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力資源的內涵包括了勞動者的哪些方面的內容
知識,經驗,技能
『貳』 人力資源合理配置與管理內涵
如果你是為了理論就去網路;如果是實戰,那就是依據組織結構和生產布局配置人員預算,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定期考核和置換,一切圍繞組織經濟和社會轉。
『叄』 誰能告訴我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是什麼,要詳細點謝謝
一。通過合理管理,實現人力的精幹高效,取得最使用價值。
二。通過實施一定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調動廣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限度的發人的主觀能動性。
三。通過教育培訓和開發,造就組織的資源人才。
『肆』 人力資源的內涵是什麼
總之就是一種三句話不離本行的狀態。 第九章 人力資源的內涵
人力資源的內涵
人力資源是指具有為社會創造財富、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能力的人們的總和,它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人力資源的特徵
1。人力資源具有生物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
2。人力資源具有智力性 3。人力資源具有能動性
4。人力資源具有再生性 5。人力資源具有時效性
6。人力資源具有兩重性 7。人力資源是經濟資源中的核心資源
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氣質差異
1。人的氣質特徵合理安排與分配工作
2。根據人的氣質特徵合理調整組織結構,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3。對不同氣質類型的人,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4。注意氣質類型的差異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能力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
1。人的能力要與工作相匹配 2。人的能力要互補與協調
3。既要考慮員工的知識智能,又要考慮到員工的技能和潛在能力
4。根據能力差異,進行職業技術培訓
能力的個體差異
1。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3。 能力發展早晚的差異
2。能力類型的差異:①能力的知覺差異 ②能力的記憶差異 ③能力的思維的差異
性格差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
1。了解個體性格,在確定領導班子時,按人才的性格不同進行組合,有利於提高管理水平。
2。注意行為預測,合理安排工作
3。注意性格順應和性格互補。
4。全面了解員工性格,加強思想教育。
性格具有的特徵
1。復雜性 2。獨特性 3。整體性 4。持續性
影響群體凝聚力的因素
1。群體的同質性 2。對群體的依賴程度 3。群體目標
4。群體的成就和榮譽 5。群體的領導方式及獎勵方式 6。外部壓力
感知及影響感知的因素
1。知覺的特徵:①整體性 ②選擇性 ③理解性 ④恆常性
2。影響知覺的客觀因素:①刺激的強度 ②刺激的對比性 ③刺激的變化性 ④刺激的新異性
3。影響知覺的主觀因素:①思維定勢 ②個體需要 ③期望與動機 ④知識與經驗
鯰魚效應及應用是需注意的方面
1。鯰魚效應是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加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相關物流企業。
2。應用是需注意的方面:①「鯰魚」和「鯰魚」窩里斗
②「鯰魚」未到,「沙丁魚」開溜
領導藝術的特點
1。非橫式 2。直覺性 3。隨機性 4。創造性 5。適度性 6。多變性
領導有效性的特徵
1。領導目標正確 2。領導者具備現代領導的素質 3。令行禁止,行動統一
4。領導者自覺完成任務 5。和群體成員和睦相處實現目標 6。採取靈活的領導方式
物流企業領導的素質
1。政治素質 2。業務素質 3。業務技能 4。身體素質
領導藝術的表現形式
1。運籌藝術 2。權變藝術 3。用人藝術 4。激勵藝術 5。講話藝術 6。開會藝術
7。決斷藝術: ①判斷力 ②洞察力 ③想像力 ④創造力 ⑤應變力
氣質的特點和氣質的差異
1。氣質的特點:
不因個人的動機和心理不同,氣質的特點在極其不同的活動中,在具有極
其不同目的的情況下,都會在其身上以同樣的方式表現出來。
某個人氣質的不同特徵,並不是偶然的彼此結合在一起的,而是有規律的相
互聯系著,從而構成表明氣質類型的組織和結構。
2。氣質的個體差異 P381—382
群體的定義、特徵、組成要素和功能
1。群體的定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目標而組
『伍』 什麼是人力資源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 自考試卷專科的 答案 要怎麼寫
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認識是什麼
人力資源這一概念產生以後,對義的爭論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粗略統計國內學者有關人力資源的定義不下十餘種,可基本分為以下六種: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
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總和;
