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和歐洲哪個礦產資源豐富
擴展閱讀
5d鑽石畫怎麼貼得快 2025-05-15 01:59:52
製造費用怎麼算的加起來 2025-05-15 01:54:11
高峰天然氣價格怎麼算的 2025-05-15 01:36:26

中國和歐洲哪個礦產資源豐富

發布時間: 2022-05-24 15:49:16

Ⅰ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礦產資源最豐富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並且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北緯50°~70°的范圍之內。這樣的領土范圍和緯度位置對其自然環境及工農業生產,以至人口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響。正因為緯度高,才導致氣溫常年較低;面積廣闊,為復雜的地形和豐富的礦產提供了條件。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蘊藏量十分豐富。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國家之一。這是國土遼闊的一個結果,同時也是俄羅斯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

俄羅斯礦產資源潛力巨大,擁有世界37%的礦產資源。資源潛在總價值28萬億美元。目前,在俄羅斯已發現和探明大約2萬多處礦產地(包括燃料資源)。據有關資料介紹,在礦產基地結構中,黑色和有色金屬佔13%、非金屬礦原料佔15%、金剛石和貴金屬佔1%。俄礦產資源保障程度高於其他國家,多數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金剛石和銻礦、錫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鋁礦儲量居第二位、金礦儲量居第四位,鉀鹽儲量佔世界的31%、鈷礦儲量佔21%;其它一些礦產儲量也佔世界相當大份額。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保障俄羅斯國內需求並實現對外出口的堅實基礎。俄羅斯37%的礦產資源已投入工業開發。采礦業在俄經濟困難時期對國家經濟生存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上世紀90年代在礦產(不包括金剛石)開采量下降的情況下,俄一系列礦產(煤、鎳、鈷、鐵、稀有金屬、鉑、金剛石、磷灰石、鉀鹽等)開采量仍佔世界的一定比重,並且是世界最大的主要有色金屬:鋁、銅、鎳的出口國。礦產原料及其加工品(不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出口保障俄外匯收入的20%以上。俄礦產資源的絕大部分集中在其東部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該地區蘊藏著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為25萬億美元,是俄羅斯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基地。而且,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礦產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的地區。

Ⅱ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哪個礦產最多

最大的石油儲集區:波斯灣油區,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
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
產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
煤炭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
煤炭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
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其次俄羅斯,巴西
最大的水電站:巴西與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1260千瓦,2009年後,三峽成為第一
核能發電最多的國家:美國
核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法國
鐵礦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其次巴西,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美國
鋁土儲量最多的國家:幾內亞,其次澳大利亞,巴西,牙買加
銅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智利,其次美國,尚比亞
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其次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產錫最多:馬來西亞
黃金儲量最多的國家:南非,1.65萬噸,其次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
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南非,年產5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巴西
白銀儲量最多的國家:加拿大,5萬噸,其次俄羅斯,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秘魯
白銀產量最多的國家:墨西哥,年1000噸以上,其次俄羅斯,加拿大
金剛石儲量最多國家:剛果(金),其次波札那,澳大利亞
鈾礦儲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其次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

這是其中一部分,供參考……

Ⅲ 中國、俄羅斯和美國,哪個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自然資源的內含,隨時代而變化,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擴自然資源
展。按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可分為:

可再生自然資源
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太陽輻射、風)、水資源、地熱資源(地熱與溫泉)、水力、海潮。

可更新自然資源
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為能生長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機體,其更新速度取決於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環境條件,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利用。

不可再生資源
包括地質資源和半地質資源。前者如礦產資源中的金屬礦、非金屬礦、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礦周期往往以數百萬年計;後者如土壤資源,其形成周期雖較礦產資源短,但與消費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緩慢的。對這類自然資源,應盡可能綜合利用,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和破壞。這類資源形成周期漫長。
所以這個 沒法說的

