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武漢有哪些資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武漢有哪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12 02:56:24

⑴ 武漢的介紹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武漢具有3500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之地,也是國內科教名城,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三。武漢的高新技術產業、汽車產業和商貿流通產業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武漢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1)武漢有哪些資源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12月,武漢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臨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化學工業區和武漢新港6個功能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

1、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武昌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

2、洪山區,隸屬湖北省武漢市,因境內有洪山而得名,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東與鄂州市隔長江相望,南鄰江夏區,西北環抱武昌區、青山區, 東北與新洲區隔江相望,介於東經114′7″~114′38″之間,北緯30′28″~30′42″之間。

3、武漢新港是由武漢、鄂州、黃岡、咸寧4市港口岸線統一規劃建設而成,目標是「億噸大港、千萬標箱」。武漢新港的左岸從武漢市黃陂區武湖窯頭至黃岡蔡胡廖,岸線全長59.72公里;右岸從青山武鋼運河口至鄂州長港出口,岸線全長71.31公里。

⑵ 武漢有哪些資源

首先是水
還有鋼鐵,應為有一個武鋼在這里,
還有教育資源,在單個城市中武漢擁有全國最多的大學

⑶ 武漢發展的資源條件怎麼樣

武漢發展的資源條件怎麼樣如下
商貿中心,重工業基地是武漢發展的定位武漢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於中國主要城市帶的中心,也位於中國大城市帶的正中心,基本上承接南北,連貫東西,從北方的北京天津到廣州香港要經過武漢,從上海南京到重慶成都也要經過武漢,加上長江水道和漢江水道,武漢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物流和商貿集散中心是必然的。
武漢目前發展的瓶頸不是在於機遇,也不是在於國家的支持,其實主要是在自身,具體說來是在政府武漢從解放後的全國四大城市落魄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是政府那一幫傢伙無所作為造成的,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條件,現在西部的重慶成都都趕上和超過武漢了,國際影響力也超過武漢了,國家的區域中心城市設定中,華中和西北這塊的中心城市竟然是重慶,
重慶那個位置,基本無法對周邊城市有任何影響力。
可以說,武漢的領導班子一日不換,武漢就還將一天天沒落,只要還是這些人坐著那個位置,武漢的前景就不是光明的。

⑷ 武漢哪個區位屬於稀缺資源

二環內。
經濟學上講,既有限而又有多種用途的資源稱為相對稀缺資源,或簡稱稀缺資源。稀缺資源是在零價格下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資源。從專業角度分析,稀缺資源有一定的范圍。如對於我國而言,稀缺資源就是那些在國民建設中國內的資源供給難以滿足國民建設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進口。如稀土,鐵礦,金礦,石油等。

⑸ 武漢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資源有:樟樹、楠竹、杉木、葉茶油茶、女貞、柑桔、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櫟、柿、栗。石灰石、白雲岩、石英砂岩、膨潤土礦等等。人文資源有:黃鶴樓、歸元寺、天堂寨、赤壁古戰場等等。可了上網站:wwwhaohao766.com去參考一下。

⑹ 武漢有礦產資源么

武漢的礦產資源:

武漢市已發現礦產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其中,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儲量最大,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石、白雲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礦儲量1.18多億噸,居全國第一位。

發現優質礦泉水、熱泉8處。此外,還發現金礦點11處,銅礦點9處,錳礦、磷礦點各2處,並有5處發現石油、天然氣的「油氣顯示」。

(6)武漢有哪些資源擴展閱讀

武漢礦產資源的特徵:

1、主要礦產分布較集中,地域特色較明顯

武漢都市發展區內南部為礦產資源集中區,建築石料用砂岩、建築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砂岩、熔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砂岩等礦產集中產出於江夏區和蔡甸區,其中蔡甸區以建築石料用砂岩和玻璃用砂岩為主要特色。

江夏區以熔劑用灰岩和冶金用白雲岩為主要特色,且出露有煤礦。

2、主要礦產開采條件好,加工方便

武漢市主要礦產資源大多為露天易開採的非金屬礦產,後續加工利用均簡單易行,其中,如玻璃用砂岩、熔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砂岩等礦產的礦石有用組分含量高,礦石質量好而穩定,一般無需復雜選礦。

