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貴州自然旅遊資源的五朵特點
州省旅遊資源特徵
從貴州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其概括為以下9個方面:
1、環境的多樣性
貴州是我國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處雲貴高原的東斜坡地帶,恰處於中國地勢第二大梯級(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級(東部丘
陵平原)的過渡部位。境內地勢起伏、高差懸殊。最高海拔達2 901m,最低148m,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貴州在地史上大部分地區在古生代及中生代為海相沉積區,新生代以來轉為上升,碳酸鹽類岩石廣泛分布,出露面積佔到全省總面積
的61.9%。貴州位於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區——華南喀斯特區的中心部位,是我國喀斯特最發育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形態齊全,類
型多樣,幾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類型。由於第四紀冰川未大面積波及貴州,而低熱的河谷便成為生物界的避難所,使得
貴州現代生物界古孑遺物種豐富,區系成分復雜,物種類型繁多。
貴州在熱量帶上處於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的位置。由於地勢 由北、東、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內部起伏較大和氣溫垂直變化明
顯等原因,各地光照、輻射、熱量差異較大。由於地質、地貌和生物氣候條件的復雜多樣,使貴州的土壤類型也極為復雜,從而為生
物資源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2、景觀的獨特性
貴州省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獨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瀑布群、溶洞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
布集中,居全國之首;惠水燕子洞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觀,數十萬只白腰羽燕起飛,燕翅如雲,壯觀無比。
貴州有世界上唯一的三疊紀奇觀(世界上僅有瑞士聖喬治山有部分出露),在這里每走一步,跨越萬年,天然造化,自然傳承,擁有
六項世界之最:1)全球最壯觀的淺海次深海過渡帶;2)全球最好的早三疊紀深水生物遺跡化石群;3)全球最早、最大的三疊紀管
殼石生物礁;4)全球最完整的三疊紀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貴州灘;5)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類–海百合動物群;6)全球保存最系
統最完好的三疊紀海陸變遷和淺海—次深海「拉鋸戰。
貴州三疊紀是大自然傳承給貴州和全人類的珍貴資源,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美學欣賞價值,具有申報世
界自然遺產與世界地質公園的沉甸甸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3、氣候的宜人性
——氣候
貴州省氣候總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降雨適中,且多夜雨,多微風,沒有絕大多數大陸性氣候所特有的極端
溫度。
——季節:(1)春季是從3月份至5月份,春季來臨時,萬木復甦、鮮花盛開、各地生機勃勃。(2)夏季是從6月份至9月份,以晴朗
的溫和宜人的天氣為主。白天日照時間較長,夜晚氣溫溫和,日溫差較大。(3)秋季是從10月份至12月份,雖然氣溫要比夏季低一些
,但天氣依然不錯。本省的植物是多為常綠植物,但也引進了不少落葉樹。多彩的樹葉裝扮出貴州的秋季美景。(4)冬季為1月份至
2月份,全省大部地區的氣溫有所下降,但無嚴寒,仍是旅遊的好時節。
4、資源的豐富性
貴州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結構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
史文化遵義紀念館;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
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美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形成
貴州旅遊資源組合的豐富多樣性。
5、民族風情的多彩性
貴州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6個少數民族,貴州有49個,其中世居的少數民族有17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
口的37.85%。其中全省苗族人口佔全國苗族總人口的49.8%;布依族佔97.3%;侗族佔55.7%;仡佬族佔98.2%;水族佔93.2%。各民族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貴州旅遊資源的一大特
