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主觀題如何評分
擴展閱讀
說大話成本是多少 2025-05-26 10:06:26
怎麼去維護葯品價格 2025-05-26 09:53:42

人力資源主觀題如何評分

發布時間: 2022-04-22 12:28:31

❶ 人力資源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管理評估方法


對一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情況應該有一個連續的評估。由於以前我們對人力資源的評估不多,因此在方法上也沒有固定的格式。下面將根據發達國家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結合我國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介紹一種適合我國的評估方法,這種方法在一些單位使用後,效果較好。

對人力資源管理分15項進行單項評估。

1、工作種類及分類

⑴員工表現與能力

⑵團隊精神

⑶就業及錄用條件

⑷上崗主使用條件

⑸職業發展道路(計劃)

⑹激勵和獎懲的實施

⑺達到目標的能力和信心

⑻安全工作實踐管理

⑼職來健康管理

⑽不斷完善管理

⑾環境健康管理

⑿事故調查和工傷管理

⒀工作環境改造計劃與實施

⒁緊急情況(非常時期)的計劃

⒂合同人和合同安排

2、評估小組的組成方法

評估小組的組成:總經理或總經理授權的副總經理,人力資源部或人事部部長,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辦公室主任,財務部主管,發展部部長,各業務部門(車間、處室)主管2—3人,普通員工3—5人。

3、評估標准

評估標准分為10項,每一項後面的數字為計算基數。

⑴法人知道 00

⑵政策及規章 20

⑶有危機感 10

⑷了解並咨詢 10

⑸研究與發展 10

⑹管理知識和責任 10

⑺發展計劃10

⑻問題分類與記錄 10

⑼培訓與教育10

⑽具體實踐 10

4、評分原則

評分原則分為5項,每一項後面的數字為計算基數。

⑴沒有考慮(單位對這一項沒有興趣,無考慮)00

⑵已有考慮(單位對某項已開始感興趣並了解)25

⑶准備並開始(對某項已做了准備並試著做) 50

⑷已建立並進行(積極行動並為此而進行培訓)75

⑸已成例行規律(對該項已摸出規律並完善) 100

5、計算方法

本評估方法的計算方法分為四步:

⑴將15項的其中某項套到評估方法的10項里來衡量,確定屬於哪一項。

⑵將屬於這一項的該條套入評分原則里的5項來測定是屬於25,還是50。

⑶將評估方法項所得的數字乘以評分原則的百分比,看得出的是2.5還是7.5。

⑷將各項乘完的分數相加,看得出的是多少分。

6、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分為4種:

⑴分數在00-35分,為較差;

⑵分數在36-70分,為一般;

⑶分數在71-90分,為較好;

⑷分數在91-100分,為出色。

為了使讀者對方法有所了解並且會使用,下面舉一實例。

單位:北京某集團公司

性質:私有

人數:152人

員工學歷狀況:碩士生:無

大學生:4%

中專生:62%

高中生:34%

評估小組:總裁,人力資源部部長,發展部部長,財務部部長,分公司總經理2人,普通員工4人,專家1人,共計11人。

評估項目:全部

為簡明起見,我們選出幾項來看。

第四項:員工表現評估和能力考核。

⑴主管失職,主管在這一方面抓得很緊75,00×75%=00

⑵政策及規章制度,公司已有成型的政策和制度100,20×100%=20

⑶危機感,已進行75,10×75%=7.5

⑷了解與咨詢,已進行75,10×75%=7.5

⑸研究與發展,開始感興趣25,10×25%=2.5

⑹管理知識與責任,已進行75,10×75%=7.5

⑺發展計劃,已進行75,10×75%=7.5

⑻問題分析與記錄,已成規律100,10×100%=10

⑼培訓與教育,擬訂了有關的制度並准備開始50,10×50%=5

⑽實踐,已進行75,10×75%=7.5

將以上各項得分加在一起,就得75分。這個分數說明該公司在員工表鸝做能力考核方面的工作屬於「較好」這個層次里。

下面,我們再做一個較差的單位。

單位:北京某工廠 性質:國有 人數:660

員工學歷教育狀況:碩士生:1% 大學生:15%

中專生:43% 高中生:31%

評估小組:廠長,人事科長,財務科長,市場銷售科長,車間主任3人,工人代表4人,專家1人,共計12人。

評估項目:全部

我們選出其中一項進行分析:

