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陝西將支援14省份保供用煤3900萬噸,陝西的煤炭資源有多豐富
陝西省發改委在這一次的公告當中就表示,為了能夠應對目前到來的寒冷氣流,他們將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邊兒,向北方的14個省份陸續提供3900萬噸的煤炭。畢竟在冬季的時候,保暖和電力供應是極為重要的。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就引起了北方網友的高度贊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煤炭供應情況。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煤炭支援?
對於北方大多數地區的群眾而言,在冬天的時候,供暖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有一些地區如果沒有集中供暖的話,溫度是非常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陝西省能夠主動承擔重任。表示將會提供3900萬噸煤炭是極為難得的,而且也是定了合理的價格保證措施。畢竟現在他的鄰居山西因為暴雨的影響,很多煤礦都已經停產。
Ⅱ 陝西有哪些自然資源,急用
礦產資源
陝西地質成礦條件優越,許多礦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全省自然資源豐富,礦產多,儲量大。陝北蘊藏優質鹽、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關中有煤、鉬、金、非金屬建材、地熱等礦產;陝南產出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2007年,全省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10種、貴金屬礦產2種、稀有稀土金屬及稀散元素礦產10種、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9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3種、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36種、水氣礦產2種。已列入陝西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有87種,礦區726處。
全省列入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保有資源儲量潛在總值超過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查明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礦種60多種。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水泥用石灰岩、玻璃石英岩,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
水資源
陝西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425.8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445億立方米,居全國各省(市、區)第19位。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1280立方米,最大年水資源量可達847億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億立方米,豐枯比在3.0以上。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時間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災,春夏兩季旱情多發;地域分布上,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面積佔全省的36.7%,水資源量佔到全省總量的71%;秦嶺以北的黃河流域,面積佔全省的63.3%,水資源量僅佔全省的29%。
植物資源
