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的水資源現狀
一:新疆水資源及其分布特點:
1、地表水資源新疆位於內陸乾旱區,具有「三山夾兩盆」的獨特的地貌特徵。
2:進入新疆上空的水汽,遇高大的山體可截獲大量水汽形成降水。因此,山區降水較豐沛,可形成眾多的河流,是徑流形成區。
3:平原區和沙漠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降水量除少量補給地下水外很少或不產生地表徑流,是徑流散失區和無流區。
4:因而,從新疆地貌特徵和水循環過程特點,新疆可分為山區和平原區二大區域,大約80.6萬平方公里的山區是徑流形成區,平原區面積為85.4萬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周緣1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是徑流散失區,其餘75.4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和荒漠區是無流區
二:新疆河流:
1:新疆每年外流入海洋的河流總徑流量有121×108 m3,其餘均為內陸河。
(1)新疆河流年徑流量年際變化比較平穩;最大年徑流總量為1056×108m3(1969年),比平均值多19.5%,最小年徑流量為716×108m3(1974年),比平均值少19%,所以,新疆河流年徑流量歷年變幅在882×108m3上下20%以內。
(2)新疆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新疆河流徑流量主要集中於夏季(6—8月),夏季水占年徑流量50%—70%,春季和秋季各佔10%—20%,冬季在10%以下。特別是發源於喀那斯山和昆侖山的河流,因為徑流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補給。其夏季徑流量占年徑流量70%
—80%。
(3)新疆許多河流的含沙量較大;全疆河流懸移質沙年輸沙總量為2.02×108t,年平均沙量為2.28kg/m3。
(4)新疆河流的洪水量大峰高;新疆主要的大洪水是冰雪融水洪水疊加暴雨洪水。
(5)新疆河流水質基本良好;北疆各河出山口處河水礦化度一般在350mg/升以下,南疆河流一般在300—600mg/升之間。
三:地表水資源的空間分布
(1)河川徑流形成於山區,徑流深隨高程而遞增。
(2)年徑流深北部大於南部,西部大於東部。
(3)地表水資源一半集中於天山,並且迎風坡多於背風坡,天山南北坡地表水資源量416×10m3。佔全疆52.4%,南部昆侖山系次之,地表水資源量為233×108m3,佔全疆
29.4%,北部阿爾泰山及准噶爾西部山區又次之,地表水資源量144×108m3,佔全疆18.2%。
四:地下水資源:
1: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在各河流出山口以下的洪積,沖積平原。因此,有利用價值的地下水資源主要指平原區的地下水,即第四系的孔隙潛水、承壓水。
2:新疆地表水及地下水資源來源於天然降水,山區降水達2090×108m3,佔全疆總降水量的
80%以上,山區為徑流形成區,基岩裂隙水補給河水;平原區為徑流散失區,地表水出山口後通過各種入滲途徑——河道、渠道、田間、水庫入滲轉化成
Ⅱ 新疆的金屬礦產
新疆金屬礦產有黑色、有色、稀有和貴重金屬4大類。
第一節 黑色金屬礦產
新疆黑色金屬礦產礦種齊全,以鐵、鉻為主,並有錳、釩、鈦礦。
一、鐵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已發現鐵礦產地1180 處,經普查評價,探明具有一定控制資源儲量的小型以上鐵礦床為150 處。據《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鐵礦區65 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15 處。截至2005 年底,查明資源儲量8.47億噸。鐵礦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哈密和阿勒泰等地區。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共有鐵礦生產礦山124個,其中,大型礦山1 個,中型礦山 5 個,小型礦山 118 個,從業人數 5517 人,礦石產量521.81 萬噸,實現礦業產值7.06 億元,銷售收入6.37 億元,形成利潤7714.64 萬元。其中,國有礦山23 個,其他經濟類型礦山101個。有24 個礦山建有選礦廠,主要為濕法磁選。近幾年來,鋼鐵工業發展很快,鐵礦石需求量大,鐵礦石價格上漲,並穩定於較高水平,礦山企業效益良好。