點和優勢。
B. 急求一篇大學貴州省情作業文章~!詳見補充。重分懸賞~!覺得分不夠可以加~!
旅遊資源豐富,優勢突出
貴州環境獨特,地貌類型多樣,山石、水景、洞穴等自然風光秀麗,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公園;貴州民族眾多,開發的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特色鮮明,民族風情古樸濃郁,構成了人文景觀的百花園。全省旅遊資源存量大、種類多、品位高、分布廣、特色鮮明、開發潛力極大。
1.自然風光絢麗多姿、貴州的山、層巒疊嶂,峰聳嶺峻,岩奇石秀。苗嶺逶迤,烏蒙磅礴,大婁山聳峙,梵凈山雄奇,構成一篇濤翻浪卷的山海。在崇山峻嶺間,流淌奔騰著大小河流上千條,山與水的奇妙合作,形成了眾多的激流和壯觀的瀑布,匯成世界上少有的「瀑海」;江河湖泊與山川峽谷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精美自然的風景畫。全省旅遊自然資源凸現出了「五多」優勢:一是山奇石秀,山石景觀多。全省石林景觀有10多處,具有良好旅遊開發前景的有黃果樹天星橋石林、銀灘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興義泥凼石林等。二是瀑布與峽谷景觀多而壯麗。全省有瀑布和峽谷景觀1000多處。其中著名的瀑布有黃果樹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群和中洞瀑布等;著名的峽谷有馬嶺河峽谷、潕陽河、烏江三峽、六廣河七峽、關嶺花江大峽谷、黃坪飛雲大峽谷、開陽南江峽谷等。三是洞穴類型多、數量大、洞景美。全省長度大於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條,旱洞的數量更多。著名的有織金洞、龍宮、天河潭、晴隆大廠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繽洞、興義飛龍洞、銅仁九龍洞等。四是森林美景多。比較著名的森林景觀有梵凈山林海、習水原生林、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黔西大方百里杜鵑和赤水竹海等。較著名的森林公園有貴陽森林公園、黔靈公園、花溪公園等。梵凈山位於黔東地區,是武陵山主峰,海拔2572米,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原生植物保存最完好的地區,1987年被列入「國際生物圈保留地網」。五是湖泊與水庫景觀多。全省水庫有1900多座,已作為旅遊開發。比較著名的有紅楓湖、百花湖、萬峰湖、草海、烏江水庫等。威寧草海是中國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面積30平方千米,是杭州西湖的5倍。
2.名勝古跡引人入勝。貴州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開發歷史悠久,文化歷史遺跡較多,特色鮮明,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全省具有一定價值的文物4000多處;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處,其中正式發掘的20多處;出土文物萬余件。較為著名的有命名為「觀音洞文化」的觀音洞舊石器遺址和命名為「桐梓人」、「水城人」、「興義人」的人類化石。貴州的古墓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赫章等地已發現多處戰國至西漢的墓群、明「十八先生墓」等。貴州的古建築分布廣,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著名的有安順文廟、貴陽甲秀樓、修文陽明洞、鎮遠青龍洞、貴陽弘福寺、黎平地坪風雨橋等。鎮遠青龍洞-中元禪院為全國最宏偉的懸空古建築。貴州的革命文物豐富,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工農紅軍在貴州的革命活動遍及全省60多個縣、市,留下了許多重要遺址,已被列為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30多處,著名的有遵義會議會址、黎平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紅軍四度赤水遺址等。紀念中國人民革命先烈的舊址有鄧恩銘、王若飛、周逸群、曠繼勛烈士故居等。此外,貴州的酒文化、茶文化、儺文化、郎德銅鼓文化、西秀雲山屯堡文化等也有鮮明的特色。
3.民族文化風格各異。貴州是民族文化的百花園,民族節日豐富多彩,全省有包括民族村寨在內的民族風情點40多個,少數民族節日有1000多個,規模較大的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古王節」等。貴州是民族歌舞的海洋。苗族歌舞有「飛歌」、「遊方歌」「古歌」、「酒歌」和蘆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侗族「大歌」歌聲洪亮,氣勢磅礴,曲調庄嚴,音域寬廣;黔南、黔西南的布依族舞蹈有幾十種,歌有大調、小調、大歌、小歌等;水族的銅鼓舞、鬥牛舞、獅子舞、龍舞等亦頗有特色;黔東北的土家族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勞動歌、祝福歌等。民族戲曲是民族風情的精華,主要有苗族高台戲、侗戲、布依戲、儺戲等。地劇和儺劇被譽為「古代戲劇的活化石」。以蘆笙音樂舞蹈為代表的「笙文化」,特別是無音樂伴奏的侗族大歌,在國內外深受贊譽,是中國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民族服飾艷麗多姿,少數民族的服飾游200多種,款式豐富多彩,製作技藝精巧,內涵深邃廣博。少數民族服飾中,造型優美、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以刺綉紡織為主的黔東南台江地區的苗族服飾;以輕便、單薄為特色的黎平、從江、榕江地區的侗族服飾;以蠟染紡織為主的鎮寧扁擔山區和以挑花為主的貴陽花溪一帶的布依族服飾等。少數民族的民間建築,式樣較多、風格迥異,各具千秋。較突出的有黔東南和黔西南苗族、侗族布依族的「干欄」式住房;瑤族的禾榔、禾晾;白族的寺院建築等。尤以侗族鼓樓、風雨橋,布依族石頭房,苗族吊腳樓最具特色,被國內外專家譽為「建築藝術的精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旅遊景區(景點)各具特色,組合良好
