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殺豬上吊用什麼工具
殺豬的工具原本就是用於扒膛的木架,專門用來吊掛豬只。宰殺的桌案是必備的工作台,而煺毛的鍋灶則負責處理豬毛。此外,還有一個類似套馬桿的套桿,雖然桿短而粗,但既能套豬,又能在吹豬時進行捶打。挺豬的挺條用於支撐豬身,刮毛的刮刨則用於去除豬毛,而殺豬的尖刀俗稱「鋟條子」,也叫攮刀子,是宰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賣豬肉的工具中,大砍刀是主力,它身厚、背厚,份量重,兩頭齊,主要用於卸豬頭、膀蹄和劈豬。而另一把小砍刀(剔刀)則份量輕且有尖,能割肉、剔骨,俗稱「二路子」。在過去,賣肉是骨肉不分的,因此這兩把刀是賣肉師傅的得力助手。而屠宰所用刀具中,茨榆坨、甘於庄鍛打的刀具尤為出名,尤其是甘正刀,其名聲遠揚,附近的手藝人都喜愛使用。
❷ 農村殺豬常見的流程是怎樣的
農村殺豬有著一套傳統流程。首先是准備工作,要選好殺豬的日子,准備好殺豬所需的工具,如鋒利的殺豬刀、大木盆、熱水等。
接著是捉豬環節,幾個身強力壯的人合力將豬從豬圈趕出並制服,把豬按倒在提前准備好的案板或地面上,讓豬保持穩定,方便後續操作。
隨後就是關鍵的殺豬步驟,經驗豐富的師傅找准位置,用殺豬刀迅速刺入豬的頸部動脈,使豬快速放血死亡。放血過程中要保證血流暢通,讓豬體內的血液盡可能流盡,這不僅關乎豬肉的保存,也影響其口感。
放完血後就是燙豬毛。將燒好的熱水澆在豬身上,用特製的工具颳去豬毛,確保豬毛清理干凈。這一步需要掌握好水溫,太涼豬毛難刮,太熱則可能燙傷豬皮。
處理完豬毛後,會開膛破肚,取出豬的內臟,將內臟分類整理,有的內臟如豬肝、豬心等可食用,有的則做其他處理。之後再將豬肉按部位分割,分成不同的肉塊,方便後續儲存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