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資源有哪些危機
水資源
水資源概況 水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也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和水環境質量不斷惡化,水資源短缺已演變成世界倍受關注的資源環境問題之一。
我國開發利用水資源具有悠久的歷史,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利科學體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解決成都平原水旱災害的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顯的一例。長期以來,水利界人士一直認為水利就是興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國家文字中,暫時還找不到與我國"水利"一詞完全相對應的較貼切的譯文。因此,我國水利與水資源兩詞並行,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隨著時間的發展,西方的"水資源"也越來越具有"水利"的意義。
本世紀70年代以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出現了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水資源出現了短缺,所謂短缺是指相對水資源需求而言,水資源供給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導致生產開工不足,飲用發生危機,造成了巨大社會經濟損失,逐漸顯現出水資源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瓶頸",水資源產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優先發展它是一種歷史的必然的趨勢;
(2)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們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導致水資源功能下降,使本來就具有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銳,給經濟環境帶來極大不利影響,嚴重地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為了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嚴重的水環境惡化的世界性難題,污水處理回用已迫在眉睫;
(3)水資源開發利用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必須正確處理它們對環境所造成的沖擊,盡可能將其對環境所形成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這樣水利工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也只有這樣,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確決策。因此,從現實角度來看,水資源不僅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環境屬性,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經濟屬性。世界銀行負責環境持續發展的副總裁伊斯梅爾·塞諾丁說:對世界上正耗盡的水資源的管理需要有一個全球性政策,水應該被看做是一種經濟資源。
綜上所述,水資源包含水量與水質兩個方面,是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是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為社會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參與自然界水分循環,影響國民經濟的淡水。細加分析此定義,我們會發現它有三個顯著的特徵:
(1)將經濟、技術因素隱含在水資源中,強調了水資源的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因而水資源量具有相對的動態性。一些暫時無法利用的水,如南極的冰山,盡管暫時對國民經濟沒有影響,但當經濟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開發利用時,它就是水資源,水資源量含有一定的經濟技術水量。
(2)將失去使用價值的污水劃歸到水資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資源概念中,污水沒有相應的地位,很少論及。世界各國每年向環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們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我國每年因水資源污染所造成的損失約400億元。污水也是待開發利用的資源,目前正在興起的污水資源化技術為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保護水環境帶來了佳音,如果在理論上不給它相應的地位,這是很不符合現實要求的;
(3)明確強調水資源是環境資源,因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限制在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在研究水資源時,立足於水量、水質兼顧,避免兩者的分離出現偏差的同時,必須考慮水資源環境的制約因素,否則,在理論上是不完善的,在實踐上是要付出代價的。
總之,水危機已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水資源危機發展將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擔憂!如何合理地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已是擺在全人類面前刻不容緩的課題。
❷ 水資源危機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為研究方便,將水危機劃分為直接水危機與間接水危機。
·解釋
直接水危機是指突發事件對水安全直接造成的威脅或危害,包括天災和人禍。天災也稱自然危機,如暴雨、山洪、乾旱、台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力直接破壞水供給與防禦的穩定而造成的威脅或危害,如洪水和乾旱等,使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或危害。這種自然危機雖然是不可抗拒的,但因有自然規律可循,一般是可預報的。人禍也稱人為危機,指人的主觀行為直接給水安全造成的威脅或危害,如人為水污染,人為水工程破壞等。這種人為危機之所以看作是直接水危機,是因為這些人為突發事件與水直接相關,具有相對固定的行為主體,如工廠向河道、水庫排污,水庫周邊的炸魚事件等,水管理部門根據以往的管理經驗可以預見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間接水危機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水無關的突發事件對水安全間接造成的威脅或危害,主要是指人禍,如戰爭、疾病、恐怖活動、爆炸、罷工、遊行等其他政治或經濟突發事件給水安全造成的威脅或危害。如今年的「非典」疫情帶來的疫區水質問題,特別是定點收治「非典」病人的醫院污水排放與處理問題等。這種表面上與水無關的突發事件一般是不可預見的,隨機性很大,無規律可循,水管理部門無法根據以往的管理經驗來判斷其發生的規律性。