憑借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貴州已形成了許多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類型多樣的旅遊區和旅遊線。
1.風景名勝區。2001年,全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黃果樹、龍宮、紅楓糊、織金洞、潕陽河、樟江、赤水十丈洞瀑布群、馬嶺河峽谷等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貴陽花溪、百花湖、香紙溝、修文陽明洞、息烽溫泉、普定梭篩、興義泥凼石林、魯布革、安龍招堤、貞豐三岔河、六枝牂牁江、六沖河(九洞天)、習水長嵌溝、遵義婁山關、綏陽寬闊水、梵凈山太平河、銅仁九龍洞、石阡溫泉、黎平八周河、岑鞏龍鱉河、龍里猴子溝、福泉灑金谷、都勻劍江、甕安江界河、黔西大方百里杜鵑、盤縣古銀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關嶺花江大峽谷、紫雲格凸河、長順杜鵑湖-白雲山、仁懷茅台、惠水萬燕洞、開陽、平塘、麻江下司、余慶大烏江、鎮遠高過河、榕江古榕、劍河等40格風景名勝區。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位於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主要景觀有大瀑布、水簾洞、天星橋河犀牛潭峽谷,黃果樹大瀑布高68米,寬81米,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黃果樹集山、水、洞、瀑、峰、林為一體,有「喀斯特岩溶瀑布博物館」之稱。
龍宮風景名勝區位於安順市西秀區西南,與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相距45千米,由龍宮中心景區、漩塘景區、油菜湖景區、螞蟥菁景區4大景區組成。中心景區由龍宮、虎穴、天池、瀑布。龍宮實是地下暗河,洞長15千米,穿越20餘座山頭,串連90餘個大小洞穴,集山、水、林、洞、瀑布、湖泊、溪流於一體,是國內最長的水上喀斯特洞穴。
紅楓糊風景名勝區位於清鎮市西南,總面積240平方千米,湖面機為57.2平方千米(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距貴陽市區20多千米,是西線旅遊的必經之地。紅楓糊由北湖、南湖、中湖、後湖組成,自然景觀集山、水、林、洞為一體。北湖以島著稱,由大小島嶼170個,有「高原島國」之稱。南湖湖面平靜,有將軍洞、打魚洞、水下洞和大口洞等溶洞,形成了「山中湖、湖中島、島中洞、洞中湖」的奇特景觀。
織金洞風景名勝區位於織金縣東南,以織金洞為主體,包括織金洞景區、織金古城區、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區,裸結河景區,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洞長6.6千米,最寬處175米,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有47個廳堂。每個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鍾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
潕陽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鎮遠、施秉縣境,主要景觀是峽谷鳳冠,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是貴州東線旅遊的熱線。
赤水風景名勝區位於赤水市,主要景觀有丹霞地貌、瀑布、竹海、桫欏原始森林等。著名的「十丈洞大瀑布」高76.2米,寬80米。瀑布周圍樹木繁茂,四季蔥蘢,有成片的桫欏林、杜鵑林,構成一個天然的瀑布公園。
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興義市,以河谷風光河地縫漂流為特色,分為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萬峰湖3大景區。馬嶺河峽谷全長74.8千米,是世上罕有的地縫裂谷。萬峰林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萬峰湖是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天生橋高壩電站建成蓄水後形成的人工湖,湖水面積160平方千米,湖內上千座山峰構成上千個全島或半島,景色十分迷人。樟江風景名勝區位於荔波縣,由小七孔鴛鴦湖將去、大七孔地峨宮景區、水春河峽谷景區及樟江沿江風光帶等構成。小七孔鴛鴦湖景區為世界同一緯度地區絕無僅有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區。
2.自然保護區。全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梵凈山、貿蘭喀斯特森林、草海、吃水桫欏原始森林、習水中亞熱帶長綠闊葉林、雷公山等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由沿河麻陽河、道真大沙河、綏陽寬闊水等3個。
