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護水資源的措施
一、積極推進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1、是嚴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對建設項目取水、用水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強化取水許可審批,從源頭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國務院批復的分水方案,在黃河流域實行了取水總量控制。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用水定額,實行計劃用水。
2、是加強農業節水。1998年以來,各級財政投入資金200多億元,社會和農民投入600多億元,重點開展灌區節水改造,發展節水農業。全國建設600個節水增產重點縣和1000多個節水示範項目,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3.2億畝,形成300多億立方米的年節水能力,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400多億公斤。建立了近300個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基地,在近3億畝農田中推廣非工程節水技術措施。全國農田灌溉面積畝均用水量從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3、是推進工業和城市節水。出台了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有關政策,原國家經貿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於2000年10月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工業節水的目標和具體政策措施。先後發布了兩批《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節水技術、設備(產品)目錄》,禁止引進高耗水、高污染工業項目,鼓勵發展節水高效、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國各城市加快了城鎮供水管網改造,積極推廣使用節水器具,開展了各類節水示範區建設,城市年節水量約38億立方米。
4、是深化水價改革。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聯合頒布了《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完善了水價的形成機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國水利工程供水價格達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進了節約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補償。城市供水初步實現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轉變。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征水資源費,60多個城市實行階梯式水價,300多個城市開征污水處理費。
5、是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水利部在甘肅張掖、四川綿陽、遼寧大連、陝西西安開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開展了94個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張掖市通過積極探索,形成了「總量控制、定額管理、以水定產(地)、配水到戶、公眾參與、水量交易、水票流轉、城鄉一體」的節水型社會建設運行機制和體制,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推廣各項節水技術,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減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務,實現了當地經濟增長和促進下游生態修復的雙贏。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力度,修復生態環境。
1、是加強水污染防治。「九五」以來,國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清潔生產,淘汰關閉浪費水資源、污染水環境的小企業,僅淮河流域1994年以來就先後關停了近5000家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和生產線。組織開展了「三河三湖」、三峽庫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及東線工程沿線、北京市、環渤海等重點流域、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國共設置了760多個監測斷面,組成了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建成了117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在重點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環境應急體系,提高了對突發性污染事件的應變能力。到2003年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安排的工程項目已完成32%,全國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6626萬立方米/日,城鎮污水處理率為42.3%。在經濟快速增長、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重點流域水質急劇惡化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是強化水資源保護。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按《水法》規定批准實施了水功能區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區定期公布水資源質量狀況報告。核定了三峽庫區、黃河幹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及中線水源區等水域納污能力和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完成了全國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強了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組織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聯防,開展淮河水質監測預報、閘壩防污調度等工作。
3、是採取積極措施,修復生態環境。從1999年起,對黃河流域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在連續5年來水偏枯的情況下,實現幹流不斷流。國務院批復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規劃》,這兩個規劃實施以來取得顯著成效。黑河連續幾年向下游輸水,乾涸多年的終端湖泊東居延海出現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斷流20多年的下遊河道,從2001年起恢復過流,尾閭台特瑪湖水域面積最大達200多平方公里,兩岸大片胡楊林復甦,兩大沙漠中間的綠色走廊重現生機。實施引江(長江)濟太(太湖)工程,緩解了太湖流域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的趨勢。組織實施了南四湖應急生態補水、扎龍濕地補水、引察(察爾森水庫)濟向(向海濕地)、引岳(岳城水庫)濟淀(白洋淀)等水資源調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組織開展了全國牧區水利、小水電代燃料、黃土高原淤地壩等工程建設,加強了水土保持工作,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啟動了全國地下水保護行動計劃,強化了對地下水的保護和超采區的治理。濟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實現復涌。蘇錫常等超采區實現全面禁采,地下水位開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顯著降低。
三、優化配置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是農村飲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國家啟動了全國農村飲水解困項目。5年來,中央安排國債資金98億元,地方各級政府配套和農民自籌資金90多億元,累計解決了570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提前完成「十五」計劃中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困難的任務。人民群眾把這項工程稱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2、是加強了水資源配置和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國務院批准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國家「十五」計劃重點水資源配置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完成了甘肅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庫、四川大橋水庫、寧夏扶貧揚黃等一大批西部地區重點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億立方米。全國年供水能力達到近6000億立方米。1998年以來,加強了以大江大河堤防為重點的防洪體系建設,長江干堤加固基本實現預定目標,全面加快了淮河災後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幹工程建設,黃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點海堤、清淤疏浚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
3、是加強流域、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依據《水法》,進一步明確了流域管理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職能。各地根據當地水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深化水管理體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龍江、海南實現了涉水事務的統一管理。先後9次實施引黃濟津,2次實施從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輸水等應急措施,保障了連續5年乾旱的京、津地區供水安全。針對近年來乾旱缺水的嚴峻形勢,各地加強了水資源統一調配和抗旱工作,保證了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正常用水,維護了社會穩定。
