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植樹如何讓水資源豐富
擴展閱讀
英雄聯盟韓服鑽石多少錢 2025-05-20 14:02:51
石油佳禾園怎麼樣 2025-05-20 13:48:28

植樹如何讓水資源豐富

發布時間: 2022-05-03 05:25:48

⑴ 植樹坐水

坐水栽植抗旱 坐水種是一種耕作栽培模式,又稱抗旱點種。

即在播種或植樹的土坑先注水後播種或栽培,使作物種子或根須恰好坐落在灌溉水濕潤過的土之上,然後覆土,這種栽培模式稱為坐水植樹。
技術

坐水栽植抗旱植樹技術:

水是生命之源,在造林上合理利用水資源,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關鍵因子,圍繞著水搞生態建設是根本的切入點,根據全市的降水情況及預備造林地的立地類型特徵,將工程措施及其它關鍵技術組裝配套,提出綜合性的坐水栽植的造林思路,包括整地、固沙、節水、優質樹種選擇、造林方式等,力求經濟實用、易於操作。

1、主導因子

立地條件、樹種選擇、整地規格、根寶浸蘸、造林方法、灌水標准。

2、立地條件

⑴丘陵坡地中下部、平緩山地、退耕還林地、溝壑灘地;

⑵沙地(流動、半流動沙地)、丘間低地、覆沙山地。

3、樹種選擇

⑴2/2特級楊大苗高250cm,地徑2cm,主根長15-20cm;

2/2一級楊大苗高250cm,地徑1.8cm,主根長15-20cm;

1/1特級楊大苗高170cm,地徑1.2cm,主根長15-20cm;

⑵一年生山杏特級苗高50cm,地徑0.4cm,主根長10-15cm;

一年生白檸條苗高50cm,地徑0.3cm,主根長10-15cm;

一年生沙棘苗高40cm,地徑0.3cm,主根長10-15cm;

⑶二年生黃柳插穗高100cm,地徑0.5cm以上,上徑0.3cm以上。

4、整地規格

⑴機械整地(開溝),溝深35cm,溝內挖(長×寬×深)50×50×65cm大坑(距地平面100cm深),適栽特級苗、一級苗。

⑵人工整地開挖(長×寬×深)40×40×60cm大坑,適栽1/1特級苗。

⑶人工整地開挖(長×寬×深)40×40×40cm中坑,適栽白檸條、山杏苗。

⑷人工整地開挖(長×寬×深)30×30×30cm小坑,適栽沙棘一級苗。

⑸人工扦插造林整地,沿網格線挖栽植溝,深90cm,寬度可自定(階梯式溝),溝內不存留干沙子為宜或剝離地表干沙層,用鋼釺直錘下深90cm插苗孔,栽苗時注意濕沙回填,適宜流動、半流動沙地人工黃柳扦插造林。

