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湖岸線有哪些資源
擴展閱讀
打磨硨磲圓珠用什麼工具 2025-07-26 08:19:42
有鑽石的石頭怎麼鑒定 2025-07-26 08:07:13
價格表如何四捨五入 2025-07-26 07:57:04

湖岸線有哪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26 19:40:45

㈠ 你所不了解的世界之最(淡水湖)

第一,蘇必利爾湖: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1622年為法國探險家所發現,湖名取自法語Supérieur(索菲莉爾),意為「上湖」。該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環繞。湖面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積82414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萬立方公里,佔五大湖蓄水量一半以上,以蓄水量計算,該湖是世界第四大湖(前三分別為裏海,貝加爾湖和坦噶尼喀湖)。湖岸線長3000公里,沿岸森林密布,北岸曲折多湖灣,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


第二,維多利亞湖: 位於東非高原,大部分在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兩國境內,一小部分屬於肯亞。1860年至1863年英國探險家約翰·漢寧·斯皮克和格蘭特到此處調查尼羅河的源頭時,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該湖泊。湖泊介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居裂谷間淺寬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於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所以維多利亞湖的成因與東非高原上的其它大湖是完全不同的。該湖的面積69400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湖泊,在世界淡水湖中,僅次於北美洲的蘇必利爾湖而居世界第二。


第三,休倫湖: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其位置居中。美國和加拿大共有。它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長330千米,最寬295千米。面積5.96萬平方千米,在五大湖中居第二位。湖面海拔177米。平均水深60米,最大深度229米。蓄水量3540立方千米。湖岸線長2700千米,較曲折,東北部有喬治亞灣。

第四,密歇根湖: 也叫密執安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積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南北延伸長達517公里,東西最寬約190公里,面積5.8萬平方公里。湖岸線長2100公里。湖泊深度由北向南漸減,平均深84米,最深處達282米,蓄水量4875立方公里。湖面海拔約177米。水流緩慢,呈逆時針向流動。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湖岸帶封凍,影響航運。南岸平直,沙丘廣布,建有人工港;北岸曲折,多湖港和天然良港。經東北端的麥基諾水道與休倫湖相連。南端原有芝加哥河注入,為了處理芝加哥的污水,20世紀初人工改變其流向,使它經芝加哥運河注入伊利諾伊河。湖泊對氣候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西風盛行使東岸冬暖夏涼,早秋晚春不冰凍。


第五,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屬於斷層湖。蜿蜒曲折的湖岸線長達1900公里。入湖的河流主要有馬拉加拉西河、魯濟濟河、卡蘭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盧庫加河。南北長約679公里,寬度平均是50.134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海岸線﹙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度位於坦噶尼喀湖的北部,最深處1470米,僅次於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第六,貝加爾湖: 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狹長彎曲,好像一輪彎月鑲嵌在東西伯利亞南緣,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該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1580米,湖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貝加爾湖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貝加爾湖雖是淡水湖,但湖裡卻生活著許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龍蝦等。它們是怎麼來到貝加爾湖定居的,至今還是個謎。一年中,湖面盡管有5個月封凍約90厘米厚,冬季氣溫平均零下38攝氏度,但陽光卻能透過冰層將熱能輸入湖水,形成「溫室效應」,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溫。這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從而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各類水生物提供食物,促進水生物發育成長。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在世人心中,一直有種神奇色彩。 貝加爾湖在元朝時期曾被納入元朝的版圖,並且還是蘇武牧羊的地方。

第七,大熊湖: 加拿大第一大湖,北美洲第四大湖。因湖區多北極熊得名。 位於加拿大西北部,北極圈經其北部。湖形不規則,長約322千米,寬40~177千米。面積3.1萬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56米。平均水深137米,最大深度413米。湖水清澈,湖岸陡立。湖區氣候嚴寒,結冰期長,僅8、9 兩個 月可通航。湖中多小島。湖水西經110千米長的大熊河注入馬更些河。產白魚和湖鱒等。湖水從大熊河流入馬更些河。

第八,馬拉維湖: 面積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長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湖面海拔472米,屬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在馬拉維湖周圍,除南部外,三面山巒迭障,風景秀麗。湖水由四周14條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魯胡胡河水量最大,然後,向南流經希雷河同贊比西河相連。湖區大部分水域位於馬拉維共和國境內,只有東部和北部一小部分屬於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

