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珠海主要的綠化樹有哪些
珠海地處亞熱帶、熱帶交匯處,氣候適宜,樹種繁多。城市主要的綠化樹種有:蒲樹、芭蕉樹、翠竹、芒果樹、合歡樹、酒瓶樹、高山榕等。如:
珠海把芒果樹作為路邊的綠化樹有十幾年的歷史了,芒果樹作為一種長青樹,又是果樹,冬天仍可見其綠色身影,夏秋卻可見其沉甸甸的果子,另有風趣.
另外,珠海的市樹是艷紫荊。
謝謝
Ⅱ 廣東花灘森林公園的動植物資源
森林公園內還繁衍著許多珍希野生動物和植物。是動物的樂園,植物的寶庫。動物種類繁多有:山豬、箭豬、穿山甲、果狸、金錢龜、山雞、鷓鴣、鷹、畫眉、白鶴、石蛤等。珍希植物有:桫欏、紅椎、赤藜、禿杉、豬血木等。
Ⅲ 珠海本土生長的植物
紅車、白車是珠海原生態特有樹種。其它地方雖然也有這種樹種生長,但長勢沒有這么好;樹齡也沒有這么長。紅車,木質堅硬,以前常被老百姓用作手推車車輪用料,因此得名。景山公園附近就有一片原生態紅車樹林。多年前調查發現,並建議保護,現在長勢很好。珠海本土生長的名貴樹種還有土 香、白桂木。這些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桂山島、荷包島等離岸島嶼,由於自然條件的影響,保留完好。
Ⅳ 紅樹林是什麼
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謂的紅樹林是指由紅樹科的植物組成,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羔,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公里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1982年,華僑郭春秧特地從南洋帶回"秋茄樹"等三種紅樹林種苗進行育種栽植。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紅樹林的生態適應性
胎生現象——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徵是所謂的「胎生現象」,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後就能在淤泥中紮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未能及時紮根在淤泥中的胚軸則可隨著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數個月,在幾千里外的海岸紮根生長。
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因此紅樹林又被稱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經常處於被潮水淹沒的狀態,空氣非常缺乏,因此許多紅樹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滿足了紅樹林植物對空氣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縱橫交錯,使人難以通行。
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多具有鹽生和適應生理乾旱的形態結構,植物具有可排出多餘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於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我國紅樹林共有3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廣西自治區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其紅樹林面積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強。無論是種類和分布范圍,在太平洋西岸,我國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紅樹林是我國保護物種,近10多年來,先後建立了國家級(3個)、省級(4個)、縣級(8個)紅樹林保護區15個,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法律法規。然而,得到10多種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保護的紅樹林並沒倖免刀俎之災。近40年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紅樹林面積由40年前的4.2公頃減少到1.46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面積1700萬公頃的千分之一。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無視國家法規,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紅樹林,包括幾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壞,其中尤以廣西自治區砍伐紅樹林為甚。全區原有紅樹林22387公頃,到1993年僅剩5654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廣西近幾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規劃的(已批准)即將砍伐的紅樹林將達近1000公頃。
已列入《中國濕地名錄》,國家保護的重要濕地之一的福建龍海紅樹林保護區內,1998年龍海市政府未經保護區主管部門批准,將上馬一頂耗資2500萬元的圍墾工程,圍墾面積460公頃(6900畝)用於搞養殖,將危及33多公頃(490多畝)紅樹林的成活。
