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喝茶需要什麼工具
擴展閱讀
鑽石畫放家裡哪個位置 2025-07-23 04:19:37
阿卡索需要下載什麼工具 2025-07-23 04:18:55
電線接線工具都有哪些 2025-07-23 04:07:05

喝茶需要什麼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4-28 09:09:19

『壹』 品茶的六道工具是什麼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准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貳』 古人喝茶用什麼器具

古人喝茶的器具:
風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國道家五行思想與儒家為國勵志精神而設計,以鍛鐵鑄之,或燒制泥爐代用。
笤:以竹絲編織,方形,用以採茶。不僅要方便,而且編制美觀,這是由於古人常自采自製自食而特意設置。
炭撾:六棱鐵器,長一尺,用以碎炭。
火夾:用以夾炭入爐。
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鐵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銀釜。
交床:以木製,用以置放茶釜。
紙囊:茶灸熱後儲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拂末:前者碾茶,後者將茶拂清。
羅合,羅是篩茶的,合是貯茶的。
則:有如現在的湯匙形,量茶之多少。
水方:用以貯生水。
漉水囊:用以過濾煮茶之水,有銅制、木製、竹製。
瓢:杓水用,有用木製。
竹:煮茶時環擊湯心,以發茶性。
鹺簋、揭: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前者貯鹽花,後者杓鹽花。
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育華」。
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州瓷、岳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用以貯碗。
扎:洗刷器物用,類似現在的炊帚。
滌方:用以貯水洗具。
渣方:匯聚各種沉渣。
養壺巾,用以擦拭器具。
具列:用以陳列茶器,類似現代酒架。
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2.對古代人說,飲茶則是完成一定禮儀,使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

『叄』 喝茶用什麼茶具最好

當然是紫砂壺了。
(一)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二)紫砂壺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三)紫砂壺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四)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後握持不會炙手。而且還可以置於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
(五)紫砂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氣韻溫雅。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陽羨茗壺系》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砒,湯力香茗,俾得團結氤氳。」馮可賓在《岕茶箋》中也說:「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太早則未足,大遲則已過,的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宜興紫砂壺自明代中葉勃興之後,經過不斷的改進,最終成為雅俗共賞,飲茶品茗的最佳茶具。

『肆』 必備的飲茶 茶具有哪些

泡茶所需的器具分為兩大類:主泡器具和輔助用具。主泡器具包括壺、公道杯、品茗杯以及濾網等;輔助用具為茶則、茶巾、茶倉等。另外,備水用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茶具中必備的有燒水壺、泡茶壺和品杯,其餘用具根據習慣和需要可繁可簡。

『伍』 沏茶用的工具都叫什麼名字 詳細的來

1、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准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

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

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

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


2、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


3、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4、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Kung Fu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5、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里還要墊上一層「墊氈」。


6、水瓶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

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7、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托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8、紅泥火爐

紅泥火爐,潮安,潮陽,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9、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

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10、羽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陸』 茶道里的基本泡茶有幾個步驟,需要哪些茶具

茶具簡介
---茶具,其定義古今並非相同。古代茶具,泛指制茶、飲茶使用的各種工具,包括採茶、制茶、貯茶、飲茶等大類,陸羽《茶經》就是這樣概述茶具的。現在所指專門與泡茶有關的專門器具,古時叫茶器,直到宋代以後,茶具與茶器才逐漸合一。
目前,則主要指飲茶器具。《茶經》中詳列了與泡茶有關的用具28種、八大類,對茶具總的要求是實用性與藝術性並重,力求有益於茶的湯質,又力求古雅美觀。
茶杯:喝茶時用。
聞香杯:此杯(較高者)是用來聞茶香的,不是用來喝茶的。
茶壺:略
茶船:又稱茶池,在溫壺淋入沸水及洗杯時用。
茶海:又稱茶盅,在均勻茶湯濃度時使用,也可以沉澱茶渣。
茶匙:茶壺時用,有如湯匙。
茶漏:便於將茶葉倒入茶壺。
茶夾:換茶葉時,將泡過的茶葉從茶壺中取出時使用。
茶簪:撥去泡沫時使用(詳見兩種泡茶法之步驟)。
以上是一些基本茶具,當然還有其他較為講究的茶具,例如:茶杯托
、茶巾盤、計時器……等等.
六步驟泡出健康茶
怎樣才能做出好喝的冷泡茶呢?
跟著下面步驟做就可以輕松地完成:
(1)准備器材:茶葉、冷開水、塑料瓶、濾水器等容器。
(2)冷開水跟茶葉比例約50毫升比1克,可依個人口味增減,隨即放入冰箱冷藏。
(3)約8~10小時後,即可將茶湯倒出飲用,茶味甘醇可口。
(4)未喝完的茶請即在放入冰箱冷藏,不要超過24小時。
(5)冷泡茶離開冰箱後,應盡量在兩小時內喝完。
(6)冷泡茶葉盡量不要回沖。
建議前一晚放入冰箱,一覺醒來就可以享用冷泡茶的甘甜

