今的計時也有按照勞動時間多少、技術熟練程度來計算的意思。人類社會早期對時間沒有精確的計量,只能用太陽出山雞叫3遍月掛樹梢等模糊概念計時。直到進現代,一些地方還沿用吃晚飯時一袋煙的功夫等提法。

2. 古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古代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滴漏和線香。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更夫打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都成更夫的代名詞了,打更其實就是報時,晚上七點打落更,二更為晚上九點,三更為晚上十一點,四更為凌晨一點,五更為凌晨三點。除了通過滴漏,燃香等來計時,古人還發明了日晷,圭表,水運渾動儀,水運儀象台等。這些計時器相輔相成,與時俱進,為古人提供更為准確的時間。

日晷詳情

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沿用時間長達千年。日晷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有兩層含義,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

3. 生活中有哪些計時工具能表示秒

摘要 請稍候

4. 古代有哪些計時工具

圭表、刻漏、沙漏、水運儀象台、大明殿燈漏等。

1、圭表

圭表是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

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2、刻漏

刻漏引又稱漏刻﹑漏壺,是中國古代的漏水計時器。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

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

3、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標志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高峰,被譽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鍾。

水運儀象台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

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設備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為一部自動化的天文台。

5、大明殿燈漏

大明殿燈漏是中國鍾表史上最為著名的計時儀器之一,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

著名科技史專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在研究了歐洲鍾表與中國宋代水運儀象台後,曾在他的《中國天文鍾》一文中斷言「中國天文鍾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鍾的直接祖先」。歐洲最早出現機械鍾是1320~1350年間。

它的工作原理屬漏水計時,而造型似宮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之為大明殿燈漏。古文獻《元史 天文志》對它有專條記敘,試作今譯如下:

燈漏高一丈七尺(合今尺五米四),它的框架用金製作。上部有彎曲的梁,梁的中間是一顆雲珠,雲珠二側有象徵日月的球體,日在左,月在右,雲珠之下再懸有一顆珠子。這曲梁的兩端各裝有龍頭,龍的嘴能張合,龍的眼珠能轉動,用這樣的動作顯示燈漏內的水流是快了還是慢了。

曲梁的下面有一中梁,在中樑上,一左一右有兩條戲珠的龍,它們隨著珠子的下降或上升而俯仰,用這樣的姿態顯示燈漏內的水位是否適應運行的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圭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刻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運儀象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明殿燈漏

5. 計時的工具都有什麼

燃香、沙漏、銅壺滴漏、雞打鳴、打更都是古代常用的計時方法.

6. 計時器有什麼種類的

現代計時器的種類包括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堅持計時器、停車計時器、反應計時器、放大計時器以及windows計時器等等。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最為常見。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是4-6V,電源的頻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工作原理:當給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線圈通電後,線圈產生磁場,線圈中的振片被磁化,振片在永久磁鐵磁場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運動,由於交流電的方向每個周期要變化兩次。

因此振片被磁化後的磁極要發生變化,永久磁鐵對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也要發生變化,當振片受向下的力時打點一次,當振片受向上的力時不打點,所以在交流電的一個周期內打點一次,即每兩個點間的時間間隔等於交流電的周期。


計時工具

圭表、日晷、漏壺、浮子、漏箭、漏水渾天儀、停表刻漏、恆定水位漏 、大稱式刻漏、多壺式受水水位刻漏、赤道式日晷、擒縱機構、蓮花漏、多壺漫流刻漏、皇佑刻漏 、水運儀象台、地平式日晷、機械鬧鍾、秒錶、沙漏、懷表、自擺鍾、石英鍾、原子鍾、超冷銫原子鍾、香鍾。

計時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來測量時間的裝置。計時器可以用來幫你解決這些問題。操作界面簡便易用,提供了基本的計時控制功能,包括:開始計時、停止計時、繼續計時、操作界面簡便易用復零、調整計時。

7. 古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古代計時工具包括日晷、圭表、漏刻、渾儀、天體儀、水運儀象台等

8. 古人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

1、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2、刻漏: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3、沙漏: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水運渾天儀:《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周,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8)計時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類最早的計時器是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類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中國古代計時器的創始時間不晚於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前222)。應用機械原理設計的計時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台等。此外,還有應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據日影方向測定時間)計時的日晷,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之一。

9. 現在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1、心形沙漏

心形沙漏現在一般用於婚禮的儀式上,作為見證新人戀情的有始有終,海誓山盟。心形沙漏使得計時器更具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