廈門西海域,80年代在東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紅樹林,隨著這幾年的圍海造地的不斷擴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面積368公頃,是我國唯一位於市區,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每年有白琴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侯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1984年,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在此越冬的數萬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珠海紅樹林:主要分布淇澳島、橫琴島和紅旗西堤、磨刀門和雞啼門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於淇澳島西北部大圍灣的淇澳紅樹林保護區面積最大,是目前該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連片的林分,樹高4-6米。它不僅是珠海市的珍稀資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紅樹林濕地,同時是全國少有的緊靠大城市的紅樹林區之一。
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廣東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境內,面積1.9萬公頃,199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該區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塗上分布著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其中紅樹植物有12科、16屬、17種,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濕地動物,據初步統計,僅鳥類就有82種,其中留鳥38種、候鳥44種。湛江紅樹林保護區作為我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在控制海岸侵蝕、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紅樹林遭受如此嚴重的圍墾砍伐破壞,而且還在繼續遭受破壞,除了少數破壞紅樹林事件是由於管理不嚴,被群眾的圍墾養殖等活動破壞外,大量的還是當地政府的行為。這就不能簡單地用環保意識差、對紅樹林生態系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或法制觀念不強等原因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經濟利益的驅動。因此,只有提高《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的法律地位,使我們的藍色國土海洋也同陸域土地一樣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灘塗海域「無法、無償、無序」的開發使用狀態,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包括紅樹林在內的灘塗和海洋資源環境。
在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的地方,沿著關渡平原一直到竹圍和淡水的河灘上,斷斷續續的生長著一大片濃密的樹林非常醒目,那就是著名的「紅樹林」。
所謂「紅樹林」:是因這類樹種的皮,含有豐富的「單寧素」,當它曝露在空氣中,就會變成紅色,故因此而得名。
紅樹林大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和海邊,而淡水河口位於北緯25℃左右,這兒也是紅樹林生長的北限,也是全世界紅樹林所住最冷的地區。
一般的紅樹林,是由多種不同的「紅樹科植物」所組成,但是淡水河口的紅樹林,都是清一色屬於紅樹科植物「水筆仔」所組成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筆仔純林」,所以把水筆仔列為「國寶級植物」。
「水筆仔」是非常罕見的「胎生植物」。因為它生長的泥沼地,含有很高的鹽份,種子沒法在土中發芽,於是水筆仔便發展出一種特別的生長方式,它大約五、六月開花,八、九月果實逐漸成熟,成熟的果實並不會掉落,而是緊緊的掛在樹上,果實內的種子會往下長出一根像「筆狀的胚軸」,胚軸稱為「胎生苗」,是一棵小樹苗的莖。三、四月時,胎生苗陸績掉落泥灘中,直接長成一株小樹苗,所以它這種繁植方式,被稱為「胎生植物」。也因為這種特別胎生方式,使水筆仔能克服困境,繁衍出一大片茂密的樹林,同時也兼具了防潮、攔泥、保育的功能哦!
茂密的紅樹林,吸引了不少平原留鳥和過境候鳥,在林中築巢,每年約有一百五十種鳥兒出現,故一年四季皆可賞鳥,透過賞鳥專線電話784-0270,可了解賞鳥活動的動態。此外泥灘上到處可見螃蟹的足跡,運氣好還可看到逗趣的彈塗魚哦!
我國加強紅樹林保護
我國政府近年來採取有力措施保護有「海底森林」之稱的紅樹林資源,特別是發揮紅樹林在凈化重金屬、農葯、生活和養殖污水能力強,防止赤潮發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但由於沿海一些漁民毀林建蝦塘,近10年來,廣西的紅樹林面積減少了10%。大量紅樹林被砍伐、破壞,引起了我國政府的極大關注。目前,我國已建立7個省級以上的紅樹林保護區,保護紅樹林約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並成立了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紅樹林保護、科研與管理體系。
惠東縣吉隆鎮的鹽洲島的白沙村海邊也有紅樹林。
Ⅳ 珠江三角洲的簡介
