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
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
海口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海口全年的平均溫度都在20℃上下,即使在冬季,相對北方的天氣,也是溫暖舒適的,所以海口是一個很舒服的地方,很多人都喜歡海口,以下分享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
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1
1、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是在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範保護區。
2、瓊台書院
瓊台書院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中山北路,是清代瓊州最高學府 、海南名勝、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旅遊涉外定點單位,相傳是後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瓊台先生丘濬而建。
3、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距市區約15公里。園內及附近有達到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4、五公祠
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國興街道,這片木建築群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職而來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祠內五公石雕栩栩如生,滿面思緒。五公祠近旁有學圃堂、五公精舍、觀稼堂、蘇公祠、拱橋、荷池、風亭、瓊園等,構成了一組古建築群落。
5、假日海灘
假日海灘位於海口市西部的濱海大道旁,長達6公里,這里陽光、海水、沙灘、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整個海灘共分為灘日浴區、海上運動區、海洋餐飲文化區和休閑度假區,是海口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濱旅遊休閑勝地。
6、萬綠園
萬綠園位於海口市龍華區東部,濱海大道的中段,總面積1070畝。萬綠園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以海南熱帶觀賞植物為主,還種植國內外熱帶、亞熱帶觀賞植物,充分體現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性旅遊景點的特點。
7、府城鼓樓
府城鼓樓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府城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結構、古樸大方的城樓。鼓樓又名譙樓,亦叫文明樓。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海南衛指揮使王友所建。現存鼓樓為1605年(萬曆三十年),尚書王海遂重修。
8、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
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是由觀瀾湖集團攜手華誼兄弟公司、著名導演馮小剛巨資打造的.中國獨具特色的電影主題旅遊勝地,總佔地面積1400畝,以馮小剛《1942》、《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系列馮氏經典電影場景為建築規劃元素,打造的綜合娛樂街區,包括1942民國街、社會主義老北京街和南洋街三條大街。
9、海口西海岸海域陽光百米空中游泳池
海域陽光第一次將100米空中游泳池帶入中國,開創中國頂級社交平台新高度。無邊界游泳池升至海平面100米之上,兌現攬海入懷之夢想。在百米空中無邊界游泳池(海域陽光空中會所)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夜色美景,是不錯的享受哦!
10、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分布在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長堤路等幾條老街區。2009年6月10日,海口騎樓老街以其百年滄桑,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獲得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
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2
1、 天涯海角風光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海南最著名景區
2、西沙群島 - 又名寶石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
3、三亞南山寺旅遊度假 - 國家4A景區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熱帶海洋風光為一體的海南著名旅遊區
4、南沙群島 - 南海諸島中海域最廣,島礁最多的珊瑚島群
5、三亞亞龍灣旅遊度假 - 被譽為「天下第一灣」,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全長約7、5公里,海南名景
海口旅遊必去的景點3
