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鞋子加工廠需要什麼設備
需要的設備要根據加工鞋的種類來定,通用的設備有:
打樣機,鞋子打樣使用。
裁剪機,將布料或皮革裁剪成要加工的片。
沖孔機,部分鞋子會有孔狀,可以做鞋帶孔、飾品等
縫紉機,將所有材料縫紉起來,又分為為高車、平車等
點膠機,部分鞋子不能用縫紉技術縫合,可以用膠粘合起來。
部分鞋子加工廠還有磨具,沖床等重型機械,看具體加工鞋樣而定。
㈡ 自製皮鞋要哪些工具
用皮革製作可愛漂亮的兒童學步鞋需要工具:柔軟透氣的皮革,針線,大頭針,縫紉機,剪刀。
1、用剪刀裁剪出,鞋面,鞋底的鞋樣(圖1、2)。
2、用大頭針固定出小鞋子的鞋樣,再用縫紉機或針線縫制。
3、最後可在鞋子上面點綴流俗或者其它裝飾圖案。
㈢ 做皮鞋需要什麼工具,材料需要些什麼
首先你自己要做一雙皮鞋,第一件是你得有出的樣版啊,這樣的話,你就得學會設計,一雙鞋首先要把面部用紙板描出來,這就是所說的格版,這必須是專業的設計師來做的,然後你就得找面料,做大底,鞋的楦,很多東西准備的,呵呵,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
㈣ 怎麼做鞋子
主要材料:毛茸茸的布料、革制的布料。
所需工具:剪刀、針線、
製作步驟:
1、先把製作鞋子的布都剪成對應的樣子。
㈤ 製鞋需要什麼機械
液壓下料機,一套製鞋壓平機,壓底機、一套包裝流水設備,四條印刷線,二台磨邊機,四台鑽孔機,5台平車,還有包裝機,絲網印刷機,鐵架等等 前幫機、雙層紅外流水線、塑料機械、橡膠機械、煉膠設備 製鞋工藝流程一、 原輔材料倉庫管理 1、每日原輔材料進出庫須做好材料帳及庫存帳,並用微機管理; 2、進料和發料須專人管理,以免出錯; 3、進料時須有質檢人員在場,檢驗品質是否正確,顏色是否正確。 二、 裁斷車間管理 1、領料須由專人負責,由組長統一分配給員工; 2、真皮類裁切時,因只能單層裁切,用GSB-2C液壓擺臂式下料機或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較好; 3、裁切尼龍布、特多龍布、帆布及較薄PVC革時,因材料較軟,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故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4、裁切中底板時,因材料較硬,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5、任何裁出的部件、特別是有色皮料、布類應同時做質檢、配色、配雙及數量清點等工作,以免到針車部門時做重復工作; 6、裁切主管人員應輔導員工做好機器及刀模的日常保養工作; 7、管理人員須隨時巡視員工使用斬是否按指令單的刀號操作並教導員工如何自我檢驗。 8、教導員工對材料的認識,須適材適用,並注意斬刀排列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三、 調配中心管理 1、調配中心依據訂單情況,將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齊,等待加工; 2、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貼內里、燙印等,均由調配中心負責; 3、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給中倉備料組,由中倉備料組發料至針車車間加工。 