第九,大奴湖: 又稱大斯雷夫湖。加拿大第二大湖。位於加拿大西北部,近艾伯塔省北界。呈東北西南向,長480千米,寬48~225千米,面積2.86萬平方千米。湖中多島嶼。漁業發達,產白魚、湖鱒等。湖區有鉛、鋅、金等礦藏,南岸派恩波因特為鉛、鋅礦開采中心,東北岸耶洛奈夫為金礦開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

第十,伊利湖: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東、西、南面為美國,北面為加拿大。呈西西南-東東北向。東西長388千米,最寬92千米。面積2.57萬平方千米,在五大湖中居第四位,僅大於安大略湖。湖面海拔174米,比安大略湖高99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64米,在五大湖中最淺。蓄水量455立方千米。湖岸線總長1200千米,較平直,少湖灣。湖中有島嶼,集中在湖的西端,以加拿大的皮利島為最大。

以上十大淡水湖中有四個為北美五大湖,可見美國和加拿大的淡水資源是有多豐富。而令人最不可思議的是貝加爾湖,裡面居然有海洋生物。而存儲淡水竟能供50億人喝半個世紀的,真是活脫脫的小型海洋。

㈡ 巴拉頓湖有何旅遊資源

在巴拉頓湖南岸的西奧福克是湖區最大的休養中心和游覽區。它的湖岸線長1千米,有150多座療養院和旅館。這里也是湖上交通中心,船舶來往如梭,直升飛機也在這里起降。白天,人們可以在大型運動場上鍛煉身體;晚上,可以到露天劇場去觀賞文藝演出或看電影。

巴拉頓湖北岸的巴拉頓費爾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療養地。如今,這里已建成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在巴拉頓湖西岸不遠處,還有一個名叫赫維斯的溫泉湖,溫泉水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能。巴拉頓湖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還有許多著名的古建築。在湖岸南北,分布著古老的羅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其中最華美的巴洛克式建築是舒梅格教區教堂。現在,巴拉頓湖區已被辟為國家公園,也是舉行水上運動比賽的場所。

巴拉頓主湖的附近還有一個小巴拉頓湖與之相連。小巴拉頓湖湖水明澈,湖上經常有大批稀有的鳥類來安家,是鳥類的天堂。小巴拉頓湖附近的森林中還有個水質含硫的湖泊,它給某些疾病患者送去福音,是此類疾病患者的天然療養地。湖中水產豐富,盛產鯉魚。

㈢ 中國的四大淡水湖是哪些

中國的四大淡水湖:
一、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面積為396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湖的西北是避暑勝地廬山。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時湖面面積32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蓄水量約276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一個季節性變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洪水期與枯水期面積、蓄水量差異懸殊。年內水位變幅在9.79~15.36米,絕對水位變幅達16.69米。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漲,水面迅速擴大,煙波浩渺;但到了冬季,湖水劇降,洲灘裸露,湖面僅剩幾條蜿蜒的水道。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景觀。

二、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平方公里。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在岳陽樓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4口(1958年堵塞調弦口)引江水來匯,南和西面有湘江、資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經城陵磯排入長江。通常年分4口與4水入湖洪峰彼此錯開。因而有「容納四水」、「吞吐長江」的調節作用,減輕了長江中游的洪水壓力。若出現「江湖並漲」,就易泛濫成災。

由於4水和4口攜帶大量泥沙,每年約有1.28億噸泥沙淤積湖底。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1890年為5400平方公里,1932年為4700平方公里,1962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里。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里。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

水位變幅達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稱。1952年興建荊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墾殖區,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區,並整修了湖區堤垸水道,減輕了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洞庭湖湖濱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盛產稻米、棉花。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

洞庭湖為典型的吞吐調蓄性湖泊,同時還具有灌溉、航運、漁業生產、供水、納水、調節氣候和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湖區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淡水魚、棉、麻生產基地。

