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煤炭經濟發展這么多年,為什麼依然落後
山西煤炭雖然起步早,開采量大,
但是太過度依賴煤炭資源。
1.量大質比一定優.
2.煤炭能耗高,重污染,國家不提倡。
3.當地人靠煤吃煤,坐等煤空,沒有多元化發展。
4.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大。
拓展資料:
山西省煤炭發展現狀:
1、山西,是華夏民族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擁有非常悠久的人文歷史。最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煤炭資源豐富,比如:大同等一些產地。山西作為能源大省總在不經意間影響著中國,現如今山西省是人盡皆知的煤炭大省。
山西煤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西煤礦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礦井在山體中錯落著,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從1949年的3676處,經過大規模建設,到1997年達到最高峰10971處,伴隨而來的是煤炭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經安全整治、整合重組和去產能等,減至2018年978處。2018年山西省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省、農戶)增長速度下降53.5%;至2019年有所增長,增長速度為19.5%。
2、煤炭生產情況
煤炭產量上,山西省煤炭從1949年的267萬噸,發展到2018年的9億噸,佔中國煤炭產量的比率從8.23%增至25.2%,70年中有58年煤炭產量位居中國第一,2019年山西省原煤產量97109萬噸。
3、山西省煤炭出口情況
2014年山西省煤炭出口量達到45萬噸,為近幾年來最高值,之後出口量下降,2018年山西省煤炭出口量只有0.9萬噸;2019年出口量有所增長,出口量為7.1萬噸。
山西省將採取以下措施。
1.繼續按照「定量、穩價、提效」的原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市場需求合理控制產能,科學組織生產,科學調控產量,穩定煤炭價格,合理安排銷售計劃,加大煤炭銷量,維護煤炭市場平穩運行,保證煤炭供需平衡。
2.建立煤炭市場風險共擔機制,全省煤炭企業實行同煤種、同區域、同流向、同價格機制,統一協調,加強合作,抱團取暖,堅決防止互相壓價、內部競爭。
3.建立煤炭經濟運行分析例會制度,加強對市場研判和日常運行監測,把握煤炭市場形勢,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
4.加強貨款回收管理,以防造成死債和形成新的貨款拖欠。
5.保證省內重點行業、重點用戶用煤需求。
6.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生產和銷售成本,開源節流,減少企業支出,增加收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 山西省什麼資源短缺
分析應該是水資源最缺。山西雖然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但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遠低於北京、河北等地的降雨量,而且季節分布不均勻,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很大,山區較多,盆地較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區,一是晉東南太行山區和中條山區,二是五台山區,三是呂梁山區。
3. 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逐漸枯竭,產業轉型應何去何從
位於我國中部的山西省曾是一個經濟大省,由於此地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因此不少煤老闆因此而發家致富,山西省的工業水平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
但是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盛行,加之煤炭資源的逐漸枯竭,能源工業不再是社會的主流產業,若是想要跟上時代法扎你的進程,經濟發展的模式亟待轉型,山西省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漫長的轉變時期。
看到山西省GDP的成績之後,也有不少人是比較擔憂的,在未來山西省究竟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帶動城市發展,再次重回經濟巔峰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