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怎麼看待人力資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怎麼看待人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10 18:59:30

1. 面試的時候如何說對人力資源崗位的理解

對人力資源崗位的理解: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

人力資源行業,不管是招聘、找工作、保險代繳、用工派遣、還是績效、單工傷都是在圍繞著人打交道。

企業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人,而不是人圍繞事,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剛好就是人與事之間的橋梁與紐帶。

做HR前,我覺得HR都是搞管理、知性的高端白領,做HR後,才發現原來是打電話跑社保的,剩下的就都是做表的。

曾經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高端白領的樣子,以及「HR」洋氣的名字,讓我羨慕不已;但現實往往很殘酷,看到企業的人事跑醫保局、社保局、制醫保卡、每月做對賬,轉款,辦生育津貼領待遇,簽合同,忙的不可開交。

後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高端白領人資都是通過腳踏實地一步步從基礎工作走上出去的,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底,而不是自己掌握了一些書本上的知識就覺得自己可以舞刀弄槍。

真正的高端人資人才都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而不是紙上談兵,高談闊論。



2. 如何理解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kGwiNgLeHnPk_Cgn70actg

提取碼:4jt9

人力資源是CEO第一工程。任何企業的成功,首先是人力資源的成功,超強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正是阿里巴巴持續成功的有力保障。阿里前組織發展專家張麗俊以親身的體會和思考,為你解開阿里巴巴良將如潮的秘密。本課程在混沌大學等平台上,獲得近200萬點擊播放,成為最受CEO和管理者歡迎的組織課程。本課程將從人才管理角度出發,詳細拆解企業管理的本質,教給企業管理者如何招人、用人,揭示企業人才選、用、育、留背後的邏輯和方法論。

課程目錄:

經營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個好的HR到底應該做什麼?

什麼是願景、使命和價值觀?

HR的頂級能力是什麼?

為什麼總是招不到想要的人?

不同階段企業的招聘重點

如何找到自己的五虎上將?

.....

3. 說說你對人力資源的理解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們的總和。

人力資源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六大模塊
企業應該對人力資源按照下列原則進行管理:
1、系統優化原則。
人力資源系統經過組織、協調、運行、控制,使其整體獲得最優績效的准則
2、能級對應原則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要根據人的能力安排工作、崗位和職位,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3、激勵強化的原則
激發員工動機,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強化期望行為,從而顯著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4、彈性冗餘原則
彈性一般都有一個「彈性度」,超過這個「度」,彈性就要喪失。
人力源管理也是一樣。職工的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作定額都有一定的「度」,任何超過這個「度」的管理,會使員工身心交瘁,疲憊不堪,精神萎靡。
彈性冗餘原則強調在充分發揮和調動人力資源的能力、動力、潛力的基礎上,主張松緊合理、張弛有度,使人們更有效、更健康地開展工作。
PS:2016年12月11日,央視新聞報道稱,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5、互補增值原則
互補增值原則是指充分發揮每個個體的優勢,採用協調與優化的辦法,揚長避短,使人力資源管理功能達到最優。
互補的形式有:知識互補、能力互補、性格互補、技能互補等。
6、公平競爭的原則
競爭各方遵循相同的規則,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考核、晉升和獎勵的競爭方式,目的是培養和激發人的進取心、毅力和創新精神,使人們全面施展自己的才能,達到服務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做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是第一步。
人力資源規劃是根據組織發展戰略和目標的要求,從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科學地分析、預測組織內、外環境變化中的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狀況,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確保在組織未來發展的各個階段獲得人才,並使組織和個人得到長期的利益。
把握以下6點:
1)人力資源規劃是在組織發展戰略和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的一個子系統,是為組織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的。因此人力資源必須以組織的最高戰略為目標。
2)必須充分考慮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要對動態變化進行預測和分析。
3)對人力資源需求和供給的預測要從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進行。組織對人力資源需求,數量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要保證質量,也就是說供給和需求不僅要從數量上平衡,還要從結構上匹配,而後者往往顯得更為重要。
4)制定必要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措施。只有制定出正確、清晰、有效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的需求得到滿足。
5)確保人力資源與組織未來發展各個階段的動態需求。人力資源供求平衡問題是人力資源規劃應解決的核心問題。
包括: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供給預測、人員的內部流動預測、社會人力資源供給狀況分析、人力資源流動的損益分析等等。
6)使組織和個人得到長期的利益。