三、太湖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區屬江蘇省。是中國東部近海地區最大的湖泊,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區總面積約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為2420平方公里。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區屬於江蘇省。古稱澤、具區、笠澤、五湖。過去認為是由長江、錢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灣而成,有一種說法是近一萬年前隕石撞擊形成的湖盪區,產生了太湖、陽澄湖、澱山湖、金雞湖、獨墅湖、汾湖等眾多湖盪,天體猛烈撞擊而產生了一次較強大的地震等破壞,故古人稱太湖為震澤。正常水位3公尺時湖面積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億立方公尺。

整個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個,連同進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組成一個密如蛛網的水系。對航運、灌溉和調節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它自鎮江諫壁口引長江水南流,穿過太湖水系眾多的河流和湖盪,吞吐江湖,調節水量,成為這個水網的重要幹流。

湖中現存島嶼40多個,以西洞庭山最大。東岸、北岸有洞庭東山、靈岩山、惠山、馬跡山等低丘,山水相連,風景秀麗,為著名游覽區。沿湖丘陵和湖中島山盛產茶葉、桑蠶以及亞熱帶果品楊梅、枇杷、板栗、柑橘等。太湖平原舊河網大都河道淺窄多曲、排灌系統紊亂,洪漬仍是潛在威脅。現已進行統一規劃,禁止盲目圍墾,並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四、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澤湖古稱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煬帝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煬帝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盪,於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開始名洪澤湖。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隻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在湖區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里,幾乎全用玄武岩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亘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游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水生資源豐富,湖內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鱅、青、草、鰱等為主;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馳名的。此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繁茂處連船隻也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菱角在歷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㈣ 中國的七大淡水湖是什麼

中國主要的七大淡水湖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微山湖、巢湖、洪湖,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南部,這一地帶的湖泊面積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庫,也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 鄱陽湖
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雨季時面積達391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古稱彭澤,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 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遊,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里,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不僅如此,鄱陽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地,許多詩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句,如王勃的「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繪的都是鄱陽湖的勝境。鄱陽湖的著名景點有石鍾山、大孤山、南山、落星湖等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 淡水湖
,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平方公里。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珍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湘蓮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為蓮中珍品。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 太湖
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太湖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優美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 太湖位於富饒的滬、寧、杭三角地中心,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盪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後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水域面積約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積雖然小於鄱陽湖和洞庭湖,但這里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洪澤湖
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 洪澤湖
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1576.9平方公里。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是我國平原水庫型湖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微 山湖位於山東省的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於中國山東、江蘇交界處的微山縣,由微山湖、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四個彼此相連的湖泊組成。微山湖南北全長230公里,寬6.8公里至27.6公里,周長451公里、總面積為1266平方公里,可控蓄水量為17.3億立方米,最大庫容量47.31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7米,汛期最深為3米。流域面積31700平方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全湖南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狹義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了攔湖大壩的下級湖,同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構成廣義微山湖。1953年為方便管理廣大湖區設立微山縣,湖區內有微山島風景區和南陽古鎮風景區。微山島是微山湖中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最大的島嶼,面積約9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微子墓、目夷墓、張良墓、郗公墓、梁祝墓等文化遺跡。抗日戰爭時期,以微山湖為根據地的 「微湖大隊 」、「運河支隊 」、「鐵道游擊隊」等革命武裝 ,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一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響大江南北。
滇池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南角。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匯入金沙江.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2855公里,平均水深為5米,最深處有8米,為我國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南有鶴山。這些山連綿起伏,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湖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源充沛,有利於灌溉和航行。平均氣溫為14.5-17.8度,降雨量為1070毫米。昆明壩子盛產稻米、小麥、蠶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雲南著名的"魚米之鄉" 洪湖 英文名Hung Lake。亦作Hong Hu。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位於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間的窪地中。湖面高程25公尺,面積413平方公里。東西兩側與長江相通,是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湖區南部黑魚灣至螺山一帶每年冬季雁鴨麇集,水禽資源豐富。用野鴨羽毛製成的羽毛扇為洪湖地區傳統手工藝品。

㈤ 中國十大淡水湖排名

中國十大淡水湖排名

1、鄱陽湖

高郵湖被譽為魚族的世界、鳥類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館,是江蘇的省第三大湖,水面寬廣,環境優美,物產豐富。高郵湖地處蘇皖交界,橫跨安徽天長和江蘇多個地區,湖區主屬江蘇省。湖泊由若干小湖組成,其中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貫通,總面積780平方公里。