主要礦山生產情況:哈密雅滿蘇鐵礦66.36萬噸,哈密磁海鐵礦38.99 萬噸,富蘊蒙庫鐵礦76.79 萬噸,鄯善紅雲灘鐵礦20 萬噸,鄯善梧桐溝鐵礦10.0萬噸,鄯善百靈山鐵礦15.0萬噸,新源縣式可布台鐵礦12.7萬噸,和靜縣莫托薩拉鐵礦7.2萬噸。
露天開採回採率80%~99%,地下開採回採率60%~75%。選礦回收率85%~95%。
(二)資源優勢與潛力
(1)遠景大。預測自治區鐵礦資源總量77.8 億噸,已探明資源儲量8.47億噸,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第14位。
(2)分布廣。鐵礦產地1180處,遍布全疆各地。
(3)富礦多。已探明的鐵礦資源儲量中,富鐵礦佔30%以上,遠遠超過全國富鐵礦5%的比例。
(三)資源配置與供需平衡研究
1.「十一五」規劃目標
根據新疆八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產鋼500萬噸,生鐵410萬噸。
2.資源保證程度
(1)八一鋼鐵公司直屬礦山及聯辦礦山「十一五」末,保證礦石資源量310萬噸。詳見表5-2-1。
(2)其他類型礦山:到2010 年可生產鐵礦石400 萬噸。新疆金寶蒙庫鐵礦10~14號鐵礦體資源儲量1308萬噸,設計生產規模60萬噸/年;新疆金寶蒙庫鐵礦15~21 號礦體儲量1562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30萬噸/年;新疆金寶蒙庫鐵礦22號礦體儲量1062萬噸,設計生產規模10 萬噸;阿勒泰市阿巴宮鐵礦儲量594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萬噸;和靜縣莫托薩拉鐵礦設計生產規模10萬噸/年;哈密地區有31個小型礦山,政府對這些礦山加強指導和扶持,2010年可生產鐵礦石400萬噸。
(3)新建礦山2010年可生產鐵礦石150 萬噸。和靜縣查崗諾爾鐵礦儲量5312 萬噸,全鐵品位40.75%;鄯善縣帕爾崗鐵礦儲量6829.4萬噸,全鐵品位33.07%;兩礦均屬磁鐵礦,選礦工藝簡單。阿克陶縣契列克其鐵礦儲量6558 萬噸,屬菱鐵礦,全鐵品位41.84%,品位較高,加工工藝較簡單,3 個礦均屬中型礦床,可建中型規模礦山。三礦山建成後,可生產鐵礦石150萬噸。
表5-2-1 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公司直屬礦山及聯辦礦山資源保證表
按新疆八一鋼鐵集團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自治區生產鋼 500 萬噸,生鐵 410 萬噸,需鐵礦石 820 萬噸(含TFe50%)。到2010年,自治區鐵礦石產量可達到860 萬噸,滿足煉鐵需要。
(4)加強地質勘探工作。
① 鼓勵區內外地勘單位加大對鐵礦成礦條件好的阿勒泰、哈密、吐魯番、伊犁州、巴音郭楞州等地區開展地質勘查工作。
② 建議國家增加對鐵礦資源勘查的資金投入。
③ 吸引社會資金,加強對區內鐵礦資源的勘查,堅持勘查單位優先取得采礦權的優惠政策。
④ 支持區內地勘單位到國外開展鐵礦資源的地質普查工作,尋找新的鐵礦資源。
新疆鐵礦資源找礦潛力很大,只要重視鐵礦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一定能找到大礦、富礦,滿足自治區對鐵礦資源的需求。
二、鉻鐵礦
(一)資源現狀
新疆鉻礦資源豐富,僅次於西藏,是全國最大的耐火材料原料產地。鉻礦質優,含鋁高、含鉻低。經過大量地質工作,截至2005年末共查明鉻礦資源15 處,查明資源儲量159.1 萬噸,其中,中型礦床1處,小型14 處。主要分布在薩爾托海、鯨魚、鹼泉、唐巴勒等礦區。
(二)開發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共有礦山8個,共生產鉻礦3.07萬噸,產值1512.79萬元,從業人數248人。其中,新疆有色金鉻有限責任公司鉻礦1個,生產2.0 萬噸;其餘均為小礦。開採回採率90%以上。采礦方法採用膠結充填法和乾式充填法。礦石Cr2 O3品位達到30%,主要銷往內地有關企業。
(三)「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礦石4.5萬噸。
(2)鉻鐵礦資源儲量集中在薩爾托海鉻鐵礦區,儲量159.13萬噸。多年來礦山以銷定產,產品銷往河南、山東等省,出口日本、韓國等。2005年生產3.07萬噸,近幾年以銷定產。2010年生產4.5萬噸,很容易實現需要。
三、錳礦