1.自然資源: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並且由於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三角洲地勢平坦,雨量較四周山丘為少,平均約在1600毫米,而外圍地方可達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熱帶氣候特色,和赤道帶長年高溫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種赤道性作物如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胡椒、榴槤等作物,只能引種熱帶性作物如劍麻、杧果、菠蘿、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
2.交通運輸:交通發達,京廣鐵路的終點,海洋運輸發達
3.旅遊資源:圓明新園位於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佔地面積約為1.39平方公里,它是以北京圓明園為原稿,按1:1比例精選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容中西文化、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商業文化、飲食文化於一體的仿古旅遊景觀,被譽為南中國唯一的皇家園林。
圓明新園融古典皇家建築群、江南古典園林建築群和西洋建築群為一體,為遊客再現了清朝盛世風華。園內西部,是西洋建築群,白色的大理石牆身,精緻的殿內裝飾,讓遊客彷彿置身於古老的歐洲宮殿。
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景區等布局庄嚴、方正,或體現皇族氣派、或展現後宮佳麗的脫俗氣質,黃色的琉璃器宇軒昂,綠色的琉璃充滿生機,紫色的琉璃驅鬼辟邪。
珠三角各城市均有直達珠海的班車,廣州錦漢車站還有旅遊穿梭巴士直達圓明新園,交通十分方便。該園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
海泉灣度假城位於珠海西部,背山面海,天地豁然。投資逾20億的度假城首期坐擁約1平方公里無憂樂土,以罕有海洋溫泉為核心,由兩座五星級度假酒店、集美食娛樂大型演藝於一體的漁人碼頭、高科技的現代劇院、刺激動感的神秘島主題樂園、星級服務的康體中心、為健康加油的健身俱樂部等七大項目構成。海泉灣度假城打破傳統單一度假模式,開創多元化綜合旅遊度假新體驗。
珠海海洋溫泉源自大海深處,源源流淌,經年不息,泉井自噴高度達11米,是罕見的優質海底溫泉。清澈透明,水溫高達80攝氏度以上。據權威機構監測鑒定:含有30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有纖體、美膚、活血、保健等功效。
2.7公里綿長的海岸情侶路,20多萬平方米的湖面水系,30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令海泉灣度假城保持和諧完美的生態環境。
珠海市風景秀麗的香爐灣畔,矗立著一尊巨型石雕——珠海漁女,她領戴項珠,身掮魚網,褲腳輕挽,雙手高高擎舉一顆晶瑩再現璀璨的珍珠,帶著喜悅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昭示著光明,向人類奉獻珍寶。這座石雕,身高8.7米,重量10噸,用花崗岩石分70件組合而成, 是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傑作。而今,這座雕像已成為珠海市的象徵,漁女優美的傳說,伴隨著珠海市在國內的知名度,流傳越來越廣、越遠。
九洲城座落在石景山旅遊中心和珠海賓館之間,建築面積近二萬平方米, 以城樓、殿堂、迥廊、涼亭、 水榭構成一座外表古樸幽雅,而裝修現代化的建築群。九洲城仿北京大前門設計,高十二米,寬五十米,巨蓋峨牆,檐牙高啄,十分壯觀。全城有三十多個商場,貨物品種從高檔家電、珠寶玉石、古書畫到食品、服裝、文具、葯品、日用品,應有盡有。
4.產業特點: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特色文化:詳見http://..com/question/11238494.html?fr=qrl
累死我了,不加分你可是真的對不起我了
Ⅵ 珠海唐家灣屬於哪個區
珠海唐家灣屬於香洲區。
唐家灣鎮,隸屬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位於香洲區北部,珠江口西岸,北、西面臨中山市南蓈、三鄉兩鎮;南面、西南面與市區鳳山街道界涌社區和東坑社區及翠香街道辦的神前村接壤;東臨珠江口,與香港大嶼山隔海相望。
唐家灣鎮下轄唐家、唐樂、雞山、後環、銀星、那洲、永豐、淇澳、北沙、會同、寧堂、官塘、下柵、上柵、東岸、金峰等16個社區。總人口127543人(2017年)。2015年工業實現產值189.1億元、增加值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5.5%和25.2%,增速居珠海全市第一。
植物資源:
唐家灣鎮山林地區大部分為經濟林用地。丘陵地帶主要植物有林金娘科樹木百多種。濱海鹽漬地帶由松樹、榕樹、苦楝樹、秋茄樹、角果木、木欖、桐花樹、蘆葦等幾十種植物構成紅樹林植物群體,主要分布在上柵涌口、雞山涌口和淇澳島北部和南部。
淇澳紅樹林位於淇澳島西北部的大圍灣,20世紀60年代,紅樹林面積只有1000多畝,1990年至2004年擴大面積至2560畝,是珠江三角洲最大一片紅樹林。林灘屬濱海鹽漬沼澤土,被譽為「海上森林」。
Ⅶ 珠海十大景點是什麼
圓明新園、東澳島、唐家共樂園、珠海漁女、梅溪牌坊、農科中心、飛沙灘、珠海烈士陵園、黃楊山景區、淇澳島十個景點為「珠海十景」。
1、圓明新園是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圓明新園融古典皇家建築群、江南古典園林建築群和西洋建築群為一體,為遊客再現圓明園。
2、東澳島非常完整地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潔白的沙灘、湛藍的海水、明媚的陽光與島上濃綠的森林構造了東澳島幾近完美的生態旅遊環境。
3、共樂園位於珠海市唐家灣鎮鵝嶺北麓的兩座山岡之上,依山傍湖、亭榭相招、林蔭蔽日、風景幽美、是一個富有園林特色的情趣的旅遊勝地。
