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高校教師如何運用新媒體工具
擴展閱讀
加氣站天然氣價格怎麼算 2025-07-29 08:54:42
鑽石鎖扣怎麼上 2025-07-29 08:54:39
加氣開的票怎麼抵成本 2025-07-29 08:54:38

高校教師如何運用新媒體工具

發布時間: 2025-07-29 01:14:15

Ⅰ 新聞媒體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論文摘要:本文從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深入研究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和規律,並就此分析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

應對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必須全面了解新媒體的內容與特點,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使之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平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戰鬥力。

一、利用新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

(一)更新思想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現代化作為先導,切實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新媒體引起人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轉變。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新媒體時代對教育工作帶來壓力和挑戰,必須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教育經驗、掌握新媒體技術、熟悉新媒體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才能從容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

(二)學習傳播學知識,掌握傳播學技巧
所謂傳播技巧,是指在傳播活動中為有效達到預期目的而採用的策略方法,它是為傳播內容、傳播謀略服務的。通過運用相應的傳播技巧可以將要傳播的信息意圖傳給大學生,對於政治傾向勝、社會性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靈活運用傳播技巧來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十分重要。作為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巧妙利用新媒體優勢,增強教育效果。要求廣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學習傳播學知識,掌握傳播學技巧,結合實際特點開展生動形象、具有吸引力、影響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教育,多渠道、多樣化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利用新媒體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一)主動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主渠道
在新媒體環境下,應積極主動利用網路載體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一是努力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互動。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媒體元融於一體,並且應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育實踐中,增強理論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二是努力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課下互動。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直播、視頻課堂、網路課堂、課題研究等教育內容通過校園網進行傳輸和覆蓋,擴大教育教學內容的覆蓋面和輻射面,增強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二)主動鞏固校園網路論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首先,依託校園網建立服務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路輿情疏導機制。採取"疏堵結合,及時溝通"的辦法,通過校園網密切關注大學校園中出現的焦點、難點和疑點,及時作出判斷、答復、澄清,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依託校園網建立一支思想教育工作隊。要積極建立一支由教師、輔導員、學生網路管理員、校園網版主、學生幹部等組成的思想教育工作隊,隊伍成員要積極活躍在校園網各個論壇版塊中,對於違反國家方針政策和學校規章制度的錯誤信息,要及時予以屏蔽或刪除;積極發布健康向上的、有利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帖子。

(三)主動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建立班級「qq群」,主動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擴展到網路中,克服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其次,打造學生班級「博客群」。班級博客是一個班級學生思想交流、資源共享的平台。大學生們在班級博客群中可以自由發言,交流學習,分享感受。第三,打造學生班級「簡訊群」。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利用手機簡訊傳播信息,即時把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向。如遇突發事件,要及時向學生「簡訊群」發簡訊,讓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正確信息。

三、利用新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以提高大學生運用新媒體的素質為核心的接受策略
第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教育,樹立正確「三觀」,提高信息篩選、辨別能力。第二,加強新媒體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新媒體道德素質。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良信息無孔不入,時刻影響著大學生。必須加強新媒體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第三,加強新媒體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新媒體給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深刻地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嚴峻挑戰,因此必須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主流文化網站建設為中心的主體策略
新媒體時代,各種網站在客觀上成了信息的重要傳輸者和思想行為的重要影響力量。因此要積極開發和共享信息資源,盡快建設主流文化網站,整體規劃,穩步推進。一要採取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網路上真正實現平等、敏捷、細致的教育交流。二要擴大網路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支持更多的新聞、宣傳、文化機構以及黨團組織進入網路,擴展網路優勢。三應加大網路思想政治教育軟體開發力度,通過製作、傳播集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於一體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軟體,讓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對網民進行熏陶,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網路內外聯動為中心的技術策略
佔領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陣地,應抓住時機地找准切入點,構築網上網下聯動、全時關注、全程覆蓋的 立體交叉網路。傳統媒體中,報刊是一種群體的自白形式,它提供群體參與的機會。廣播直接、廣泛地影響著多數人,給人們展示一種不通過言語交流的世界。電視能提供各種生動的素材,滿足視聽感官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特別是利用新媒體的交互性、匿名性和平等性等優勢,組織大學生在網路中進行討論,或直接利用BBS、E-mail、QQ等與大學生進行在線多向交流和心靈溝通,發揮網路媒體的輻射力、吸引力、影響力、滲透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12號文件.

[2]李衛紅.利用網路新媒體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務.中國網,2009

這是網上搜得一篇文章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