4、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墊等,如果不需要特別車縫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處理後送半成品倉庫 5、在調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後,一定要將鞋面所有部件質量及統計數字妥善整理,准備交付給針車車間; 四、 針車車間管理 1、針車車間的車幫及做幫的工藝流程和員工配置,依據鞋面設計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一條針車流水線,如果每8小時能生產1500雙時,須各種針車約70-80台,手工人員約10-15人,共計80-95人; 2、車縫時必須注意車線邊距,針距是否控制良好,與要求的標準是否相符; 3、車縫時必須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記號點的正確性,如車縫時未按正確的記號,鞋面完成後將會不正,造成夾幫困難,影響成品鞋的品質。 4、針車車間必須配備小剪刀等工具,鞋廠要自行采購 5、做好的鞋幫必須經過質管部檢驗,再依每張訂單所需鞋號適當整理後送半成品庫,由半成品庫再發給夾幫成型車間。 6、教導操作人員定時保養機台,以免機台故障率高,影響品質及產量 五、 鞋底車間管理 1、成型底製作:應注意精密度以確保成品的美觀;模具成本高,設計底紋時應配合流行,使其淘汰時間延長,降低成本;注射材料(PVC,TPR,PU或EVA)應注意其物理性能,並多做試驗,確保成品質量 2、橡膠組合大底製作:注意天然橡膠的品質,力求穩定;各種添加劑及化學原料的配合比率將影響鞋底的物理性能,其比率及特性隨氣候及加工時間而變化,應隨時記錄作為參考;鞋底花紋設計的變化,須配合市場流行的需要;橡膠大底應存放於陰暗處,避免陽光直射,並使用黑白PVC袋包裝,否則將老化而影響成品質量。另外,存放較久的橡膠大底應先使用;橡膠大底在貼合前應先進行表面處理,或打粗以利於粘合; 六、 半成品倉庫管理 1、半成品倉庫是鞋類生產過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藝流程的中轉站 2、半成品倉庫管理應根據生產順序表所排定的時間,適時給針車車間催促,同時對夾幫成型車間的發料又給予控制; 3、在幫面、鞋底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前,半成品倉庫管理人員必須特別注意按工藝流程表,先做好品質管理及數量統計工作 4、每張訂單須備齊幫面、中底、大底、鞋墊、內盒、外箱、紙標等各種材料,方可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 5、應按所訂楦頭數量決定每日生產回轉數,成型車間則照表領取生產 6、全廠進度表的排定 7、每日填報生產動態表(人料數量、領料數量、庫存數量及各生產線的生產動態) 七、 夾幫成型車間管理 1、夾幫工序包括前幫、中幫及後幫三部分 2、鞋弓的穿法及長度應符合標准自分段使用(可用顏色來分辨其長度) 3、夾前幫時必須特別注意鞋面部分與楦頭對准,不可歪斜,同時注意先固定好後跟標准高度。 4、夾中幫時要注意兩腰鞋面是否真正拉緊,其緊張度要適中平均。 5、夾後幫時要注意後跟高度是否依照標准,若每隻鞋後跟高度都有符合楦頭後跟標准記號,則成品鞋不至於發生左右腳鞋高不一致現象。後幫完成後要將中底釘取下以利脫楦,避免穿鞋時傷腳。 6、夾幫工序應設品質檢驗員,對夾幫不良鞋面給予手工調整補救。 八、 擦膠及貼底成型 1、注意劃線板的准確性,使氣壓約0。6MPa; 2、粗磨須按劃線後的弧度將皮革表面的漆料除去。 3、大底部的貼合面須用葯水處理 4、加溫應在100℃±5℃左右 5、貼底前,鞋面及鞋底須注意刷膠水的正確性及均勻度,不可污染鞋面及鞋底; 6、鞋面貼合鞋底時,員工須注意貼底不可歪斜,有邊沿的鞋盡量使用氣袋式或三維塊式壓緊機壓底 7、壓底時,作業人員應注意到壓底機的使用正確性,同時注意對壓著時間(5-8S)、壓力(20-40KN)的控制 8、壓底完成後:加硫鞋:須收集鞋子置於加硫罐內進行加硫定型;冷粘鞋:須置鞋子於冷凍箱內,進行冷凍定型。 9、壓底後鞋子在楦頭上未完全冷卻定型前最好不要拔除楦頭,以免鞋子會變形。 