⑺ 湖北省武漢的自然資源

地質、地貌:武漢市地質結構以新華夏構造體系為主,幾乎控制全市地質構造的輪廓。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氣候: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5.8℃ -17.5℃,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1℃(1977年1月30日)。年無霜期一般為2ll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年總輻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l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土壤:武漢市土壤種類繁多,共有8個土類、17個亞類、56個土屬、323個土種。其中水稻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45.5%;其次為黃棕壤佔24.8%,潮土佔17.0%,紅壤佔11.2%;其他有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澤土等共佔1.5%。
植被:武漢市植物區系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過渡的地帶。據統計,全市的蕨類和種子植物有106科、607屬、1066種,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區系成份。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類型。長江、漢水以南以樟樹、楠竹、杉木、葉茶、油茶、女貞、柑桔為代表;長江、漢水以北以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櫟、柿、栗等樹種為主。
動物資源:武漢市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畜禽、水生、葯用、毛皮羽用、害蟲天敵、國家保護動物等動物資源。畜禽動物主要有豬、牛、雞等10餘種、70多個品種。魚類資源有11目、22科、88種,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青、鰱等20餘種。「武昌魚」(團頭魴)是經濟名貴魚種,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水禽有雁、鸛、鵜等8目、14科、54種。白鸛是國家一類保護的珍貴稀有水禽。特種經濟水生物有白鰭豚、江豚、鱉等。白鰭豚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豚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在野生動物資源中,毛皮獸類很少,主要是葯用動物、農林害蟲等。
水資源:武漢市江河縱橫,河港溝渠交織,湖泊庫塘星布,灄水、府河、倒水、舉水、金水、東荊河等從市區兩側匯入長江,形成以長江為幹流的龐大水網。總水域面積達2217.6平方千米,佔全市土地面積的26.1%。其中,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條;有湖泊166個,其中城區內有湖泊43個;各類水庫273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6座,總容量9.25億立方米;共有塘堰8.51萬口,蓄水能力3.3億立方米;據測算分析,在正常年景,地下水靜儲量128億立方米,地表水總量達7145億立方米,其中境內降雨徑流38億立方米,過境客水7047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萬千瓦。
礦藏:全市已發現礦產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其中,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儲量最大,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石、白雲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礦儲量1.18多億噸,居全國第一位。已發現優質礦泉水、熱泉8處,金礦點11處,銅礦點9處,錳礦、磷礦點各2處,並有5處發現石油、天然氣的「油氣顯示」。

⑻ 武漢東湖風景區的自然資源

東湖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國最大城中湖為湯遜湖,同在武漢),建有國家濕地公園。擁有東湖梅園、荷園、東湖櫻園等13個植物專類園。東湖梅園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擁有梅花品種320餘種,其中152個品種登錄國際植物名錄,佔全世界梅花登錄品種的60%,居全球第一,擁有蠟梅品種100餘種,佔世界90%。
東湖荷園是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種,佔世界80%以上,是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荷花品種資源圃。東湖櫻花園與日本弘前櫻花園和美國華盛頓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種植櫻花50多種10000餘株,關山櫻、雲南早櫻等都是櫻花中的極品。植物王國,植物類型多樣珍稀,景觀獨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數佔中國水生植物科數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區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在維護景區生態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鳥的天堂,有珍稀鳥類5大類型234種。其中瀕危鳥類2種、二級保護鳥類9種、省級保護鳥類10種,是觀鳥旅遊的絕佳場所。

⑼ 武漢的自然資源

武漢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⑽ 湖北武漢有哪些土特產

不少出去旅遊的朋友,總會想著帶點特產手信回去與人分享或者贈送親朋好友。那麼武漢特產有哪些?下面整理了武漢十大特產,這些武漢土特產有黃陂荸薺、蔡甸蓮藕、蔡甸藜蒿 、梁子湖大河蟹 、黃陂荊蜜、江夏子蓮等等

1、黃陂荸薺

黃陂荸薺生產地域范圍為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這里所產黃陂荸薺具有球莖扁圓、臍平,表皮棗紅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及味甜等,縱徑≥2.0cm,橫徑≥4cm;單個球莖重≥20g。黃陂區處於江漢河湖水網的邊緣地帶,境內河流湖泊縱橫交織,水利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春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乾冷。有利於黃陂荸薺的生長。

2、蔡甸蓮藕

蔡甸蓮藕,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特產,具有獨特品質,不僅蓮藕外觀通長肥碩、質細白嫩、藕絲綿長,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極富營養,葯用食補兩宜。蔡甸城關建鎮於晉,蓮花湖環抱古鎮,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於漢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濫,礦物質淤積,為蔡甸蓮藕的生長提供了物質基礎。

