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裡面的眾包費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庫存積壓怎麼算成本 2025-07-26 19:50:32

人力資源裡面的眾包費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06 22:49:55

❶ 人力資源外包是怎麼收費的

這種模式是現在很多公司都採用的招聘方式,具體的就是招聘過程是委託其他人力資源公司來進行的,最終工作的公司只做最後的審核。一般這種的都是成功入職並且留下來的才算有效的人力,委託公司才會給人力資源公司酬勞,這種都是一直合作關系。

❷ 人力資源收費

樓主的想法是目前很多人都會有的想法,希望有所改變。但目前有幾個問題需要你首先弄清楚:
第一,你如果想運行一個組織,是必然需要經費運作的,不可能你自己去找渠道找人,找公司企業。既然需要運作就需要收費,不然這個組織根本建立不起來,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向誰收費?學生?企業?
第二,除了錢以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按照樓主的話來說,「在兼職一定靠譜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做到靠譜,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你沒有前期的投入,通過自己開發,通過關系,人脈,從哪裡能得來靠譜的兼職?
第三,現在的同學們並非反感於交錢去做兼職,大多數人不缺那點錢,但是因為他們都有過被欺騙或者類似欺騙的經歷,所以對於交錢顯得更慎重(而不是轉身就走)如果你交了錢就能拿到好的兼職,也能很快拿到工資,你會轉身就走嗎?
第四,就是關於這個組織本身的性質問題,跟第一個問題有些關聯,你向誰收費決定了你組織的性質,如果樓主向學生收費,不管是多少錢,從模式而言,跟一般的中介沒任何區別。
所以樓主如果想做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學會兼職組織,目前來說無非從兩個方面下手,一個提供靠譜的兼職工作,二是將收費的項目細化,比如不要單純的只收一次費用,可以將你提供的兼職工作細分,比如日結類型的工作和月結的工作收費標准不一樣,文科和理科類的兼職工作標准也不一樣,坐班和外派現場類的工作又不一樣,短期和長期的又不一樣,肯定能工作拿到薪酬的和只是提供一個面試機會的收費也不一樣,馬上就能上班的和一個月以後的也不一樣,做什麼工作都行的和有特殊要求的兼職也不一樣。
以上說的不僅僅只是面向學會,也可以面向企業收費,那樣的話分類就更多了,但我還是提醒樓主,首先要把自己組織的定位找准,濾清思路,然後才是接下來的事情。第二,有些社會規則是你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他們這么做,你也得這么做。因為人(社會人)是有共性的,由他們建立起來的組織一樣有共性。
另,說一些題外話,很多學生對於收費的中介都會很慎重,這個完全可以理解,我要說的是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企業或者是學生的問題,雙方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企業應該盡量將服務細化,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但同時學生在應聘時也要注意,在中介辦理的各種費用,入職費、服務費不等於你看到的公司廣告上寫的工資,中間還有很多環節需要注意,你多長時間能拿到工資,多久才能上崗,公司提供的是一份工作、還是一個面試機會,這份工作本身是否合法,操作性、可行性如何,不要為了能多掙一點錢而盲目的接受兼職工作。

❸ 眾包的概念

與「外包」的區分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外包服務應運而生,在全球化3.0時代每個人都能以個體為單位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似乎把外包發揮到極致就成了眾包,但二者之間卻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寶潔公司負責科技創新的副總裁Larry Huston評價道,「外包是指我們雇傭人員提供服務,勞資雙方的關繫到此為止,其實和僱傭關系沒什麼兩樣。但是現在我們的做法是從外部吸引人才的參與,使他們參與到這廣闊的創新與合作過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Huston一語道破眾包和外包的區別——眾包的核心包含著與用戶共創價值的理念。
此外,二者另一個最大的不同之在於,外包強調的是高度專業化,而眾包則反其道而行之,跨專業的創新往往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由個體用戶積極參與而獲得成功的商業案例不勝枚舉。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分布式計算項目,成功調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個人電腦的閑置計算能力,同樣地,分布式的人力資源網路也可以使成千上萬網民的閑置腦力得到充分應用。轟轟烈烈的軟體開源運動證明,由網民協作網路寫出的程序,質量並不低於微軟、Sun等大公司的程序員開發的產品。維基網路更是樹立了一個群體創作的典範。iStockphoto、eBay和MySpace等創造的盈利模式,如果脫離了用戶的參與將是不可想像的。
就在《連線》記者Jeff Howe為眾包開通的主題博客上,讀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半的讀者為此感到興奮不已,但是以專業攝影師Harmel為首的一派,則站在了對立的一面。「數碼相機可以使你很容易意識到自己拍了一張不好的照片,但是,要留下一張傳世之作,還是需要天賦、汗水和多年的投入。iStockphoto的確為人們了解攝影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氛圍,但是同時它也建立起一種剝削投稿人的制度……這難道就是市場的民主力量在起作用嗎?還是讓某些人通過剝削大眾使自己的口袋漲起來?」Harmel失落的表述一針見血。
與威客的區別
中國的威客理論1、第一次提出時間:2005年7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網站bbs,2005年12月劉鋒的新浪博客,從提出時間看,2006年7月美國人提出的眾包概念比中國誕生的威客理論要晚一年。
2、核心思想:人的知識,智慧,經驗,技能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益的互聯網新模式。主要應用包括解決科學,技術,工作,生活,學習等領域的問題。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將會因為互聯網而被無限放大和傳播,並創造出令人驚訝的社會財富。
3、理論體系形成時間:2006年3月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畢業論文威客地商業模式分析「,2007年12月國際國際知識與系統科學學會英文期刊iskss上發表學術論文「威客模式在中國「,詳細闡述了威客理論的起源,規律和發展。
4、媒體報道:2005年11月 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次報道了威客概念,在此後的四年裡,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英國經濟學人,德國明星周刊,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韓國民族日報等數百家媒體對威客概念進行了報道,2007年5月威客進入高考試題,2007年9月進入教育部頒布的新漢語詞彙。
從中國提出的威客理論看,美國的眾包概念依然很不成熟。
第一,美國的眾包概念不了解自己的起源,威客理論指出,這個領域起源於bbs的互動問答功能。
第二,美國的眾包概念沒有認識到互聯網的知識智慧是值錢的,威客理論指出,只有承認人們的知識和智慧的價值性,才能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去。
第三,美國的眾包概念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型,甚至把維基網路也當作眾包。威客理論提出,用懸賞模式應對低端任務,用招標模式應對中高端任務,為每個威客開辟個人空間進行能力展示和智力作品買賣,對每個任務發布者和威客進行信用評級,開發自己的支付寶進行支付保護。

