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家長資源促進家園共育
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隨著《綱要》的貫徹和落實,家園共育已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幼教改革和發展的一大趨勢。那麼,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關心和積極配合參與幼兒園教育呢?怎樣才能科學地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的資源」呢? 幾年來我們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使幼兒園與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其教養水平,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實踐證明,我們在課程的建構過程中重視教育資源的挖掘,特別是對家庭教育資源的挖掘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工作中我覺得如果觀念不徹底轉變,不僅會繼續制約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工作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轉變家長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的工作,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第一,在工作中我園教師做到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建立健全班級的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總結、評價、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第二,把家長和我們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教師能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夥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換位思考,對家長產生的急躁情緒及沖動要冷靜思考,學會體諒。只要我們態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 二、交流、溝通中,成為真誠的理解者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環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將家長工作的重心從「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操作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言傳身教、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實踐,讓家長體驗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強了教育的信心,又讓家長對環境的創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環境、心理環境甚至社會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三、互動、參與中,成為積極的響應者 有了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家長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的實施。每個家庭與幼兒都積極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家長們幫助孩子搜集信息。他們或去圖書館查閱,或上網查詢,或參觀訪問,或親身實踐。如在「海底總動員」主題活動中,由剛開始時介紹各自收集有關的書籍、玩具、光碟等到後來製作展示牆和海底動物面具,孩子們對海底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海洋動物話題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種類、有的涉及它們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繁殖方式、有的關注它們的形態、有的還初涉了海底動物的歷史,主題活動的高潮是我們舉辦的「親子活動」,孩子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海底動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面具的製作,面具的背後是孩子們樂不可支的笑臉。 四、新課程實施中,成為積極的合作者 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共育是我們的目標,我園在實施新課程中把家長作為課程的建構者之一,在新課程剛開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把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通過家園聯系窗的方式呈現在家長面前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東西到底要來干什麼,只覺得老師好煩,每天不是要這就是要那,一開始還給你敷衍一下,時間略長,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當你的面對你說:「你們怎麼什麼都要,不會自己准備……」面對此種情況,我們及時召開家長會,從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新課程的特點及新課程的作用意義等方面,向他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這是體現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家園溝通,達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條件。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們做到了"四公布":開學初公布學期幼兒培養目標;在家園橋園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標和月計劃;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學。在開展新的主題活動之前,首先把主題教學的計劃和網路圖醒目地展示在主題牆壁上,讓家長和孩子先有目的地進行關注,並在公布欄中增設了"請您配合"「溫馨提示」等欄目,請家長協助完成目標。 從此家長的觀念開始轉變,觀念一轉變,我們的工作就順利開展起來了。家長們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物品;一起做實驗,觀察,記錄;一起查書找資料;還有的家長給我們送來了碟片、書籍等,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習化社會」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終身學習的希望。看到了我們的家長也從幼兒教育旁觀者、監督者、被指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現在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開展平等對話、交流,是增進家園了解、促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園改進了家長會方式,由原來的教師一言堂模式變為百家爭鳴式的茶話會。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消除隔膜,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在召開本學期家長會時,有家長把進入大班如何達到幼小銜接這一現實問題提了出來。