3、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主產區在武漢市蔡甸區。藜蒿學名狹葉艾,又名蘆蒿、柳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發,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蔡甸藜蒿的種植區域多為以壟崗為主體的丘陵性湖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具有熱豐、水富、光足的氣候特徵,滿足藜蒿生長所需的各種條件,加之境內湖泊星羅棋布,蔡甸藜蒿基地所在區域內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適宜蔡甸藜蒿生長。

4、梁子湖大河蟹

武漢梁子湖大河蟹螃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他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養殖區域北邊較為平坦,南邊多丘陵,通過灌口閘與長江相通。兼有北、中亞熱帶的氣候特點,全區光、熱、水資源豐實。氣候溫暖,多年平均氣溫16-17℃,季節分配夏多冬少,最高值出現在8月份,最低值一般在冬季,兩者都有從西南向東北遞增的規律。全區總積溫5563℃,持續日數在180到190天之間,正因養殖區日照實數較多,為湖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光能條件。

5、黃陂荊蜜

黃陂荊蜜,為中國四大名蜜之一,荊蜜源自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主要野生植物荊條花,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木蘭生態旅遊區。黃陂荊蜜,為荊花蜜,呈淺琥珀色,結晶純白,細膩,味道芳香,甜而不膩,品質純正,在蜜中屬上品。該蜜營養豐富。荊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澱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木蘭生態旅遊區。

6、江夏子蓮

江夏子蓮是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特產。江夏子蓮鮮蓮蓬扁平型、綠色,心皮數25~32個,結實率75%以上;殼蓮卵圓形、黑褐色、縱徑1.45~1.72cm、橫徑1.2~1.52cm,百粒重量140~160g;紅蓮子(去殼帶種皮)紅褐色;鮮蓮子卵圓形、綠色,肉乳白、氣味清香、味甜、芯苦澀;磨皮白蓮近圓形、淺黃白色、百粒重量90~110g。江夏區屬中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鮮明,亞熱帶大陸季風氣候特徵十分明顯。有利於子蓮早春管理。

7、法泗大米

法泗大米歷史悠久,始於唐開元以前。法泗大米蒸煮時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飯口感潤滑細膩、清香味綿、粘性適中、適口性好,米飯表面有油光潤澤,涼後不回生。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帶,土地肥沃,雨量適宜。土壤類型為沖擊淤積而成的潮土類、水稻土類,耕作層20cm至30cm,土壤pH值6.5至7.5,土壤有機質含量≥2%。由於地理環境獨特,這里出產的大米粒型均勻,色澤鮮明,油質透明、清晰,呈玻璃狀,無白肚,在同類大米中首屈一指,佔有得天獨厚之優。

8、李集香蔥

李集香蔥產於武漢市新洲區,李集香蔥因獨具的地理條件和資源環境,融合現代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生產的李集香蔥,植株叢生直立,株高30-35厘米。蔥葉為中空細管狀,長23-26厘米,橫徑0.3-0.4厘米;蔥白較短,長3-5厘米,近根部漸粗,鱗莖膨大不明顯;新洲區李集街是武漢市特色蔬菜種植的著名鄉鎮之一,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有利於發展李集香蔥種植業。李集香蔥種植區域為倒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為由倒水河改道形成的潮泥砂土,土壤肥沃,土層松厚,有機質含量豐富,適宜於種植香蔥。

9、漢南甜玉米

中國的鮮食甜玉米起源於湖北,湖北的鮮食甜玉米起源於漢南。漢南的鮮食甜玉米堪稱'中國一絕',富含維生素A、B1、B2、C、礦物質及游離氨基酸等,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含糖量高達20%,是常規品種玉米的1倍左右,比西瓜還要甜。漢南甜玉米產地范圍為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鄧南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可向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

10、黃陂脈地灣蘿卜

蘿卜在歷史上又稱萊菔、蘆菔、溫菘、土酥,肉質根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幫助消化、清涼止咳、降低膽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葉、種子均可作葯用,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好處, 是中國園藝史上重要的大眾蔬菜。武漢市黃陂區是華中地區蔬菜優勢產區之一,地處我區南北過渡帶,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既擁溫光水之盛,又兼晝夜溫差較大之利。土質疏鬆、肥沃,灰黑色,黃陂脈地灣蘿卜種植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結合山間泉水灌溉的傳統種植方法,造就了黃陂脈地灣蘿卜獨特的品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