陝西生態條件多樣,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據全國第六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成果數據,陝西現有林地670.3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2.6%;天然林467.59萬公頃,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區、關山、黃龍山和橋山。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有野生種子植物3300餘種,約佔全國的10%。珍稀植物30種,葯用植物近800種。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極具開發價值。生漆產量和質量居全國之冠。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葯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省內草原屬溫帶草原,主要分布在陝北,類型復雜,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
動物資源
陝西野生陸生脊椎珍貴動物眾多,現有野生動物604餘種,鳥類380種,哺乳類147種,均佔全國的30%;兩棲爬行類動物77種,佔全國的13%。其中珍稀動物69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等12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土地資源
陝西地帶性自然土壤包括粟鈣土、黑壚土、褐土、黃褐土和棕壤等,由於長期耕種和自然力的侵蝕,已演變成復雜多樣的農業土壤。全省農業用地(耕地、林地、園地、牧草地)2772萬畝,未利用土地1503萬畝。
土地資源主要特點為山地多而川原少,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台原、山前洪積扇等僅占土地總面積的10%,土地類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澤等六大類。
Ⅲ 陝西礦產資源排全國第幾位
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種類較齊全,是我國的資源大省之一,許多礦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我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礦產種類較齊全,但結構不盡理想;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查程度低,可經濟開採的儲量少,難以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支柱性礦產短缺;除能源礦產外,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陝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岩、粘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關中以金、鉬、建材礦產和地下熱水、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嶺巴山地區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我省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嶺土、石棉等,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品級、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有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如鐵、銅、錳、鋁、錫、鎢、鉑族金屬、螢石、鉀鹽、磷、金剛石等,或貧礦多、或探明儲量少無可供規劃礦區,或開發利用條件差,少數礦種至今仍未探明儲量。
Ⅳ 陝西的礦產等自然資源是怎樣的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該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截至2007年,陝西山地總面積741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高原總面積926萬公頃,總面積的45%,平原39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9%。耕地總面積48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3.3%,水田面積20.4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旱地面積36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9%,水澆地88.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3%,林地962.6萬公頃,占總面積的46.8%,草地317.9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5.4%,水域面積40.3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