騎樓老街: 遍布在海口新華路、中山路等多個街道,距今700年歷史,是歷史文化名街。大大小小有六百多棟幾層高的小樓,是上世紀南洋歸國華僑返回家鄉所建。得勝沙路是海南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新華南路有傳統的裁縫店、平民服裝鞋店、茶樓、小食店。中山路分布著咖啡館、畫廊、工藝品店等。博愛路街邊小店銷售家電、小商品等。貫穿博愛路的是東、西門市場。東門是海鮮干貨市場,西門是古玩一條街。
雷瓊地質公園: 有40多座火山,在火山口制高點可遠眺市區和瓊州海峽,堪稱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火山石器文化園內,展示了2000多年前火山地區村落用火山石堆砌的器具,彷彿回到石器時代。火山神廟處立有石碑,坡地往上有199層台階,99代表九九重陽,100意味著走完這個火山口能長命百歲。最大的看點是馬鞍嶺火山口,是我國地質年代最新、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馬鞍嶺火山口是海口的制高點,觀海口觀景台可以遠望瓊州海峽的碧海藍天。
假日海灘: 位於海口北部,綿延6公里,海灘邊是一望無際的瓊州海峽,來來往往的帆船格外應景。海灘由日浴區、海上運動區、餐飲區和休閑區等組成,是海口綜合性海濱旅遊休閑勝地。夏季夜晚的露天燒烤是海灘必修課,大家三五成群親自燒烤各種食材。附近有貴族遊艇會及多家豪華酒店,沿著干凈的濱海大道散步吹風很是舒服。晚上可以在海灘東邊的劇場看《印象·海南島》的實景演出。
萬綠園: 位於海口北側填海區,面朝瓊州海峽,是海口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林式風景園。民晨練運動,傍晚散步的大型公園。園區內的16個景區和諸多周邊配套設施為每天來往的遊人提供了幫助。
海口五公祠: 五公祠建築群位於海口市海府大道169號,距市中心約5公里。地近鬧市,獨有清幽,素有「瓊台勝景」、「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的美譽。
五公祠建築群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五公祠是展示中國古代貶官文化、海南歷史文化及具有海南特色的古代建築藝術的文物古跡。「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❷ 海南省東方市有哪些旅遊資源屬於什麼類型主要的旅遊資源為��
海南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極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 50- 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 30℃,陽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遊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島沿岸均兼而有之。自瓊山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2、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 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 昌江縣霸王嶺、陵水縣吊羅山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 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 東方縣大田坡鹿保護區、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迭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海南島上還有不少水庫,特別是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水庫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勝似湖泊。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七仙嶺溫泉、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❸ 海口必去的五大景點有哪些
去了海口一定要去萬綠園、五公祠、鍾樓,還要去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景色都非常的驚艷。
❹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門票要收錢么要收多少海口美蘭周邊有什麼風景區旅遊景點之類,最好是免費或者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東北部的東寨港,綿延50公里,面積4000多公頃,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於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為中國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1986年7月9日經國務院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組織中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中國七個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保護區之一。
❺ 海南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旅遊資源:
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 50- 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 30攝氏度,陽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自瓊山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 。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
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 、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 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 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 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迭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
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 。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 、七仙嶺溫泉 、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❻ 東寨港的紅樹林為什麼舉世聞名
在瓊山市東南部一帶的海灘上,生長著一片密密匝匝的樹林,宛如一位綠色仙女,飄逸瀟灑,在淺綠色的海水中泳浴。漲潮時,只看到她部分婀娜的樹冠,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趣;退潮時,她那帶有海泥芳香的樹干含羞姍姍地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畫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樹林,人們昵稱「海底森林」。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泥灘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生命力。紅樹林屬紅樹科常綠灌木,樹皮呈紅褐色,樹葉墨綠,其根、枝像交錯的蛛網,十分發達。紅樹林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唯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的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全世界的紅樹林有24科82種,其中16種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儀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於胎生紅樹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世界上有紅樹林的幾個先進國家都把紅樹林區列為生態保護區,把紅樹林當作可貴的自然資源來保護。國際上現已成立紅樹林學會,定期舉行學術交流,促進紅樹林的保護和發展。
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一邊將胎根暴長發育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為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土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
瓊山市紅樹林生長歷史久遠,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對於紅樹林的價值,海南人民早有認識。早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瓊島清朝地方政府已採取措施禁伐紅樹林,曾在今演豐鎮上山村立碑銘文立戒。1980年,當地政府在今瓊山市東寨港海域設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綿延50多千米,總面積6萬多畝。成千上萬棵紅樹,根交錯著根,枝攀緣著枝,葉覆蓋著葉,擺出了撲朔迷離的陣式來。我國紅樹共有16科29種,東寨港就分布著10科18種,占國內紅樹種類的60%以上。
東寨港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漆、海骨根、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東寨港紅樹林千姿百態,風光旖旎。從海岸上舉目遠望,只見廣袤無垠的綠海中,顯露出一頂頂青翠的樹冠。這些紅樹林長得枝繁葉茂,高低有致,色彩層次分明。若沿港叉迂迴觀賞,可以清楚地看見每棵樹頭的四周都長著數十條扭曲的氣根,達一米方圓,交叉地插入淤泥之中,形似雞籠,當地人叫它「雞籠罩」。紅樹的氣根,其狀令人驚嘆!有的如龍頭猴首,活靈活現;有的像神話中的仙翁,老態龍鍾,頗具詩情畫意。觀看紅樹林景觀的最佳時間是大海漲潮以後,劃上一隻小船駛入紅樹林區。四周全是一叢叢形態奇特而秀麗的綠樹冠,中間是一長條迂迴曲折的林間水道。涌動的海潮推著船兒沿水道幽然盪漾,忽左忽右,遊人只見藍海水和綠樹冠,只感覺到神奇的魅力像紅樹叢中的霧一樣一團團涌過來,彌漫海面。
東寨港紅樹林不但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紅樹林如同一道綠色的海上長城,有效地防止海潮大風對農田和村舍的侵襲,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裡,既可以保護泥土不被海潮沖走,又可以阻擋被雨水自陸地上沖刷下來的泥土。它的落葉掉入海水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腐爛,就轉化成養分豐富的食料,供魚、蝦、螃蟹和貝類動物食用。在東寨港紅樹林中就生長著多種魚蝦、貝類,可供人們捕撈食用。