Ⅳ 全球礦產資源分布

1.世界七大儲油區:中東波斯灣(世界最大石油儲藏區、生產區、出口區),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內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幾內亞灣沿岸),俄羅斯,亞洲(東南亞、中國),北美(美國、加拿大),西歐(北海地區的英國和挪威)。

2.世界煤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帶:①世界最大煤帶是在亞歐大陸中部,從我國華北向西經新疆、橫貫中亞和歐洲大陸,直到英國;②北美大陸的美國和加拿大;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南非。

歐洲的主要煤礦有: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煤田,烏克蘭的頓巴斯煤田,德國的魯爾煤田,英國的奔寧山脈。

美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亞山脈附近。

3.世界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中國、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

歐洲有庫爾斯克鐵礦(俄羅斯)、洛林鐵礦(法國)、基律納鐵礦(瑞典)和英國奔寧山脈附近的鐵;美國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西部;印度的鐵礦主要集中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

世界礦產資源基本特點:

世界上用途廣、產值大的非能源礦產有鐵、鎳、銅、鋅、磷、鋁土、黃金、錫、錳、鉛等。

世界上的礦產資源的分布和開采主要在發展中國家,而消費量最多的是發達國家。

主要礦產資源的分布 世界上10種主要礦產資源的分布:

世界總資源量8500億噸,探明儲量4000億噸,含鐵量930.8億噸。主要分布在巴西(佔17.5%)、俄羅斯(16.8%)、加拿大(11.7%)、澳大利亞(11.5%)、烏克蘭(9.8%)、印度、中國、法國、南非、瑞典、英國等。其中富鐵礦1400億噸,以澳、巴西、俄、烏、印度、瑞典、南非等居多。


據國外統計,現銅儲量為6.41億噸(金屬含量),70%分布在4個不同的地質一地理區:①智利和秘魯的斑岩銅礦區,是世界最大銅礦藏區,佔世界總儲量的27%。②美國西部的班銅礦區和砂頁岩型銅礦,約占總儲量的20%;③尚比亞北部與扎伊爾毗鄰處的砂頁岩銅礦帶,約占總儲量的15%,分布在長55公里、寬65公里的帶狀區,是世界儲量最大、最著名的銅礦帶。④俄羅斯、哈薩克各類銅礦佔10%。按國家分,智利居首位(20.9%)、次為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尚比亞、秘魯、扎伊爾、加拿大、哈薩克等。近年波蘭、菲律賓等國也有新的發現,並進入世界前列。


世界鋁土礦總儲量250多億噸。主要分布在幾內亞、澳大利亞、巴西、牙買加、印度等國。五國合占總儲量的60%。還有中國、喀麥隆、蘇利南、希臘、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等。

鉛鋅 在自然界中多為鉛鋅復合礦床,其消費量僅次於鐵、鋁、銅居第4(鋅)和第5(鉛)位。已探明鉛儲量1.5億噸,鋅1.15億噸。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和哈薩克等國。合計約占鉛儲量的70%和鋅儲量的60%。


世界探明儲量1014萬噸。錫礦呈帶狀分布,太平洋地區是主要蘊藏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東亞兩大錫礦帶。東南亞錫礦帶北起緬甸的撣邦高原,沿緬泰邊境向南經馬來半島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伴生有鎢,故有「錫鎢地帶」之稱。其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0%。東亞錫礦帶:①西起中國雲南個舊,向東沿南嶺構造帶延伸到廣西:②南起朝鮮北部,經中國東北地區一直延伸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③從中國的海南島起,沿中國東南沿海延伸到香港一帶;④日本本州島北部的小型錫鎢礦,是中國大陸錫礦帶的側端。此外,南美洲安第斯錫礦帶,非洲中部等地也有錫礦分布。從國家看以印尼、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玻利維亞等國儲量較多。


現世界已探明儲量120億噸,集中分布在南非(佔45%),烏克蘭、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中國等國。


世界總儲量1.1億多噸,集中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亞、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印尼等國。