(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錳礦床有10 處,其中,中型礦床2 處,查明資源儲量 955.2 萬噸,約佔全國錳礦總資源儲量 5.7 億噸的1.5%,在全國已探明錳礦資源的22個省(區、市)中,排名第9位。在西北地區僅次於陝西省。錳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昭蘇縣加曼台、和靜縣莫托薩拉、庫車縣卡朗溝、哈密市大水。昭蘇縣加曼台錳礦和莫托薩拉錳礦屬中型礦床。區內錳礦以貧礦多、富礦少,以菱錳礦為主,氧化錳少。庫車縣卡朗溝錳礦較富。
(二)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 年自治區共有錳礦企業15個,均屬小型礦山,從業人數328 人,生產礦石1.94萬噸,礦業總產值635.00萬元,利潤108.00萬元。
(三)「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十一五」規劃目標
「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錳礦石3萬噸。
2.資源配置
錳礦資源分布南北疆,錳礦資源儲量較大。昭蘇縣加曼台錳礦資源儲量238.0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萬噸;哈密大水錳礦資源儲量5.2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2萬噸;庫車縣建材礦化工業公司第一、二、三礦資源儲量40.2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9 萬噸;拜城縣礦業開發公司卡爾果爾錳礦第一、二礦資源儲量25.9 萬噸,設計生產規模0.4萬噸。共計設計年生產規模6.5萬噸。預計到2010年,生產3萬噸錳礦石有資源保證。
第二節 有色金屬礦產
新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有色金屬礦產12 種,有銅、鎳、鉛、鋅、鋁、鎂、鈷、鎢、鉬、鉍、汞、銻,種類齊全。其中,主要礦產為銅、鎳、鉛、鋅。
一、銅礦
(一)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銅礦產資源較豐富。據《截至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 年底,銅礦產地37 處,其中,大型礦床1 處,查明資源儲量228.2 萬噸。據中國礦情資料,新疆銅礦資源屬中等水平,在西北地區僅次於甘肅。
哈巴河縣阿舍勒銅礦銅金屬資源儲量921932 噸,平均含銅品位2.43%,是全國最大的富銅礦,礦體集中,易於開發。喀拉通克銅鎳礦一、二、三號礦區保有資源儲量26.6 萬噸。哈密市土屋銅礦金屬資源量60餘萬噸,平均含銅品位0.65%。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保有銅金屬資源儲量19.0 萬噸。哈密市黃山銅鎳礦金屬銅保有資源量20.8萬噸。富蘊縣索庫都克銅礦銅金屬保有資源量32.57萬噸。
新疆銅礦資源特點:① 成礦類型多,可分7 種類型,包括正岩漿晚期熔離型銅礦、岩漿熱液型銅礦、夕卡岩型銅礦、斑岩型銅礦、火山岩型銅礦、層控型銅礦和沉積型銅礦;② 分布廣,全疆有20多個縣(市)均有銅礦上儲量表;③ 共生和伴生多種有益組分,如喀拉通克銅鎳礦除含銅鎳外,伴生金、銀、鉑、鈀、鈷、硫等多種礦產。
總的來說,新疆銅資源富礦多,易於選礦,開發潛力很大。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生產礦山35 個,其中中型礦山1 個,小型礦山34個。從業人數1708人,開采礦石量78.45萬噸,工業產值58450.95 萬元。其中喀拉通克銅鎳礦設計采、選規模30 萬噸/年,2004年采礦32.2 萬噸,選礦28.1 萬噸。膠結充填法開采,采礦回採率98.51%。選礦回收率:銅90.06%,鎳80.48%。礦產品由阜康冶煉廠加工。
小型銅礦精礦一般銷售給內地有關企業,主要有喀什地區新鑫伽師銅礦、富蘊縣喬夏哈拉金銅礦、鄯善縣維權銅礦。采礦回採率65%~85%,銅選礦回收率85%~95%。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及資源配置和供需平衡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據自治區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生產金屬銅5萬噸。
2.資源配置與供需研究