人力資源是指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
人力資源是指包含在人體內的一種生產能力;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
人力資源是指一切具有為社會創造物質文化財富,為社會提供勞務和服務的人;
但問題在於,無論怎樣定義,都不應該規避概念本身的起源和種屬關系。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這一概念產生以後其含義的爭論從來也停止過,粗略統計一下國內學者有關人力資源的定義不下十餘種,可基本分為以下六種: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總和;人力資源是指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人力資源是指包含在人體內的一種生產能力;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勞動者的能力;人力資源是指一切具有為社會創造物質文化財富,為社會提供勞務和服務的人;但問題在於,無論怎樣定義,都不應該規避概念本身的起源和種屬關系。hlj.yd119.cn
德魯克當年提出「人力資源」一詞,是他在討論管理員工及其工作時引入的,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德魯克提出了管理的三個更廣泛的職能:管理企業,管理經理人員和管理員工以及他們的工作。在德魯克的管理哲學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他把人當作企業最大的資源,和其他所有資源相比較而言,惟一的區別就是他是人!並且是經理們必須考慮的具有特殊資產的資源,這種資源擁有當前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素質,即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像力,由此看來,德魯克的初衷是把人看成一種相對於其他資源具有優勢的資源。人力資源的素質是人的特殊資產。同時「資源」又是一個經濟學范疇的術語,在《新華詞典》中,「資源」被解釋為物資動力的天然來源。《辭海》也有類似的解釋,即資財的來源一般指天然的財源,當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理解「資源」一詞時,應首先把握資源的生產性,經濟學解說-將「資源」定義為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投入。這一定義很好地反映了「資源」一詞的經濟學內涵,資源從本質上講就是生產要素的代名詞。按照常見的劃分方法,資源被劃分為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加工資源。無可非議,人力資源屬於資源的范疇。自從德魯克提出「人力資源」一詞以來,學者們從各個學科不同角度對其下了很多定義,但我們認為,人力資源的定義應該考察德魯克的原意並結合資源的經濟學本質,即人力資源是指已經投入和即將投入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過程的,具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主要由現實的人力資源和潛在的人力資源構成之所以這樣定義,我們是想強調如下幾點:人力資源是一種最活躍#最寶貴的資源,它既是一種天然資源,又是一種再生資源。人力資源是社會財富創造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要素,離開了人力資源,也就無所謂社會生產,也就無所謂社會財富的創造。
人力資源是一個集合概念,我們不能說某一個人是人力資源,就像一滴水不能說它是水資源,一瓶水也不能說它是水資源一樣。可從質量和數量兩個角度來認識人力資源,從數量上看,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現實勞動能力和潛在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總和"從質量上看,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的勞動者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現實勞動能力和潛在勞動能力的總和,包括體力、知識、技能、經驗等,但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離不開勞動者,離開了勞動者,離開了勞動,都無所謂人力資源。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源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現實的人力資源,即正在被使用的人力資源,即現實的具有勞動能力的從業人員;二是潛在的人力資源,即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資源,由勞動預備軍,待業人口等組成…..
『陸』 為什麼說人崗匹配是人力資源的精髓
因為人力資源以人為本,並且人崗匹配是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的基礎,因此說人崗匹配是人力資源的基礎:
一、崗位職責與員工個體特徵相匹配是基礎。
二、崗位報酬與員工需要、動機相匹配激勵員工行為是關鍵,也就是通過事得其才、才盡其用即員工的才能高適用、高發揮。
三、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崗位的經濟及發展勢能,能夠最大程度上挖掘人員的潛能和最大程度上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實現人員配置原則的長期開發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