4、是加大了非傳統水源開發利用力度。2003年全國工業循環冷卻海水利用量達330億立方米,海水淡化年產量1130萬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回用量每年達6億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區普遍加強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諧的理念,積極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轉變,通過完善防洪和抗旱調度方案,科學調度,運用河道、窪淀蓄滯洪水,開發利用洪水資源,回灌地下水。
拓展資料:
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缺水人口將增長一倍,40個國家和地區將面臨淡水匱乏。我國人口眾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然我國也是水資源大國,但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保護水資源網路
B. 怎麼保護水資源
人類對環境保護歸根結底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發展起碼條件——保護水資源首當其沖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水取之盡用之竭聚寶盆使用揮霍浪費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用之盡尤其我國人均水資源量並豐富地區分布也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何北調?所說人們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我們自覺行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開發必須遵守《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有關規定作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開采地下水時候由於各含水層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潛水和承壓水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現代水利工程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發揮種或多種經濟效益同時對工程所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流域自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定負面影響也能造成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水利工程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般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破壞容忽視煤炭開采每采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破壞又無限度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地表埋藏也會造成定影響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關鍵於利用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水利用能全社會范圍內通行僅能帶來觀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種珍惜水資源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水霍州煤電集團各礦井都利用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位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原則達節約用水目城市用水定額管理國際上通行辦法科學核定用水量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同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習慣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地球生物賴存物質基礎水資源維系地球生態環境持續發展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人類偉大、神聖天職
C. 怎樣保護水資源
1、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D. 如何保護水資源
保護環境,清理水源垃圾,不要隨意傾倒生活垃圾,從源頭凈化水源。減少水污染,是水質的關鍵保證節約樹木,不要濫砍伐森林,防止水源的枯竭。提高水的再循環、再利用,使其發揮最大功效。加強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
在使用水資源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水,有的企業沒有對工業廢水進行凈化而惡意排放廢水,對於這樣的企業各級政府必須採取措施立即停止生產,令行禁止。
(4)如何保護地球水資源擴展閱讀: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資源
E. 我們怎樣保護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我們因該這樣保護水資源:
1,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自覺樹立節水意識:用洗菜、洗衣服的水沖廁所,使用節水龍頭並養成隨手關緊水龍頭的習慣。
2,企業生產要實行節能減排,利用先進技術,循環用水,防止水污染。
3,政府要大力宣傳,積極倡導,建立全民節水意識,建立建全相關法律以及各種賞罰制度。
4,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5,養成好習慣。學會廢水的二次利用,可以將洗菜水用來澆花。
3、使用節水器具。農村澆灌安裝滴水灌溉設備。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F. 水是生命資源,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保護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當中的一點一滴、任何行為都離不開水。如果沒有了水,我們的生命也會慢慢的枯竭,人類也會漸漸地消失。水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我來過多的強調了,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保護水資源呢?
學會節約。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會我們要節約水資源。在學校中隨處都可見節約水資源的標識,那麼我們又從中學到了什麼呢?對於我來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用洗菜的水來澆花,或者是沖馬桶,來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節約用水的小事,例如關緊水龍頭、能少用水則少用水等等。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節約用水的表現,也是愛護地球,愛護我們共同家園的一種表現。愛護水資源,人人有責!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夠有意識的節約用水、不像河水裡隨意傾倒垃圾!大家還有什麼保護水資源的好方法,歡迎評論區評論!
G. 如何保護水資源
1,監護水源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2,一水多用
可以重復利用水資源,提高利用率,有助於節約用水。
3,慎用清潔劑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裡,會使水質惡化。
大量的含磷污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4,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
森林有涵養、吸收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5,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
6,調水工程
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7,發展中水處理
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8,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7)如何保護地球水資源擴展閱讀:
我國水資源形勢
我國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問題也較突出。根據2001年對我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而劣五類水質卻高達44%;
另外,我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比較普遍,全國淺層地下水大約有50%的地區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H.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水資源呢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生產迅速崛起,大量的工業廢水對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如果再不採取措施我們人類該如何自處?生存問題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因此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這是一場全民族都應該面對的問題,那麼該如何保護水資源呢?
I. 怎樣保護水資源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
(9)如何保護地球水資源擴展閱讀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J. 地球上的淡水很多,是用之不盡的嗎人類應該如何保護水資源
除了從大氣層散逸到太空中的水分子(數量極少,可以忽略不計),地球上的水可以說總量基本上恆定不變。從這個角度來說,地球上的淡水是不會枯竭的。但是,如果毫無節制地開發使用,淡水資源有可能會被消耗殆盡。
工業生產會排出帶著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農業生產會產生含有化肥、農葯的污水,還有生活污水……各種污染源把大自然中干凈的淡水弄「臟」了。而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又一再上升。於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缺水的威脅已經變得很嚴重。為了解決「水荒」,科學家、技術人員致力於污水凈化、海水淡化等水處理技術,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