阿舍勒銅鋅礦銅金屬儲量921932 噸,礦山設計生產規模132萬噸/年,銅品位2.43%,年產銅精粉13 萬噸,金屬銅2.975 萬噸;喀拉通克銅鎳礦一、二號礦體特富礦、富礦礦石保有儲量1721萬噸,金屬銅 26.6 萬噸,鎳 15.6 萬噸,貧礦礦石儲量約3000萬噸。該礦三期工程於2005 年開建,設計生產規模178 萬噸/年,年生產金屬銅1.5萬噸;哈密土屋銅礦金屬儲量60萬噸,設計規模380萬噸,年產金屬銅1.5萬噸。
「十一五」末,上述三礦區年產金屬銅59750噸。
二、鎳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鎳礦產地有7 處,查明鎳金屬資源量96.2萬噸,其中,大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4處。新疆鎳資源儲量次於甘肅省,位居全國第2位。主要礦山有喀拉通克銅鎳礦、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哈密市黃山銅鎳礦。
2001~2006年,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對喀拉通克銅鎳礦2號礦體勘探,探明特富礦、富礦礦石資源儲量1226 萬噸,金屬銅17.9萬噸,鎳9.9萬噸。一、二號礦體保有礦石資源儲量1721 萬噸,金屬銅26.6萬噸,鎳金屬15.6萬噸。貧礦約3000萬噸。
2.開發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有生產礦山14 個,其中中型礦山2 個,其餘均為小型礦山。開采礦石 85.82 萬噸,產值 54814.07 萬元,利潤20141.81萬元。其中,喀拉通克銅鎳礦已開采16年歷史,2005年采出礦石量32.2萬噸,選礦28.1 萬噸,回採率98.51%,選礦回收率80.48%。採用浮選法優選銅,混合浮選出銅鎳混合精礦。
哈密地區內的小礦山礦石主要銷往甘肅金川公司。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據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目標,到2010 年,實現生產1萬噸金屬鎳。
2.資源配置
2001~2006 年,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對喀拉通克銅鎳礦二號礦體進行勘查,共提交特富礦、富礦礦石量1226 萬噸,銅金屬17.9萬噸,鎳金屬9.9 萬噸,一、二號礦體目前特富礦、富礦保有礦石儲量1721 萬噸,銅金屬26.6 萬噸,鎳15.6 萬噸。貧礦礦石約3000 萬噸。礦山三期工程於2005 年開建,設計采礦規模178萬噸,達產後年產金屬鎳1.12 萬噸,可實現「十一五」規劃生產金屬鎳1萬噸的目標。
三、鉛鋅礦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1.資源現狀
新疆鉛鋅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區和克孜勒蘇州。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鉛鋅礦產地34 處,其中,大型1 處,中型4處。鉛查明資源儲量65.9 萬噸,鋅查明資源儲量135.4 萬噸。新疆探明的鉛鋅資源儲量在全國屬偏少的省、自治區。
哈巴河縣阿舍勒銅鋅礦一號礦體探明鋅金屬資源儲量40.9 萬噸,鋅礦石品位2.78%;富蘊縣可可塔勒鉛鋅礦鉛金屬保有資源儲量27.9萬噸,鋅54.3萬噸;阿圖什市霍什布拉克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7.1萬噸,鋅15.5 萬噸;阿克陶縣塔木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4.0萬噸,鋅13.2 萬噸;阿克陶縣卡蘭古—托克拉克鉛鋅礦,鉛保有資源儲量17.6萬噸,鋅0.5萬噸。
2.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鉛鋅礦18個,從業人數1203 人,生產鉛礦石23.66萬噸,鋅礦石19.28萬噸,鉛礦產值6670.40 萬元,鋅礦產值2439.19萬元。其中,富蘊縣可可塔勒鉛鋅礦生產規模為年采礦石量15 萬噸,2005 年生產鉛精粉0.16 萬噸,鋅精粉0.30萬噸。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及資源配置
1.鉛礦
(1)「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生產鉛精粉2萬噸。