❹ 什麼是「眾包」

Howe在維基網路上為眾包下了一個定義:眾包指的是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眾網路的做法。眾包的任務通常是由個人來承擔,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協作完成的任務,也有可能以依靠開源的個體生產的形式出現。 在美國《連線》雜志2006年的6月刊上,該雜志的記者Jeff Howe首次推出了眾包的概念,不過,從提出時間看美國人提出的眾包比2005年在中國誕生的威客晚了一年。

❺ 人力資源外包是什麼意思

1、人力資源外包是將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職能對外承包給專業機構操作的管理策略。旨在有效地提高效率,並使外包職能的運作更加專業化。在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常將非戰略性的部分職能用於外包。

2、人力資源外包,簡稱HRO。指企業根據需要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效率最大化。

3、人力資源外包不是簡單地人力資源含義與外包含義的組合,它有其特定的豐富含義。它是指利用組織外部的資源,更經濟、更有效地解決組織內部人力資源活動所涉及的工作。

(5)人力資源裡面的眾包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外包的特點:

1、無形性: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是一種行動,我們無法像感覺實物商品那樣來看到、感覺或觸摸到這種行動。

2、異質性: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由於是人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行動,那麼就沒有兩種服務會完全一致。不同的公司、同一家公司不同的員工、同一個員工不同的時間都會提供出不同的服務,而且同樣的服務在不同的服務對象眼中都有不同的感受。

3、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不同於實物商品,先生產後銷售和消費,人力資源服務生產的過程中也是客戶的消費過程,即使客戶和服務人員在過程中沒有接觸。我們在給服務對象提供入離職手續服務或社會保險管理的時候,或者客戶打電話向服務商電話咨詢的時候,都是

4、易逝性:營銷戰略人力資源服務不能被儲存、轉售或退回,「瞬間」發生後就需要重新來生產。我們無法想像客戶打電話咨詢了半個小時後覺的不滿意,然後將半個小時返還給服務提供商,從而重新使用或出售。生產與消費的「瞬間」同時發生。

❻ 眾包服務是什麼意思

搏擊棵碌 liaoyi4206

❼ 社保入稅,社保成本增加,成本太高、企業所得稅太高、個稅太高,怎麼降低

在充分研究勞動法、會計法與稅法基礎上,充分研究新政要點,伯特咨詢基於多方實踐論證及總結認為,企業可以進行工資發放時間、發放地點、發放項目、發放途徑上籌劃,科學進行收入類型設計、核算與發放並進行各類稅費申報,合規降低社保、公積金、個稅、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單位客戶在提升勞動效率與員工實際收入的基礎上,降低薪稅成本,實現多發工資的目的。

伯特咨詢將企業在社保新政下的應對策略總結如下:一、調整企業的工資結構和總額;二、調整企業用工方式,考慮採用非全日制、勞務合同、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三、合理提高雇員素質,提高人效,梳理優化業務流程。

具體來看:
第一、優化業務流程,尋求新的業務合作方式。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是,企業僱傭員工,員工為企業服務。在新形勢下,企業梳理工作流程,充分考慮外包、分包、眾包、內包等新的合作方式。這些方式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讓我們來了解新型合作方式的內在定義和關鍵區別。外包是指利用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和經營服務。分包是指施工承包單位或者專業分包單位(發包人)將其承攬工程中的勞務作業發包給勞務分包單位。眾包是指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路的做法。內包是指企業內部員工承包企業某部分工作任務或生產經營任務。在勞動關系的認定上,內包是最容易與勞動關系混淆的。

第二、調整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過去,企業為加強對員工的管理,以勞動合同制員工為主,未來企業為輕裝上陣將根據企業各崗位職責的不同,個性化的選擇用工方式。除勞動合同制外,其他幾項用工方式分別為: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民事僱傭。

第三、調整工資結構,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在利潤率不變的前提下,企業很難接受人工成本的增長;為了合理合規的降低人工成本,必然調整員工工資結構。如何適當的調整工資結構既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又能規避法律風險,最後還能有效激勵員工,這是一個沒有標准答案的話題。由於,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工資結構,在此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