陝西,省會古都西安。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
陝西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全省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底,全省常住人口3812.62萬,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9個地級市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
陝西是中國重要科教高地,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陝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Ⅳ 陝南的礦產資源情況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該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Ⅵ 陝西省石油資源量新增多少億噸
近年來,陝西省全省新發現礦產地16處,新增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約2.48萬億元。昨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衛華介紹了全省地質找礦取得的階段性重大成果。
近年來,全省投入地質找礦資金47.56億元。主要礦種實現新增資源量:石油12.93億噸、天然氣6986億立方米、煤炭163.32億噸,再加上金礦、鐵礦、煤氣層等,潛在價值2.48萬億元。
滿意請採納,謝謝
Ⅶ 請問,陝西地區主要有什麼礦產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該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陝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岩、粘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關中以金、鉬、建材礦產和地下熱水、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嶺巴山地區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陝西省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嶺土、石棉等,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品級、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有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如鐵、銅、錳、鋁、錫、鎢、鉑族金屬,螢石、鉀鹽、磷、金剛石等。或貧礦多、或探明儲量少無可供規劃礦區,或開發利用條件差,少數礦種仍未探明儲量。
Ⅷ 陝西省煤炭煤層氣資源概況
陝西省煤炭資源豐富,含煤面積5.71×104km2,埋深2000m以淺的煤炭資源蘊藏總量超過3800×108t,煤炭資源分布呈現北富南貧的特點,秦嶺以北約佔全省的98%,以南不足2%。成煤時代主要為石炭-二疊紀、三疊紀和侏羅紀,主要煤田有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陝北三疊紀煤田、黃隴侏羅紀煤田、陝北侏羅紀煤田、商洛石炭-二疊紀煤田和鎮巴侏羅紀煤田等七個煤田(圖0.1)。各個煤田均有煤層氣分布,但具有資源價值的煤層氣主要分布在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和黃隴侏羅紀煤田。全省2000m以淺煤層氣資源量13095×108m3,位居全國第三位。
0.1.1 陝西省主要煤田
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東起韓城,西至耀縣,地層走向由北東向南西展布,有渭北「黑腰帶」之稱。東西長約220km,南北寬37~50km,含煤面積近1×104km2,劃分為銅川、蒲白、澄合、韓城四個礦區。總體構造為一向北西傾斜的單斜,傾角5°~15°。蒲白、澄合兩礦區斷裂構造較發育,斷層多成為井田自然邊界。煤系為山西組和太原組,含煤11層,可采者3~4層,即3#、5#、10#、11#煤層。煤類以瘦煤、貧煤為主。
黃隴侏羅紀煤田:東起黃陵,經宜君、旬邑、彬縣、鳳翔、千陽等,西至隴縣,長約280km,寬30~40km,含煤面積約1.1×104km2,為一向北傾斜的單斜。煤田內多出現寬緩的背、向斜,傾角多在3°~10°之間,個別地段15°左右。構造線以東西向或北東向為主。煤系為侏羅系中統延安組,含煤4層,可采者1~2層。劃分為4個礦區和一個勘探區,即:黃陵礦區、焦坪礦區、旬耀礦區、彬長礦區、永隴勘探區。煤類主要為不粘煤、弱粘煤,黃陵礦區有少量氣煤。