5、栽植苗木,根寶浸蘸(吸水劑、ABT生根粉),灌水標准及覆膜。

⑴2/2楊大苗首次灌水30公斤,將苗木直立坑中央,回填土30cm,水滲透後,第二次灌水30公斤,填土踏實,並埋培30cm高的抗旱堆。

1/1楊大苗一、二次灌水分別為20公斤,其它工序與2/2楊大苗植法相同。

⑵灌木苗(白檸條、山杏、沙棘),一次性灌水10公斤,填土踏實,培埋抗旱堆10cm。

⑶人工黃柳扦插造林,扦插浸蘸根寶50cm高,埋深90cm,上露10cm。

⑷凡屬喬木造林一律實行覆膜保濕造林。

以上要點在應用中,要密切配合當地的造林地的立地條件,發揮靈活性和創造性,保證達到最佳效果。

⑵ 種樹地表水高怎麼辦

可以建個50米挖一條排水溝,如果溝里的水不能自然排出,就要用泵把它抽出去,這樣地表的水位就會下降。這樣無論種什麼都可以。

⑶ 植樹造林涵養水源是怎麼樣涵養的高中地理

樹木分為三部分。樹冠部分可以截流
大氣降水
,樹幹部分可以阻擋
地表徑流
,樹根能夠抓取土壤,吸收水分,
防止水土流失
。總體的作用就是保持水土,涵養水源。

⑷ 種樹可以凈化水源嗎

這個是不可以的。
飲用水的凈化
在戶外運動中,我們找到的水不一定都是干凈的,看起來比較干凈的水,也有可能被污染,例如動物的屍體、糞便、寄生蟲和重金屆離子等。有些水裡還可能有大量的細菌和變形蟲等原生動物。在找到水源後,最好不要急於飲用,應就當時的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消毒處理,以免因飲水而中毒或傳染—卜疾病。在野外,即沒有可靠的飲用水又無檢驗設備時,我們可以根據水的色、味、溫度、水跡概賂地鑒別水質的好壞。
純凈的水在水層淺時無色透明,深時呈淺藍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觀察,通常水越清水質越好;水越渾則說明水旦含雜質多。水色隨含污不同而變化,如含有腐殖質呈黃色,含低價化合物呈談綠色,含高價鐵或錳呈黃棕色,含硫化氫里淺藍色。
一般清潔的水是無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則常有一些異味,如合硫化氫的水有奧雞蛋味,含鹽的水則帶咸昧,含鐵較高的水帶金屬銹味,含硫酸鎂的水有苦味,含有機物質的水有腐敗、臭、霉、腥、葯味。為了准確地辨別水的氣味,可以用一隻干凈的小瓶,裝半瓶水,搖盪數下,打開瓶塞後立即用鼻子聞,也可把盛水的瓶子放在約60℃的熱水中,聞到水裡有怪味,就不能飲用。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流動的或者有魚類活動的山泉或小溪的水導致染病的機率並不大。在野外找到後一定要凈化處理後再飲用。
下面介紹幾種簡便可行的野外水處理方法。
1.煮沸法
煮沸法是段常見也是圾行之有效地方法。在海拔2500m以下,把水煮沸,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簡便實用。在平原郊遊或野炊時,多採用這種方法對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進行消毒以保證飲水和做飯的需求。如果在海拔3000m以上,煮沸的時間應加長。因為高海拔狀態下,水的沸點會降低,不利於滅菌。海拔5000m左右,煮沸10分鍾。
2.沉澱法
將水收集到盆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放人少量的明礬並充分攪拌,沉澱約1h後就會得到清澈的飲用水。牙膏對水裡的懸浮物有較強的沉降作用。在水中擠少量牙膏,攪拌後沉澱也有同樣的效果。沉澱法也可以與煮沸法合起來使用,煮沸消滅病原體,沉澱清除懸浮物。
3、吸附法
活性炭對水中的懸浮物和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在水中故人活性炭能有效地凈化水質。也可以利用點箕火剩下的木炭。注意選擇木炭時耍選擇相對堅固的,否則凈化後的水還要過濾才能飲用。因條件限制,也可以用一些含有粘液質的野生植物凈化揮濁的飲用水。如灌叢的根和莖,榆樹的皮、葉、根,木棉的枝和皮,仙人拿和霸王鞭的全株,水英蓉的皮和葉,都含有粘液質,都合有糖類高分子化合物。這些植物與鈣、鐵、鉛、鎂等二價以上的金屬鹽溶液化台,形成絮狀物,在沉澱過程中能吸附懸浮物質沉底,起到凈化渾水的作用。用野生植物凈水,最好挑選新鮮的植物,將其搗爛磨碎。
4、過濾法
在水源比較混濁,有懸浮物、蟲卵、蠕蟲及昆蟲幼蟲等生物時,可以選擇過濾法來凈化水質。可以用長襪,手帖等製造一個過濾器。重復幾遺後,就能得到相對於凈的水。最好做一個過濾器:用一個礦泉水瓶,把瓶底割掉,瓶口向下,在瓶里依次演緊木炭、干凈細砂、木炭、細砂。將不清潔的水侵促倒入自製的簡易過濾器中,等過濾器下面有水隘出時,即可用盆或水壺等將過濾後的干凈水收集起來。如果過濾後的水還不令你滿意,可以重復進行。沒有礦泉水瓶,也可以用其他的類似容器。關鍵是砂、炭要交替放置,壓緊,這也是戶外運動中常用的方法同樣的原理,用竹筒、樹皮也可以製作這樣的過濾器
5.滲遼法
發現水源里有懸浮物或水質混濁不清或飲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時.可以在離水源2—3m處下挖一個境,讓水自然滲到坑裡,坑裡滲出的水較之從河湖他地中直接提取的水清潔許多。
6.葯物法
對野外的水源不放心,又沒有時間進行其他方法凈化時,最簡單省事的辦法是葯物消毒。現在有商品「水葯片」,一片就可以對2L水進行消毒。另外,碘、碘酒、漂白粉、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每L水中加入碘2滴或者漂白別4澇,充分格勻,半小時就可飲用了,不過,這樣消毒的水會有一點不太舒服的味道。以上的方
法,往往可以交叉使用,效果更好。
在一般情況下,泉水、井水、暗流水、雨水、原始河水可以直接飲用。水庫水、湖水、溪水、池水、雪水等應該處理一下再飲用。對於煮飯來說,水庫水、溪水、雪水利一般有色的河水都可以直接使用。在原始森林中,許多小溪、河流表面看起來清澈干凈,實際亡印含有多種有害的病菌。人一旦喝下去就會染上保痢疾、瘧疾這樣嚴重的疾病。

