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四川的水資源有多少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四川的水資源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12 07:28:10

『壹』 四川著名的河有幾條

四川著名的河有6條,包括:長江、岷江、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嘉陵江。

1、長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

2、岷江

岷江古稱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導江而得名。發源於四川西北的弓杠嶺,流經四川盆地西部,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3.3萬平方公里。

3、雅礱江

雅礱江又名若水、打沖江、小金沙江,藏語稱尼雅曲,意為「多魚之水」,是長江上游最大支流。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西南麓,上原叫扎曲,流到甲衣寺後稱雅礱江。

4、大渡河

大渡河古稱沫水,位於四川省西部,是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於青海省境內的果洛山東南麓。自北向南縱貫於四川省境內阿壩、甘孜、雅安、涼山、樂山5地州市。全長1155公里,流域面積9.2萬平方公里。

5、金沙江

金沙江古稱繩水、麗水,長江上游宜賓以上河段,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幹流長2308公里,穿行於川、藏、滇3省區之間,流域面積50萬平方公里。

6、嘉陵江

嘉陵江古稱閬水、渝水,是長江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因流經陝西省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為白龍江和西漢水,直至陝西省略陽縣兩河口以下始稱嘉陵江,全長為1119公里,流域面積16萬平方公里,超過漢江,居長江支流之首。

『貳』 中國哪個省份或地區水資源最豐富

中國水資源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西藏自治區,水資源總量為4658.2億立方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2018年度中國水資源總量最多的省級單位是西藏自治區,其地面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總量均是全國的第一位,其地下水資源總量是1105.7億立方米。

(2)四川的水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西藏的人均水資源情況突出的原因:

1、西藏地球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條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

2、西藏也是眾多國際河流的上源所在(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等)。

3、西藏還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區,湖泊總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0%。各類湖泊總數超過1500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日南木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個。

『叄』 四川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

四川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是成都。因為這幾年四川專注於成都的建設,所以成都很快發展。

『肆』 中果國水源最豐盛的地方

西藏地勢最高;西藏水源最豐富,青藏高原地勢高有大量的冰川水
從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分布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分布來看,西藏的水資源總量(超過3965億立方米)和人均水資源量(超過5000立方米/人)排全國之首,其水資源總量是黃河年均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的6.8倍。水資源總量大的其次是四川(3174-3965億立方米),再是新疆、黑龍江(2383-3174億立方米)

『伍』 四川為什麼水能資源豐富

天下之水出四川,這話一點不假,由於四川背靠秦嶺和青藏高原,水向東流,必經四川,

『陸』 四川省水力資源分布圖

全國水力資源分布圖 [內含四川省]
GIF格式的圖片(比較大,下載速度受影響)
比例尺 1 : 860萬
4000 x 2738 pixels 5M
http://www.checc.cn/zgsd/images/ziyuan_b.gif
[標注]
省市、區- 分界線
河流、水庫
運河
淡水湖、鹹水湖
時令河、時令湖
流域界限
大型水電站


[相關文章]
水能資源儲量及分布特點
全國水力資源分布圖
(1)水能資源豐富,總量位居世界首位。我國的水能資源曾經於1980年進行了全國普查,最近又進行了全國復查,根據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我國大陸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在1萬kW及以上河流上的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年電量為60829億kW·h,平均功率為69440萬kW;理論蘊藏量在1萬kW及以上河流上單站裝機容量500kW及以上水電站的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164萬kW,年發電量為24740億kW·h,其中經濟可開發水電站裝機容量40179萬kW,年發電量17534億kW·h,分別占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的74.2%和70.9%。

(2)水力資源地域分布極其不均,需要水電「西電東送」。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與雨量差異較大,因而形成水力資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水力資源分布是西部多、東部少。按照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統計,我國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部雲、貴、川、渝、陝、甘、寧、青、新、藏、桂、蒙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力資源約佔全國總量的81.46%,特別是西南地區雲、貴、川、渝、藏就佔66.70%;其次是中部的黑、吉、晉、豫、鄂、湘、皖、贛等8個省佔13.66%;而經濟發達、用電負荷集中的東部遼、京、津、冀、魯、蘇、浙、滬、粵、閩、瓊等11個省(直轄市)僅佔4.88%。我國的經濟是東部相對發達、西部相對落後,因此西部水力資源開發除了西部電力市場自身需求以外,還要考慮東部市場,實行水電的「西電東送」。