第五項:團隊精神的建立和發展

⑴主管失職,開始准備有關制度和規定50,00×50%=0

⑵政策及規章,已有考慮25,20×25%=5

⑶危機感,沒有考慮過00,10×00%=0

⑷咨詢與了解,已開始進行75,10×75%=7.5

⑸研究與發展,已有考慮25,10×25%=2.5

⑹管理知識與職責,已有考慮25,10×25%=2.5

⑺發展計劃,已有考慮25,10×25%=2.5

⑻問題分析與記錄,已經進行75,10×75%=7.5

⑼培訓與教育,沒有考慮00,10×00%=0
⑽實踐,已在開始75,10×75%=7.5

以上10項的分數加起來共35分,在評比結果里屬「較差」的一檔

從以上兩個單位的人力資源考評結果來看,第一個單位明顯較好,在實際的管理運作中,這個單位的人力資源開發也屬於非常突出的。這家單位的市場、產品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由於有了較好的人力資源在其中發揮作用,也顯示出了較理相的勢頭。但是由於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方面抓得不好,導致員工混事的多、幹事的少,人員流失的也多,有不少人員不安心工作,一心想去其他公司掙大錢。這些都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單位發展不順,最終導致工廠生產直接下滑,利潤下降,不得不改組領導班子,重新起步。

在進行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評估時,應該注意的是不要單看員工的情況匯報和各種材料,一定要實地考察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單位的氣氛,然後再根據考核評估項目,一項一項進行。


❷ 主觀題評分標準是什麼主觀題評分標準是什麼

您好!主觀題評分標準是凡要求計算的,可不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兩位以上小數的,均四捨五入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小數,百分比指標保留百分號前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請在指定答題區域內作答)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繼續提問~

❸ 人力資源三級考試職業道德個人表現部分怎麼評分

人力資源三級考試職業道德共25題,其中第1~8題是單選題,每題只有—個選項是正確的,多選或錯選都不得分;第9~16題是多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是正確的,
錯選、少選、多選,則該題均不得分;第17~25題是職業道德個人表現部分,該部分均為選擇題.每題均有四個備選項,您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選擇其中一個選項作為您的答案,
第17~25題只要盡量根據主流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來選擇答案,並保持個人觀點的前後一致性,都可以得分,因為有時個人表現部分有些題目是有內在聯系的。職業道德共25題,每題0.4分,合計10分,理論考試剩下部分,即26——125題,卷面分是每題1分,共100題,卷面分是100分,但是最終要乘以權重0.9,26——125題實際總分是90分,加上職業道德的10分,最終試卷滿分是100分。這下清楚了吧,如果不清楚,可以再問我哈。
5道是職業道德(25道題滿分10分,答對6分以上者,理論知識成績有效;低於6分者,理論知識成績計為0分,即便後面100道題全答對

❹ 人力資源考核評價,有什麼標准啊

很專業的問題,建議找到相關資料學習下,下面簡短說說
績效評價是通過績效考核指標來體現的,績效考核則是按照一定的標准,採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員工的品德、工作績效、能力和態度進行綜合的檢查和評定,以確定其工作業績和潛力的管理方法。指標的定義主要是對績效考核指標的解釋。
績效考核指標特徵
(1)績效考核指標應遵循同質性原則、關鍵特徵原則、獨立性原則。
(2)考核指標是具體的且可以衡量和測度的。
(3)考核指標是考核者與被考核者共同商量、溝通的結果。
(4)考核指標是基本工作而非工作者。
(5)考核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根據企業內外的情況而變動,經常是「缺什麼,考什麼」,「要什麼,考什麼」。
(6)考核指標是大家所熟知的,必須要讓絕大多數人理解。制定績效考核指標遵循的原則 一績效考核指標應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
在績效考核指標的擬定過程中,首先應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層層傳遞和分解,使企業中每個職位被賦與戰略責任,每個員工承擔各自的崗位職責。績效管理是戰略目標實施的有效工具,績效管理指標應圍繞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而不應與戰略目標的實施脫節。只有當員工努力的方向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時,企業整體的績效才可能提高。
二績效考核指標應突出重點。
抓關鍵不要空泛,要抓住關鍵績效指標。指標之間是相關的,有時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通過抓住關鍵業績指標將員工的行為引向組織的目標方向,指標一般控制在5個左右,太少可能無法反映職位的關鍵績效水平;但太多太復雜的指標只能增加管理的難度和降低員工滿意度,對員工的行為是無法起到引導作用的。
三績效考核指標應素質和業績並重。
重素質,重業績,二者不可偏廢。過於重「素質」,會使人束手束腳,過分重視個人行為和人際關系,不講實效,而且妨礙人的個性、創造力的發揮,最終是不利於組織整體和社會的發展。過於重「業績」,又易於鼓勵人的僥幸心理,令人投機取巧、走捷徑、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一套好的考核指標,必須在「業績」和「素質」之間安排好恰當的比例。應該在突出業績的前提下,兼顧對素質的要求。
四績效考核指標重在「適」字。
績效考核指標是根植在企業本身「土壤」中的,是非常個性化的。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戰略背景下的企業,績效考核的目的、手段、結果運用是各不相同的。績效考核指標要收到績效,關鍵並不在於考核方案多麼高深精準,而在乎一個「適」字。現在的「適」,不等於將來永遠「適」,必須視企業的發展,視企業的戰略規劃要求,適時做出相應調整,才能永遠適用。