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請家長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安排時間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培養孩子的樂學。這是我們長期工作總結出的經驗。 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創家園互動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園溝通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瑞吉歐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可見,只有家園的互動合作,才可能帶給兒童最好的經驗。因此,在開展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協助完成教學任務。如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主題《了不起的中國人》,活動中,我們發動家長搜集了相關的圖片和資料,如有的帶了古建築的照片,去旅行的照片,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工藝品、運動員、宇航員的照片和相關資料,供孩子們在信息欄認識、探究。這種教育效果是老師單靠說教的方法所不能達到的。又如,我班設置了"百寶箱",用於老師、家長和孩子收集生活中無毒害的廢舊物品,經過處理消毒充實到活動區中,供孩子操作探索。在班級的展示台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老師指導下,家長與孩子平時一起利用生活中無毒害的廢舊物品製作成的。2007年「六一」之際,我園成功舉辦了「大手牽小手時裝走秀活動」。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由家長利用廢舊材料為幼兒設計一件衣服作展示,於是家長們與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無毒無害的廢舊物品製作成衣服來參加走秀。由於家長的參與,此項工作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通過親子活動,加深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七、指導家長科學育兒,使家園教育進一步形成合力 傳播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兒園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主要採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傳媒介,定期在家園聯系欄和幼兒園網站里向家長作科學育兒的宣傳。其次是合理利用價值資源,舉辦家教講座。如在本學期的家長會上,我們就特邀我園張子陽的爸爸、銀山消防中隊隊長張欣為家長舉辦了消防知識的講座。這種嘗試為幼兒家長之間開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長歡迎。張隊長結合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消防預防常識,家長們聽得專注認真。講座完畢後,張隊長又耐心地解答了家長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氣氛活躍融洽,效果較好,深受家長的稱贊。 實踐中我更充分認識到我們與家長密切聯系和合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健康地成長,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在幼兒教育這個系統過程中,家長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實踐中我感到要衡量一所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高低,家長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子。在新的歷史時期,贏得一個家長就等於贏得一百個家長,放棄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一百個家長。誰把家長工作做得扎實、到位,誰就能搶占幼兒教育的制高點,從而獲得社會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認同。幼兒教育不只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應充分發揮家庭的各種教育資源,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兒經驗,不同的知識與職業背景,不同的家庭環境都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
『貳』 如何利用家長資源幫助孩子發展想法和建議
班級建設中,教師不能孤軍奮戰,而應該教師與家長攜手共育。基於這樣的認識,班主任應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設想與家委會成員分享,向家委會成員傾吐自己的心聲,讓家長與老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第一個,就是隔代撫養的問題。因為老飢現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較忙,所以,很多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長輩來協助我們撫養孩子,那跟長輩的交流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跟長輩的溝通,我們要注意三方面:
第一方面,我們要知道老人是來協助我們撫鍵棚養孩子的,教育的主要責任還在父母,父母千萬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老人,不管有多忙,每天盡量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不能陪在身邊也要保持聯系,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關心著他,撫養教育子女是我們為人父母的人生大事。
當我們和老人遇到教育分歧時,作為晚輩我們要尊重長輩,這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尊敬長者的榜樣。作為長輩,這么多年他們肯定積累了不少的育兒經驗,當然可能有一部分不太適應現在的時代,但是肯定還有一些是值得借鑒的。我們要發現這一部分給予肯定,不能全盤否定。要表達出對老人的一份尊重,那當老人得到尊重的時候,其實他的心情就會很愉悅,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更樂於聽取年輕人的建議。
第二方面,叫滲透學習。有的長輩愛學習,有的沒有學習的習慣,我們別急著給老人灌輸新的教育思想,結果可能是表面應承,實際上根本沒走心。其實,我們可以給他進行滲透學習,給他滲透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說,你發現一些好的育兒短視頻,你可以拿來跟她分享,抱著我們共同學習的態度來進行分享。即使他不是主動學習,但是他也看到了,也聽到了,在潛移默化中也會給他們一些積極正面的影響。
第三方面,當我們發現問題,非說不可時,也不要急著據理力爭,我們要學會引進權威,來表明自己的立場。你可以借用書里或者是電視里專家所說的話,來和老人進行溝通,再觀察他們是否有行動上的改變,如果有的話,說明老人就已經認可你的教育觀念了。
父母要保持教育步調一致
第二個,是在孩子面前父母要保持教育步調的一致。
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走到一個岔路口,在這里出現了兩條路,你會思考什麼呢?是不是「我到底該走哪一條路呢?」,這跟在孩子面前出現了兩位領導的感受是一樣的,那孩子就會思考到底是爸爸說得對,還是媽媽說得對啊?我應該聽誰的呢?