詳情請見
http://cache..com/c?word=%CB%AE%C1%A6%3B%D7%CA%D4%B4%3B%B7%D6%B2%BC%3B%CD%BC&url=http%3A//www%2Echecc%2Ecn/zgsd/zgsd%5Fzy%2Ejsp&b=16&a=0&user=

『柒』 四川有幾條江

四川河流眾多,主要有金沙江、黑河、白河、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等。

1、金沙江。是中國長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金沙江穿行於川、藏、滇三省區之間,其間有最大支流雅礱江匯入,至四川宜賓納岷江始名長江。

『捌』 四川水能資源居全國第幾

四川有充足的水能資源,水能儲藏量約1.5億千瓦,居全國第二位。四川全省大小河流1300多條,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達267條,技術可開發量約為1.2億千瓦。

2013年5月,四川省水利廳發布的該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公報顯示,四川境內共有4607座水電站,裝機容量7581.12萬千瓦。四川、雲南為中國水資源大省,「十二五」末水電裝機分別達到6939萬千瓦、5774萬千瓦,外送能力達到2850萬千瓦、1850萬千瓦。

(8)四川的水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四川的得名雖與河流毫不相干,但它卻是個千水之省。四川的形狀,就像春蠶吃剩的半張桑葉,西部和南部有一條大葉脈,那就是金沙江和長江。這條主脈的上方,又發出許多葉脈,從西到東,是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

主脈下方的葉脈,是烏江。它們又分別發出許許多多小的葉脈。小葉脈上,又發出更多更多的微細葉脈,幾乎把半張桑葉鋪滿,簡直數也數不清,不過,它們當中的每一支,不論在地圖上是多麼細小,到了地面上,全是地地道道的河流。

『玖』 四川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徵

四川省水資源總量豐富,人均水資源量高於全國;河道迂迴曲折,有利於農業灌溉;天然水質良好,但近年來污染有所加重;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洪旱災害時有發生。
四川省地處長江上游,是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大省,幅員面積48.41萬km2,人口8366萬人,是西部10省區中自然地理條件、經濟和社會基礎較好的一個省。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四川應統籌規劃,優先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

『拾』 大家好,我想找一些關於四川水資源方面的資料,誰能給我提供,不勝感激。

4大缺水危機圍困四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07:00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人與河流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然而我們賴以生存的河流卻正在面臨著一場空前的危機:河源衰退,河槽淤塞,河床萎縮,河道斷流,水體污染……正是這些危機,讓我們不得不面臨全國性「缺水難題」,「人水矛盾」的不和諧使我們正在面臨著嚴峻考驗。

今日正值第15個「世界水日」,同時也是我國第20個「中國水周」啟動的第一天。昨日上午,省政府在成都隆重舉行了主題為「應對水短缺」和「促進人水和諧」的座談會。省委常委、副省長郭永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忠信,省政協副主席阿稱,省水利廳廳長彭述明等領導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座談會旨在為解決當前全省面臨的乾旱缺水、水污染等課題,全面推進我省「人水和諧」。

危機一:資源性缺水

市區河道昔日歡唱今枯萎

昨日中午11時過,成都市送仙橋摸底河,一塊塊鵝卵石袒露在寬大的河床上,一股涓涓細流潺潺流動,河水嚴重乾枯。「一條大河,咋變成一條小溝了呢?」居住在河邊的王大爺憂心忡忡:20多年前,這里水流湍急,河流清澈見底,孩子們都在河裡游泳;春季時河水會淹到門里,還能見到魚兒在家門檻邊亂跳……王大爺稱,過去這條河的河水嘩嘩作響,日日夜夜似在歡唱。然而,現在的「溝水」不僅流量極小,微弱的流動聲像在「悲歌」。

河水銳減水資源逐年緊缺

省水利廳統計,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61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3040立方米,雖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3。

岷江,作為孕育了成都市區在內的成都平原廣大眾生的「母親河」,20年來其河水流量正在不斷銳減。昨日,由省水文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水資源量偏少和偏枯均為四川歷史水文記錄的最低值,重現期均為接近百年一遇。2月平均流量與多年同期均值比較: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嘉陵江、渠江州河偏少2-4成,沱江偏少4-6成,其餘江河接近常年。