❼ 東寨港的候鳥天堂
海口市東北沿海的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有著全中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那裡有豐美的魚、蝦、貝、蟹;還有可供安逸棲身的茂密叢林。
2003年12月25日上午10時,正值漲潮,東寨港5000多畝紅樹林一派寧靜。從保護區的演豐站乘船出發,進入開闊的水面,零星出現鳥兒的蹤影。眼睛捕捉到的第一隻,是被船上的馬達聲驚出樹林的白腰杓鷸。據介紹,它是來海南越冬的「客人」。工作人員李華亮介紹,東寨港歷史上先後記錄有近90種候鳥。鷺類、行鳥鷸類等候鳥,一直是這里的「常見客」。但曾有過記錄的雁鴨類水鳥,10多年來在東寨港已難見蹤影。
2002年,這里驚喜地迎來了一大群新「客人」,數萬只絲光椋鳥結伴飛來,為東寨港上空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據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蘇文拔介紹,在東寨港,絲光椋鳥已多年沒有記錄了,它們的到來表明東寨港紅樹林濕地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
在演豐2000多畝的水面上,船兒穿行在紅樹林碧油油的木欖群落、海蓮群落、角果木群落中。進入保護區三江保護站水域,在工作人員陳偉的指引下,船兒一拐,前方豁然開朗。「唿」地一聲,眼前驚起數百隻蒼鷺、池鷺、大白鷺。它們振開修長的白色、灰色翅膀,鋪天遠去,在廣闊的水面上滑翔盤旋良久,最終落在盡頭一片墨綠色的海桑群落中。這里,雖不及「世外桃源」閑適恬靜,卻盡顯氣勢磅礴的國畫意境。
據介紹,這里有紅樹林植物26種,半紅樹林和紅樹林伴生植物40種,佔中國紅樹林植物種類的90%;在此棲息的鳥類有159種,其中列入中澳保護候鳥協定的鳥類有35種(名錄共有81種),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協定的有75種。這里,是許多國際性遷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連接不同生物區界鳥類的重要環節。
然而,上世紀70年代末的填海造田,使這里痛失上萬畝的紅樹林寶地;上世紀90年代,那裡又建起的上千畝高位蝦池,使紅樹林一些原有越冬候鳥的生境如同雪上加霜;與此同時,當地及外來偷獵者的捕殺,也給東寨港鳥類造成了最直接的生命威脅。
1992年,為了保護以紅樹林為主的北熱帶邊緣河口港灣,以及海岸灘塗生態系統及越冬鳥類棲息地,東寨港成為我國第一批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七大濕地之一,及時被保護起來。除了加強保護區內部的生態恢復和功能管理,而且加大了對周邊居民的宣傳教育力度。每逢國家、地方或國際規定的「愛鳥日」、「世界濕地日」、「世界環境日」、「海洋年」等不同內容的活動日,附近村民都可能收到保護區散發的傳單和宣傳畫,護鳥意識與日俱增。
如今,村民如發現迷途的鳥兒闖入他們布設的漁網中,便會自覺地將它們放生。對於鳥兒來說「安全第一」,由於加強了巡邏,槍聲少了,鳥兒又多起來了。
但是,保護區仍有一個多年放不下的牽掛:放眼望去,東寨港水面上幾乎處處可聞漁船的馬達聲;不出1海里便會呈現密集的漁網和木樁,一旦退潮,大小魚蝦便盡收網底。而那些水鳥,就只能艱難地覓些漏網之魚了。人鳥爭食的斗爭,越來越讓人焦慮。然而,周邊演豐鎮、三江鎮兩鎮居民「靠海吃海」的謀生方式,沿襲至今難以改變。據保護區黨委副書記黃仲琪介紹,在核心區,保護區曾聯合有關執法部門制止過村民下網捕魚,但雙方發生激烈沖突後,一切照舊。
踏入名人山莊,簡直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成千上萬的飛禽悠然自得、歡唱起舞。誰能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這里竟是一片荒蕪!
出東寨港,慕名來到位於文昌市東路鎮的名人山莊。與東寨港不同,這里精緻娟秀,鳥兒似乎也不那麼羞於見人;這里是我省惟一由私人創建的自然保護區,它的一草一木都是傾注了一個愛鳥人的心血;在這里盡享「天堂」之美的數萬只鳥兒,均得益於當地22個自然村村民的共同呵護。
下午4點多,鳥兒尚未歸巢,山莊「觀鷺湖」岸邊的大樹枝叉和湖中央的小石山上,點綴著一簇簇雪白婀娜的「玉蘭花」。「唰」地一聲片片飛起,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那不是玉蘭,都是風度翩翩的大白鷺、蒼鷺、池鷺等飛禽。
湖邊一條鄉村道路,偶爾往來的摩托車、行人的喧嘩聲,絲毫沒有打擾棲在枝頭的鳥兒們,它們像老朋友一樣悠然自得地觀望著過客的忙碌。是什麼,吸引了這些「天上來客」?往名人山深處走,便可以看到一個擁有1000多個品種植物的鄉村森林,森林深處遍布奇樹異木,邊緣是一條1000多畝的帶形荔枝園,樹木高矮錯落,造型別致,再加上一方碧波盪漾的河塘環繞其中,水中野鴨戲水,岸邊有人凝神垂釣,真可謂園林奇觀,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
這一切變化,與名人山的「名人」邢貽前,密切相關。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港商邢貽前帶著童年的夢想回到這片故土,卻發現兒時相伴在湖中戲水的野鴨、大雁不見了,林中成群的鷺絲也杳無蹤跡,眼前只剩下荒野一片。他下定決心要找回童年的家園,恢復人鳥和睦相處的人間仙境。
邢貽前格外愛鳥,只要見到路邊有販賣野鳥的,他都買回來,精心呵護,養好了傷就把它們放歸自然。時間久了,鄉親們耳濡目染,他們把名人山所有的鳥都稱為「老闆前」的鳥,倍加愛護。為了讓鳥兒們有一個真正的家園,三年內「老闆前」個人投入了1000多萬元,精心打造了一個鄉村森林。從那以後,名人山的鳥兒越來越多。多到什麼程度?入秋後,村民要到林子里打豬草,必須戴上草帽,要不然樹上落下的「鳥糞雨」就會在頭上開「花」。
