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上雲政府補貼利弊
【補貼政策的利與弊】
補貼是否可以持續帶動行業的發展?從光伏和新能源車這兩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這一問題的答案並不樂觀,事實上,補貼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補貼的確激勵了行業的快速成長;而另一方面,如果補貼未能隨著行業壯大而適時調整,則會帶來產能盲目擴張、技術進步緩慢的惡果,過於依賴補貼並不可取。
補貼政策伴隨著我國光伏行業發展。08年金融危機導致海外市場需求收縮,為扶持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國家適時啟動了金太陽示範工程,對並網光伏發電按投資額的50%予以補助。補貼帶動了光伏產能的快速擴張,這也直接導致了11-12年期間歐美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而13年光伏行業「國八條」的出台,規劃到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GW以上,並明確光伏補貼期限為20年,光伏行業在補貼激勵下再迎發展高峰。此外,一直以來存在的上網電價補貼制度也使得行業利潤得以維持,不斷吸引新的產能投入。
光伏新增裝機全球過半,發電棄光問題嚴重。在補貼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光伏行業的擴張速度較快,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超過五萬兆瓦,佔全球新增裝機比重超過50%,累計裝機規模也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我國目前尚不足以消納如此規模的光伏產能,發電中的棄光問題仍較嚴重,17年甘肅、新疆兩個光伏發電大省棄光率均在20%以上。
財政不堪重負,價格競爭激烈。補貼成就了光伏行業,但過度補貼也使得行業產能盲目擴張,目前補貼對光伏行業發展已經弊大於利:一方面,補貼帶來了財政資金負擔的加重,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缺口不斷擴大,因而不得不一再上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率,光伏上網電價的補貼標准也一降再降;另一方面,補貼政策使得行業注重規模擴張甚於技術提升,以量取勝的競爭格局令製造商的利潤率被一再攤薄,光伏組件的出口單價由14年初的0.69美元/瓦降至18年6月的0.33美元/瓦。
補貼退坡加快,行業面臨整合。18年5月,發改委等三部委下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要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再降0.05元,並且不再安排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補貼退坡的加快使得光伏行業面臨考驗,產能過剩下的競爭將愈發激烈,行業整合進程或將提速。
新能源車行業起步,補貼帶動產銷兩旺。我國新能源車行業正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目前產銷量佔比仍在5%以下,而我國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帶動了產銷量的快速增長。05-15年的十年間,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總額超過全世界的一半,16年政府補貼更是突破800億元。由此帶來新能源車產銷量的增速遠超汽車行業總體增速,16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量月平均增速超過60%,而汽車產量平均增速不足10%;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月平均增速超過90%,而乘用車銷量平均增速僅在8%左右。
產能過剩苗頭已現。補貼拉動下的新能源車行業已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15年-17年6月底,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是《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目標的10倍,而這些項目大多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產。
補貼適時退坡,標准逐漸提高。吸取了光伏行業的經驗教訓,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提前做出了調整:一方面,在產能還未進入嚴重過剩期,補貼標准就開始逐年退坡,以防止企業產能進一步盲目擴張;另一方面,新能源車補貼所適用的技術標准也在穩步提高,補貼向性能指標更優的新能源車集中,以激勵企業通過研發創新,不斷提升新能源車的技術水平,增強行業的內生發展動力。
光伏和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經驗啟示我們:補貼的作用應當僅限於發展初期提供起始動能和技術創新激勵,而行業發展最終必須擺脫補貼依賴,未被慎用的補貼政策很容易使行業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境。
一句話素材:光伏和新能源車行業在補貼政策的激勵下,產銷量的快速成長;但光伏行業的補貼未能隨著產業壯大而適時調整,形成產能盲目擴張的惡果。而新能源車行業吸取了經驗教訓,補貼政策提前做出了調整,以防止產能盲目擴張;同時,補貼向性能指標更優的新能源車集中,激勵企業不斷提升新能源車的技術水平。
B. 雲資源是什麼東西
就是網路雲裡面可以儲存各種資料的地方,比如各種格式的電子書、電視電影動漫、歌曲等等
可以分享或者上傳自己的資源,也可以收集到別人的資源
C. 用友企業上雲有補貼嗎
不是用友補貼,是政府補貼
D. 企業上雲有扶持政策嗎
一提到企業上雲,總會有很多人問上雲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上雲這類問題。這些問題很簡單,卻不是簡單幾句就能回答的,問這些問題的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雲,更不用提工業互聯網,有些企業連內部互聯網還沒用上。
所以,老王感覺有必要從基礎層面談談企業上雲,讓更多企業明白到底企業為什麼要上雲,以及上雲有什麼好處。為了便於理解,老王會盡量用簡單的語句去闡述。
什麼是「雲」?
因此,中國要構建相應規模的產業互聯網,先要從企業應用雲計算開始。可以說,「企業上雲」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動製造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的關鍵因素。
E. 商戶入住雲庫房補貼多少雲股權
商戶入駐雲庫房補貼多少雲股權,這個並不固定,基本上從30000萬到2000元,關鍵是看合同是怎麼約定的,具體補貼多少以合同內容為准。
入駐雲庫房的用戶比較多,一般在入駐與庫房之前都是需要簽訂相關的合同,關於雲庫房的雲股權的比例,也會標注在合同裡面。在入住之前,一定跟相關的工作人員了解清楚詳細的情況,簽訂合同的時候,也要看清楚合同裡面的內容,避免出現合同簽訂後發現雲股權不合理的問題。
(5)雲資源補貼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雲倉需要將不同參與企業的資源有機整合,並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和調度,形成雲倉獨特的服務技能和全面深入的運營技能,要求雲倉的管理能力很高,不僅有一個或幾個業務管理方面。雲倉核心競爭力是具有綜合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對各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雲倉是在整合社會資源的基礎上整合起來的,要發展雲倉業務,首先要發展電子商務倉儲物流企業,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另一方面雲倉的優勢在於為供應鏈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雲倉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企業供應鏈業務外包的基礎上。
F. 河南地區的企業上雲有沒有什麼政策扶持哪家企業已經實現了上雲
河南省的政策為不低於服務費的30%,各市的優惠比例也不一樣,高的像焦作首年度按100%補助,第二年至第三年按50%給予補助。低的像洛陽按照年服務費用的 1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 10 萬元。還有的是以雲服務劵的方式給與補貼。鄭州這邊雲服務上太多了,前面一路向前大佬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G. 企業上雲新政策有哪些
據我了解,「企業上雲」應該是山東的政策吧,煙台市有「企業上雲」獎補資金,政府發放「雲服務券」,是政府為引導、支持「企業上雲」 而發放的一種有價憑證;補助資金由各級財政預算安排,對企業購買雲服務商的服務給予一定補貼。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建立「上雲企業出一點、雲服務商讓一點、各級財政補一點」聯合激勵機制。凌波政通有這個項目,您可以登陸看下,還有更多符合山東的政策。
H. 企業上雲有補貼嗎
企業上雲補貼根據每個地方的政策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這邊主要是看你們當地的商務局或者經信委的具體相關政策,望採納!
I. 華為兩億生活補貼是真的嗎
是真的,華為企業其實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