(2)資源配置。可可塔勒鉛鋅礦屬大型鉛鋅礦床,礦山正在技改,以擴大生產規模,2010年年產鉛精粉1 萬噸;霍什布拉克、卡蘭古—托克拉克、塔木鉛鋅礦等礦山擴大生產規模,達到年產鉛精粉1萬噸。「十一五」末,可實現生產鉛精粉2萬噸的目標。
2.鋅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 年,生產鋅粉6.5萬噸。
(2)資源配置。哈巴河縣阿舍勒銅鋅礦探明鋅金屬資源儲量40.8 萬噸,品位2.78%,礦山生產規模132 萬噸/年,年產品位50%的鋅精粉5.58 萬噸;霍什布拉克鉛鋅礦等礦山年生產鋅精粉1 萬噸以上。「十一五」末,可實現生產6.5 萬噸鋅精粉的目標。
第三節 貴重金屬礦產
一、金礦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一)資源現狀
新疆黃金資源豐富,岩金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吐魯番地區、阿勒泰地區、伊犁州、塔城地區。砂金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福海縣、若羌縣阿爾金山。全疆85 個縣(市)中有63 個縣(市)發現黃金,已有36個縣(市)生產黃金。
據《截至2005 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 2005 年底,岩金礦產地 44 處,查明資源儲量92118.6 千克,其中,大型礦床1 處(阿希金礦),中型礦床2處,小型金礦床41 處。阿希金礦礦石保有資源儲量763.3 萬噸,金金屬量37.6 噸;哈圖金礦礦石資源儲量量320 萬噸,金金屬量16.58 噸;多納拉薩依、托庫孜巴依礦探明資源儲量23 噸。砂金上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地10 處,2005 年查明資源儲量18292 千克。
全疆伴生金礦1處(喀拉通克銅鎳礦),2005年查明資源儲量2949千克。
(二)開發利用現狀
1985~1995 年是新疆黃金工業大發展時期,黃金產量迅速增加。1999年,黃金產量達21萬兩,居全國第6 位。以後這些年當中,新礦產地發現少,礦山資源逐步枯竭,產量下降。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黃金生產礦山102個,其中,大型礦山1個,中型礦山1個,小型礦山100個,生產黃金礦石187.29萬噸,產值67181萬元,利潤5500萬元。2005年黃金產量18.33萬兩,居全國第13位。其中,阿希金礦生產黃金29184 兩,哈密金礦生產黃金10006兩,哈圖金礦生產黃金8000 兩,哈巴河縣多拉納薩依金礦、托庫孜巴依金礦生產黃金5928.86兩。其餘均為小礦山生產,這些小礦山年生產黃金3.8萬兩。
露天開採回採率90%~99%,地下開採回採率在61%~85%,貧化率 8%~20%。全泥氰化浸出率 90%~95%。浮選回收率85%。
(二)其他貴重金屬資源現狀
1.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銀礦產地7 處,查明資源儲量838.3 千克,均屬伴生銀礦產,為小型礦床。
2.鉑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鉑礦產1 處,查明資源儲量2838 千克,為喀拉通克銅鎳礦伴生礦產,屬小型礦床。
3.鈀資源現狀
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截至2005年底,鈀礦產1 處,查明資源儲量1638 千克,為喀拉通克銅鎳礦伴生礦產,屬小型礦床。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一)自治區「十一五」黃金工業規劃
根據自治區黃金工業「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生產黃金10噸,即32萬兩。
(二)黃金資源配置
1.重點礦山資源保證程度
烏魯木齊望峰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441千克,品位6.62克/噸。哈密金窩子210 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083 千克,品位5.08 克/噸。青河縣野馬泉金礦,保有資源儲量1978千克,品位4.2克/噸。托里縣包古圖金礦保有資源儲量5738 千克,品位6 克/噸。4 個礦山擴大規模後,可產黃金20000兩。詳見表5-2-2。
表5-2-2 重點黃金礦山資源保證程度表
2.建設新礦山
