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
擴展閱讀
支付寶住院費用怎麼查 2025-05-17 21:48:48

中國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

發布時間: 2025-05-17 19:49:20

1. 中國旅遊資源有何基本特徵

中國旅遊資源四大特徵


①多樣性 中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具備各種功能。中國擁有類型多樣、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風景地貌景觀,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從海平面以下155米處的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撥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絕對高差達9003米。中國不僅有緯向地帶性的多樣氣候帶變化,還有鮮明的立體氣候效應,尤其在橫斷山脈地區,即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國不論南北東西都有繁花似錦的美景,不僅有類型多樣的海濱、山地、高原、高緯度地區的避暑勝地,而且還有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閑度假勝地海南島。多樣的風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氣候資源,為生物界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棲息環境,使自然景觀更加多姿多彩。


不論是從旅遊資源供給的角度還是從旅遊消費的角度看,中國擁有世界旅遊活動的各種資源和要素,可以開發成為適合現代旅遊趨勢的各種旅遊產品。很少有像中國這樣的國傢具有如此多樣和復雜的旅遊資源系統,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的國土遼闊,地質復雜,氣候多樣,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歷史悠久、文明發達有關。資源種類的豐富度和多樣性是中國旅遊資源的一大重要特徵。


②豐厚性中國旅遊資源不僅種類多樣,而且每種資源的積淀豐厚,擁有各種規模、年代、形態、規制、品類的資源特徵。不論是古代建築、古城遺址、帝都王陵、禪林道觀、園林藝術、民俗風情,還是自然山水風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勝數,其資源之豐厚足以位於世界各國前列。以花崗岩山景為例,既有節理發育又經風雨剝蝕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稱的黃山;也有因斷層發育使巨大花崗岩體突兀凌空,以險稱絕的華山;還有因花崗岩主峰特性而導致球狀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異的各種小尺度的風景地貌散見各地。


③古老性 中國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流傳至今的寶貴遺產構成了極為珍貴的旅遊資源,其中許多資源以歷史久遠、文化古老、底蘊深厚而著稱。古老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數不勝數,遍及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雲南開遠小龍潭的古猿化石分屬於森林古猿和臘瑪古猿;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的古猿化石,據測定距今有800萬年歷史。在眾多的古人類遺存中,以元謀人歷史最早(距今170萬年),周口店龍骨山的古人類遺物最豐富,龍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頭蓋骨最完整。中國旅遊資源的古老性還表現在,遠在數千年之前,中國的先人就開發和發明了一系列的工藝藝術、宏大建築,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安陽殷墟、咸陽秦城、京杭運河、萬里長城、秦兵馬俑坑等,無不以古稱勝。


④奇特性 中國擁有數不盡的特有旅遊資源。在自然奇觀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會,洱源的萬鳥朝山的鳥吊山奇景,能發出不同音符鳴叫的峨眉彈琴蛙,每屆中秋的錢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熱爆炸泉,吉林松花江邊的霧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豐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和銅車馬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已建成的兵馬俑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遊人。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完整女屍和大量帛書,江陵鳳凰山漢墓保存完好的男屍,滿城陵山漢墓的金縷玉衣,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城和眾多古跡,徐州的漢墓,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遊者回溯歷史的最佳場所。


敦煌莫高窟被公認為世界藝術寶庫。雄踞凌雲山,俯視三江的樂山大佛,坐像高71米,體寬28米,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石像。

2. 旅遊資源主要特徵

旅遊資源的主要特徵包括區域分異、景象組合、相似出現、潛在資源、季節變化和性質變異等。首先,區域分異體現在旅遊資源的緯度、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分布,以及集中性分布,如大小范圍、團塊狀和條帶狀。其次,景象組合表現為同類和綜合組合,集團和異地組合,以及不同尺度的組合,包括當地和遠距離的組合。


觀賞性是旅遊資源的核心價值,如廬山雲瀑,它以其獨特的觀賞性吸引遊客。地域性則強調了每個地區旅遊資源的獨特特色,決定了旅遊業的成功。時間性體現在季節性和變異性,如自然景觀的最佳觀賞季節和歷史遺跡的時代變遷。永續性體現在旅遊資源的使用,只有在妥善保護和管理下,遊客才能長期享受。


旅遊資源的多樣性體現在多種因素吸引旅遊者,如對美的追求和對人類智慧的探索。壟斷性(不可移動性)意味著旅遊資源不可移動,形成旅遊活動的臨時性和異地性。定向性則涉及資源的分布區域性和同一資源對不同地區的吸引力差異。


時間性表現在季節性、特定性和時代性變化,如特定節日的旅遊活動和歷史遺跡的變遷。組合性強調旅遊資源的相互關聯和完整性,一個孤立景點往往不足以吸引遊客,而由多個要素組成的組合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中國旅遊資源的特點,如種類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廣泛的空間分布、季節性和文化深度,都體現了其豐富和獨特的價值。


(2)中國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擴展閱讀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3. 簡要回答中國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