屬貴金屬。世界總儲量4.1萬多噸,主要分布在南非(69%)、俄羅斯(約佔10%)、美國(9%)、加拿大等國。

磷礦
世界總儲量760多億噸,商品級磷礦石的儲量為155~164億噸左右。多集中在摩洛哥(56.2%)、美國、俄羅斯和西撒哈拉等國和地區。

Ⅳ 資源豐富的國家是哪些國家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Ⅵ 明朝鼎盛時期與當時的歐洲相比,誰更厲害

眾所周知,歐洲曾經歷了長達千年的中世紀。當時歐洲的整個社會發展幾乎停滯,人民在痛苦中掙扎。因此這一時期也被後人稱為黑暗時代。到了十四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後又擴展到西歐各國。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歐洲一掃中世紀留下的陰霾,科學技術和藝術成就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遙遠的東方,與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幾乎處於同一時期,有一個強大的國度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那就是當時統治中國的大明王朝。那麼問題來了,明朝時期的中國和當時的歐洲相比,誰更厲害呢?

當滿清鐵騎以摧枯拉朽之勢對大明王朝發起挑戰的時候,明朝軍隊只能用早已被歐洲人經淘汰的火器窮於應付。雖然這些火器也發揮了一些作用,但因和當時的冷兵器相比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因此終究無法扭轉大局。明朝無可奈何地走向了滅亡。

因此,明朝雖然在綜合國力上明顯比歐洲高出一截。但前者江河日下,且不思進取;後者冉冉上升,又極富開拓精神。從各方面角度來看,即便明朝沒有在1644年滅亡,歐洲超過明朝也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一定要將兩者拿來做對比的話,我認為是歐洲更厲害。

參考文獻:

[1].費正清《中國的世界秩序》

[2].費正清《中國新史》

[3].安格斯·麥迪林《世界經濟千年統計》

Ⅶ 中國、俄羅斯、美國,誰擁有的資源最豐富

一切都是相對的美國本國資源早已開發殆盡,但美國控制的海外資源卻是最多的俄羅斯本國資源最為豐富,但控制的海外資源很少. 中國西部和東海仍然有很多資源,但控制的海外資源也很少. .

Ⅷ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哪幾個丫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世界前三位的礦業大國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它們也是世界的礦產資源大國。第四位是澳大利亞,第五位是巴西。

美國是世界上占第一位的礦業大國。1997 年的原礦總產值1473億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即能源礦產)的產值為1068 億美元,非燃料礦產405 億美元。即在礦業產值中,能源礦產佔72%。

蘇聯曾是世界頭號礦業大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自1991年以來礦業產值銳減。俄羅斯1995 年原礦總產值為1150 億美元,稍遜於美國。據稱,俄羅斯礦業產值中約80%為燃料礦產。

近年來,俄羅斯原油和煤稍有減產,但天然氣產量回升。1998 年俄羅斯原礦總產值估計為1000 億美元左右。

(8)中國和歐洲哪個礦產資源豐富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特性:主要有耗竭性、隱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變化性四種。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文件中,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務院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從地質勘查、礦產開發、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安全生產、境外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煤炭工業發展等方面,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管理。

Ⅸ 中國、西歐、日本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礦產資源是什麼

中國、西歐、日本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礦產資源是C、鐵礦石

澳大利亞大量出口的礦產資源是煤炭和鐵礦石,中國煤炭豐富。

Ⅹ 世界國家地下礦物富有度排名是怎麼樣的

世界國家地下礦物富有度排名卡達、盧森堡、中國、俄羅斯。

1、盧森堡

盧森堡的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是現如今歐洲境內現存的唯一一個大公國,盧森堡是一個國土比較小的國家,但是經濟發展水平高,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值得一提的是,盧森堡的失業率非常的低,且國民工資水平較高,居於世界第一位,盧森堡主要以金融業、鋼鐵業和廣播電視業為支柱產業。

這種資源是很均勻穩定的,地球內部的熱量是無處不足的,初步估計,現在地殼深度3-10公里的乾熱岩石能量是很客觀的,是現在全球石油、煤炭等資源的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