㈥ 什麼叫做湖岸線如何確定湖岸線有何依據

常年穩定湖水位與湖岸的毗鄰地帶稱為湖岸線。反映歷史上湖面某一相對穩定時期的湖岸線即為古湖岸線。湖泊是一個處於變化狀態的陸域水體,在其生命過程中,有擴張時期和收縮時期,各時期延續的時間並不一樣,一個湖泊的古湖岸線往往不止一條。導致湖面位置變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構造運動。湖區周圍地殼上升,湖面降低,岸線下移;反之,地殼下沉,岸線上移;②氣候變化。氣候變濕,入湖水量大於湖水蒸發量,湖面擴大,岸線上移;反之,氣候變干,岸線下移。可根據一些湖濱地貌形態,如湖濱沙堤、湖蝕平台、湖蝕穴等作為確定古湖岸線的標志,並根據沉積物樣品測年數據,確定古湖岸線形成的年代,以推斷湖泊的變化歷史。

㈦ 江西哪裡有一湖泊,還是森林公園,森林面積34萬畝,譽為「天然氧吧」

湖泊旅遊是國內很重要的資源,尤其從旅遊角度來看,這些人文風景的存在,對城市的發展、進步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湖泊這類景點存在,也是這若干資源當中的經典代表,它對外也有很突出地展現魅力,因此,我們可以從多個層次解讀湖泊。讓其各種發展表現,從而得到很多人的認可,而且,它的發展魅力一直都比較大,更顯示具備了地域性的價值觀念。陽明湖風景區它同屬於4A級景點,還是森林公園,也是省級有名的風景區。

江西一森林公園竟是湖泊,還是4A級景區,小島就有42座,看點十足

㈧ 第一大淡水湖是什麼湖

蘇必利爾湖

蘇必利爾湖(LakeSuperior)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1622年為法國探險家所發現,湖名取自法語,意為「上湖」。

蘇必利爾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環繞。湖面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積82414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

蓄水量1.2萬立方公里,佔五大湖蓄水量一半以上,以蓄水量計算,該湖是世界第四大湖。湖岸線長3000公里,沿岸森林密布,北岸曲折多湖灣。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貢和聖路易斯河為最大。

(8)湖岸線有哪些資源擴展閱讀

蘇必利爾湖的自然資源:

1、氣候

因為蘇必利爾湖的大小,所以附近為局部的海洋性氣候。蘇必利爾湖附近的山丘與山脈保持濕氣與霧氣,特別是在秋季,由於全球變暖,湖面的溫度從1979年來暖化了2.5℃。

2、地質

蘇必利爾湖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蝕而成。第四紀冰期時,蘇必利爾湖湖地區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陸冰川中心,冰蓋厚2400米,侵蝕力極強,原有低窪谷地的軟弱岩層逐漸受到冰川的刨蝕,擴大而成今日的湖盆。當大陸冰川後退時,冰水聚積於冰蝕窪地中,便形成蘇必利爾湖的水面。