❺ 人力資源管理師題型及滿分多少

人力資源管理師題型及滿分分別是:

1、三級人力資源師和四級人力資源師

理論知識:題型為選擇題,滿分為125分。

專業能力:題型為簡答、計算、綜合題,滿分為100分。

2、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理論知識:題型為選擇題,滿分為125分。

專業能力:題型為簡答、綜合分析,滿分為100分。

綜合評審:題型為論文撰寫,滿分為100分。

3、一級人力資源師

理論知識:題型為選擇題,滿分為125分。

專業能力:題型為綜合體和圖表分析題,滿分為100分。

綜合評審:題型為論文撰寫,滿分為100分。

人力資源管理師多少分算通過:

人力資源管理師理論知識考試與專業能力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及以上者為合格。如果有綜合評審需要論文和答辯,那麼綜合評審成績=論文內容成績×40%+論文答辯成績×60%;公文筐形式的則是滿分100分,及格線60分。

人力資源管理師分數合格之後半年內拿證,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師拿證時間以當地組織考試機構發布的證書領取通知為准。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領取主要有兩種方式,現場領取和郵寄領取。

據了解,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可以在網上查詢。考生可以在當地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查詢證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人力資源管理師

❻ 如何撰寫人力資源診斷工作與評價方案

中國不少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只注重短期效果,注重人的短期業績而不太注重能力的發展。當你從企業家那裡得到的是短期評價時,你就會選擇短期行為,而你的短期行為又會促使企業家用更短視的方式評價你。這就使企業家和員工的眼界越來越短視,最後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經過多年的咨詢實踐發現: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低,中小企業對於如何開發、活用人才,如何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如何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勞動效率,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有效的措施,使得企業人力資源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率。在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轉變中,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中小企業老闆對人力資源的思想認識需要徹底改變
在管理理念上,中小型企業老闆往往視人力為成本,同時人事部門屬於非生產和非效益部門,不講投入產出,成本意識淡薄。在管理內容上,傳統的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檔案、人員調配、職務職稱變動、工資調整等具體的事務性工作。在管理形式上,傳統的人事管理屬於靜態管理,也就是說,當一名員工進入一個單位,經過人事部門必要的培訓後,安排到一個崗位,完全由員工被動性地工作,自然發展。在管理策略上,傳統的人事管理側重於近期或當前人事工作,就事論事,只顧眼前,缺乏長遠,屬於戰術性管理。
所謂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視人力為資源,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經過開發的人力資源可以升值增值,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則逐步變為生產部門和效益部門,講究投入和產出,生產的產品就是合格的人才、人與事的匹配,追求的效益包括人才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還包括近期效益和遠期效益的統一。
在管理內容上,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則以人為中心,將人作為一種重要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和管理,重點是開發人的潛能、激發人的活力,使員工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崗位職責不清晰、不明確。中小企業中由於工作量大小在某些崗位互不相同,由於企業沒有對工作進行梳理,不清楚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做,結果事情出現後才臨時安排人員去做,最後長長不能明確誰該負責任。這種通過一人身兼多職狀況可以提高員工的使用率,但是不利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並且給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方面帶來困難。
3.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缺少明確的規劃,由於企業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確的計劃,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人員不足時,才考慮招聘,在人員素質跟不上企業發展需要時,才考慮招聘或培訓。緊急需要人員時,可能會改變工資結構,提高薪酬水平,吸引人才,不需要的時候又通過類似辦法降低成本,減少經營風險。由於缺少規劃導致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使得人員流動性大,最終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由於沒有長遠的人才戰略,也就沒有人才儲備構想。當企業發展到涉足新行業或跨入新階段時,才猛然發現沒有人才儲備,所以在企業發展中經常處於人才短缺的狀況,趕著鴨子上架,又往往付出慘重的學費。
4.人員招聘中合適的人才招聘不到,招聘過程隨意。由於中小企業一方面缺乏崗位職責的明確界定,也就無法明確到底需要招聘什麼樣的人才;此外由缺少人力資源規劃,所以招聘總是沒有充分的准備;其次是招聘程序不嚴格,導致招聘中容易出現失誤,如有時候人事部門直接決定錄用,或者總經理直接決定,用人部門不參與等現象經常發生。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的聘用缺乏明確的計劃,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加上人員的引進與升遷皆缺乏制度,常憑個人好惡與私人關系決定一切,使無人情關系的優秀人才無法久留。
5.人員培訓缺乏,員工發展後勁不足。由於中小企業每個員工的工作兩可能會相當大,涉及到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本身就沒有參與培訓的時間;此外由於中小企業戰略和人力資源的規劃弱,培訓方面缺乏明確的計劃,所以很多中小企業的員工反映沒有培訓機會。
6.人員考核不規范。由於中小企業每個員工的責權利不明確,工作職責不清晰,因而企業缺乏衡量部屬工作成績的標准。比如安排某項任務,可能因為沒有某項權力而無法晚完成,導致考核難以執行。其次是沒有規范明確的考核制度,考核人無法進行有效的考核,使許多考核成為形式,沒有發揮作用。多數中小企業員工工作成績的優劣全憑主管領導的印象和主觀評價,由此也引起員工的不滿。
7.人員激勵措施缺乏科學性。許多中小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將工資水平定位與較高水準,但是這種高成本支出並沒有得到對員工的應該產生的激勵效果。主要因為工資收入與業績銜接不合理,而且企業內部的工資結構沒有能夠體現出崗位的價值,經常有大鍋飯的現象存在,所以員工之間不公平感覺多。另外中小企業的薪酬經常變化,導致員工對收入缺乏良好的預期,積極性不高,人員穩定性差。
8、將績效管理等同於績效考核。只看到了需要評估部門和員工表現的一面,而忽視了其他更為重要的目的。事實上,單純地為了評估員工表現做績效考核,主管和下屬就像「審判」和「被審判」,雙方地位的不平等,造成雙方的對立。久而久之,當然大家都不願做績效考核,即使做,也是應付著做,這樣績效考核流於形式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中小型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切忌「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優秀企業的做法是:從企業戰略出發,建立了規范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從招聘到培訓、再到提拔的流程中,每個人都會有非常明確的預期,每個人都非常清楚做什麼會得到嘉獎,做什麼會受到懲罰。企業通過投資員工的未來,從而獲得公司的未來。為此,企業對員工進行了大量的培訓,鼓勵團隊精神,宣傳企業文化,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強化員工對自身和企業未來的信心,通過預期管理把員工的能力發揮出來。這樣培養出來的就是員工的職業精神。

