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啊
人力資源六大模塊
人力資源分為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配置、培訓開發與實施、績效考核與實施、薪酬福利、員工關系管理六大模塊。
具體細分:
一、人力資源規劃:1、組織機構的設置,2、企業組織機構的調整與分析,3、企業人員供給需求分析,4、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國際人力資源管理1、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2、組織內部評估3、組織發展與變革;
4、計劃組織職業發展;5、比較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綜述
6、開發人力資源發展戰略計劃
7、工作中的績效因素
8、員工授權與監管)
二、人力資源的招聘與配置: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勝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與選擇,5、招聘實施,6、特殊政策與應變方案,7、離職面談,8、降低員工流失的措施
三、人力資源培訓和開發
1、理論學習,2、項目評估,3、調查與評估,4、培訓與發展,5、需求評估與培訓,6、培訓建議的構成,7、培訓、發展與員工教育,8、培訓的設計、系統方法,9、開發管理與企業領導;開發自己和他人,10、項目管理:項目開發與管理慣例。
四、人力資源績效管理:1、績效管理准備階段,2、實施階段,3、考評階段,4、總結階段,5、應用開發階段,6、績效管理的面談,7、績效改進的方法,8、行為導向型考評方法,9、結果導向型考評方法。
五、人力資源薪酬福利管理:(補償、激勵和收益)1、薪酬,2、構建全面的薪酬體系(崗位評價與薪酬等級、薪酬調查、薪酬計劃、薪酬結構、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調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問題(福利保險管理、企業福利項目的設計、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的設計)4、評估績效和提供反饋。
六、人力資源的員工和勞動關系:1、就業法,2、勞動關系和社會,3、行業關系和社會,4、勞資談判,5、工會化和勞資談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項目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
促進工作場所的安全和健康
管理執業健康和安全)
人力資源管理與競爭
1、人力資源管理與競爭優勢,2、人力資源管理的發令以及環境,3、人力資源規劃,4、工作分析,5、人員招聘
6、培訓和發展員工
7、員工績效評估
8、提高生產力方案。
② 人力資源包括哪幾個部分分別是什麼
人力資源包含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系等。
1、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為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通過對企業未來人力資源供需狀況的分析和估計,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的獲取、配置、使用、保護等職能政策進行規劃,制定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計劃。
從而實現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平衡確保組織在規定的時間和崗位上獲得各種必要的人力資源,保證人和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激勵和發展員工的計劃。
2、招聘是指招收和聘請工人、職員參加工作。
3、培訓就是培養+訓練,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
4、績效,是指考核主體對照工作目標和績效標准,採用科學的考核方式,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員工的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後給出的一定獎勵。
5、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
6、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
(2)人力資源管哪些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的發展歷史:
20世紀初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的含義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首次提出並明確了人力資源的含義。彼得·德魯克認為,人力資源具有其它資源目前所不具備的素質,即「協調能力、整合能力、判斷力和想像力」。
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只有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開發利用,為企業帶來看得見的經濟價值。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提出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體現在由投資形成的勞動者數量和素質所表達的資本中。這一理論使得人力資源的概念更加流行。
③ 人力資源管理都干什麼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
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
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其主要職責包括:
(1)把合適的人配置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
(2)引導新雇員進入組織(熟悉環境);
(3)培訓新雇員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4)提高每位新雇員的工作績效;
(5)爭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
(6)解釋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
(7)控制勞動力成本;
(8)開發每位雇員的工作技能;
(9)創造並維持部門內雇員的士氣;
(10)保護雇員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質環境。
④ 人力資源服務包括哪些