去年冬季部分江河出現了歷史最小流量,岷江上游都江堰水文站出現了1938年以來的最小流量54立方米/秒,重現期達百年一遇。「岷江上游缺水,成都市區同樣水緊!」在江河水量減少的情況下,導致各江河下游水流不斷枯萎,廣大群眾生活用水、春灌、航運出現嚴重危機。

危機二:季節性缺水

無水可飲全省112萬人喊渴

3月20日,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正在排隊等水的八旬太婆李貴珍神情凝重。在該村名為「撮箕槽」的山上,半山腰有一處幾近乾枯的水庫。一些年邁的老人只好到山頂附近的一口水井取水。政府一方面給群眾送水,一方面正採取工程措施,金箱村群眾飲水難的問題近期將得到解決。

據省抗旱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金堂縣系成都市水庫最多的縣,但大部分水庫土壩均出現了裂縫。類似於金堂縣「喊渴」難題,當前全省就有112萬人,其中全省共有71個縣157個旱山村「吃水」難題突出。現在,吃水問題突出的這些地區,已有10多萬人飲水每天靠政府車輛送水解決———這是典型的「季節性的缺水」。

省水利廳水政資源處稱,「季節性缺水」引起的「水短缺」問題日益突出,我省12月至次年5月降雨只佔年降雨量的20%,「十年九旱,十旱九災」。尤其我省又遭遇冬干連春旱,江河來水明顯偏少,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用水形勢十分嚴峻。

用水增多城市供水很惱火

「生活用水量越來越大,然而江河能供的水越來越越少,水資源越來越短缺!」都江堰管理局有關領導稱,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多。

據統計,去年全省總供水量212.3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億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191.11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90.0%。城市建成區總供水量25.13億立方米,以地表水源供水為主,占總供水量的93.9%;按行政分區計算,成都市供水量47.1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4億立方米。

去年全省用水消耗量超過105億立方米,總耗水率(消耗量佔用水量的百分比)為50%。其中生產耗水量91.39億立方米,佔用水消耗總量的87%;生活耗水量12.01億立方米,佔用水消耗總量的11.4%。

危機三:水質性缺水

河道污染有水不能解渴

3月7日,由成都市人大、政協代表擔任的15名水污染治理「政府特約監督員」,重點對成都市區河流污染較為嚴重的河道進行深入調查。本報記者經過全程陪同調查,現場直擊了市區河道污染狀況。在當天的調查中,監督員們發現南堰河、鳳凰河等市區河道污染最為嚴重,可又是這些河道對成都水環境及飲水環境影響最大。

據統計,全省年廢污水排放量約40億噸,部分水域污染嚴重,「水質性缺水」從而成了人水不和諧的突出問題。

昨日,據四川省水文資源勘測局長期對我省主要江河湖庫監測數據表明,我省主要江河湖庫水質狀況呈明顯下降趨勢。我省廢污水排放總量為45.33億噸。其中用戶(包括城鎮居民、工業、建築)廢水排放量為36.39億噸,佔全省廢污水排放總量的80.2%;第三產業污水排放量為1.87億噸,佔全省廢污水排放總量的4.1%。

以岷江中游彭山段20世紀氨氮含量為例,60年代為0.05毫克/升,70年代為0.12毫克/升,80年代為1.07毫克/升,90年代為2.22毫克/升。據2006年1月監測的情況,岷江幹流新津至眉山段、錦江水質污染嚴重,基本為劣Ⅴ類;當前成都周邊河流中沱江水質最差,整體受污染嚴重。

危機四:區域性缺水

水資源少全省8市為缺水區

在人口和耕地最集中的、工農業產值佔全省85%的盆地腹部區,水資源量只佔全省的22%;全省有8個地級市人均水資源量低於1000立方米,屬缺水區。其中,內江市、自貢市、資陽市、遂寧市等地區缺水最為嚴重。

記者萬金龍宋永坤

今天,世界水日主題為「應對水短缺」

鑒於全球淡水資源短缺、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今年3月22日是第15個世界水日,其主題為「應對水短缺」。目的就在於強調國際和地方的合作對解決水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故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