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木匠的工具有哪些
1、鋸子
鋸子是傳統木工工具之一,用於木材的橫向切斷及縱向分解,手動鋸歷史久遠。條形鋸片又稱「鋸條」,鋸鑿角度一般呈帶傾斜的45°角,鋸牙逐個相隔向左右岔開,便於鋸條在鋸縫中往復運行。
其中框架鋸,鋸條裝於一側,另一側裝一繩框纏繞絞緊,插竹別子固定,可以調節鋸條松緊與角度,十分合理方便。
框架鋸按鋸條長度及齒距不同可分為粗、中、細三種。粗鋸鋸條長650—750mm,齒距4—5mm,主要用於鋸割較厚的木料;中鋸鋸條長550—650mm,齒距3—4mm,主要用於鋸割薄木料或開榫頭;細鋸鋸條長450—500mm,齒距2—3mm,主要用於鋸割較細的的木材和開榫拉肩。
2、刨子
刨子是傳統古典傢具製作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刨刃是金屬鍛制而成的,刨床是木製的,即將一段鋼質刀刃斜向插入一隻帶方形孔的台座之中,上用壓鐵壓緊,台座長條形,左右有手柄,便於手持。
手工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畫線、鑿榫、鋸榫後再進行刨削叫凈料。傢具結構組合後,全面刨削平整叫凈光。台刨歷史最少可上溯到明代。
3、斧子
斧頭是傳統的木工工具。利用杠桿原理和沖量等於動量的改變數原理來運作的分為兩個部分:斧頭和斧柄。斧頭為金屬所制,斧柄為木質。刀口形狀一般為弧形(有時也為直線形)或扁形。用斧子「砍削」是傳統木工的基本功,「一世斧頭三年刨。」要掌握刨子不容易,用斧比用刨更難。
斧子是鑿榫眼的最佳敲擊工具,比錘子好使的多,斧子橫過來,底面積比錘子大得多,不容易敲偏打到手,重量也比錘子重得多。 用斧子砍邊,木料紋理較直時,三兩下就可砍好,比鋸子快得多。斧子削木楔也很好用。 在沒有電動工具的時代,斧子是木工的利器,木匠是很看重自己的斧子的。
4、墨斗
墨斗是中國傳統木工行業中極為常見工具,古人有「設規矩、陳繩墨」之稱。民間墨斗木工自製,墨倉常被雕作桃形、魚形、龍形等,既為自娛,也是木工手藝的一種炫耀。
墨斗多用於木材下料,從事傢具製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較小些,從事建築木結構製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圓木鋸材的彈線,或調直木板邊棱的彈線,還可以用於選材拼板的打號彈線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號或彈線中,墨斗有時還用作吊垂線,衡量放線是否垂直與平整。
5、鑽子
鑽子是由握、鑽桿、拉桿和牽繩等組成的,內有圓孔,竹片與鑽桿相接,可以自由轉動,是用來鑽孔的。常用的鑽子有牽鑽和弓搖鑽兩種,弓搖鑽適用於鑽較大的孔。這兩種鑽子都可以通過更換鑽頭來改變鑽孔大小。
㈡ 鋸子是怎麼發明的
魯班是2400多年前魯國的優秀工匠,被稱為木匠的祖師爺。
一天,天剛蒙蒙亮,魯班在爬一個坡時,不小心腳底一滑,溜下坡去。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覺一陣刺痛。手掌竟然讓野草劃開一道口子。魯班摘下一片葉子,發現茅草葉子兩邊都長著鋒利的小細齒。他在手掌上試了一下,又劃開了一道口子。
魯班從中受到啟發,找來鐵片在鐵片邊緣磨製出像草葉上那樣的小細齒,然後用它來鋸樹。就這樣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鋸子。
㈢ 如何自製簡易木工台鋸
簡易木工台鋸可用角磨機,雲石機,手提鋸等,鋸片朝上安裝在中間開孔的多層板上,多層板的大小根據需要自己確定,鋸檯面就完成了。可用鐵方管或者木板做下面的鋸台腿,高度自定。這樣就初步形成了一個簡易的台鋸。
㈣ 如何製作手工木工推台鋸
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呵呵,還是要看樓主想做出一個什麼配置什麼標準的。
首先台劇的電機鋸片這些東西肯定需要具備啊,這些東西非常常見可以搞到,然後最主要就是推台問題了這個比較難解決,你可以從歐登多第一台推台鋸的上面找一些靈感,因為畢竟這個是推台鋸的創始人而且那時候設計的工藝也比較簡單,第一台推台鋸就是1906年產的那台我有幸見過覺得,你看過以後應該會有靈感,大部分都為木質,包括推台和橫檔,很巧妙的設計,你可以到相關網站上搜搜圖片,看看那個結構,我是做推台鋸的,製作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和我聯系!希望你能做出一台屬於自己的推台鋸!
㈤ 在沒有鋸子的情況下如何切割出邊緣整齊的木板
用一字型螺絲刀在你需要割開的地方,正反面狠劃幾次,劃出一條深溝,用腳一踹就斷了,再在水泥面上磨一磨,就OK了
㈥ 桌子鋸掉一截要怎麼工具
鋸掉的話要用鋸子。
鋸子有電動的和手動的兩種。
鋸子是用來把木料或者其他需要加工的物品鋸斷或鋸割開的工具。由不規則排列的鋸齒構成的鋸條和鋸身組成。廣義來說,泛指一種利用單列排列的多個有巨大壓強的接觸點反復運動來分離物品的工具。(區別於刀具和銼子)常見的形式包括木工鋸,盤式電鋸,帶式電鋸,鋼絲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