長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更容易矛盾糾結。這里我們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點,在家裡我們可以推選一位領導。看看在孩子面前,誰更有權威性。那為什麼要選這樣的一個人呢?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大的目標和方向在哪裡,那這個人,做事要有原則,能夠看到本質發現問題。
另一個人就充當積極的配合者,比如說這個領導是爸爸,當他發現孩子的問題,情緒失控時,那這個時候呢,媽媽要試著安撫爸爸的情緒,然後和爸爸私下溝通,引導爸爸發現孩子的優點,看到孩子的進步。
那對於孩子而言呢,有時候爸爸確實過於嚴厲,孩子會表示不理解,那媽媽也可以私下跟孩子溝通,引導他思考爸爸為什麼會那樣生氣,那是你做了什麼呢?那最後孩子就會發現,即使爸爸對自己,當時態度確實嚴厲,那也是因為當時自己不妥的行為導致的,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這里,我們要注意,關於育兒理念父母要經常溝通。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我們要學會面對這個分歧,雖然有一個人是領導,但是私下他也要聽取他人的意見,千萬不能固執己見。
另外,如果父母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在生活當中,有時,確實沒有做到,甚至在孩子面前還發生了爭執。這個時候,我們也不用過於的自責,誰都難免犯錯誤,錯了的話,吸取經驗教訓,下一次去改善調整就好,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父母肯定會做得越來越好。侍亮返
請求外援也是好辦法
第三個,就是請求外援。這個外援是誰呢?在親戚朋友當中你會發現你的孩子跟某一個或者是某一些親戚朋友溝通交流的比較好,這樣的親戚朋友,往往是性格特別外向,很善於跟孩子溝通,也比較受孩子歡迎的。
當父母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都覺得解決起來比較吃力時,我們就可以尋求外援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追求的最終目標,不就是讓孩子真正能夠聽進去有益的建議,然後去做到嗎?其實不用執著於由誰去說,當你感覺自己沒有力量的時候,完全可以尋求他人來幫助你,這也是很好的辦法。
,如何利用家長這個巨大的資源,是對班主任的挑戰和考驗,相信只要班主任不斷探索實踐、反思總結,就會在「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這片沃土上收獲碩果。
『叄』 如何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幼兒活動
要利用家長的資源開展幼兒園工作,比如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活動,布置下去讓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完成,大部分幼兒園都是這樣。比如到中秋節的時候一起做月餅包餃子等等。還有讓家長孩子做手工燈籠。
『肆』 濡備綍鍒╃敤瀹墮暱璧勬簮甯鍔╁╁瓙鍙戝睍鎯蟲硶鍜屽緩璁錛熷墮暱鎬庝箞鍐
鍒╃敤瀹墮暱璧勬簮甯鍔╁╁瓙鍙戝睍鎯蟲硶鍜屽緩璁錛屽彲浠ヤ粠浠ヤ笅鍑犱釜鏂歸潰鍏ユ墜錛
榧撳姳瀛╁瓙琛ㄨ揪鎯蟲硶錛氬墮暱搴旇ラ紦鍔卞╁瓙琛ㄨ揪鑷宸辯殑鎯蟲硶鍜屾剰瑙侊紝灝婇噸浠栦滑鐨勫壋鎰忓拰鎯寵薄鍔涖傚湪瀛╁瓙琛ㄨ揪鎯蟲硶鏃訛紝瑕佽ょ湡鍊懼惉錛岀粰浜堢Н鏋佺殑鍥炲簲鍜屾敮鎸併
鎻愪緵璧勬簮鍜屾満浼氾細瀹墮暱鍙浠ユ牴鎹瀛╁瓙鐨勫叴瓚e拰闇奼傦紝鎻愪緵鐩稿叧鐨勮祫婧愬拰鏈轟細錛屼緥濡傚甫瀛╁瓙鍙傝傚崥鐗╅嗐佸浘涔﹂嗙瓑錛岃╀粬浠鎺ヨЕ鏇村氱殑鐭ヨ瘑鍜屼簨鐗╋紝嬋鍙戜粬浠鐨勫壋鎰忓拰鎯寵薄鍔涖
寮曞煎╁瓙鎬濊冿細瀹墮暱鍙浠ュ紩瀵煎╁瓙鎬濊冮棶棰橈紝渚嬪傛彁鍑哄紑鏀炬х殑闂棰橈紝璁╁╁瓙浠庝笉鍚岀殑瑙掑害鍘繪濊冿紝嬋鍙戜粬浠鐨勬濈淮鑳藉姏鍜屽壋鎰忋
鏀鎸佸╁瓙灝濊瘯錛氬墮暱搴旇ユ敮鎸佸╁瓙灝濊瘯涓嶅悓鐨勬兂娉曞拰鍋氭硶錛屽嵆浣垮け璐ヤ簡涔熻佺粰浜堥紦鍔卞拰鏀鎸侊紝璁╁╁瓙鏁浜庡皾璇曘佸媷浜庡壋鏂般
灝婇噸瀛╁瓙鐨勬兂娉曞拰鍒涙剰錛岄紦鍔變粬浠琛ㄨ揪鑷宸辯殑瑙傜偣鍜屾兂娉曘
鎻愪緵涓板瘜鐨勮祫婧愬拰鏈轟細錛岃╁╁瓙鎺ヨЕ鏇村氱殑鐭ヨ瘑鍜屼簨鐗╋紝嬋鍙戜粬浠鐨勫壋鎰忓拰鎯寵薄鍔涖
寮曞煎╁瓙澶氳掑害鎬濊冮棶棰橈紝鍩瑰吇浠栦滑鐨勬濈淮鑳藉姏鍜屽壋鎰忋
鏀鎸佸╁瓙灝濊瘯涓嶅悓鐨勬兂娉曞拰鍋氭硶錛岄紦鍔變粬浠鍕囦簬鍒涙柊銆
鍦ㄥ府鍔╁╁瓙鍙戝睍鎯蟲硶鍜屽緩璁鏃訛紝瀹墮暱鍙浠ュ啓涓嬩互涓嬪緩璁錛
鎬諱箣錛屽墮暱搴旇ョН鏋佸埄鐢ㄨ嚜韜鐨勮祫婧愬拰浼樺娍錛屽府鍔╁╁瓙鍙戝睍鎯蟲硶鍜屽緩璁錛屽煿鍏諱粬浠鐨勫壋鏂拌兘鍔涘拰鍒涢犲姏銆
『伍』 如何利用家長資源做好家園共育
