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大林業生態工程
即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天然林保護工程、
以「三北」為主的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平原綠化和綠色通道工程,
②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概述
1998年發生在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的兩次特大洪災,至今仍讓許多人記憶猶新。正是那年大水,讓人們嘗到了生態破壞的惡果。洪水退去後,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全面停止長江、黃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採伐。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災後重建、整治江湖、興修水利的若干意見》(中發[1998]15號)中關於「全面停止長江黃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採伐,森工企業轉向營林管護」的精神,國家林業局編制了《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經過兩年試點,2000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
此後,長江、黃河流域工程區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採伐,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大幅度調減木材產量。巨額投資加上林區人共同努力,工程區森林資源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也換來了明顯的生態效益。
③ 天保林和公益林有什麼區別,可以二次開發利用嗎
通常都不能私自開發,天保林和公益林主要是性質不同:
天保林――全稱是天然林保護工程。天然林起源天然,所以大多數為闊葉樹、也存在部分起源為天然的杉木和馬尾松(飛播也有納入天保);公益林――是以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為主。
公益林,也稱生態公益林,是以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存物種資源、科學實驗、森林旅遊、國土保安等需要為主要經營目標的森林和灌木林。
利用途徑:
1、積極鼓勵與生態公益林主導功能密切的利用方式,如科學考察、定位觀察、試驗研究、科普教育、種質標本採集、生態旅遊、物種與遺傳基因保存和自然遺產留存等。
2、有條件地允許利用林下多種資源進行非木質資源開發。
3、嚴格控制對公益林的採伐更新,嚴格禁止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採伐、撫育和改造活動。
4、對公益林的利用以及公益林區進行的工程建設,必須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同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④ 天然林保護工程是哪一年開始的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從1998年開始試點。
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對天然林的重新分類和區劃,調整森林資源經營方向,促進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培育和發展為措施,以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滿足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對林產品的需求為根本目的。
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作保證,要根據我 :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和中央的財力來安排工程的進度和范圍,並且各 '項基礎工作要跟上工程進度,如種苗基地建設要跟上營林造林建設任務等,否則,就會因為資金不足或基礎工作跟不上而影響整個工程進度和質量。
各實施單位因木材停產或大幅度減產,使大批伐木工人成為富餘人員,需要轉產安置,並且對依靠木材生產經營作為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單位造成危機,使原本就負債累累的企業雪上加霜,所以各實施單位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要把那些生態比較脆弱、天然林又相對集中,且正在受到破壞, 置;對區域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地區,作為工程的重點。
⑤ 什麼是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根據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以及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方案》,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1998年試點,2000年全面實施,期限是2000~2010年。工程建設目標:一是切實保護好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6120萬公頃現有森林,減少森林資源消耗量6108萬立方米,調減商品材產量1239萬立方米。到2010年,新增林草面積1467萬公頃,其中新增森林面積866萬公頃,工程區內森林覆蓋率增加3.72個百分點,分流安置25.6萬名富餘職工。二是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木材產量調減751.5萬立方米,使3300萬公頃森林得到有效管護,48.4萬名富餘職工得到妥善分流和安置,實現森工企業的戰略性轉移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步入可持續經營的軌道。
⑥ 林業局與天寶工程關系是什麼
你好同學,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在我國,主要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及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20年來,天保工程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2.75億畝,中幼齡林撫育任務1億畝,使19.32億畝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
在我國的林區,都有林業局,負責管理天然林木資源,林業局是一個單位,它是位於林區的一個單位,是負責實施天保工程的單位。謝謝。
⑦ 關於國務院天然林保護工程1999(84)號文件的全文是什麼啊
【章名】 通知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
: 為規范和加強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然林保護工
程)建設資金管理,切實管好用好建設資金,促進天然林保護工程順利實
施,提高投資效益,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現行基本建設財政財務管理
規定,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特點,我們制定了《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
護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規定》,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
,請及時向我們反映。 【章名】 附件: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資金使用與管理,
促進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順利實