九、 整理及包裝 1、拔除楦頭後,鞋子須經過內外初步整理清潔; 2、需要噴光整理的,要正確調配噴光劑,噴光要均勻並能突出重點; 3、放入鞋墊,並正確膠牢; 4、上鞋帶 5、最後清潔整理,裝入鞋頭填塞紙; 6、最後品質檢查 7、裝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裝箱 十、 製鞋生產線所需其他器材 1、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設計根據標准化紙板製造; 2、成型用楦頭,可分為塑料楦和鋁楦,一般生產冷粘鞋因楦型變化較化,用塑料楦較為經濟,運動鞋或批量較大的便鞋,以使用鋁楦為好。一條成型生產線約需800-1200雙; 3、夾幫組質檢人員及樣品室人員使用鳥嘴鉗,一條成型生產線須備8-10支; 4、打鞋眼洞用沖孔模,依鞋面設計標准紙板打造 5、夾幫時固定鞋跟距寬的鞋弓,依鞋型設計按鞋號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鋼絲輪,除膠用尼龍刷 7、手工磨粗機、去污噴槍,記號筆等零星器材; 一、 原輔材料倉庫管理 1、每日原輔材料進出庫須做好材料帳及庫存帳,並用微機管理; 2、進料和發料須專人管理,以免出錯; 3、進料時須有質檢人員在場,檢驗品質是否正確,顏色是否正確。 二、 裁斷車間管理 1、領料須由專人負責,由組長統一分配給員工; 2、真皮類裁切時,因只能單層裁切,用GSB-2C液壓擺臂式下料機或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較好; 3、裁切尼龍布、特多龍布、帆布及較薄PVC革時,因材料較軟,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故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4、裁切中底板時,因材料較硬,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5、任何裁出的部件、特別是有色皮料、布類應同時做質檢、配色、配雙及數量清點等工作,以免到針車部門時做重復工作; 6、裁切主管人員應輔導員工做好機器及刀模的日常保養工作; 7、管理人員須隨時巡視員工使用斬是否按指令單的刀號操作並教導員工如何自我檢驗。 8、教導員工對材料的認識,須適材適用,並注意斬刀排列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三、 調配中心管理 1、調配中心依據訂單情況,將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齊,等待加工; 2、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貼內里、燙印等,均由調配中心負責; 3、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給中倉備料組,由中倉備料組發料至針車車間加工。 4、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墊等,如果不需要特別車縫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處理後送半成品倉庫 5、在調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後,一定要將鞋面所有部件質量及統計數字妥善整理,准備交付給針車車間; 四、 針車車間管理 1、針車車間的車幫及做幫的工藝流程和員工配置,依據鞋面設計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一條針車流水線,如果每8小時能生產1500雙時,須各種針車約70-80台,手工人員約10-15人,共計80-95人; 2、車縫時必須注意車線邊距,針距是否控制良好,與要求的標準是否相符; 3、車縫時必須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記號點的正確性,如車縫時未按正確的記號,鞋面完成後將會不正,造成夾幫困難,影響成品鞋的品質。 4、針車車間必須配備小剪刀等工具,鞋廠要自行采購 5、做好的鞋幫必須經過質管部檢驗,再依每張訂單所需鞋號適當整理後送半成品庫,由半成品庫再發給夾幫成型車間。 