(一)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那個家長成為老師的幫手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有了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家長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的實施。每個家庭與幼兒都積極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與表現。家長們幫助孩子搜集信息。他們或去圖書店查閱,或上網查詢,或參觀訪問,或親身實踐。每一個話題活動開展之前,我們都會在家長園地中貼出關於該話題開展目標的公告說明,讓家長了解活動會給孩子帶來的提高與收獲,這樣在今後的主題活動中家長就會心甘情願地幫助孩子收集有關資料,為我們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出謀劃策。在「春天的花朵」這一話題剛開始時,一些家長就給班裡帶來了小蝌蚪、小金魚,還有風箏等,供幼兒觀察和探索。孩子們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是在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後有的一份更深的喜悅,更是家長投身教育、關愛孩子的一份心啊!
(二)引導家庭互動,關注「隱性」資源的可貴性。
這里的「隱性」資源主要指的是:家庭成員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習慣愛好、以及每個成員的個性品質、精神品位、道德修養等構成了豐富的「隱性」資源。 我們一個班級有41個孩子,那麼就有41個家庭,不可能每個家庭都是一個職業或者一個背景吧,總是會匯集我們的各行各業的,正是這樣一個「大雜燴」的家庭,我們才會獲得更多我們平時了解不到的訊息,學到好多東西。在「春天的花朵」這個話題活動的中,針對我班幼兒挑食的現狀生成了「春天吃什麼好」這一塊內容。班裡季未天小朋友的爸爸是醫生,於是我們就請他來講課,讓告訴孩子們:春季是個流行病多發季節,提醒小朋友們在這個季節要多吃些春季的特有蔬菜如:萵筍、韭菜、油菜等,並告訴我們每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營養,千萬不能挑食,否則會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還告訴我們小朋友不能亂吃外面小攤販做的食品。春季要注意不能亂脫衣服,要多鍛煉身體等。在季未天爸爸的帶動下,其他的爸爸媽媽也寫來他們在家給寶寶吃的一些春天特有的菜,還有一些家長從雜志上、網上收集了幼兒春季食譜。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里,許多家長留戀於我們的主題牆前面,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著一些菜的做法,有些家長家長回去試了後第二天來交流說:葷素搭配,味道真的很不錯,孩子也很喜歡吃。當我們在利用家長的這些資源的同時,也給家長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
(三)開展平等對話、交流,這是增進家園了解、促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 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主要採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傳媒介,定期在家園聯系欄里向家長作科學育兒的宣傳。其次是合理利用價值資源,在本學期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進行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身教言傳、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實踐,讓家長體驗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強了教育的信心,又讓家長對環境的創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環境、心理環境甚至社會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氣氛活躍融洽,效果較好。一改以往家長會上的教師一言堂的做法,深受家長的稱贊。
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幼兒教育不只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應充分發揮家庭的各種教育資源,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兒經驗,不同的知識與職業背景,不同的家庭環境都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