陝北三疊紀煤田:含煤地層分布范圍包括延安、子長、子洲、安塞、米脂、橫山等縣、市,南北長約75km,東西寬約30km,含煤面積約2200km2,為一向西傾斜的單斜,傾角1°~5°。煤系為三疊繫上統瓦窯堡組,含煤7~15層,可采者1~2層,即3#、5#煤層,主采為5#煤。主採煤層的特點是薄而分布廣,0.7m以上厚度僅分布於子長縣境內,現僅規劃一個礦區(子長礦區)。煤類為氣煤。
陝北侏羅紀煤田:東北起於府谷至西南的靖邊、定邊,經神木、榆林、橫山等縣、市,長約300km,寬25~80km,含煤面積約17400km2。地層傾角1°~5°左右,為一大型向北西傾斜的單斜。煤層賦存穩定,劃分為神府礦區、榆神礦區、榆橫礦區和靖定預測區。煤系為侏羅系中統延安組,分五個含煤段,分別含5個煤層組,自下而上編為1#、2#、3#、4#、5#,主採煤層為1#-2、2#-2、3#-1、4#-2、5#-2五層。煤類主要為不粘煤、長焰煤,局部有弱粘煤。
圖0.1 陝西省煤炭資源分布圖
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分布於府谷、佳縣、吳堡沿黃河以西一帶,是山西河東煤田西延部分。以煤層埋深2000m為深部界線,劃分為兩個不相連接的分區,即府谷礦區和吳堡勘探區。府谷礦區與吳堡勘探區之間的佳縣地區,因煤層埋深超過2000m,未作規劃分區。煤田地層走向近於南北,為向西傾的單斜,斷層稀少,褶皺不發育,地層傾角<10°。煤系地層為山西組和太原組,含煤10層,主要可採煤層為3#、8#、9#三層。煤類為焦煤。
0.1.2 陝西省煤層氣資源
0.1.2.1 煤層氣區塊劃分和資源量
根據全省煤田地質勘探鑽孔的瓦斯資料,全省的煤層氣可按含氣量及平面分布特點劃分為15個含氣區,其中:①單層可採煤層烴類氣體含量≥4m3/t,具有一定分布面積的礦區或勘探區,有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的銅川、蒲白、澄合、韓城礦區和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的府谷礦區和吳堡勘探區六個含氣區;②單層可採煤層烴類氣體雖≥4m3/t,但分布面積較小,並以孤立點出現的礦區或勘探區,有黃隴侏羅紀煤田的黃陵、焦坪、彬長礦區三個含氣區;③單層可采烴類氣體含量小於4m3/t的礦區或勘查區,有陝北侏羅紀煤田的神府礦區、榆神礦區、榆橫礦區、孟家灣勘查區和陝北三疊紀煤田子長礦區,共五個含氣區。
根據全省煤層氣賦存情況,對韓城、澄合、蒲白、銅川、府谷、吳堡6個含氣區計算了煤層氣資源量。對黃陵、焦坪及彬長礦區,估算了煤層氣資源量。全省1500m以淺共蘊藏煤層氣資源量約13121×108m3(表0.1、表0.2)。
表0.1 石炭-二疊紀煤田煤層氣資源量
表0.2 侏羅紀煤田煤層氣資源量(埋深<1500m)
通過對煤田煤儲層展布、煤層氣含量、煤層滲透率、煤變質特徵、煤的吸附性能等條件的綜合分析,認為渭北與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煤層厚度大(圖0.2),煤層埋深適中,甲烷含量較高,生、儲、蓋條件較好,目前有在建和生產礦井,是煤層氣勘探開發的理想地區,並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圖0.2 陝西省煤層氣資源分布圖
彬長礦區至2007年底,已有下溝、火石嘴、水簾、亭南、大佛寺等煤礦生產,其中有的礦井瓦斯湧出量每分鍾超過150m3,從目前井下抽放獲得的資料分析,本區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0.1.2.2 不同含氣區煤層氣地質特徵
(1)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
煤層的埋深主要受地形和構造的影響。煤田邊淺部地層傾角較陡,一般20°左右,局部有直立甚至倒轉現象,一般埋深小於500m。煤田的中深部,地層傾角變小,一般5°~10°,地形高差變化較大,在澄合、蒲白、銅川三礦區,地層傾向近於正北。黃土台塬區煤層埋深一般為600~1500m,低山區煤層埋深一般在1800~2300m之間。韓城礦區地層傾向北西,煤層在山區邊部埋深僅為0~200m。
3#煤層厚0.18~9.26m,一般3.0m;4#煤層厚度0~3.56m,一般1.00m;5#煤層在韓城礦區厚0~7.19m,澄合礦區厚0.40~10.54m,蒲白礦區煤厚0~8.28m,銅川礦區煤厚0~8.18m;10#煤層澄合礦區厚0~7.39m,蒲白礦區厚0~20.25m,銅川礦區厚0~6.62m。
煤層裂隙、割理發育程度各可採煤層相近。一方面與宏觀煤岩類型有關,光亮型和半亮型中,內生裂隙發育,一般為20條/5cm。另一方面,煤層的割理與構造的關系較為密切。韓城北區壓性、壓扭性構造較發育,不利於煤層割理的形成,並常形成構造煤,阻止了煤層氣的運移和逸散,有利於煤層氣的富集,從而使北區各礦為高沼礦,相對湧出量較高,下峪口礦可達55.3m3/t,桑樹坪礦可達56.09m3/t,但煤層滲透性很低,並常出現瓦斯突出現象。韓城南區張性構造發育,有利於煤層割理形成,煤層滲透率最高達2.5×10-3μm2。
(2)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