6、教導操作人員定時保養機台,以免機台故障率高,影響品質及產量 五、 鞋底車間管理 1、成型底製作:應注意精密度以確保成品的美觀;模具成本高,設計底紋時應配合流行,使其淘汰時間延長,降低成本;注射材料(PVC,TPR,PU或EVA)應注意其物理性能,並多做試驗,確保成品質量 2、橡膠組合大底製作:注意天然橡膠的品質,力求穩定;各種添加劑及化學原料的配合比率將影響鞋底的物理性能,其比率及特性隨氣候及加工時間而變化,應隨時記錄作為參考;鞋底花紋設計的變化,須配合市場流行的需要;橡膠大底應存放於陰暗處,避免陽光直射,並使用黑白PVC袋包裝,否則將老化而影響成品質量。另外,存放較久的橡膠大底應先使用;橡膠大底在貼合前應先進行表面處理,或打粗以利於粘合; 六、 半成品倉庫管理 1、半成品倉庫是鞋類生產過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藝流程的中轉站 2、半成品倉庫管理應根據生產順序表所排定的時間,適時給針車車間催促,同時對夾幫成型車間的發料又給予控制; 3、在幫面、鞋底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前,半成品倉庫管理人員必須特別注意按工藝流程表,先做好品質管理及數量統計工作 4、每張訂單須備齊幫面、中底、大底、鞋墊、內盒、外箱、紙標等各種材料,方可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 5、應按所訂楦頭數量決定每日生產回轉數,成型車間則照表領取生產 6、全廠進度表的排定 7、每日填報生產動態表(人料數量、領料數量、庫存數量及各生產線的生產動態) 七、 夾幫成型車間管理 1、夾幫工序包括前幫、中幫及後幫三部分 2、鞋弓的穿法及長度應符合標准自分段使用(可用顏色來分辨其長度) 3、夾前幫時必須特別注意鞋面部分與楦頭對准,不可歪斜,同時注意先固定好後跟標准高度。 4、夾中幫時要注意兩腰鞋面是否真正拉緊,其緊張度要適中平均。 5、夾後幫時要注意後跟高度是否依照標准,若每隻鞋後跟高度都有符合楦頭後跟標准記號,則成品鞋不至於發生左右腳鞋高不一致現象。後幫完成後要將中底釘取下以利脫楦,避免穿鞋時傷腳。 6、夾幫工序應設品質檢驗員,對夾幫不良鞋面給予手工調整補救。 八、 擦膠及貼底成型 1、注意劃線板的准確性,使氣壓約0。6MPa; 2、粗磨須按劃線後的弧度將皮革表面的漆料除去。 3、大底部的貼合面須用葯水處理 4、加溫應在100℃±5℃左右 5、貼底前,鞋面及鞋底須注意刷膠水的正確性及均勻度,不可污染鞋面及鞋底; 6、鞋面貼合鞋底時,員工須注意貼底不可歪斜,有邊沿的鞋盡量使用氣袋式或三維塊式壓緊機壓底 7、壓底時,作業人員應注意到壓底機的使用正確性,同時注意對壓著時間(5-8S)、壓力(20-40KN)的控制 8、壓底完成後:加硫鞋:須收集鞋子置於加硫罐內進行加硫定型;冷粘鞋:須置鞋子於冷凍箱內,進行冷凍定型。 9、壓底後鞋子在楦頭上未完全冷卻定型前最好不要拔除楦頭,以免鞋子會變形。 九、 整理及包裝 1、拔除楦頭後,鞋子須經過內外初步整理清潔; 2、需要噴光整理的,要正確調配噴光劑,噴光要均勻並能突出重點; 3、放入鞋墊,並正確膠牢; 4、上鞋帶 5、最後清潔整理,裝入鞋頭填塞紙; 6、最後品質檢查 7、裝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裝箱 十、 製鞋生產線所需其他器材 1、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設計根據標准化紙板製造; 2、成型用楦頭,可分為塑料楦和鋁楦,一般生產冷粘鞋因楦型變化較化,用塑料楦較為經濟,運動鞋或批量較大的便鞋,以使用鋁楦為好。一條成型生產線約需800-1200雙; 3、夾幫組質檢人員及樣品室人員使用鳥嘴鉗,一條成型生產線須備8-10支; 4、打鞋眼洞用沖孔模,依鞋面設計標准紙板打造 5、夾幫時固定鞋跟距寬的鞋弓,依鞋型設計按鞋號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鋼絲輪,除膠用尼龍刷 7、手工磨粗機、去污噴槍,記號筆等零星器材;
㈥ 做千層底布鞋需要什麼工具淘寶上有的買嗎