1、人力資源外包
企業根據需要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效率最大化。用工企業通過把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外包給廣東招才通公司,由我們來完成,從而減少企業的核心業務。
2、勞務派遣、代發工資、代繳社保
因為員工是和人力資源公司簽訂的用工合同,所以勞務派遣也是公司的事情,工資,社保等等也都是公司需要做的事情,這也是人力資源公司的一大業務板塊。
3、代理招聘、獵頭招聘
這個業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人力資源是公司最核心最重要的資本,所以需要常年不間斷的去增加人力資源,從而支撐公司的運轉。
⑤ 人力資源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工作內容包括以下模塊:
1、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是工作的航標兼指南,包含了戰略與目標,編制平衡記分卡,人力資源現狀盤點、調研、分析與診斷,中長期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等。
2、工作分析與評價
工作分析常見的是職務和崗位分析與評估,工作分析是人力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常規性技術,同時也是整個人力資源工作的基礎。工作評估是評定其對企業價值的大小和重要性的高低,可以通過對某個崗位(非個人)多方面的分析得到數據。
3、制度建設
建立制度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比如《企業員工手冊》,《生產部作業流程》,《銷售部工作指南》的建立等。
4、人員素質測評
評估各類員工的能力與各項素質。通過專業的測評機構,或者運用專門的人員素質測評軟體進行全面測評。
5、招聘與配置管理
執行企業經營戰略規劃的要求,把優秀的、合適的人招聘進企業就是招聘工作,然後把招聘進來的人員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就是配置管理。同時也要做好人才庫的建設,招聘渠道的開拓與維護等。
6、績效管理
對員工的工作狀況進行評價,對員工的工作結果通過評價體現人在組織中的相對價值或貢獻程度。從外延上來講,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對日常工作中的人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和評價。
7、薪酬福利管理
員工為企業提供勞動而得到實物報酬的總和。工作內容包含制定薪酬策略,薪酬調查,薪酬結構設計,薪酬分級和定薪,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8、培訓開發管理
企業通過組織學習、訓導的手段,來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和潛能發揮,最大限度的使員工的個人素質與工作需求相匹配,進行促進員工的工作績效的提高。比如《崗位培訓》,《管理能力培訓》,《潛力開發》等培訓課程。
9、勞資關系管理
員工和企業在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關系的建立要符合《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10、人力資源會計核算與稽核
人力資源成本預算,核算,決算與過程管控;人力資源管理的月,季,年度報表體系與制度;人力資源利用情況與利用程度的經濟活動分析等。
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具有如下特徵。
能動性
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有目的地進行活動,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質世界。其能動性體現為在三個方面。
兩重性
人力資源與其他任何資源不同,是屬於人類自身所有,存在於人體之中的活的資源,因而人力資源既是生產者,同時又是消費者。人力資源中包含豐富的知識內容,使其具有巨大的潛力,以及其他資源無可比擬的高增值性。
時效性
人力資源與一般資源如礦產資源不同,礦產資源一般可以長期儲存,不採不用,品質不會降低。人力資源則不然,儲而不用,才能就會被荒廢、退化。工作性質不同,人的才能發揮的最佳期也不同。一般而論,25歲到45歲是科技人才的黃金年齡,37歲為其峰值。時效性要求人力資源開發要抓住人的年齡最有利於職業要求的階段,實施最有力的激勵。
社會性
人力資源處於特定的社會和時代中,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反映和影響人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法。人力資源的社會性要求在開發過程中特別注意社會政治制度、國別政策、法律法規以及文化環境的影響。
連續性
人力資源開發的連續性(持續性)是指,人力資源是可以不斷開發的資源,不僅人力資源的使用過程是開發的過程,培訓、積累、創造過程也是開發的過程。
再生性
人力資源是可再生資源,通過人口總體內各個個體的不斷替換更新和勞動力的「消耗——生產——再消耗——再生產」的過程實現其再生。人力資源的再生性除受生物規律支配外,還受到人類自身意識、意志的支配,人類文明發展活動的影響,新技術革命的制約。
⑥ 人力資源管理 有哪些職能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大致分為五個,它們分別是獲取的職能、整合職能、保持職能、發展職能、評價職能,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在這五個基本職能都具體包括哪些活動,第一個基本職能是獲得職能,其中包括招聘與選拔等各項活動,整合職能可以通過一些有效調整提高企業的效益;
保持職能是為了增加企業員工對自己工作的滿意程度;發展職能是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有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潛力;最後就是評價職能了,其中績效考核是它的核心。
(6)人力資源管哪些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力資源管理一部門存在的終極目標是滿足企業對人才的多種需求,通過各種科學的方法手段努力實現「物盡其才、人盡其用」,當然這一終極目標並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會隨著企業公司對人才的需求而改變。
人力資源管理的首要職能就是根據企業的需求來為企業選拔人才,並將其通過培訓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通過獎勵機制使其發光發熱。用概括化的需要來說可以是選擇人才、培育人才、任用人才、獎勵人才、留住人才,以上就是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的全部解答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
