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怎麼樣,在二線城市有發展前景嗎
是否有發展前景,看你所在的企業,個人的能力和面臨的機會。
1、中國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體量大,速度快;不要盲目信從網上唱衰國內經濟的論調。
2、企業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因為經濟發展了,老闆、管理和職工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因為開放交流國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了。
3、二線城市,比如各省會城市和沿海工業城市,經濟基礎較好,潛力較大,這里的企業實力、規模和管理都不差。
4、術業有專攻。企業規模大了,就要有人分管人力資源,甚至再細分招聘、培訓、績效、勞資、薪酬,甚至企業文化,這就是你專業的切入點。
5、企業用人,都喜歡召之即來,來就能用,那麼你是科班出身,做HR有先天優勢,這是企業領導人的定向思維。如果你在這個職業勤奮、多學、多做,積累三兩年,會獲得加薪晉職的機會。
6、高職必然高薪,這是職業的價值規律決定的。隨著經歷的增加,能力的提高,你可以承擔的責任會越來越重,那麼你的許可權和匯報也隨之上漲。權責利對等嘛。
7、那麼前景是什麼?你自己先說明白。
按照常規做法,就是HR專員→HR主管→HR經理→HRD→VP→常務副總,或者創業。
『貳』 人力資源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作為一個從事人資工作兩三年的人給你的回答:就業前景還是要看你的工作地點。
1,人力資源發展較好的地方就是北上廣,深圳,沿海這些城市,中部地區一般,越是小城市越沒有發展。
2,大公司比小公司發展要好,大公司人力資源部是獨立分開的,甚至一個版塊有一到兩名專員負責,大部分中小型公司一般行政人事不分家。
3,專業對口比較重要,職業資格證也很重要,比較難考。
4,性格也重要,要耐的煩,要樂觀,隨和。
5,就業初期,就普遍而論,女生比男生好找人資工作,後期男生比女生發展空間要大。
這條路不好走,希望你能不放棄加油一直走下去。
『叄』 剛畢業想做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請問去大連發展好還是去沈陽
說實話,東北三省的人資工作發展的都比較一般。相對比較,還是根城市發展有直接關系。沈陽因為是省會,企業發展相對較快,而且近幾年沈陽發展比大連要稍微好一點,所以,沈陽的人資做的稍微好一點。不過,也跟具體企業有直接關系。總的來說,大企業模塊分的細一點,你學習的會快一些,專業技能提高的多一些。小企業你的工作能力提高的會多一些,人資接觸的會廣一些。建議先在稍微大一點的公司,長經驗、長本事、長閱歷,然後在小一點公司實踐自己的能力。
『肆』 人力資源管理在中國哪個城市發現比較好
如果想讓自己有更大的發展,建議去一線城市,或是南方城市,因為二,三線城市,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大城市不一樣
『伍』 做人力資源沈陽和大連哪個城市更有發展,IT、軟體、建築、房地產等好的行業哪個城市更好
做人力資源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你要做哪一行,也看到你有考慮IT,軟體開發,房地產等等這種熱門行業,目前這種行業在一二線城市發展成熟,二三線城市逐漸開發,如果你是考慮更好的發展,和一個城市的市場,建議你還是選擇沈陽!像你也可以看看沈陽各大行業的一個招聘需求,我之前也是在選擇地域糾結了很久,最終還是在房地產英才網的沈陽區域選擇了自己的心儀!
『陸』 人力資源在哪些城市發展較好,並說明好的板塊是哪些謝謝!
一、二線城市最好,那裡的公司對人力資源崗位更加的重視。薪酬、培訓、績效方面的你可以考慮。
『柒』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往哪個城市發展較好。
中等以上城市,小城市根據就不怎麼重視,大都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和行政工作沒有什麼區別。
『捌』 我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暑假想找工作實習,卻不知道該去哪個城市,對於這個專業,哪裡會比較好發展
其實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學歷和能力是一回事,只要的是氣質和樣貌,大城市發展雖然是好的,但是大城市也是燈紅酒綠的城市,那裡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一個本科生剛畢業工資甚至養活不了自己,從一個過來人角度,你還是在家周圍有了兩年經驗再出去闖盪,起碼你不是一張白紙,不會受騙,不會因為一些你沒有見過的大場面而失去了自己。一些自己的經驗,僅供參考,希望你有一個好的未來
『玖』 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在哪個城市最好找
廣州、深圳或上海、江蘇一帶。
『拾』 在中國的哪個城市發展好
現階段上海市發展的最好,當然其他一些城市發展的也不錯! 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第三產業在上海的經濟佔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產業包括了金融業、房地產業、保險業以及運輸業等。位於浦東新區的陸家嘴是上海的新興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職能是管理公開市場操作。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總部、分公司和辦事處。上海已經成為全中國納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歷來上交的稅款達中國國內總稅款的一半。下面還有數據你可以看一下:2009年上半年中國城市GDP總量20強排名
01、上海市:直轄市 6930 6.3%
02、北京市:直轄市 5780 10.1%
03、廣州市:副省級 4040 9.2% (廣東)
04、深圳市:副省級 3970 8.9% (廣東)
05、蘇州市:副省級 3770 10.2%
06、天津市:直轄市 3580 16.6%
07、重慶市:直轄市 2230 12.2%
08:無錫市:地級市 2225 10.3%
09:杭州市:副省級2215 7.8%
10、佛山市:地級市2208 11.8 %(廣東)
11、青島市:副省級2185 10.1%
12、沈陽市:副省級2045 15.1%
13、武漢市:副省級2022 10.2%
14、大連市:副省級2005 13.4%
15、成都市:副省級1980 13.5%
16、南京市:副省級1965 10.3%
17、寧波市:副省級1940 4.8%
18、東莞市:地級市1880 2.3%(廣東)
19、唐山市:地級市1874 9.5%
20、煙台市:地級市1850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