工具(各大購物網站都有賣的):
鉤針:是把鞋底多餘的線用鉤針來藏線的。
夾鉗:是為了拔針用的。
錐子:當然是錐洞。
步驟:
製作夾紙【其實是製作布鞋底】,用一塊大一些的木板,四周塗上漿糊,上下2層需要整塊的,中間隨你自己,想糊幾層就糊幾層,每一層都要塗勻漿糊,但層數多了,納鞋底很不方便。
把木板移到陽光、通風處晾曬,干透了,就開始根據鞋底紙樣,開始剪鞋底,多剪2個鞋後跟。
把布45度角,斜著裁剪包邊條。糊完漿糊,就趕緊包邊,別等漿糊幹了,包邊遇到有弧度的地方,就剪一個小口,這樣包出來的鞋邊比較平整。新手要多試幾次。
先把鞋子周圍一圈縫上線,針腳可以大點。這一步有個鋒利的錐子,很快就完成。
納鞋底,新手要是不劃格子,針腳肯定是亂七八糟,為了美觀,先畫格子。先找到鞋頭的中間點。再找到腳後跟的中心點。把鞋頭、腳後跟的2個中心點連接,畫一條線,這就是鞋底的中心線。找到鞋子鞋頭、中間、腳後跟3部分,各畫一條虛點線,每0.5厘米畫一個點。然後給鞋底畫格子,每個小格子長0.5厘米、寬0.5厘米。先畫鞋頭部分,然後接著納鞋底。
採用十字綉針法來納鞋底。十字綉針法,在網上網路一下,就出來了。
接著給鞋底裡面填上軟軟的8層薄薄的棉花,然後縫合。
按紙樣剪下的鞋面。
用沾布的膠水沾5層鞋面。每沾完一層布的時候,用個小盒子在布上面刮一下,讓裡面的空氣跑出來。
一對鞋麵糊好後,疊在一起,然後把多餘的布邊剪掉,記得一定要在腳後跟處多貼一個半圓形的布,可以把鞋的後面襯得更挺拔。
鞋面下面的邊用白色布條包好,黑色布條把上麵包好,因為有彎曲的地方,所以要仔細和耐心。
給鞋面兩邊加2個帶松緊帶的「小耳朵」,小耳朵和鞋幫一起上縫紉機縫合在一起,先用針固定,然後用白線大針腳縫一下,起固定作用。
鞋面部分全部完成,下面是鞋面+鞋底的縫合,也就是所謂的「緔鞋」,先用針固定好。防止錯位,先把鞋頭中心固定好,縫一針。腳後跟同樣也要縫一針,然後全部用針固定好,慢慢緔鞋。
鞋子完成。
㈦ 鞋樣設計工具有哪些
一、鞋樣設計工具:鞋楦、2B鉛筆或2B自動鉛筆、A4紙、鞋用捲尺、鋼尺、剪刀、筆直刀(刻刀),墊板,小錘子,分規,錐子等。
二、其他設計鞋樣需要掌握的知識:
1、掌握鞋樣色彩:包括色彩構成、色彩基礎知識、流行色、色彩搭配、色彩心理學等。
2、鞋樣造型:鞋樣款式、鞋子結構。
鞋樣圖案:圖案基礎知識、圖案設計應用、圖案在鞋子上的製作方法。
鞋子工藝:縫制技術、裝飾工藝。
3、鞋樣畫:基礎素描、鞋樣畫技法、CAD畫、鞋樣款式圖、鞋樣設計搞實踐等。
4、鞋類歷史:東西方主流鞋子發展史、鞋子文化、大眾心理等。
建議:可以先選擇專業的鞋業培訓機構進行系統學習,然後再進工廠實習認識師傅,跟隨師傅積累經驗。同時選擇一套比較系統的,專業性的鞋樣設計開版與製作方面的視頻教程進行後期溫習回顧。
多種渠道,多種路徑相結合來學習。
㈧ DIY鞋子的步驟以及工具
我從高一就開始畫鞋子了
以前是玩塗鴉的
現在已經花了五年了
1.必須是新鞋效果最好
2.畫鞋時雙手必須保持干凈
3.帆布類的用紡織顏料最好
不過要用細毛筆畫
或者是勾線筆來畫
有一定畫工最好
畫好後讓鞋自然放干24小時後
可以用熨斗燙下150攝氏度
其實不燙也沒差
4.皮革類的
新鞋還是拿干凈的布擦一擦
然後用油性馬克筆來畫
這個就方便多了
不過一定要一氣呵成
畫錯可是沒法改的
畫後風干
再用護甲油
就是那種透明的指甲油
薄薄的在畫過的地方塗上一層
(這可是我實驗了一年才找到的最不掉色的方案)護甲油跟油性馬克筆會發生反應
塗過後千萬別被風吹
那樣容易氧化
會變白
放在陰涼避風的地方
放干
絕對不掉色
護甲油要選好點的
5.千萬別信那些讓用丙烯顏料畫的
丙烯幹了就是塑料
會形成厚厚的一層
特別是鞋的有皺褶的地方最容易掉色
雖然說紡織染料沒有丙烯黏稠
不是太好控制
但是著色效果是丙烯沒得比的
我們衣服上印的圖案就成分大部分就是紡織染料
6.如果技術好的話
油漆加香蕉水也是能行的
表現效果更強
以上是我畫鞋的經驗
好長沒畫了
就教給你吧
那麼寶貴的經驗怎麼也該追加點分吧
LZ不地道啊
還有就是上面那些顏料都是化學顏料
LZ注意安全
在通風的地方畫吧
注意顏料別被氧化
最好帶個3M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