東寨港
名人山的所有村民從「打鳥」變為「愛鳥」,村裡的老老少少如今都會發自肺腑地說:「鳥類是人類的朋友」、「鳥類是人類的吉祥」。
有一年,邢貽前在路邊買回了一隻受傷的猴面鷹。帶回家後,他給老鷹敷葯、餵食,細心照顧。兩個多月後,老鷹的傷好了,恢復了元氣,邢貽前便把它放回了林子里。又過了一段時間,幾個小學生放學後路過那片林時,發現草叢里露出5隻嗷嗷待哺的小猴面鷹。一傳十,十傳百,好奇的孩子們都來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那片草叢被走出了一條路,小猴面鷹都快會飛了,竟沒有一個孩子把它們占為己有。
1997年,經邢貽前申報,文昌市政府批准成立名人山自然保護區。一經成立,在邢貽前的帶領下,名人山3萬多畝土地上,不論刮風下雨,總有一隻樸素而又零散的護鳥隊穿行於曠野間、溪流邊,並活躍在村民當中,進行愛鳥護鳥、熱愛生態的宣傳。
多年來,邢貽前一直憑著個人的力量,維系著名人山自然保護區這個「世外桃源」。如今,他精心開發出100多畝的鄉村公園,幾乎已傾其所有。但他兒時的夢還沒有圓,「我忘不了,那時候湖裡還有天鵝,真美!」已經50出頭的邢貽前還胸懷一個藍圖:有一天,天鵝、大雁和成群的野鴨,也能重返名人山;有一天,名人山的22個自然村變成一個大鄉村公園,處處是園林,處處群鳥歡唱。
邢貽前希望名人山的所有村民不只為這個自然保護區付出,而且能從中收益,擺脫清貧。他一直在設想:農家樂、生態旅遊、「公司+農民」的高效農業開發、園林商住,如何能和諧地融為一體,形成良性循環?他越來越感覺到,只靠他個人的力量,步履維艱。由此,這個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鄉村公園」的模式,不只是他的夢想,更是困擾他多年的難題。
如何為「天上來客」保駕護航?為摸清海南濕地鳥類,「2003海南濕地鳥類資源冬季調查」日前正式啟動海南還有多少鳥類的「天堂」?盡管在規模、管理上,它們不及東寨港、名人山,但都是不可多得的寶地。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在臨高的新盈,有約10隻左右飛來越冬的世界瀕危物種--黑臉琵鷺,但那裡的管理和保護幾乎是一片空白。
如何為「天上來客」保駕護航?1991年,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將每年3月20日-3月26日定為本省「愛鳥周」。在嚴厲打擊各種破壞鳥類的違法行為的同時,向群眾廣泛普及鳥類知識、宣傳愛鳥意識。
自上世紀80年代至2001年,海南省相繼為鳥類提供棲息地、建立保護區共23個,約100萬畝,佔全島陸地面積4.3%。近兩年,我省計劃設立自然保護區10個,將保護面積增至200萬畝,達到本島陸地面積的8.6%。
從1997年開始,海南省林業主管部門向全省各市縣林業、工商部門以及鄉鎮政府發出通知,禁止販賣、經營、食用野生保護動物,以及破壞鳥類棲息地等一切破壞鳥類的行為。同時,加大了對酒店、農貿市場的管理。並與相關部門採取聯合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國家保護野生鳥類的行為,與各大酒店簽訂禁售野鳥協議。
2003年以來,海南省進一步採取專項行動,一方面重拳打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行徑,一方面加大對販賣、經營野生鳥類的打擊力度。
其中,2003年3月起至年底,全省林業系統全面開展天保衛士、野生動物保護、填塘還林及整治木材流通「四大專項行動」。首月,全省共查處43宗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件,沒收國家II級保護野生動物392隻、省級保護野生動物535隻(條),國家「三有」野生動物476隻。行政罰款9.2萬元。
2003年4月,以打擊破壞野生動物為主的「春雷行動」,對全省545家(個)經營野生動物的集散地、集貿市場、賓館、飯店、酒樓普遍開展突擊檢查,刑事案件立案12宗,破案9宗。查處治安案件6起,林政案件102起。
由於海南省有關濕地鳥類,特別是濕地候鳥的調查起步晚,同時缺少專家、經費和人力,所掌握的保護現狀並不清晰。「2003海南濕地鳥類資源冬季調查」,將走出海南候鳥保護的第一步。
為了摸清海南濕地鳥類,其中包括濕地候鳥的家底,2003年12月30日,「2003海南濕地鳥類資源冬季調查」正式啟動。這次調查,邀請了來自香港觀鳥會、海南師范學院的鳥類學專家,並抽調了省內各相關濕地保護區近20名隊員。調查初步分為三個小組,在東線、西線、中線。
❽ 海口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海口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海口曾經是一個安靜的小島,有著干凈的街道,路邊是隨風搖曳的椰樹,隨著經濟的發展讓海口成為了海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口也是海南島交通的總樞紐,這里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海南島其它城市所無法比擬的,遊客來海口旅遊也是最容易體驗到海南當地生活、了解到海南歷史的地方。
1.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是在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範保護區。
2.瓊台書院
瓊台書院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中山北路,是清代瓊州最高學府 、海南名勝、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旅遊涉外定點單位,相傳是後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瓊台先生丘濬而建。