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煤層的內生裂隙較發育,割理不發育,就影響孔隙度和透氣性的因素而言,陝北煤的變質程度較低,有利於煤中大孔隙的存在,推測煤層的透氣性較高。煤層埋深主要受後期構造影響。地層傾向正西,煤田邊淺部沿傾向約5~10km的范圍,煤層埋深從露頭增加到1000m,中深部埋深在1000m以上,沿走向在佳縣以西煤層埋深大於2000m,使煤田一分為二,即南部吳堡區和北部府谷區。
府谷礦區:東部以黃河為界,北以陝西與內蒙古自治區邊界為界,西部延伸較遠,但埋藏深度1500m的邊界位於新民鎮—三道溝鄉一帶。1500m以淺面積893km2,資源量140×108t,探明區面積200km2,資源量53×108t。礦區含煤地層為石炭系太原組和二疊系山西組,含可採煤層11層,自上而下編號為3#、4#、5#、6#、7#、8#、9#-1、9#-2、10#-1、10#-2、11#,其中3#、4#煤賦存於山西組,其餘賦存於太原組。主要可採煤層為4#、6#、7#、9#-2,其餘為局部可採煤層,煤層埋深200~1200m。根據總體規劃,劃分為西王寨、馮家塔井田等。西王寨井田4#煤層厚度0.96~12.41m,平均6.93m,埋藏深度125.29~473.84m;6#煤層厚度1.16~5.29m,平均2.29m,埋深141.03~501.98m;7#煤層厚度0.80~7.52m,平均1.74m,埋深150.13~506.33m;9#-2煤厚度1.41~8.60m,平均3.20m,埋深171.76~543.60m。煤類均為長焰煤—氣煤,該區是陝西省煉焦配煤基地之一。
吳堡礦區:南起吳堡縣城,北至丁家灣鄉,呈長條形沿黃河西岸南北向展布,南北長約26km,東西寬2.8~5.6km,面積93.1km2。按照總體規劃,劃分為柳壕溝井田和橫溝井田,兩井田以柳壕溝北斷層為界。礦區內含煤地層為山西組下段和太原組,總厚度131m,含煤4~14層,其中可採煤層5層,可採煤層總厚度2.89~16.58m,平均9.05m,平均含煤系數9.4%。山西組含煤3層,自下而上編號分別是S3、S2、S1號煤層。其中S3煤層厚度0.31~1.34m,平均0.76m,埋藏深度284.24~952.50m,煤層底板標高-180~-360m,煤層整體向西傾斜,傾角5°左右;S2煤層厚度0.30~1.62m,平均0.99m,埋藏深度294.18~962.40m,煤層底板標高-190~-250m,煤層整體向西傾斜,傾角5°左右;S1煤層厚度1.20~5.10m,平均2.74m,埋藏深度301.41~969.92m,煤層底板標高-240~-350m,煤層整體向西傾斜,傾角5°左右。太原組含可採煤層1層,編號T1,煤層厚度3.51~8.98m,平均6.03m,煤層埋藏深度380.74~1074.28m,底板標高-285~-260m,煤層整體向西傾斜,傾角4.6°。1500m以淺含煤面積813km2,資源量90×108t,其中探明區面積78.5km2,資源量15.3806×108t。煤類為焦煤JM25為主,肥煤FM36、FM26次之,少量焦煤JM24、氣煤QM34、瘦煤S13和S14、焦煤JM15及中粘煤1/2ZN23。由於埋藏較深、開采技術條件復雜,暫時尚未開采。
(3)黃隴侏羅紀煤田
黃陵礦區: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境內,東距縣城約55km。受沮水河及其支流長期切割和侵蝕,基岩裸露,溝壑縱橫。區內森林植被廣泛分布。地勢呈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位於野豬窩附近,海拔1537m,最低點位於索羅灣一帶,海拔1022.75m,相對高差514.25m。屬地形較為復雜的中—低山區。延安組為含煤地層,地表無出露,屬一套生油含煤內陸碎屑河、湖沼相沉積。厚度7.44~135.18m,平均92.30m,區內呈南薄北厚的變化規律,可採煤層有2#、3#兩層,2#煤層厚度0.05~6.75m,平均3.91m。3#煤層厚0.85~3.80m,平均厚2.09m,煤層厚度變化較大。煤類以弱粘煤為主,少量1/2中粘煤。勘探階段發現有3個孔煤層中甲烷含量大於4m3/t,分布面積約15km2,預計儲量約3×108m3。勘探階段施工的1個水文孔,當鑽進到延安組第二段時,孔內有煤成氣逸出,氣量不大,導管引出點燃後火焰呈淡藍色,火苗短而弱,30~40cm。分2次採集氣體樣品進行了化驗測試,第一次測試結果,氧含量6.31%,氮含量41.69%,二氧化碳含量0.16%,甲烷含量51.27%,乙烷含量0.37%,丙烷含量0.20%;第二次測試結果,氧含量0.25%,氮含量13.54%,二氧化碳含量0.06%,甲烷含量85.06%,乙烷含量1.09%。2004年5月20~21日對孔內氣體壓力進行了測量,採用0.6MPa壓力表,每30分鍾測量一次,其值介於0.05~0.145MPa之間。另有1個孔鑽進到三疊系時,天然氣噴出,導管引出,火焰高達1m。