①區域分異特性:旅遊資源是造成旅遊活動的最基本的因子。沒有景觀的地域分異,就不可能吸引需求不同的旅遊者。旅遊資源區域分異受自然地理和人類社會活動規律所控制,而前者的控製表現更為直接和明顯,如由氣候差異造成的緯度地帶性分布特性;受制於氣候干濕程度影響的經度地帶性分布特性;由於氣溫和熱量隨高度變化而造成的垂直地帶性分布特性;由內外因子綜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中性分布特性,這種集中包括大小范圍的集中、團塊狀集中、條帶狀集中等。
②景象組合特性,包括:從種類上的同類組合和綜合組合;從空間上的集團組合和異地組合;從規模上有大小不同尺度的組合,有當地或近地的集團組合,也有遠距離的異地組合。
③相似出現特性,自然和人文景象相似出現,給旅遊者造成近地旅遊之方便,但也給旅遊業發展造成一些問題,對於類似景點,不易多次重遊和加強其特色宣傳。此外還有潛在資源特性、季節變化特性、性質變異特性等。 (一)價值上的觀賞性。它主要是用來看或觀賞的。這是旅遊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
(二)空間上的地域性。地域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遊景觀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是否有成就。
(三)時間上的季節性。(變異性) 主要指自然景觀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呈現出的最佳觀賞季節。
(四)使用上的永續性。主要指旅遊資源只供觀賞不能帶走,因此可以長期供遊人使用。前提是保護和管理得好。
(五)構景上的綜合性或多樣性。指旅遊資源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組成。 (1)多樣性
對旅遊者構成吸引的各種因素都是旅遊資源。對旅遊者構成吸引的各種因素都是旅遊資源。需求千差萬別,概括為:「求美」「求異」,縱向上對遙遠的古代遺跡充滿敬仰、橫向上為異地的奇特環境和事物流連忘返、對美的本能追求使人們面對自然造化的優美景觀心曠神怡、對體現人類追求、凝結人類智慧的人工創造物一往情深。
(2)壟斷性——(不可移動性 )
是指旅遊資源的實物本體不能朝向旅遊者移動。正是旅遊資源的不可移動性,才決定了旅遊活動暫時的和異地的特徵;消費者買走的只是映象和感受。
(3)定向性一是資源分布的區域性。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性—— 人們渴望了解居住地以外的世界;才形成了旅遊者向某個方向的旅遊流;旅遊流的指向是旅遊資源的吸引力。二是同一旅遊資源吸引旅遊者的區域性;對某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大; 對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不大; 對另一些本就不具有吸引力。
(4)時間性
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時間的季節性。是指同一地理環境隨季節的變化在某一特定季節出現某些特殊景觀或特別的體驗感受適合於旅遊的現象。
時間特定性或周期性:旅遊景觀和事物在某一特定時間周期性地出現或發生。傳統的節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每4年一屆奧運會 ;珠海每兩年一次的航展,歐美國家一年一度的狂歡節來臨; 每年農歷8月16錢塘江觀潮;日出日落,
時代的變異性:歷史遺跡、名人故居、廢棄的礦井、監獄等;登月旅行, 一些主題公園地衰落
(5)組合性
一個孤立的構景要素或一個獨立的景點是較難形成使旅遊者離開其居住地專程前往游覽的吸引力的,總是復雜多樣、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各個要素組合構成足以吸引旅遊者的旅遊資源。 1、種類的多樣性和數量的豐富性
2、空間分布的廣泛性和地域性
3、時間分布的季節性合共生性
4、文化內涵的深遠性和獨特性

4. 中國八大旅遊區,旅遊資源的特徵有哪些各有那些代表性景區

首先,八大旅遊區按照地理位置來劃分,分別是東北旅遊資源區,華北旅遊資源區,西北旅遊資源區,華東旅遊資源區,青藏旅遊資源區,西南旅遊資源區,華中旅遊資源區和華南旅遊資源區八大區。
華北旅遊資源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東北三省,華北旅遊資源區包括著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和陝西。華東旅遊資源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旅遊資源區,西北旅遊資源區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內蒙古和寧夏。青藏旅遊資源區包括西藏藏族自治區和青海西南旅遊資源區,包括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華中旅遊資源區包括湖北,湖南。華南旅遊資源區包括海南,澳門,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台灣。