⑸ 植被如何釋放水源,比如水土流失治理上游植樹造林後,下游枯水期水量增多

植被不具有水源的作用。而之所以植樹造林之後枯水期水量增多,是因為植被調節了水位季節變化,使水位季節變化變小。同樣的年均徑流量下,變化的小了,那麼豐水期水量變少,枯水期水量就變多了。

⑹ 如何保護水資源

保護環境,清理水源垃圾,不要隨意傾倒生活垃圾,從源頭凈化水源。減少水污染,是水質的關鍵保證節約樹木,不要濫砍伐森林,防止水源的枯竭。提高水的再循環、再利用,使其發揮最大功效。加強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力度。

在使用水資源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水,有的企業沒有對工業廢水進行凈化而惡意排放廢水,對於這樣的企業各級政府必須採取措施立即停止生產,令行禁止。

(6)植樹如何讓水資源豐富擴展閱讀: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資源

⑺ 人們常說,植樹造林,涵養水源.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什麼作用

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增加大氣濕度,促進降水。還有就是植物的葉片能阻擋雨水直接對地面的沖刷,減緩地面徑流,堆積在地面的落葉也能蓄藏大量的水分,根系能固定表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這些都有利於水下滲,從而涵養了水源。

⑻ 寫出十條如何保護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措施:

一、節約用水,建立危機意識

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要在全社會呼籲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環利用水。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二、發展中水處理

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三、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綜合利用。

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四、慎用清潔劑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我國生產的洗衣粉大都含磷。大量的含磷污 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五、綠色生產,拒絕污染

任何一個生產企業都在使用水資源,在使用水資源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水,有的企業沒有對工業廢水進行凈化而惡意排放廢水,對於這樣的企業各級政府必須採取措施立即停止生產,令行禁止。作為企業應該加大科研力量轉變生產模式,走綠色生產道路。

六、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和保護水資源是一脈相承的,是不沖突的,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質的優劣,所以在一些原始植被被破壞的地方,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退耕還林活動,真正意義上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

七、珍惜紙張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八、多植樹

森林有涵養、吸收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九、實施調水工程

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十、嚴格用水管理

依法推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對建設項目取水、用水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強化取水許可審批,從源頭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

⑼ 植樹造林與保護水資源的關系

爭議:有利於保護水源(主流);加速蒸發(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地下水。不過,都承認兩者有關系

⑽ 怎樣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防風固土、水源涵養、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林產品供給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通過林業用地規劃,適地適樹的原則,在一定的面積上採取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撫育及管護而成為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