『柒』 喝茶時除了使用茶壺,茶杯還有什麼輔助工具

(一)、茶壺
用以泡茶的器具。
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壺的基本形態就近200種。
(二)、茶船
承載主要泡茶用具的器具。即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防止水浸濕茶桌。
(三)、公道杯
用於均勻茶湯濃度,方便分茶。
(四)、茶杯
盛放泡好的茶湯並飲用的器具。
(五)、聞香杯
將茶湯到入品茗杯後,聞嗅留在杯里的香氣之器具。
(六)、杯托
承載聞香杯、品茗杯的器具。
(七)、蓋碗
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
(八)、同心杯
大茶杯中有一支濾膽,將茶渣分離出來。
(九)、大茶杯
泡飲和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

二、輔助用具
除主要泡茶器外,在泡茶過程中還需要一些輔助的泡茶用具。可增加美觀,方便操作。
1.桌布:各種纖維織物製成的鋪在桌面向四周下垂的飾物。
2.泡茶巾:鋪於個人泡茶席上的織物或覆蓋於潔具、乾燥後的壺杯等茶具上。常用棉、絲織物製成。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織物,或用於抹乾泡茶、分茶時濺出的水滴,吸干壺底、杯底的殘水。
4.奉茶盤: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敬送給品茶者,顯得潔凈高雅。
5.茶則:從茶葉桶中取茶的用具。
6.茶匙:從茶荷中取茶的用具。
7.茶針:疏通壺嘴的用具。
8.茶夾:取放品茗杯的用具。
9.渣匙:從泡茶器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與茶針相連。
10.茶漏:擴充壺口面積,防止撥茶時散落在桌面上。
11.濾網:過濾茶渣的用具。
12.茶荷:盛放干茶的器具,多用於客人賞茶。
13.隨手泡:泡茶時盛放沖泡用水的用具。

三、 備水器
(一)、保溫壺
儲放開水用。一般用於居家、野外郊遊或舉行無我茶會時。
(二)、水盂
盛放廢水、茶渣等物的器皿。
(三)、注水器(隨手泡)
由燒水壺和熱源兩部分組成,熱源可用電爐、酒精爐、炭爐。

四、備茶器
(一)、貯茶罐
貯藏茶葉用,可貯藏250——500克。
(二)、茶樣罐
泡茶時用於盛放茶樣的容器,體積較小,裝干茶30——50克

『捌』 喝茶新手,如何准備你的泡茶工具

白瓷蓋碗
推薦理由:幾乎所有的茶都可以用蓋碗來泡,而茶壺不是,茶壺的出水口是固定的,在
沖泡一些比較細的茶葉(比如小種紅茶)時,茶葉容易跑出來。其次,蓋碗能夠更自如的控制出水速度,注水方式。
如果你想在品茶的過程中還能聞一下蓋頂香,那就更應該選蓋碗。選擇白瓷的原因是,這個材質相比於汝窯,青瓷,紫砂等更能保持茶葉原本的滋味。能體會茶葉本身的感覺。這對於新手來說比較重要。
白瓷小品杯
推薦理由:材質方面選擇白瓷。和蓋碗一樣,其他材質會影響茶湯的滋味,陶/紫砂更是會留下上一泡茶的氣味,影響品茗時的判斷。對於新手來講,多嘗試不同品種的茶是積累經驗的必經之路。所以,不具有吸附性材質的茶具更合適。
過濾網
推薦理由:有了濾網,茶湯里過多的茶毫會被隔開。其次,新手泡茶,有時候不太好控制出水口的大小,茶葉過多流出時,濾網可以隔開,不進入茶海。

茶夾
推薦理由:私底下自己喝茶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手來燙杯子的。但和朋友一起喝茶的時候盡量用茶夾來夾燙杯子(看起來比較衛生)。
茶盤
推薦理由:其實泡茶有分干泡法和濕泡法。但干泡法要求比較高,需要泡茶者比較熟練。所以新手泡茶的話,我會更建議使用濕泡的用具:茶盤。
玻璃茶海
推薦理由:玻璃材質的茶海,蓋碗里的茶湯一注入茶海就能直觀的看。判斷茶湯的色澤,通透性是評茶的要素之一。
電子稱
推薦理由:不同品種的茶葉在沖泡過程中要求的投茶量是不同的。綠茶通常是3-5g,紅茶4-5g,烏龍茶通常7-8g等,所以有一把電子稱,可以有比較准確的投茶量。

『玖』 有哪些適合泡茶的好工具推薦

泡茶的主要器具為茶壺、茶杯、茶勺。

1、茶壺

茶勺是細長柄的,勺的容量比較小,長柄是為了能夠在深的茶葉筒內舀取茶葉;勺的容量小,是為了能夠掌握舀取茶葉的數量。茶勺的形狀多變,有時和茶則通用。

(9)喝茶需要什麼工具擴展閱讀:

茶具挑選

1、美感

茶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

2、質地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3、壺味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它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4、精密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拾』 喝茶的泡茶工具有哪些

喝茶泡茶的工具有茶盤,茶壺,茶杯,茶道六君子等,不同茶具用途可以參考經驗https://jingyan..com/article/6dad507521fb30a123e36e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