❼ 人力資源測評方法都有哪些包括心理、個性、職業的

企業經常使用的人力資源測評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素質測評;二是績效測評。兩類測評內容所採用的測評方法是不同的。
一.素質測評方法:
1、IQ測試、能力測試方法
用於測試智力水平與智力結構。高智力者出現高績效的期望較高。另外,智力水平相近的人,其智力結構可能是不同的。在語言、數學、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在企業中,從事管理、財務、營銷、工程、設計等不同工作的人對智力水平和結構的要求是不同的。
工具有: Wechsler量表、瑞文量表、DAT表等。
最常用的是DAT(分化能力方向量表),它從語言、理解、數學、抽象、空間、機械等方面檢測人的智力水平和結構。
2、人格測試方法
人格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特殊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同工作績效、工作方式、習慣有關。影響著對事物的理解(是樂觀還是悲觀等)、處理事物的方式(是謹慎還是冒險,果斷還是優柔寡斷等);溝通方式(敏感還是麻木)、和表現方式(穩定還是激烈、樂群還是獨立)。
工具有:MMPI、16PF、CPI、MBTI等。
16PF 首先由Cartel發明,他使用統計分析方法,經過大量計算,發現可以用16個因素描述所有人格。16PF方法主要通過測量人格在16個人格因素維度上的表現,從而對人格結構進行描述,
DISC人格測驗,把人分成四大類:支配、交際、穩妥、服從。每類又分成6個亞類型,分類的同時,對每種人的特性、團隊價值、適宜的工作環境等給以說明。
3、職業興趣測試方法
大量研究揭示,人的工作生活興趣可以從三大基本要素分類:以人為中心、以概念為中心和以材料為中心。而社會上所有的職業也是以這三要素展開。因此人力資源管理中,希望實現工作核心要素與人的興趣之間的最佳匹配。
工具有:Strong & Campbell 職業興趣測驗、Holland 量表。它們把職業分成:社交、藝術、研究、技能、事務、經營。職業興趣測試成為了人事選拔、安置的重要依據。
4、動機測試方法
動機指由特定需求引起,欲滿足該種需求的特殊心理狀態和願望。動機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一般生活動機,指人們在廣泛的生活領域具有普遍性的需求導致的動機。主要理論有:Maslaw需要層次理論、Herzberg保健-激勵理論、Alderfar的ERG(存在-關系-成長)理論。以此分析人的基本需求。
第二類是:工作動機,指驅使人們工作的原因。主要理論是Mcclelland的三重要素理論,即:成就動機-權力動機-親和動機。
動機是相當復雜的心理現象,也是人事管理中經常需要考察的內容。管理者希望能夠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入手的基本途徑就是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工作動機。
二.績效測評方法
1 圖表打分法GRSM(Graphic Rating Scale Method)
GRSM是測評領域中最簡單、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測評方法。
方法是:在圖表中列出一系列測評目,如工作質量、數量、可靠性等指標維度;在評分欄中列出得分類別,從不合格到傑出表現分成幾大檔次。由上一級管理者為所屬下屬確定適合的得分,最後把各分項指標的得分加以匯總,得出總和。
這一測評方法有很多種變形,比如通過對指標項的細化,可以用來測評具體某一職位人員的表現。指標的維度來源於被測對象所在職位的職位說明書 (Job description),從中選取與該職位最為密切相關的關鍵職能領域(KFA: Key Functional Area),再進行總結分析出關鍵績效指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然後為各指標項標明重要程度,即權重。
2 排序法ARM(Alternation Ranking Method)
該方法主要適用於有針對性地在某一指標項維度上對多個被測對象進行評價。該方法首先列出所有待測人員,主測人員先從中選出相對的最優者和最劣者,然後再在剩下的人員中選出相對最優和最差者,如此循環遞進,最後可以得出一個人員序列表,該表反映了所有人員在此指標項上的相對優劣情況。