焦坪礦區:焦坪礦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和印台區境內,距銅川市約70km,礦區南北長26.5km,東西寬3.84km,含煤面積103.1km2。現由陳家山、下石節和玉華煤礦開采。礦區含煤地層為侏羅系中統延安組,厚度105~147m。主采4#-2煤層和局部可採的3#-2煤層。4#-2煤層屬全區可采,煤層傾角2°~5°,厚度一般6~14m,平均約10m。靠近煤層底板,普遍發育1~3m的劣質煤。煤層結構復雜,一般含矸2~3層,為炭質泥岩或泥岩,夾矸總厚度為0.1~0.5m。煤層直接頂為粉砂岩,厚度2~6m;老頂為中、粗粒砂岩,厚度10m左右;底板為根土岩及花斑泥岩,遇水極易膨脹,厚度4~12m。礦區4#-2煤層賦存較穩定,構造及水文地質條件簡單。3#-2煤層僅局部可采(分布於下石節煤礦,現未開采),煤層厚度一般4~6m,平均厚度5m。煤質特徵是,原煤灰分產率15%,全硫含量小於1%,發熱量25~32MJ/kg。礦區三礦屬高瓦斯礦井,煤層屬極易自燃煤層,發火期3~6個月,最短24天。由於開采中煤、油、氣共生,所以焦坪礦區開采地質條件既特殊,又十分復雜。2006年在該礦區轉角勘查區鑽探施工時,遇到井噴,噴出氣體以二氧化碳氣為主。
彬長礦區:位於彬縣及長武縣境內,彬長規劃礦區東西長70km,南北寬25km,詳查區面積913km2。礦區地層總體為一傾向北西—北北西的平緩單斜,在單斜背景上有少量方向單一的寬緩褶曲,地層傾角小於9°,構造簡單。含煤地層為侏羅系延安組,4#煤為主採煤層,位於延安組第一段的中部,厚度0.15~43.87m,平均10.64m。4#煤為本區主要氣源層,最大埋藏深度700m,結構簡單,厚度大,分布面積廣,可采面積達577.39km2。煤層氣與成煤環境、煤化程度、煤厚、沉積構造及圍岩性質等關系密切。彬長礦區4#煤層氣分帶呈南北展布,即礦區東西部大面積范圍內為煤層氣風化帶(CO2-N2帶)。中部為N2-CH4帶,局部地段為CH4帶。煤層埋藏深度、煤變質程度、鏡質組含量、煤層的頂、底板泥岩厚度與煤層氣含量呈正相關關系。在頂、底板泥岩厚度>4m時,其甲烷含量>2.5mL/g;當泥岩厚度<4m,其甲烷含量<2.5mL/g。
0.1.3 煤層氣賦存規律
研究表明,煤層中甲烷含量與煤層埋深、上覆基岩厚度等呈正相關關系(圖0.3,圖0.4),在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煤層瓦斯含量不僅受控於煤層埋深,同時也受控於地質構和煤層厚度。
圖0.3 煤層瓦斯含量與煤層埋深關系
(據閆江偉等,2008)
圖0.4 煤層瓦斯含量與上覆基岩厚度關系
(據閆江偉等,2008)
煤層氣含量與構造的關系:一般在張性斷裂發育的地區,煤層氣含量低,如蒲白礦區杜康溝逆斷層以南,有數條斷距在100~300m的較大的正斷層,呈北東向斜交於杜康溝逆斷層之上,此處煤層氣含量明顯偏低。另外,在銅川礦區和澄合礦區邊淺部以及韓城礦區的邊淺部和南區,張性斷裂也比較發育,因此,這些區域甲烷濃度和含量均較低。褶皺構造較發育的地區,有利於煤層氣的局部富集,一般向斜軸部受擠壓,孔隙少,吸附甲烷含量較背斜低,但易於保存;背斜軸部受到拉伸,裂隙、孔隙較發育,當頂板為泥質岩石時,甲烷含量高,當頂板為砂質或脆性岩石時,甲烷易於通過張裂隙散失,甲烷含量低。
甲烷含量與煤層埋深的關系:從渭北煤田四個礦區來看,淺部基本上屬於瓦斯風化帶,如銅川、蒲白、澄合三個礦區,埋深300m以淺,煤層氣組分以N2為主,甲烷含量一般都小於4mL/g。各可採煤層甲烷含量>4m3/t的分布區,韓城、澄合礦區多在煤層埋深300m以深,蒲白、銅川礦區多在400m以深。而韓城礦區,煤層埋深在1000m左右時,甲烷含量已達到19.99m3/t。甲烷含量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本煤田中表現極為明顯。
甲烷含量與煤層厚度的關系:一般煤層厚度越大,生、儲氣越多,甲烷含量就高。從煤田中各可採煤層所采瓦斯煤樣統計分析,在正常情況下,同一煤層,深度相近時一般煤層厚的地區甲烷量較高。
Ⅸ 陝西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什麼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
鹽礦、水泥灰岩。
陝西保有儲量列全國前三、五、十位的礦產分別為27種、39種和57種。在全國45種主要礦產中,該省居全國前列的礦種有鹽礦、水泥灰岩(第一位),天然氣、高嶺土(第二位),煤、釩、鉬、汞、稀土礦、石棉、玻璃用石英岩(第三位),鈦、隱晶質石墨(第四位),重晶石(第五位),石油、銻、磷(第七位),鎳、鉛(第八位),金、錳(第九位),鉻(第十位)。在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十五種支柱性重要礦產中,鹽礦、水泥灰岩居全國首位.在西部十二省區中煤,石油、天然氣居第二位,磷居第四位,鉛居第五位。
Ⅹ 陝西自然資源是怎樣分布的
陝西是中國的資源大省,煤炭主要以陝北的銅川為中心的渭河北岸,有「陝西黑腰帶」之稱,現在在神木和內蒙古接壤的地區又發現了大的露天煤礦.解放前發現了中國第一個油礦---延長油礦。現在有長慶油田,開發了鄂爾多斯大氣田
(據有關統計現在有32個大中城市用此油田的天然氣)安康有「金州」之稱,自古以來以產生黃金著名。陝中以產棉花著名,所以紡織工業是以西安、咸陽市最為發達。陝南有珍貴葯材和野生動物(主要以金絲猴和大熊貓為主)當然,陝西還生產鐵、錳、銅、鋁、鉛、鋅、磷石墨、石膏,如果你喜歡酒的話,陝西的「杜康」「西風」酒名傳天下。「耀州青瓷」也很有名氣。(我曾經在陝西工作過6年,略知一、二)
祝你快樂。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