鄯善縣喜迎、梧桐南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5980 千克,品位4.3克/噸,生產規模9 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9288 兩;鄯善縣康古爾外圍金金屬保有資源量1957 千克,品位5.28 克/噸,生產規模9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11404 兩;昌吉市薩爾達拉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3129千克,品位6.1克/噸,生產規模9萬噸/年,年可生產黃金13176兩;和豐縣闊爾真闊蠟金礦區金金屬保有資源量1855千克,品位9.2克/噸,年生產規模9萬噸,年產黃金19872兩。
以上4個礦山建成後,到2010年可生產黃金40000兩。
3.積極發展和支持其他形式的企業開采黃金,2005 年這類礦山企業70多個,到2010年黃金可產黃金150000兩
綜上所述,到2010年,自治區可生產黃金328304兩。
第四節 稀有金屬
一、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一)資源現狀
新疆稀有金屬礦產豐富,有鈹、鋰、鉭、鈮、銣、銫、鍶、鋯等8種。據《截至200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統計表》,鈹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銫第五位,鋰第6 位,鉭第9位,鈮第10位。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富蘊縣、福海縣和青河縣。阿勒泰地區鋰礦資源儲量63087噸,其中可可托海一礦保有資源儲量16621 噸。阿勒泰地區鈹礦保有資源儲量140288 噸,其中,可可托海一礦71240噸。
(二)生產現狀
據《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報表》,2005年自治區共有稀有金屬礦山10 個,其中,國有礦山2個。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公司可可托海一礦,從業人數806人,生產鋰精粉4000 噸,產值1133.60 萬元;鈹精礦800 噸,鉭鈮礦19噸,產值398.00萬元。該礦所選鋰礦石為已閉坑3號脈采出堆放的礦石,礦石含氧化鋰品位0.35%,氧化鈹0.06%,選礦回收率分別為32.8%、25%,選礦難度大。
二、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及資源配置
(一)鋰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指標
據自治區有色金屬工業公司「十一五」規劃,到2010 年,鋰鹽生產量1萬噸。
2.資源配置
實踐表明,每生產1 萬噸鋰鹽需8 萬噸鋰精粉,2005 年生產鋰精粉4000噸,按照該水平計算,缺口7.6 萬噸鋰精粉。可可托海一礦Li2 O保有資源儲量16621噸,2005年僅生產0.4萬噸Li2 O;富蘊縣柯魯木特112號礦山開采條件惡劣,難以開采;新建福海縣庫卡拉蓋鋰礦、柯魯木特117 號鋰礦困難大。根據規劃,2010 年完成生產1萬噸鋰鹽所需鋰精粉只能靠進口及內地購進7.6萬噸。
(二)鈹礦
1.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目標
到2010年,年生產鈹精礦1000噸。
2.資源配置
2005年可可托海一礦選礦廠生產800 噸鈹精礦,可可托海一礦鈹(BeO)資源儲量71240 噸,較豐富,有利於擴大選礦規模。「十一五」末,可實現年生產0.1萬噸鈹精礦的目標。
Ⅲ 新疆水資源現狀
新疆水資源現狀: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
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佔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余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新疆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佔有量居全國前列。
新疆的地形地貌: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