·區別
由此可見,直接水危機與間接水危機有如下的主要區別:
1、從造成的原因看,直接水危機是由與水直接相關的事件誘發的,間接水危機是由與水間接相關的事件誘發的;
2、從發生的規律上看,直接水危機一般有規律可循,可以根據頻率分析或積累的管理經驗進行預報預測,間接水危機無規律可循,偶然性極大,無法預報預測;
3、從發生的頻率和數量上看,直接水危機是多發的,大量的,間接水危機是偶發的,少量的。
❸ 水資源的危機有哪些
地球是被很大面積水覆蓋的星球。在總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上,有3.6億平方千米的面積是海洋,約佔地球表面71%,僅僅剩下約29%是陸地面積。
在地球上,現已得知的水量,絕大部分貯藏在海洋里,約有130多萬億立方米,僅有百分之幾分布在陸地表面和地表底下。
缺水也許並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看著大量的淡水被污染而無動於衷或無所適從。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約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受到污染。現在,水污染已經同旱災、洪災並列,被稱為第三種水災。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部門公布的資料表明,我國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不能滿足灌溉用水的要求(按我國最低一類的水質要求檢測)。全國湖泊約有75%的水域受到顯著污染,10%的城市地下水水質日趨惡化,在118座接受調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淺層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嚴重污染;我國近海海域受到嚴重陸源污染,赤潮的爆發頻率不斷增加。
水污染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這些污染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是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水體的污染也是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一大課題。
❹ 什麼引起水資源危機
第一種答案:
1.世界人口增多,用水量增大
2.水資源的浪費
這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如:
(1)人們節約水資源的意識不足
(2)節水措施及節水科技還沒有廣泛推廣
(3)節水執行中的過程繁瑣,費用高的問題
3.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的排放及農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水體污染
4.酸雨污染水源
5.水土流失嚴重
6.不可利用淡水,如南極冰山,目前仍無法開發
7.世界水源地分布不均勻
第二種答案:
造成水資源危機的原因
除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部分地區發生水資源短缺外,人類對水資源過度開發,浪費和破壞,是造成全球水危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⑴用水量急劇增加.
⑵水質污染和用水浪費.
⑶城市用水集中.
⑷森林植被減少.
⑸水資源管理分割.
❺ 是什麼導致了水資源危機
在地球上,現在已經得知的水量絕大部分貯藏在海洋里,大約有130多萬億立方米,僅有百分之幾分布在陸地表面和地表底下?人類正面臨著缺水的危險?缺水也許並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看著大量的淡水被污染而無動於衷或者無所適從?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約55000億立方米的淡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現在,水污染已經同旱災?洪災並列,被稱為第三種水災?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部門公布的資料表明,我國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被污染,而不能滿足灌溉用水的要求?
我國全國湖泊約有75%的水域受到了明顯污染,10%的城市地下水的水質日趨惡化,在118座接受調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淺層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嚴重污染;我國近海海域受到嚴重陸源污染,赤潮的爆發頻率也在不斷增加?
水污染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這些污染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是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的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會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
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水體的污染也是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一大課題?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土地利用徑流?礦尾浸出?工業固體廢物,特別是有毒有害的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的傾倒和大氣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沉積?
我國飲用水污染非常嚴重?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僅佔10%,基本符合標準的佔20%,不符合飲用標準的達70%?用地下水為飲用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我國五百多條河流已有四百多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密集地區的湖泊?水庫已經全部受到了污染?可見,水資源保護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人均擁水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尤其是北方有些城市缺水已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及經濟建設?南水北調?引淮入京,就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專家反復科學論證,下決心改變北京?天津等城市缺水狀況而實施的重大工程?水資源是有限的,它屬於整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大力宣傳節約用水的意義?