4、珠海漁女雕像位於珠海市香爐灣畔,這尊珠海漁女雕像有8.7米高,重量10噸,用花崗岩石分70件組合而成,是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傑作。漁女雕像已成為珠海市的象徵,是珠海一處著名的免費的旅遊景點。
5、梅溪牌坊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用花崗岩製造,中西合璧的藝術造型,恰到好處的珠海市力學結構和精美的雕刻裝飾。中國牌坊藝術展館更是匯聚了中國現存的牌坊精品模型。
6、珠海農科奇觀:(珠海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63年,其前身為珠海縣(後改市)農科所是到2008年止珠海唯一的一所綜合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
7、沙灘海濱旅遊區位於珠海西部高欄島的東南部,是一個純天然的海灘,被評為珠海十景。飛沙灘長約600米,寬約200米,腹地寬廣,植物茂盛。多為木麻黃、大葉相思、椰樹、浪鼓等亞熱帶樹種。
8、珠海烈士陵園:位於香洲區,正門在珠海市鳳凰路,為紀念1925年4月26日晚「香洲兵變」遇難烈士27人而建。1979年珠海建市後,又大規模修葺烈士墓,並辟為風景旅遊區。1984年被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9、黃楊山:位於珠海市斗門區中西部,九峰相連.第一峰海拔580米,面積30多平方公里,有「珠江門戶第一峰」之稱。
10、淇澳島:有大橋與市區相連。淇澳島動植物資源豐富,島的北部設立了紅樹林濕地保護區。淇澳島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白石街、天後宮、抗英炮台和蘇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7)珠海植物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珠海十景之一:黃楊山景區
黃楊山位於珠海市斗門區中西部,九峰相連.第一峰海拔580米,面積30多平方公里,有「珠江門戶第一峰」之稱。黃楊八景有茶田吐翠、金台精舍、第一石門、赤腳仙蹤、無底深潭、金台銀瀑、環海鏡面、也字山峰。
黃楊山主峰583米,屹立於珠海市斗門縣境內。被稱為「珠江門戶第一峰」。山上有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為黃楊八景之一。
是南宋未年,諸忠臣護衛著祥興帝趙丙是廣東新會崖門海面擺開千艘戰船抗擊元兵失敗,丞相陸秀夫背負年幼的祥興帝投海殉國。大將張世傑率領余部突圍,卻在南海遇上狂風舟覆而亡,其屍漂流至黃楊山下的大赤坎,被村民安葬於黃楊山麓。
Ⅷ 植物資源有哪些分類
植物資源是指能提供物質原料以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可利用植物。植物資源從廣義上說,也可包括農林栽培和利用的植物在內,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植物資源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按用途分類,大致可劃分為食用、葯用、工業用、改造保護環境類和種質資源5大類。
食用類植物資源包括直接和間接食用的植物,間接食用植物是指飼料、餌料和蜜源植物。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有8類,即澱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劑植物、蛋白質植物、油脂植物、維生素植物、食用色素植物、飼料植物和蜜源植物。
葯用植物包括中草葯和植物性農葯兩類。葯用植物自古以來在人類與疾病的斗爭和保健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如生津安神大補元氣的人參,治療小兒麻痹症的特效葯石蒜鹼,用於製造可的松的薯芋皂甙元,用於治療冠心病的蘿芙木鹼,抗白血病的有效葯物三尖杉脂鹼和高三尖杉脂鹼等。至今為止,植物萃取物在治療腫瘤、艾滋病、心血管病與精神病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另外,從植物中尋找和研製能高效殺蟲、殺菌的低濃度農葯的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之中。
工業用植物資源包括木材、纖維、鞣料、芳香油、膠脂、工業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資源。工業用植物資源可用以紡織、造紙、編織、印染、制葯、化工原料等方面。
這部分植物包括5類。一為防風固沙植物,如木麻黃、大米黃、多種桉樹、銀合歡、楊樹等。二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銀合歡、金合歡、雨樹、牛油樹、洋槐及多種木本油料植物。三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鹼蓬、紫蘇、紫雲英、紅萍等。四為監測和抗污染植物,如鹼蓬、鳳眼藍、大多數綠色植物和許多水藻。五為綠化美化、保護環境植物,包括各類草皮、行道樹、觀賞花卉、盆景等。
每一種植物物種具有不同的遺傳特性,都應視為不同的種質。每一種具有不同特徵的植物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然而由於人們對於天然植被的不合理開發和破壞,以及局部地區環境的嚴重污染,一些植物種類已瀕危或滅絕。而種質的丟失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須建立有用植物的「種質庫」。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應擔負起保護種質資源的重大任務。
Ⅸ 請問一下,珠海常見的植物有哪些
懸領花,(屬於小灌木)。地桃花,(屬於亞灌木)楓香(屬於喬木)。田基黃(屬於小草本)。鴉膽子(灌木或小喬木屬於苦木科。高三米)。草龍(柳葉菜科)。白花蟛蜞菊(又名: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