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稀缺資源大跌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禹城市渤海石油怎麼樣 2025-08-01 05:19:26
中石油物資網是什麼意思 2025-08-01 05:18:57
盧卡斯鑽石皮怎麼快速刷 2025-08-01 05:04:13

稀缺資源大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9-04 11:21:51

❶ 稀缺資源是指什麼

從經濟學上講,稀缺資源是指有限而又有多種用途的資源。由於地球上越來越少不可再生,而再生速度趕不上人類需求,稀資源價值越來越高,例如石油、金、銀、銅、寶石、玉石等,通常稀缺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從專業角度分析,稀缺資源有一定的范圍。如對於我國而言,稀缺資源就是那些在國民建設中國內的資源供給難以滿足國民建設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進口。如稀土,鐵礦,金礦,石油等。

稀缺資源,在以人類活動的年限來說,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品,或者稀缺資源本身的再生,以滿足人類無限慾望的需求期望。根據西方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的稀缺性會導致競爭,良性的競爭會引起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彌補資源稀缺所帶來的限制,反之,經濟學中的資源稀缺性是人類共有的現象和自始至終一直困擾著人類的問題,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命題,因為資源稀缺,才產生了經濟學。

❷ 資源的稀缺性是指什麼

資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對於人類無限增長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時間與空間范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資源的稀缺性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絕對稀缺和相對稀缺。

原理

稀缺性的含義生產資源的相對有限性資源的稀缺性與經濟問題由於資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們必須考慮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對稀缺的生產資源來滿足無限多樣化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問題」。生產資源或生產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經濟社會中的生產資源也叫生產要素,主要包括:資本(其價格為利息)、土地(其價格為地租)、勞動(其價格為工資)。

❸ 稀缺資源是什麼意思

地球上越來越少不可再生,或者再生速度趕不上人類需求,價值越來越高的資源,例如石油、金、銀、銅、寶石、玉石等資源。 從專業角度分析,稀缺資源有一定的范圍。如對於我國而言,稀缺資源就是那些在國民建設中國內的資源供給難以滿足國民建設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進口。如稀土,鐵礦,金礦,石油等。

❹ 稀缺是什麼意思 稀缺意思是什麼

1、稀缺,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含義:一個是稀有的,另一個是緊缺的。

2、在經濟學里,稀缺被用來描述資源的有限可獲得性,是相對於人們無窮的慾望而言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相對於慾望的無限性,資源的有限性引起了競爭與合作。競爭就是爭奪對稀缺資源的控制,競爭是社會配置資源,即決定誰得到多少稀缺資源的方式。所謂合作就是與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資源、共同工作,以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通過合作的形式是為了以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合作是解決資源稀缺狀況的一種途徑。

❺ 稀缺資源是指什麼

稀缺資源是在零價格下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資源。廣義上講,稀缺資源就是能夠促進系統演化的關鍵資源。缺少這些資源,系統演化速度就會受到嚴重影響,但是擁有這些資源,並不能保證系統一定會演化。

從專業角度分析,稀缺資源有一定的范圍。如對於我國而言,稀缺資源就是那些在國民建設中國內的資源供給難以滿足國民建設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進口。



稀缺資源種類

1、稀土,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

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ohn Gadolin)。1794年,他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即Y2O3)。

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2、石油,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石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稀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稀缺資源

❻ 稀缺的含義是什麼

稀缺,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含義:一個是稀有的,另一個是緊缺的。在經濟學里,稀缺被用來描述資源的有限可獲得性,是相對於人們無窮的慾望而言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相對於慾望的無限性,資源的有限性引起了競爭與合作。競爭就是爭奪對稀缺資源的控制,競爭是社會配置資源,即決定誰得到多少稀缺資源的方式。所謂合作就是與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資源、共同工作,以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通過合作的形式是為了以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合作是解決資源稀缺狀況的一種途徑。

資源的稀缺性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問題,經濟學產生於稀缺性的存在,因為資源稀缺,所以才需要經濟學研究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配置資源,使人類的福利達到最大化。一個物品可以成為商品出售,首先是因為它是稀缺的,並不是因為人們的需求,例如:陽光和空氣,人人都需要,但因為太多了,所以不會成為商品;淡水資源現在越來越少,所以淡水從原來的無價格,到現在變為有價格。當一個商品變得稀缺的時候,它就開始變貴了。黃金因為屬於稀有金屬,所以價格才高。

❼ 西方經濟學得資源稀缺是指什麼

  1. 資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對於人類無限增長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時間與空間范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

  2. 西方經濟學的定義西方經濟學研究人與社會如何使用稀缺的生產性資源,生產出有價值的商品,並把它們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

  3. 西方經濟學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資源是稀缺的社會必須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4. 西方經濟學研究的三個基本問題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生產電視還是生產電腦、生產大炮還是生產黃油(希特勒的選擇是:寧要大炮不要黃油);生產多少台電視機、多少台電腦,用多少資源生產大炮,用多少資源生產黃油。

  5. 怎樣生產,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生產這么多的產量與勞務,與生產方式,技術水平直接有關。

  6. 為誰生產。生產出來的產量和勞務用什麼樣方式分配到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即怎樣分配。

❽ 什麼叫稀缺資源指

稀缺資源指的主要意思是:非常稀少而珍貴的資源。
正確運用詞語,了解不同詞的詞義詞性,才可以讓語言的表達和解釋,更加的清晰准確,讓人容易理解。
從詞語的意義方面辨析
1.詞義涵蓋的范圍不同。
如:「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
「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而「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2.詞義側重點不同。
如:「才能」和「才華」,都含有能力、特長的意思,但「才能」著重指辦事的能力或對知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而「才華」則著重指在文學藝術方面顯露出來的智慧與特長;
「發現」和「發明」都有新出現的意思,但「發現」著重於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發明」著重在新創造出本來不存在的事物。
3.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損壞」與「破壞」,都有使物體毀壞的意思,但「損壞」一般是無意的,「破壞」則是有意的;
「誣蔑」和「誣陷」都有無中生有地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實,破壞別人的名譽,而後者則是妄加罪名,誣告陷害,兩者輕重不同。

❾ 稀缺資源是指在零價格下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的資源,其中的「零價格」是什麼意思

零價格是指,價格為零。也就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某些資源的需求大於供給,那麼久是稀缺資源。這是稀缺資源的定義。

從這個角度上看,很多東西,特別是商品都是稀缺資源。

當然,也存在不是稀缺資源的東西。比如:泥土、垃圾、無用的石塊等等。這些東西,價格為0,供給很大,但基本沒啥需求,所以不是稀缺資源。

❿ 資源稀缺點指的是什麼意思

資源的稀缺性是被人類自身「製造」出來的。人類不斷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這種追求本身會遇到時間、空間和各種資源的限制,於是人們也就不斷的為自己製造出了更多的難題和更大的麻煩,於是又要花力氣發展自己以解決這些問題,克服這些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講,稀缺性在人類生存的意義上可能不稱其為問題,但相對人們的「過度需求」時,稀缺性的假定無疑是成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