水
❻ 水資源缺乏現狀
世界水資源現狀: 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億立方公里)。淡水只佔2.5%,其中絕大部分為極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適宜人類享用的僅為0.01%。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35億人為水所困。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也將嚴重威脅人類生存。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2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中國水資源現狀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為2240 m3,約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2.8萬億m3的中國水資源總量中,地表水2.7萬億m3,地下水0.83萬億m3,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m3,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m3。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 m3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 m3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 m3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 m3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m3。
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
同時,水資源年內年際分配也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更為嚴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中國的水污染狀況已達到警戒線。城市工業水污染的發展勢頭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以生活污水和農村化學品流失為主要內容的面源污染也正呈現迅速上升的欠勢,而且更加難以控制。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速度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劇上升的同時,中國城市污水的處理能力增加緩慢。除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外,近十幾年,隨著養殖業的急劇發展和化肥、農葯以及化學洗滌劑使用量的不斷攀升,農村水污染狀況迅速惡化。生活的垃圾無限制堆放、大量的、分散的養殖廢物傾倒和農村人口及生活質量上升引起的生活污水增加等等,這從中國各流域支流、河網以及地下水的水質持續快速惡化的現狀中就可以得到證實。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水費漲價,刻不容緩,這是利國利民利後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人民上一堂扎扎實實的節水課。
❼ 全球正面臨水資源危機是怎麼樣的
2006年3月16日,聯合國發布了三年一度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報告稱,地球上的河流、湖泊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淡水資源狀況正以「驚人的速度惡化」。滋養著人類文明的河流在許多地方被掠奪式開發利用,加上工業活動造成的全球暖化,未來的水資源已嚴重受到威脅——全球500條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嚴重枯竭或被污染。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官克勞斯·特普費爾博士將這一現狀形容為「一起正在製造中的災難」。
聯合國的這份調查報告讓世人直面這樣一個事實——世界各地主要河流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向乾涸,昔日大河奔流的景象不復存在。從非洲的尼羅河到中國的黃河,都面臨著水源乾枯甚至斷流的尷尬境遇。世界第一大河、有埃及「生命之河」稱謂的尼羅河以及印度文明的發祥之地、現屬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到達入海口時的水量被大大減少了,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科羅拉多河和中國的黃河,則根本難以到達入海口。另外,像約旦河和美國與墨西哥的界河——格蘭德河,則因為乾涸造成河流長度大大縮減。
報告指出,「我們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范圍內河流的自然秩序」。全球最長的20條河流上都築了大大小小的堤壩,全世界有45000餘個大型堤壩,將至少15%的水流限制在堤壩內而非流入大海,堤壩覆蓋的總面積已接近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
而人類建造堤壩的熱情並沒有就此打住。報告預測說,「這一需求未來將持續增加」,聯合國報告建議各國政府應該禁止在尚保存完好的流域開建新的堤壩和水庫項目,讓「自由奔騰」的大河繼續奔流。