施,提高投資效益,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現行基本建設財政財務管理
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重點規范和管理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含國債專
項建設資金,下同)。商業銀行貸款、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單位自籌資
金及其他用於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的資金管理另行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經國務院批準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項目
,包括公益林建設項目、商品林建設項目和轉產項目。 第四條 公益林建設項目的建設資金用於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
育林、森林撫育、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苗圃設施建設及其他基本建設支出
。 人工造林支出是指清林整地、植苗、幼林撫育等項支出。 飛播造林支出是指按國家規定的飛播作業程序在一定區域內用飛機播
撒種子進行造林作業等項支出。 封山育林支出是指釘樁、圍欄、補植等項支出。 森林撫育支出是指透光、間伐等項支出。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支出是指破土、撒種等項支出。 苗圃設施建設支出是指苗圃設施和設備等項支出。 其他基本建設支出是指以上六項之外用於公益林建設的其他各項基本
建設支出。 第五條 投入商品林建設項目、轉產項目的國家預算內建設資金一律
作為國家資本金注入。 第六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項目經批准並列入年度基本建設計劃和基本
建設支出預算後,可向財政部門申請撥付國家預算內建設資金。建設單位
(項目)在申請領用預算內建設資金時,需提供上級有關部門下達的年度
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及有關文件資料。 第七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預算內建設資金按照基本建設撥款程序撥付
。財政部根據年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財政基本建設支出預算,按照
天然林保護工程整體進展情況,將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撥付給國家林
業局;國家林業局根據編制的年度投資計劃、年度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和工
程進度將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逐級撥付給建設單位(項目)。地方財政部
門可參照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撥付程序核撥地方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
。 第八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預算內建設資金實行專戶存儲。中央預算內
建設資金統一在建設銀行開設賬戶,地方預算內建設資金可根據情況在國
有商業銀行開設賬戶。 第九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各級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基
本建設投資計劃和財政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嚴格按照批準的建設內容進行
建設。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建設規模、提高建設標准
、變更建設項目和建設內容。 第十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資金必須專款專用,單獨建賬核算。各
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擠占、截留、挪用建設資金,嚴格
控制各項開支標准,防止鋪張浪費。建設單位不得將建設資金挪用於購置
小汽車及行動電話、職工住房、建辦公樓等非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各項支出
。 第十一條 用於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地方配套建設資金及建設單位(項
目)自籌資金須按照確定的投資比例和工程進度,及時足額籌集到位,其
到位比例不得低於中央資金到位比例。地方配套資金來源不能落實或明顯
超過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的,要相應調減項目,壓縮投資規模。 第十二條 建設單位管理費按照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印發〈基本建設
財務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財基字〔1998〕4號)的規定執行,
從嚴控制。不屬於建設單位管理費范圍的支出不得從中列支。 第十三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會計核算嚴格按照《國有建設單位會計
制度》((95)財會字第45號)、《關於印發〈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
度補充規定〉和〈企業基建財務業務有關會計處理辦法〉的通知》(財會
字〔1998〕17號)執行,切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完整、
及時。嚴禁虛列開支、編制假賬。 第十四條 建設單位(項目)要及時、准確、完整地將天然林資源保
護工程快速月報、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基建投資表(報表格式附後)報同
級財政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地方項目由有關省(市、區)財政廳(局)
、林業主管部門匯總後分別報財政部、國家林業局。 第十五條 天然林保護工程項目預(結)算需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
未經審核批準的工程預(結)算不能作為支付工程價款的依據。天然林保
護工程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要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基本建設財務管
理若干規定〉的通知》(財基字〔1998〕4號)及時編制項目竣工財
務決算。具備竣工驗收條件的,要及時辦理竣工驗收。 中央級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經所在地財政監察專員辦
事機構簽署意見後,由國家林業局報財政部審批;中央級小型基本建設項
目竣工財務決算報國家林業局審批;地方級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由
地方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十六條 各級財政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要了解、掌握建設資金到位
、使用和工程進度情況。各建設單位(項目)在年度基建財務決算報告中
要對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投資效益及工程進度等情況進行重點
分析說明。項目竣工後要向財政部門報送投資效益分析報告。 第十七條 各級財政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天然林保護工程建
設資金的監督檢查,對項目建設資金實行跟蹤管理,監督建設單位合理、
節約使用資金,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擠占、挪用、截留建設資金,以及
造成資金損失浪費的單位,要追究單位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