3 交叉對比法PCM (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此方法也是針對性地在某一指標項維度上進行測評。但這種方法比ARM的精確度更高。方法:把所有待測評人員填入一列表分別作為橫向表頭和豎向表頭,再對任何可能的對子進行比較,把對比的結果填入兩者在表中的交叉格內。
這種方法也有不同的變形形式:
一種是離散值法,即給兩者比較相對優秀者記1分,給相對較劣者記0分,然後歸納各人的得分總和,得分『1』次數較多者為優;
另一種方法是連續值法,即對於優秀者記n分(0
4 強制區分法FDM(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預先設定得分檔次,並且為各評分檔確定人員比例。比如:
15% 傑出者;
20% 優秀者;
30% 良好者;
20% 及格者;
15% 不合格;
由測評者按照預先控制的比例,把待測評人員分別歸入相應的類別。
5 關鍵事件法CIM(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由上級主管者紀錄員工平時工作中的關鍵事件:一種是做的特別好的,一種是做的不好的。在預定的時間,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之後,利用積累的紀錄,由主管者與被測評者討論相關事件,為測評提供依據。
CIM一般用來輔助支持其他測評方法的實現,由如下優點:
1>提供了詳細的資料,用以輔助測評,能為測評結果提供解釋。
2>由於需要整年的資料積累,使得測評者能夠從整個測評周期中全面地觀察被測評者,而不是僅僅憑借測評前的表現來判斷。
3>為被測評者繼續保持優點,糾正缺點提供了依據。
6 敘述性表格法NF(Narrative Forms)
首先上級主管按照標准為被測評者打分,然後以日常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實例為依據,對被測評對象進行分析,說明打分理由。再給出改正和提高的建議。最後由主管和測評者交流,告知測評結果和改進措施。
7 行為錨定測評法BARS(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結合敘述性方法、關鍵事件方法和數量化測評方法的優點,把數量化的標度和具體的優劣行為實例聯系起來。據倡導者稱,該方法可以提供更加公平實用的測評。優點是通過實例明確說明標准、通過關鍵事件給予形象的反饋、各測評維度間的相互獨立性好、測評結果較可靠一致。
a.歸納關鍵事件。由職位擁有者或其上級主管歸納出與該工作相關、能產生正面和反面效果的實例
b.設定測評維度。把上述關鍵事件進行聚類,劃分出若干測評維度。並為每一維度定義。
c.重新分配實例。由另一組熟悉該職位,但未參加前兩步驟的人員重新把第一步歸納出的原始事件分配到第二步設定的測評維度中去。如果所得結果和第二步的重合度較高(50%~80%),則說明劃分成功。
d.為關鍵事件設定標度。由第二組人員為經確認的維度中各關鍵事件評分,按照從非常有效到非常無效進行排列,通常7分或9分制。
e. 確定最後的BARS表。選取關鍵事件為每一維度設定測評表。
8 目標管理法MBOM (Th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ethod)
由上級主管為每一個員工設定好詳細可測量的工作目標,並階段性地進行測評工作進展。此方法的指標體系可以根據各級管理目標直接確定,管理的綜合效果好。
共分為六步:
a.設定組織目標。
b.把組織目標細化到部門目標。
c.把部門目標細化到每一個雇員。
d.為每個員工設定評價標准。
e.測評。
f.反饋。
9 評估中心AC
聘請人力資源專家,組成評估小組,用於管理發展時,稱為「發展中心」,集中時間。對候選人進行適應性測評,對測評者的管理能力作出評估。主要包括:面試、心理測驗、模擬工作。
10 綜合法
大多數公司在測評工作中常常綜合使用上述各種方法,嚴格來說以上八種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5-8 屬於測評的過程方法,1-4屬於評判技術。過程方法設計了從目標設定、數據取得、結果評價、到解釋反饋全過程步驟;而評判技術僅在具體的某一測評項目中提供對被測評對象進行區分,並以量化形式表達區分結果。所以方法1-4在可以在方法5-8中綜合使用。