5. 中國旅遊資源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1.類型齊全,數量豐富在中國復雜地理環境和悠久歷史文化背景下,其旅遊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方案所設置的8大類、31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的旅遊資源中,在我國都可以找到其典型代表,而且每個類型還可細分出許多小類,如樓閣可分酒樓、茶樓、戲樓、城樓、鍾樓、箭樓、筒樓、風雨樓、觀景樓、藏書樓、藏經樓、過街樓等。奇花異草中僅觀賞性菊花就有3000多種、蘭花2000多種、梅花200多種,充分顯示出中國旅遊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2.歷史古老,風格獨特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發展從未因異族入侵而中斷。5000年血脈相承,世代相傳,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其歷史遺存、文物古跡、風土人情、風味食品、文化藝術等無不打上古老文明的印記。在已發掘的古人類遺址中,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的8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是世界上發現的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古猿中的第一個古猿頭骨;京杭大運河始鑿於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末期,比世界最古老的瑞典果達爾運河要早2000年;古長城修築歷史延續2500餘年,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園林藝術始於軒轅黃帝時代;梅花、菊花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養蠶取絲織綢的歷史已有4000~5000年以上。中國的旅遊資源不僅古老,而且獨特,可稱為世界之最的奇絕旅遊資源數以千計。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古老的敞肩橋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樂山大佛等,無不具有獨特性和壟斷性。3.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我國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遍布全國各地城鄉。即使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峰,也有冰峰可供旅遊者攀登探險,在艾丁湖面有鹽池景觀可供旅遊者觀賞。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東方紅日,新疆阿拉山口的夕陽,內蒙古的草原羊群,海南島的椰林以及偏遠山區小縣的所謂「八景」或「十景」等等,都表明了我國旅遊資源分布廣泛的特徵。同時,這些資源又具有相對集中的特點。如果從黑龍江省的黑河鎮至雲南的瑞麗連一條直線,正好把全國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從宏觀上看,此線以東集中了我國的七大古都、五嶽、四大佛山名教、四大道教名山、三大古建築群、江南三大名樓,以及全國著名的園林都市、絕大部分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古城。我國的旅遊資源還有呈條塊集中分布的特點。例如,長江沿岸從江西廬山到重慶之間,自東而西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有「龜蛇鎖大江」的武漢,有「山、湖、樓渾然一體」的岳陽,有壯麗的長江三峽以及江陵、秭歸、白帝城等歷史文化名城,有赤壁、當陽等三國古戰場以及附於它們的人物傳說、碑林石刻,加上葛洲壩、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等現代工程,共同構成了巨幅長江山水文化長軸畫卷。南北大運河、萬里長城、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以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國旅遊資源成線、成片集中分布之地

4.季節性明顯,地域性強烈由於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季節性變化明顯的溫帶和亞熱帶,故自然景觀上春季草長鶯飛,百花吐艷;夏季高溫高濕,萬象崢嶸;秋季天高氣爽,果木飄香;冬季雨雪紛飛,山河露骨。夏季北方的海濱和中緯度地區的山地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而冬季的海南島又成了人們避寒度假的好處所。觀泰山日出以冬春二季最佳,看黃山雲海最好是春夏之交。由於人類的社會活動往往受制於自然環境,所以我國的不少人文旅遊資源同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如南嶽衡山的「香市」以金秋八月最旺,內蒙古草原的牛羊以夏秋季節最肥。還有五月端午劃龍舟、八月中秋看明月、元宵燈會等節慶活動,無不顯示出季節性特徵。受地理環境影響,不同地域的旅遊資源風貌迥異。例如,我國的風景地貌,桂林山水以岩溶風光見長,福建武夷山、廣東丹霞山以丹霞取勝,湖南張家界的砂岩塔狀峰林為世界僅有。還有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雲南的一顆印、廣西的干欄、福建的客家土樓等,均顯示出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5.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中國人民自古具有崇尚自然的特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便是其歷史的總結。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名道喜歡出沒於名山秀水之間,並留下眾多文化勝跡,使一些風景名勝地往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融歷史文化與山水名勝於一身。例如,湖南嶽陽古城不僅出現了「遙看洞庭山水翠,岳陽樓上對君山」的名樓、名山、名水相融的勝景,而且在一個僅有0.98km²的君山72峰之間出現了48廟以及二妃墓(舜帝的娥皇、女英二妃)、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射蛟台、朗吟亭、楊幺寨、柳毅井等,並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湖北武當山集中了72峰、36岩、24澗、11洞、9泉、8宮、2觀、36庵堂、12亭、10祠、72廟等自然與人文景觀,使其更具美學、科學和歷史文化價值,從而具有強烈的吸引功能。

6. 中國西南區域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

1、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旅遊資源相互融合,生命力旺盛。

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分布在各個地區,數量很多,有相當一部分也被開發為了旅遊目的地。當這些景觀以旅遊資源的身份出現的時候多是相互組合的。單純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很難引起遊客長久的興趣,相互融合之後的旅遊產品更具有內涵,更能吸引遊客的眼球。

2、旅遊資源種類多樣、內容豐富。

中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種類繁多、類型多樣,且都具有各種功能。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旅遊資源大致上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

3、人文旅遊資源古老而獨特。

中國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流傳至今的寶貴遺產構成了極為珍貴的旅遊資源。古老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不僅給當時的生產力帶來了大力的推動,它留給今人的人文旅遊資源更是令我們充滿敬佩和好奇。

(6)中國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擴展閱讀:

西南地區地處祖國西南邊疆,地理上包括了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大部。西南地區的最大特點是海拔落差大,從四川盆地的海拔500米左右,到雲貴高原的1000到2000米。

再到青藏高原的3500米以上。緣於這一特點,使得西南地區的地形復雜多變,氣候溫差、降水差異都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