㈨ 我國湖泊很多,它們主要分布在哪三個區域

(1)青藏高原湖區。青藏高原上的湖泊面積為37549平方公里, 佔全國湖泊面積的49.6%,僅西藏就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湖面海拔多在 4000米以上。藏北高原的喀順錯,湖面海拔5556米,是我國目前已知地勢最高的湖泊。青藏高原湖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內陸高原湖區。境內除東部及南部有部分外流湖為淡水湖外,其他多為內陸鹹水湖或鹽湖。這些湖泊多系構造運動和冰川作用的冰蝕或冰磧物壅塞而形成的構造湖和冰川湖,也有因泥石流阻寒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這些湖水都較深。區內分布有青海湖、納木錯、色林錯、羊卓凝錯、鄂陵湖、扎陵湖及班公湖等較大的湖泊。
青藏高原的不斷隆起,阻止了水蒸氣的進入,使高原氣候日益乾燥。自本世紀以來,整個高原的降水量明顯減少,尤以近20年來最為突出,湖水的蒸發加速,必將導致湖水的濃縮和湖面的縮小。青藏高原湖泊退縮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湖濱有多級古湖堤,最高一級古湖堤高出現在水面100米左右,據推算, 當時的湖面比現在要大三分之一。隨著湖泊縮小,湖濱出現大面積的沼澤和草灘,成為重要的天然牧場。
(2)蒙新湖區。蒙新湖區湖泊面積為8854平方公里, 佔全國湖泊面積的11.7%,區內多內陸鹹水湖和鹽湖;全區大致以黑河為界, 黑河以西多構造湖,以東多小型風蝕湖,亦有部分構造湖。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位於海平面以下155米,水深不足1米,是我國地勢最低的湖泊。境內較大的湖泊有呼倫湖、博斯騰湖、塞里木湖、布倫托湖(烏倫古湖)及貝爾湖(中、蒙界湖)。
蒙新湖區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燥,夏季炎熱、冬季嚴寒,湖泊封凍期為3-4個月,年內降水量稀少,河系不發育, 不少湖泊成為內盆地匯水中心,有的則是河流的尾閭湖。由於匯入湖泊河流水量不穩定,隨著補給水量的增減,水面時大時小,湖形多變,如索果諾爾、瑪納斯湖等就以湖形多變而聞名於世。當匯入湖泊的河流上、中游層層攔截時,勢必減少入湖河流的水量,使湖泊水量入不敷出,導致湖泊日漸消亡。新疆的羅布泊和台特馬湖已於1964年和1972年先後乾涸。但有一些湖泊因與較大河流溝通或貫穿,湖形較固定,且為淡水湖泊,如博斯騰湖、烏梁素海等。
發育在沙漠地區的湖泊,具有面積小、湖水淺、補給水量少、湖水易濃縮,又多為時令湖。由於蒸發強烈,湖水礦化度都很高,成為鹽湖或礦湖,如內蒙古的吉蘭泰鹽池就著名的產鹽湖泊。
(3)雲貴高原湖區。雲貴高原為我國淡水湖泊分布較多的地區之一,區內多構造湖,也有象異龍湖、威寧草海等溶蝕湖。湖泊面積為1108平方公里,佔全國湖泊面積的1.5%。區內的湖泊主要集中在滇中和滇西北地區,除撫仙湖、瀘沽湖、陽宗海及程海等湖泊為湖盆坡度較大、湖岸線平直的深水湖外,其他各湖均系湖盆平緩、岸線彎曲,水深在15米以內的淺水湖泊。高原氣候溫暖,降水量較大,湖泊水量豐富,湖水冬季不結冰,是我國唯一不冰凍的湖區。不少湖泊除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外,還兼有灌溉、供水、航運和發展水產之利。滇池、洱海及瀘沽湖等湖泊,山青水秀,風景佳麗,又有名勝古跡,是我國著名的旅遊湖泊區。
我國是個多湖泊的國家。湖泊有兩萬多個,湖泊總面積達75610Km2,其中外流湖的淡水貯量為內流湖的4.5倍。就地區而言,我國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長江中下游居多)和青藏高原兩大湖區。青藏高原是我國湖泊面積廣、分布稠密的地區,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8.4%,它擁有世界上最高且數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僅西藏就有湖泊兩千多個,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我國湖泊面積最大的省區。其水質有明顯的分布規律:藏東南為淡水湖,藏南為淡水與鹹水湖,藏北為鹹水湖,藏北北部為鹽湖。
民族地區湖泊的分布。我國的湖泊由於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帶,所以特徵就有一定的差異。根據我國湖泊的分布特點、成因和水文特徵的不同,大致劃分為青藏高原湖區、東部平原湖區、蒙新湖區、東北山地湖區和平原湖區、雲貴高原湖區等五個比較集中的湖泊區。其中青藏高原湖區、蒙新湖區和雲貴湖區分布在民族地區。

㈩ 查干湖年年大豐收,湖裡的那麼多魚都是從哪來的呢

查干湖。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語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大部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西鄰乾安縣,北接大安市,處於嫩江與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是霍林河尾閭的一個堰塞湖。

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周長達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時。截至2021年6月,水域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是國家級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蓄水6億多立方米,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干湖資源多種多樣,得天獨厚。特別是漁業資源豐富。自遼金以來歷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漁獵”,舉行“頭魚宴”和“頭鵝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