❽ 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實操是怎麼評分的是不是很嚴格沒按書上的寫即使理解到了是不是也一分不給

按照要點評分。沒有很嚴,答道要點即可,實操比理論好過一些

❾ 人力資源三級考試理論知識怎麼算分

現在不少大小型企業都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不管您是從事什麼行業,現在都需要持證上崗,特別是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師來說,可以根據自身實際要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周邊的很多朋友都希望報考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在大城市中不少企業都需要持有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HR工作的人員在晉升,評級考核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您知道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報考條件是什麼嗎?

人力資源管理師主要包括了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還有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等。該職業資格證書是由人社部發出的,全國通用的資格證書,對於想要從事人力資源HR工作的朋友來說,該資格證書在工作晉升,評級發揮著重要作用。

還有在進行報名的時候,不同城市報名方式是不一樣的,您在報名之前必須了解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報考條件。首先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必須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達到6年以上,當取得了本職業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還要連續從事人力資源職業工作達到4年以上。

另外,當您取得了大學專科學歷之後,必須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如果是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也要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您還可以經過本職業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才能夠參加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報考。

❿ 人力資源考試多選題是怎麼評分的漏選或多選此題的分會全扣掉嗎

我考的是二級
二級多選題評分規定,漏選,多選,都不會給分,
它是在答題卡上填塗,電腦自動評分,沒有人為干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