而那些逃脫被水壩截流的大河的命運也並不一定順暢,包括弧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亞馬遜河在內,很多河流正在飽受全球變暖導致的斷流惡果。2005年秋季,亞馬遜河遭遇了40年來的最大乾旱,由此造成的森林火災危險和公共健康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了沿岸16個城市,也使被譽為「地球之肺」和「生物天堂」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生態環境受到極大挑戰。而世界上最長的無壩水道、北美地區主要河流育空河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河裡的大馬哈魚大批死亡——因為水溫過高。
報告還指出,河流周圍生態系統的「惡化和中毒」已「威脅到依賴河流來灌溉、飲用及用作工業用水的人們的健康與生計」。雪上加霜的是,1/5的淡水魚類要麼瀕臨滅絕,要麼已經滅絕。河流的枯竭將對人類、動物以及地球的未來造成一系列毀滅性影響。
另一方面,據權威數字顯示,世界范圍的供水業已經成為年產值達4000億美元的生意,是石油的40%,比全球制葯業多1/3,而且這還不僅僅是開始。19世紀出現了煤大王、鋼鐵大王,20世紀出現了石油大王、船大王,而21世紀可能會是水大王的天下。
全球正面臨水資源危機。人口高速增長、消費增加、污染嚴重、對水資源的管理不力都是引發水資源危機的原因。而氣候變暖則導致「糟糕的形勢更加糟糕」。但各國政府並沒有對現實加以應有的關注。「水荒」必然成為未來各國國家事務中的頭號大事。全球水資源現狀◆在全球水資源中,陸地淡水僅佔6%,其餘94%為海洋水。而在陸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極,22.4%分布在很難開發的地下深處,僅有0.4%的淡水可供人類維持生命。
◆淡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衡,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如非洲扎伊爾河的水量占整個大陸再生水量的30%,但該河主要流經人口稀少的地區,一些人口眾多的地區嚴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亞馬遜河,其徑流量佔南美總徑流量的60%,但它也沒有流經人口密集的地區,其豐富的水資源無法被充分利用。
◆人類要找到一種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尋找石油和木材等資源的替代品困難得多。此外,人口的增長、生態環境的破壞、管理不善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人類的淡水資源危機。
❽ 水資源短缺會產生哪些問題
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幾乎遍布了世界各地。全世界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根據聯合國的一些官員預測,世界一些主要城市將嚴重缺水。他們認為到2010年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城市,包括北京、休斯敦、雅加達、洛杉磯和華沙等都將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而開羅、拉各斯、達卡、上海、聖保羅和墨西哥城等最有可能面臨嚴重的水荒。
隨著全球都市化的發展,到本世紀末,世界將有一半人口住在城市。然而城市周圍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膨脹,必將帶來水資源的緊缺。許多缺水城市的管道和供水系統非常陳舊,而且保養極差,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水白白漏掉。所謂「去向不明的水」、漏掉的水和非法連接的水管盜用的水,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佔58%,在韓國首都漢城佔42%。肯亞首都內羅畢失水問題也極其嚴重,失掉的水足以供應這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蒙巴薩。
全球水污染情況也不容樂觀。全世界只有5%的家庭和工業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每天大約有200萬噸人類的垃圾要用城市供水沖走。而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是與缺乏清潔用水有關。在印度尼西亞的泗水,窮人為得到清潔水而付給小販的水費是自來水費的20~60倍。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居民付給小販的水費最高可達自來水費的100倍。
還有許多城市過量地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的嚴重後果。在過去的70年裡,由於人們不斷從地下蓄水層抽水,致使墨西哥城部分地區下陷了約10.7米。在威尼斯為了避免被海水淹沒的危險。而不得不停止抽取地下水。
然而,隨著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長,人類的過度開采和浪費,工業污染以及乾旱沙化等,使得水資源越來越匱乏。由於缺水、一些國家的江河乾涸,農作物枯萎,牲畜斷水,火災頻繁,甚至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間爆發了「水戰」。
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極易成為不安定因素,導致一些國家為爭奪水資源而發生沖突。世界銀行副行長薩拉傑丁於1996年初說:「下個世紀的戰爭將是由水而不是由於石油或政治引起的。」此話並非危言聳聽。當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生活在250個河流流域,許多國家為爭奪這些水資源已採取或正採取種種措施,潛伏著爆發爭端的危機。
