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洋生物中哪些可以食用
只要沒毒素,基本都可以食用。
1、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2、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
⑵ 海洋生物中可供食用的動物資源有哪些
海洋生物中還有大量的動物資源,其中有1.5萬~4萬種魚類,對蝦等殼類動物兩萬多種,貝殼等軟體動物8萬多種,還有鯨、海參、海豹、海象、海鳥等,構成了生機勃勃的海洋世界。在海洋水產業中,魚類是水產品的主體,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目前,世界各地從海洋中捕撈的大量水產品中,90%以上是魚類,其餘為鯨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魚類種類繁多,可供食用的就有1500種之多。魚類屬於養生的佳品,營養價值非常高,味道鮮美,經常食用可健腦益智。
⑶ 關於海洋的食物資源有哪些介紹
地球上的海洋
是
生命的搖籃
,從第一個有生命力的細胞誕生至今,仍有20多萬種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從
低等植物
到
高等植物
,從植食動物到
肉食動物
,加上
海洋微生物
,構成了一個龐大的
海洋生態系統
,蘊藏著不可限量的
生物資源
。據估計,全球
海洋浮游生物
的年生產量(
鮮重
)為500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條件下,每年可提供給人類夠300億人食用的水產品,可以說這是一座極其誘人的食物寶庫。
在很久以前
,人類就已經開始食用
海洋食品
了。
古埃及人
曾在尼羅河和地中海上捕魚,並試圖在池塘里進行人工養殖,因為魚類是他們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古希臘人
也廣泛地利用魚類和貝類,包括海水和淡水中的,他們將魚類和貝類製作成美味的罐頭以及
咸干魚
。
⑷ 一次性可食用餐具的核心資源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下哈~
⑸ 供人類食用的種類到底有多少,人類還在尋找新的食物品種嗎
自然界供人類食用的食品有數百種,根據 其來源可分為植物性食品和動物性食品兩大類. 前者包括谷類,豆類,蔬菜, 前者包括谷類,豆類,蔬菜,水果和菌 藻類等,主要提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 藻類等,主要提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 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 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 後者包括肉類,魚類,蛋類,乳類等, 後者包括肉類,魚類,蛋類,乳類等, 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脂溶性維生素, 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脂溶性維生素, 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⑹ 中國可食用植物有多少種
中國食用植物有2000餘種;
中國也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30000多種植物,僅次於世界植物最豐富的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蘚植物106科,佔世界科數的70%;蕨類植物52科,2600種,分別佔世界科數的80%和種數的26%;木本植物8000種,其中喬木約2000種。
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屬750種,中國就有11科34屬240多種。針葉樹的總種數佔世界同類植物的37.8%。被子植物佔世界總科、屬的54%和24%。 北半球寒、溫、熱各帶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國幾乎都可以看到。水杉、水松、銀杉、杉木、金錢松、台灣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樹等為中國所特有。水杉是一種高大喬木,被列為世界古稀名貴植物。金錢松產於長江流域山地,葉子簇生在短枝上,狀如銅錢,春夏蒼綠,秋天變黃,是世界五大庭園珍貴樹種之一。
中國食用植物有2000餘種;葯用植物3000多種,長白山的人參、西藏的紅花、寧夏的枸杞、雲南和貴州的三七等,均屬名貴葯材。
花卉植物種類極多,「花中之王」——牡丹,為中國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艷麗,被推崇為中國的「國花」之一。中國的森林按氣候帶分布從北向南有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林和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熱帶季雨林、雨林。其中亞熱帶森林在物種多樣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帶其它地區無與倫比的。