3.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距市區約15公里。園內及附近有達到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4.五公祠
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國興街道,這片木建築群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職而來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祠內五公石雕栩栩如生,滿面思緒。五公祠近旁有學圃堂、五公精舍、觀稼堂、蘇公祠、拱橋、荷池、風亭、瓊園等,構成了一組古建築群落。
5.假日海灘
假日海灘位於海口市西部的濱海大道旁,長達6公里,這里陽光、海水、沙灘、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整個海灘共分為灘日浴區、海上運動區、海洋餐飲文化區和休閑度假區,是海口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濱旅遊休閑勝地。
6.萬綠園
萬綠園位於海口市龍華區東部,濱海大道的中段,總面積1070畝。萬綠園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以海南熱帶觀賞植物為主,還種植國內外熱帶、亞熱帶觀賞植物,充分體現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性旅遊景點的特點。
7.府城鼓樓
府城鼓樓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府城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結構、古樸大方的城樓。鼓樓又名譙樓,亦叫文明樓。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海南衛指揮使王友所建。現存鼓樓為1605年(萬曆三十年),尚書王海遂重修。
8.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
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是由觀瀾湖集團攜手華誼兄弟公司、著名導演馮小剛巨資打造的中國獨具特色的電影主題旅遊勝地,總佔地面積1400畝,以馮小剛《1942》、《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系列馮氏經典電影場景為建築規劃元素,打造的綜合娛樂街區,包括1942民國街、社會主義老北京街和南洋街三條大街。
9.海口西海岸海域陽光百米空中游泳池
海域陽光第一次將100米空中游泳池帶入中國,開創中國頂級社交平台新高度。無邊界游泳池升至海平面100米之上,兌現攬海入懷之夢想。在百米空中無邊界游泳池(海域陽光空中會所)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夜色美景,是不錯的享受哦!
10.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老街,主要分布在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長堤路等幾條老街區。2009年6月10日,海口騎樓老街以其百年滄桑,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獲得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稱號。
;❾ 海南有哪些旅遊資源和自然風景
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 50- 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 30℃,陽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遊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島沿岸均兼而有之。自瓊山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2、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 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 昌江縣霸王嶺、陵水縣吊羅山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 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 東方縣大田坡鹿保護區、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迭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海南島上還有不少水庫,特別是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水庫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勝似湖泊。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七仙嶺溫泉、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金度旅遊網 祝您旅途愉快!
旅遊找金度,省錢又舒服 !
❿ 海南有哪些自然旅遊資源每種自然旅遊資源有哪些典型的代表
摘要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 。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 、七仙嶺溫泉 、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