在南亞、中亞、中東地區,由於水引起的沖突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至今這些地方仍存在出現緊張局勢的可能性。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關於尼羅河水的爭吵從未間斷;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迄今未就幼發拉底河水利用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在爭搶比亞斯河、薩特萊傑河和拉維河的流水;玻利維亞批評智利調走勞卡河的流水而降低了它的地下水位。水源已成為國家之間、民族之間沖突的原因之一!地球,實際上是個「水球」,這早就被中國人所認識。公元1267年,即元世祖至元四年,元代天文學家禮馬魯鼎,做了一個木地球儀,球面七成是水,塗以綠色,三成是土,塗以白色,畫上河湖,並劃出方格以示距離。他的估計令當今科學家所驚訝。據現代測定:地球表面,水體佔71%,陸地面積佔29%,全世界60億人就生活在這塊有限的土地上。但是,水源短缺,目前世界上有80個國家正面臨淡水資源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生活在缺水狀態中。例如以色列這個水荒最嚴重的國家,已有人提出淘汰農業,糧食全部進口,使民生之水不致匾乏的「國策」。在我國,全國缺水城市有300多個,嚴重缺水的有100多個。32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就有30個長期飽受缺水困擾。全國城市目前日缺水1600萬立方米。西安、太原等城市不得不定時供水,8200萬農民飲水困難。據稱,16世紀英國女王曾經宣布:為提出海水淡化有效方法者頒發巨額獎金。可惜,這筆獎金至今還沒有人拿到手。
早在1977年,聯合國水資源會議就提醒世人,水,不久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國際人口行動組織的報告指出,到2025年時,全球生活用水量不足地區的人口,將由1990年的3.35億激增至30億。我國用水量的年增長速度為5.3%,照此發展,到2000年,我國實際用水量將達到7000億立方米以上,它意味著要增加1500億立方米的水源。可是我國長期以來靠抽水解旱,同時我國及世界局部地區差不多每隔幾年就有一次旱災,這為解決供水問題帶來了新的壓力。
現代社會里,沒有水就沒有工業,人類也無法生活,開采1噸石油,需要10噸水;生產1噸鋼,需要20噸水;生產1噸紙,需要200噸水;生產1噸氮肥,需要500噸~600噸水;生產1噸人造纖維,需要1200噸~1700噸水;生產1噸糧食需要灌溉1000噸水,其中1公頃小麥需要灌水5000噸,而水稻用水是它的3倍~4倍。節水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目前,德國將60%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許多造紙廠採用新工藝,7公斤水就可生產1公斤紙;日本的工業採用廢水循環使用,使工業用水比過去減少了25%;以色列採用電腦控制的滴灌和噴灌技術,使農業用水減少了30%,同時將全國近70%的廢水經過處理後又用於農業灌溉,每立方米淡水的農業產出值比過去翻了兩番;墨西哥對全國抽水馬桶進行節水改造,使一次沖水量從19升降到7.2升,每年節水約32億升;加拿大專家根據蜘蛛網能吸附霧聚的原理,發明截霧取水法,一座霧水處理廠日供水1.1萬升,濃霧季節可達13萬升。這項技術,目前已推廣到20多個國家。我國農業灌溉,如採用噴灌,每畝可節水300立方米,按全國15億畝耕地計算,節約的水可稱上天文數字。北京的一些賓館,平均一個床位每天如節約2噸水,就是北京市民每人每天用水量的20倍。又如,使用節水型沖廁一次可少用一半水,推廣開去,那又可節約多少水?
❾ 世界水資源的危機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977年聯合國水事會議都提出了水危機不久將成為繼石油危機之後另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
世界銀行1995年的調查報告指出:佔世界人口40%的80個國家正面臨著水危機,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於飲用不清潔的水。
1992年裡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水不僅為維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對一切經濟問題都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
2012年世界水資源報告指出,日益增長的食品需求、快速城市化及氣候變化給全球供水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報告稱,到2015年,世界上86%的發展中地區居民都可飲用安全水,但仍有近10億人口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即使在城市中,不能飲用安全水的人口比例還在增加。世界上80%的廢水仍不能得到收集與處理。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世界食品需求將增加70%,這將導致農業用水需求至少增加19%,農業用水已佔到淡水用量的70%。
❿ 水危機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水資源危機的原因 除了全球氣候異常導致部分地區發生水資源短缺外,人類對水資源過度開發,浪費和破壞,是造成全球水危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⑴用水量急劇增加. ⑵水質污染和用水浪費. ⑶城市用水集中. ⑷森林植被減少. ⑸水資源管理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