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哪個網站可以知道中國水資源
擴展閱讀
哪裡找產品使用過程 2025-05-26 05:28:54
取保候審中途出什麼費用 2025-05-26 05:18:16

哪個網站可以知道中國水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4-23 13:11:06

A. 中國水資源的資料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摘自網路)

B. 你怎樣在網上查閱「中國江湖水資源」的資料

1962年,黃海懷把東北民歌《江河水》改編為二胡獨奏曲,取得成功。該曲悲憤的旋律如泣如訴,催人淚下。在1964年拍攝的電影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以一盲公出賣孫女的悲慘場面,配以二胡獨奏曲《江河水》的悲憤旋律,深刻地表現了舊社會中國人民的苦難生活,二胡大師閔慧芬以演奏《江河水》成名,直到今天,仍然盛演不衰。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了閔慧芬演奏《江河水》後,激動的當場伏台痛哭,他說:《江河水》拉出了人間的悲切,感人至深,終生難以忘懷。

C. 中國水資源資料

中國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國水資源現狀

1、中國水資源流域劃分

中國按河流水系劃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龍江流域 Ⅱ遼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黃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長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東南諸河流域 Ⅸ海南諸河流域 Ⅹ內陸河流域。

2、中國水資源量評估

20世紀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水資源評估工作,並根據1956-1979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對全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其成果見表5、表6。

(1)降水總量。1956-1979年間的平均年降水總量為6.2萬億立方米,摺合降水深為648mm,比全球陸地平均值低約20%。受氣候和地形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台灣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則不足25mm。

(2)河川徑流量。在我國,降水量中約有56%通過陸面蒸發返回空中,其餘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徑流量為2.7萬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深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為6780億立方米, 約佔27%;冰川融水補給量為560億立方米, 約佔2%;從國境外流入的水量約為172億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據陸面蒸散發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國土壤水通量約為4.2萬億立方米(約占降水總量的67%),其中約有16%通過重力作用補給地下含水層,最後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餘3.5萬億立方米消耗於土壤和植被的蒸散發。

(4)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系指與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總補給量。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國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288億立方米,其中有6762億立方米分布於山丘區,1874億立方米分布於平原區,山區與平原區的重復交換量約為348億立方米。

(5)水資源總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的重復量,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比河川徑流量多的1009億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間河谷與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下,這部分水量以潛水蒸發的形式消耗,通過地下水開采,可以從蒸發中奪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經過計算,平均年潛水蒸發量在北方平原地區為844億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區為119億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D. 誰能給我一些關於世界水資源和中國水資源的資料急用,謝謝!

世界水資源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3/16/content_780942.htm

中國水資源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9/19/content_3512629.htm

E. 有關水資源的網站是哪些

.1 水資源供需矛盾達到白幟化

目前,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比較嚴重。在全國640個城市中,缺水城市達300多個,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114個,日缺水1600萬噸,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 000億元,全國每年因缺水少產糧食700—800億kg。

2000年,中國太乾渴了,特別是北方土地在乾裂。據有關官方消息,截止到6月2日,我國受旱面積有2、72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1、6億畝,缺水缺墒面積6 400萬畝,1770多萬人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與歷年同期相比,海河流域大部分偏少9成,淮河偏少8成,黃河中下游偏少2-3成,長江中下游偏少1 成,重旱區的中小大部分已經斷流。全國352座大型水庫蓄水較上年同期減少146億立方米,31座重點大型水庫已有4座在死水位以下,重旱區絕大部分小型水庫和塘壩已經乾涸。我們舉幾個例子說明缺水實際情況。山東沂蒙曾有大小河流2 000多條,淡水資源在山東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然而現在卻成了缺水的多河地帶。水成為沂蒙鄉村最珍貴的禮物,山民走親探有時帶的是水,幹部下鄉扶貧車屁股上馱的是水,部隊進山支農汽車上拉的是水。有人估算,高山村全村1 00戶,一年挑水的路程差不多圍著地球轉一圈。大家對柯受良飛躍黃河的壯舉激動不已,有人預測,用不了多久,我們每個人一跳就可飛躍,這決不是天方夜談,因為黃河壺口瀑布面臨著消失的威脅。

進入21世紀,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據預測,2010年,全國總供水量為6 200~6 500億m3,相應的總需水量將達7 300億m3,供需缺口近1 000億m3,2030年全國總需水量將達10000億m3,全國將缺水4 000~4 500億m3,到2050年全國將缺水6 000~7 000億m3。值得說明的是,在1949~1994的46年間,我國的供水量僅增加4 000億m3,在此期間水資源開采利用較容易,難度較小,如果在今後30餘年水資源供水量增加4 000~45 00億m3(或者50多年增加6 000~7 000億m3),完成這項任務非常艱巨。

由此可見,21世紀我國水資源供需面臨非常嚴峻形勢,如果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沒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能適應這種殘酷的現實,水資源很難支持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需求,水資源危機將成為所有資源問題中最為嚴重的問題,它將威脅中華民族的騰飛,前景十分令人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對水的需求預測普遍偏高。如80年代,規劃部門預測2000年為7096億立方米,1994年白皮書預測為6000億,實際上目前全國的用水量為5 434億立方米相差較大。北京曾預測1995-2000年市區工業需水增長為6%,而實際上1989年至今,北京的工業用水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 2.5%。