4. 什麼是人力資源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的含義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 ,簡稱HR)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於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中減去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後的人口。人力資源也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狹義講就是企事業單位獨立的經營團體所需人員具備的能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定義:
廣義:一個社會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狹義:組織所擁有的用以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人力。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經濟學把為了創造物質財富而投入於生產活動中的一切要素通稱為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時間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從現實應用的狀態,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方面。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也具有特質性、可用性、有限性。
通常來說,人力資源的數量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其質量指經濟活動人口具有的體質、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充足的人力資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其數量要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若超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產品,且多餘的人力也無法就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產生不利影響。經濟發展主要靠經濟活動人口素質的提高,隨著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經濟發展中將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基本方麵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應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在勞動年齡,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勞動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國家把勞動年齡的下限規定為15歲,上限規定為64歲。我國招收員工規定一般要年滿16周歲,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0周歲(到60歲退休,不包括60歲),女性為55周歲(不包括55歲),所以我國勞動年齡區間應該為男性16—59歲,女性16—54歲。

5. 如何看待人力資源管理的論文

論文是非常棒的經驗總結呀~值得提倡。
如果論文撰寫的所有內容都是真的基於筆者的親身經歷,那就太棒了~
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實用的科目,企業經營都是離不來的,在這一領域能有真知灼見,有一些創新,值得鼓勵。

6. 說說對人力資源的理解

對人力資源的理解因人而已,主流上有如下解讀:
1、人力資源是企業的基石。大多數企業具備人合屬性,所以沒有人力資源的企業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無論是社團法人,企業法人,非法人組織,有限合夥,普通合夥,都呈現著人力資源的方方面面。
2、人力資源是企業管理創新的發起點。管理的對象是人,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是所有管理的發起點,所以要管理上進行創新,應該從人力資源管理開始,良好的人力資源制度保障,才能推動其他工作制度,順利達成既定目標。
3、人力資源是企業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當人力資源管理者進入到企業戰略層,將會發現所有的企業戰略中都無時不刻閃爍著人力資源的影子,無論是三支柱理論,還是HRBP都是將脫離企業戰略的人事管理重新從人力資源戰略管理角度解構,重組,落地。

7. 你對人力資源是怎麼理解的

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是什麼呢,很多人雖然了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職業,可是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才對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介紹吧,看看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吧。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三才

告訴我們,宏觀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政府對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觀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內部對人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管理一直試圖解決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所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組織應該如何來管理人以使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滿意度達到最大化。人作為組織中一個有價值的資源.這種觀點已經被許多從事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研究的學者所接受。但是.學者們都從各自研究的領域解釋人力資派管理,結果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反而變得模枷不清,難以形成一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定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呢?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

看完了上述三才培訓機構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之後,想必我們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有了一個全面而科學的認識了吧。如果我們有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的想法,建議我們選擇一家正規的人力資源師培訓機構去參加正規的培訓與學習,才是順利拿證的保障。

8. 你是怎樣理解人力資源的他對於員工與企業之間有何意義

中介是幫助人力資源部門找到合適的目標,連接著供需雙方,整合著大量的信息。人力資源最主要的作用是根據公司的需要制定崗位要求,組織策劃招聘,並進行培訓,制定薪酬體系,進行人員績效考核,檔案管理等各種有關人的工作。目標是保證人員勝任自己的崗位,滿足公司要求。

9. 你如何看待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一個專門部門的觀點

摘要 一、合理配置資源

10. 如何理解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人力資源管理,即:

1.對人力資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對人力資源進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據人力和物力及其變化,對人力進行恰當的培訓、組織和協調,使二者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機的結合,使人和物都充分發揮出最佳效應。

2.對人力資源內在要素--質的管理。主要是指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對個體和群體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組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