⑺ 動物資源有哪些分類
地球上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溫度差別以及復雜的地形使得植被呈現多種多樣的類型,從而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的但又各不相同的自然環境。動物資源按照主要用途分類,大致可以分為珍貴特產動物、食用動物、葯用動物、工業用動物、實驗動物、害蟲害獸的天敵動物、觀賞動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動物等8類。
珍貴特產動物指具有重要經濟價值或學術價值的特產種類,如哺乳動物中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白唇鹿、黑麂、野氂牛、藏羚和台灣猴等,鳥類中的鴛鴦、褐馬雞、藍馬雞、藍鷳、紅腹錦雞、皇腹角雉、綠尾紅雉、幾種長尾雉以及揚子鱷、大鯢等。
食用動物可分為水產、禽類、獸類3種。食用水產動物指海洋和內陸水域中的可食用的動物資源。食用禽類包括雞、鴨、鵝等家禽以及野生飛禽中的各種野雞、雁、野生雉雞類及斑鳩等,森林鳥類如鷓鴣、松鳥、鵪鶉和斑鳩等均為食用禽類中的上品。至於食用獸類,哺乳動物中的有蹄類是最為重要的食用動物。
中國是使用動物葯材最多的國家。無脊椎動物中葯材有石決明、地龍、蠍等。脊椎動物中葯用魚類有海馬和海龍等。葯用兩棲類有蟾蜍、中國林蛙等。爬行類葯材也有數十種,如龜板、鱉甲、蛤蚧和銀環蛇等。哺乳動物類葯材有麝香、鹿茸及鹿角、熊膽、甲片等。
工業用動物資源用於制裘、製革,提取香料、脂類,製作羽絨及其他工業用途等。例如鯨皮和各種大中型蛇皮是良好的製革原料,鱷皮製品則更為名貴。鯨類可提供大量的脂肪。天鵝及野鴨絨質輕而軟,保溫性能好,可加工成絨衣絨被。
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傳統實驗動物如小白鼠、大白鼠、家兔和豚鼠已經不能滿足各專項實驗的需要。因而,野生實驗資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重視。中國有靈長類動物14種,用作實驗的主要是獼猴。它被廣泛用於避孕、免疫、內分泌、腫瘤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研究。
天敵動物資源十分廣泛,包括食蟲昆蟲,如捕食性的瓢蟲、草蛉、蜘蛛、蟎類,各種害蟲的寄生蜂、寄生線蟲、寄生真菌、細菌和病菌,各種青蛙和蟾蜍,食鼠的蛇類,食蟲鳥類和獸類等。貓頭鷹類是嚙齒動物的天敵,它們在控制害獸的數量及維持自然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小型猛禽給農、林、牧業帶來的直接或問接的經濟效益,甚至超過了它們自身的個體經濟價值。
觀賞動物種類繁多,如魚類中的中國金魚,鳥類中的各種鶴類、天鵝、紅腹錦雞、綠孔雀、犀鳥、鷺類、相思鳥、畫眉與黃鸝等。哺乳類中的各種靈長類、鹿類、熊類、虎、豹、大熊貓、小熊貓、象等。
許多媒介昆蟲在生命活動中給一些靠蟲媒傳授花粉的作物帶來豐產。原生動物如眼蟲,可作為有機污染的指示動物。不少低等動物在凈化水質、保護環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多種浮游動物、底棲動物是經濟魚類的餌料。多種食用價值不高的海洋動物卻能用來加工成畜、禽飼料。小型海獸如海豚、海獅及海豹,具有潛水能力強、智力發達、性情溫馴以及嗅覺、聽覺靈敏等特點。它們不僅是現代仿生學的研究對像,而且還可加以馴養用於潛水作業及某些特殊的軍事用途。至於飛鴿傳書、義犬救主、金絲鳥預報瓦斯等,更是早被人們所熟知的常識了。
⑻ 可以做食品的有哪些花
常見可食用的花有:
1、梨花:梨花,薔薇科梨屬,梨樹的花朵。梨樹,落葉喬木,葉圓如大葉楊,干有粗皮外護,枝撐如傘。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同雪花,具有濃烈香味。果可供生食外,還可釀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葯用。
2、桂花:桂花香氣撲鼻,含多種香料物質,可用於食用或提取香料。中國已形成湖北咸寧、湖南桃源、安徽六安、廣西桂林、貴州遵義、湖北武漢等集中種植桂花的地域。3、桃花:桃花可製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經絡、滋潤皮膚的葯用價值。其花語及代表意義為:愛情的俘虜。每年3~6月份,各地會以桃花為媒,舉辦不同的桃花節盛會。
3、荷花: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
4、百合:百合鱗莖含豐富澱粉,可食,亦作葯用。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
當然北方的洋槐花、榆錢等等也是可以食用的。
⑼ 植物資源有哪些分類
植物資源是指能提供物質原料以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可利用植物。植物資源從廣義上說,也可包括農林栽培和利用的植物在內,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植物資源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按用途分類,大致可劃分為食用、葯用、工業用、改造保護環境類和種質資源5大類。