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 本規定由財政部會同國家林業局解釋。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附:1.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快速月報(略) 2.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基建投資表(季報)(略)
⑧ 天保林是什麼意思
天保林――全稱是天然林保護工程。
天然林,林業部門為了大力發展商品林同時保護好起源天然闊葉樹(不包括人工種植闊葉樹:閩楠、紅鉤栲等)不受皆伐政策。歸根結底:也可以理解為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但是相對於公益林,天然林管理疏鬆。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主體和精華,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態功能最完備、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是維護國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根基,保護好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天然林的資源在木材產中居主體地位,支援了國家建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在非木質副產品生產中也創造了可觀的價值。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⑨ 我國的六大林業工程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六大林業工程為: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重點地區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建設工程。
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意義都在於發揮森林作為「大自然總調度室」的作用,同時提高我國森林資源的蓄積量,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對森林資源的需求。
六大工程區別聯系如下:
一、天然林保護工程(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天然林保護工程,是指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國家中長遠計劃工程;
1、工程實施范圍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
2、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二是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餘林業職工。
二、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三北和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我國涵蓋面最大的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1、工程實施范圍:三北地區、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區和洞庭湖、鄱陽湖、長江中下游地區。
2、主要實現目標:1979年到2050年,歷時71年,分三個階段、七期工程進行 ,規劃造林5.35億畝。到2050年,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由1979年的5.05%提高到14.95。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維護生存空間。
三、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退耕還林工程始於1999年,是迄今為止我國政策性最強、投資量最大、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也是最大的強農惠農項目,僅中央投入的工程資金就超過4300多億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
1、工程實施范圍:覆蓋了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
2、主要實現目標:退耕還林2.2億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億畝。工程建成後,工程區將增加林草覆蓋率5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控制面積13億畝,防風固沙控制面積15.4億畝。
四、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為固土防沙,減少京津沙塵天氣而出台的一項針對京津周邊地區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於2002年啟動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籌劃當中。
1、工程實施范圍:工程區西起內蒙古的達茂旗,東至內蒙古的阿魯科爾沁旗,南起山西的代縣,北至內蒙古的東烏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內蒙古等五省(區、市)的75個縣(旗)。
2、主要實現目標:到2010年,通過對現有植被的保護,封沙育林,飛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使工程區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風沙天氣和沙塵暴天氣明顯減少;
從總體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擴展趨勢,使北京周圍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五、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通過實施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總體規劃,拯救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擴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禁獵區。
1、工程實施范圍:東北山地平原區、蒙新高原荒漠區、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區、青藏高原高寒區、西南高山峽谷區、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區、華東丘陵平原區和華南低山丘陵區共8個建設區域。
2、主要實現目標:到建設期末,使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2500個,總面積1.728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8%。形成一個以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為主體,布局合理、類型齊全、設施先進、管理高效、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自然保護網路。
六、重點地區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建設工程
主要解決木材供應問題,減輕木材需求對森林資源的壓力。
1、工程實施范圍:工程布局於我國400毫米等雨量線以東的18個省區的886個縣、114個林業局、場;
2、主要實現目標:計劃在2001年至2015年間,分三期建立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近2億畝。工程建成後,提供的木材約占我國當時商品材消費量的40%。
⑩ 天保工程的介紹
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在我國,主要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及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