⑦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些工作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內容:
(1)職務分析與設計。對企業各個工作職位的性質、結構、責任、流程,以及勝任該職位工作人員的素質,知識、技能等,在調查分析所獲取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編寫出職務說明書和崗位規范等人事管理文件。
(2)人力資源規劃。把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轉化為中長期目標、計劃和政策措施,包括對人力資源現狀分析、未來人員供需予測與平衡,確保企業在需要時能獲得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3)員工招聘與選拔。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的要求,為企業招聘、選拔所需要人力資源並錄用安排到一定崗位上。
(4)績效考評。對員工在一定時間內對企業的貢獻和工作中取得的績效進行考核和評價,及時做出反饋,以便提高和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並為員工培訓、晉升、計酬等人事決策提供依據。
(5)薪酬管理。包括對基本薪酬、績效薪酬、獎金、津貼以及福利等薪酬結構的設計與管理,以激勵員工更加努力的為企業工作。
(6)員工激勵。採用激勵理論和方法,對員工的各種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滿足或限制,引起員工心理狀況的變化,以激發員工向企業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
(7)培訓與開發。通過培訓提高員工個人、群體和整個企業的知識、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績效,進一步開發員工的智力潛能,以增強人力資源的貢獻率。
(8)職業生涯規劃。鼓勵和關心員工的個人發展,幫助員工制訂個人發展規劃,以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9)人力資源會計。與財務部門合作,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開展人力資源投資成本與產出效益的核算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與決策提供依據。
(10)勞動關系管理。協調和改善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圍,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⑧ 人力資源管理一般做什麼
我們通常說的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觀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內部對人的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 通常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1)職務分析與設計。對企業各個工作職位的性質、結構、責任、流程,以及勝任該職位工作人員的素質,知識、技能等,在調查分析所獲取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編寫出職務說明書和崗位規范等人事管理文件。 (2)人力資源規劃。把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轉化為中長期目標、計劃和政策措施,包括對人力資源現狀分析、未來人員供需預測與平衡,確保企業在需要時能獲得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3)員工招聘與選拔。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和工作分析的要求,為企業招聘、選拔所需要人力資源並錄用安排到一定崗位上。 (4)績效考評。對員工在一定時間內對企業的貢獻和工作中取得的績效進行考核和評價,及時做出反饋,以便提高和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並為員工培訓、晉升、計酬等人事決策提供依據。 (5)薪酬管理。包括對基本薪酬、績效薪酬、獎金、津貼以及福利等薪酬結構的設計與管理,以激勵員工更加努力的為企業工作。 (6)員工激勵。採用激勵理論和方法,對員工的各種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滿足或限制,引起員工心理狀況的變化,以激發員工向企業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 (7)培訓與開發。通過培訓提高員工個人、群體和整個企業的知識、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績效,進一步開發員工的智力潛能,以增強人力資源的貢獻率。 (8)職業生涯規劃。鼓勵和關心員工的個人發展,幫助員工制訂個人發展規劃,以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9)人力資源會計。與財務部門合作,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開展人力資源投資成本與產出效益的核算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與決策提供依據。 (10)勞動關系管理。協調和改善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圍,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⑨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些功能
目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主要包含人事、招聘、培訓、考勤、績效、薪酬、勞動關系等功能,但隨著企業的需求逐步增多,一些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又加入了企業管理的功能,比如東寶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增加移動OA協同、即時通訊、戰略發展功能,方便企業移動辦公處理日常事務及溝通問題。於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以下這些功能:
1、人力資源規劃;2、人才招聘;3、員工培訓;4、考勤門禁;5、績效考核;6、工時薪酬;7、勞動關系;8、OA協同;9、戰略分解;10、人才激勵;11、項目小組化;12、運營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