2.2 水質危機所導致的水資源危機 大於水量的危機
水資源是量與質的高度統一,21世紀我國面臨著水量的危機,同時水質危機更加嚴重,甚至因水質問題所導致的水資源危機大於水量危機。

目前,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我國的水質污染非常嚴重。根據全國1998年對全國109700公里河流進行的評價,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Ⅰ、Ⅱ類標准只佔2 9.4%(河段統計),符合Ⅲ類標準的佔33.0%,屬於Ⅳ、Ⅴ類標準的佔20.3%,超Ⅴ類標準的佔16.9%如果將Ⅲ類標准也作為污染統計,則我國河流長度有7 0.6%被污染,約占監測河流長度的2/3以上,可見我國地表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

我國依據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將水劃分為5類,1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2類水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貴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區等,3 類水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4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區,5 類水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的景觀要求水域。

我國地表水資源污染嚴重,地下水資源污染也不容樂觀。「八五」期間水利部組織有關部門完成了《中國水資源質量評價》,其結果表明,我國北方五省區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無論是農村(包括牧區)還是城市,淺層水或深層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區(主要是城市周圍、排污河兩側及污水灌區)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污染呈上升趨勢。具體而言,根據北方五省區(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1 99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資料,在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佔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佔3 1.9%,Ⅳ、Ⅵ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F. 中國的資源環境網站有哪些

中國環境資源網http://www.ce65.com/
水資源環境網http://www.jwater.cn/
城市水資源環境網http://www.city-water.cn/

G. 急求關於中國水資源現狀的資料

中國水資源量評估

20世紀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水資源評估工作,並根據1956-1979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對全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其成果見表5、表6。

(1)降水總量。1956-1979年間的平均年降水總量為6.2萬億立方米,摺合降水深為648mm,比全球陸地平均值低約20%。受氣候和地形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台灣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則不足25mm。

(2)河川徑流量。在我國,降水量中約有56%通過陸面蒸發返回空中,其餘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徑流量為2.7萬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深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為6780億立方米, 約佔27%;冰川融水補給量為560億立方米, 約佔2%;從國境外流入的水量約為172億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據陸面蒸散發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國土壤水通量約為4.2萬億立方米(約占降水總量的67%),其中約有16%通過重力作用補給地下含水層,最後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餘3.5萬億立方米消耗於土壤和植被的蒸散發。

(4)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系指與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總補給量。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國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288億立方米,其中有6762億立方米分布於山丘區,1874億立方米分布於平原區,山區與平原區的重復交換量約為348億立方米。

(5)水資源總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的重復量,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比河川徑流量多的1009億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間河谷與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下,這部分水量以潛水蒸發的形式消耗,通過地下水開采,可以從蒸發中奪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經過計算,平均年潛水蒸發量在北方平原地區為844億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區為119億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H. 中國水資源的狀況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000億m3,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5.6%,居世界第六位,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每畝耕地平均佔有水量僅為1760 m3,相當於世界平均值的1/2左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為2100 m3,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121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有限的水資源在時間上分布極不均勻,大部分地區全年60-80%的降雨集中於夏秋4個月份,其他時期則經常性的水量不足;從空間上來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這方面的資料挺多的,我建議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中國水資源公報,那裡有每一年的詳細說明!

I.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

一、內容概述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是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數字化研究成果,在形式上表現為一張DVD數字光碟,由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和數據信息管理軟體兩部分組成。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包括圖形資料庫、屬性資料庫、技術文檔等內容,包涵了該項目各種形式的專業調查與研究成果;數據信息管理軟體是針對上述數據成果專門設計開發的,它實現了各類數據的瀏覽、查詢和多格式的數據輸出等功能。

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組織各省承擔單位共同完成,地圖數據引自《中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圖集》,按出版要求對地理數據進行了修訂,圖形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由各省提供並進行了統一匯總,各類技術文檔資料來源於2004年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項目系列綜合成果報告。資料庫中相關數據資料截止到1999年,部分地理數據採用1999年以後的新資料。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該系統是在研究提出全國地下水資源空間資料庫圖層劃分方案、圖元代碼體系、圖元屬性結構以及空間資料庫綜合存儲方案基礎上,開發研製出空間資料庫瀏覽軟體,實現了空間信息、屬性信息、電子圖集信息,以及文本、圖片、錄像等多媒體信息的綜合瀏覽功能。製作完成的光碟數據,包括了全國、區域、分省地下水資源、地下水環境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以及電子版圖集的全部內容,為數字地下水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從而實現了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信息更廣泛、更深層次的社會服務。

三、推廣轉化方式

該成果已正式出版,包括: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年12月)、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6月)。

正式出版的《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是「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信息化工作的技術總結,闡述了數字光碟的組織形式、主要內容和使用方法,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數字光碟)則大大促進了全國地下水與環境綜合評價成果的共享服務,在國土、水利、環保、農業部門及科研院所廣泛使用。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申建梅張永波張禮中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268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J. 麻煩問一下我在哪能查到中國水資源的人均佔有量,能查到各個省的最好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我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我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水利部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慮節水情況下,預計用水總量為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現在增長1300億至2300億立方米,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