食用類植物資源包括直接和間接食用的植物,間接食用植物是指飼料、餌料和蜜源植物。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有8類,即澱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劑植物、蛋白質植物、油脂植物、維生素植物、食用色素植物、飼料植物和蜜源植物。
葯用植物包括中草葯和植物性農葯兩類。葯用植物自古以來在人類與疾病的斗爭和保健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如生津安神大補元氣的人參,治療小兒麻痹症的特效葯石蒜鹼,用於製造可的松的薯芋皂甙元,用於治療冠心病的蘿芙木鹼,抗白血病的有效葯物三尖杉脂鹼和高三尖杉脂鹼等。至今為止,植物萃取物在治療腫瘤、艾滋病、心血管病與精神病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另外,從植物中尋找和研製能高效殺蟲、殺菌的低濃度農葯的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之中。
工業用植物資源包括木材、纖維、鞣料、芳香油、膠脂、工業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資源。工業用植物資源可用以紡織、造紙、編織、印染、制葯、化工原料等方面。
這部分植物包括5類。一為防風固沙植物,如木麻黃、大米黃、多種桉樹、銀合歡、楊樹等。二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銀合歡、金合歡、雨樹、牛油樹、洋槐及多種木本油料植物。三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鹼蓬、紫蘇、紫雲英、紅萍等。四為監測和抗污染植物,如鹼蓬、鳳眼藍、大多數綠色植物和許多水藻。五為綠化美化、保護環境植物,包括各類草皮、行道樹、觀賞花卉、盆景等。
每一種植物物種具有不同的遺傳特性,都應視為不同的種質。每一種具有不同特徵的植物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然而由於人們對於天然植被的不合理開發和破壞,以及局部地區環境的嚴重污染,一些植物種類已瀕危或滅絕。而種質的丟失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須建立有用植物的「種質庫」。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應擔負起保護種質資源的重大任務。
⑽ 海洋里有哪些資源
1、水資源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水不僅是寶貴的水資源,而且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加強對海水(包括苦鹹水,下同)資源的開發利用,是解決沿海和西部苦鹹水地區淡水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海水淡化,是開發新水源、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
2、食物資源
僅位於近海水域自然生長的海藻,年產量已相當於世界年產小麥總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這些藻類加工成食品,就能為人們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海洋中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滿足300億人的需要,海洋中還有眾多的魚蝦,真是人類未來的糧倉。還有南極的磷蝦,每年都產50多億,我們只捕撈1億~1.5億噸,就能達到全世界魚蝦捕撈量的一倍還多。
3、油氣
世界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其石油資源量約佔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世界海洋油氣與陸上油氣資源一樣,分布極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數十處近海海域中,石油、天然氣含量最豐富的數波斯灣海域,約占總貯量的一半左右;第二位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灣海域;其次是亞太、西非等海域。
4、錳結核
世界大洋海底錳結核的總儲量達30000億噸,僅太平洋就有17000億噸,其中含錳4000億噸,鎳164億噸,銅88億噸,鈷58億噸。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過3000米的深海底部。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30′~20°、西經110°~180°海區最為富集。估計該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千米富集高品位錳結核,其覆蓋率有時高達90%以上。
5、砂礦
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包括海流與潮汐)、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金紅石與獨居石等共生復合型砂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