3.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遵義會議會址、鎮遠青龍洞、息烽集中營舊址、從江增沖鼓樓、黎平地坪風雨橋、普定穿洞遺址、畢節大屯彝族土司庄園、大方奢香夫人墓、紅花崗楊粲墓、盤縣大洞遺址、赫章可樂遺址、黔西觀音洞遺址、石阡萬壽宮、福泉古城垣、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築群、紅花崗海龍屯、西秀文廟、西秀雲山屯古建築群、平壩天台山伍龍寺等19個;屬省級的有興義貓貓洞古文化遺址、黃平飛雲崖等285個;縣級的有1500多處。
4.歷史文化名城(鎮)。全省歷史文化名城(鎮)屬國家級的有遵義(今紅花崗區)、鎮遠等2座,屬省級的有青岩等9個。
經多年開發,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多條旅遊線路。主要有:以觀賞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主兼有民族風情的貴陽-紅楓糊-龍宮、黃果樹-織金洞-馬嶺河峽谷的黔西旅遊線路;以觀賞紅軍長徵文化和酒文化為主兼有自然風光的貴陽息烽-遵義歷史名城-茅台(酒文化)-赤水的黔北旅遊線;以觀賞苗侗風情、民族建築和苗嶺風光為主的貴陽-凱里-銅仁的黔東民族風情旅遊線;以觀賞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態和布依、水、瑤等民族風情為主的貴陽-都勻-荔波樟江的黔南旅遊線。隨著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和旅遊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適應旅遊市場發展的需要,全省旅遊線路和旅遊景區的建設還將不斷加強,旅遊產品將不斷得到改善和發展。
C. 貴州的自然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貴州省已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貴州以「西南煤海」著稱,煤炭資源儲量達497.28億噸,居全中國第五位,超過南方12省(區、市)煤炭資源儲量的總和。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為發展火電,實施「西電東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煤化工、實施「煤變油」工程提供了資源條件。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
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貴州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餘種,其中黔金絲猴、黑葉猴、華南虎、雲豹、豹、白顴、黑鶴、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頭鶴、蟒等14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1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9種,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紅腹雨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25.7%。
貴州省森林覆蓋率達50%,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1億立方米;有70種珍稀植物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銀杉、珙桐、禿杉、桫欏等4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50%;二級保護植物27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8.9%;三級保護植物39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9.2%。全省有野生植物資源3800餘種,其中葯用植物資源有3700餘種,佔全國中草葯品種的80%,是全國四大中葯材產區之一。
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品質優良的珍稀名貴植物有珠子參、三尖杉、扇蕨、冬蟲夏草、雞樅、艾納香(天然冰片)等6種。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吳萸、黃柏、黨參、何首烏、膽草、天冬、銀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參、冰球子、黃精、靈芝、艾粉等有地道葯材之美稱。
野生經濟植物資源中,工業用植物約600餘種,以纖維、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資源為主;食用植物約500餘種,以維生素、蛋白質、澱粉、油脂植物為主;可供綠化、美化環境及有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約200餘種;具有抗污能力的環保植物40餘種。貴州農作物植物品種豐富,栽培的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纖維植物和其他經濟作物近600個品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籽為主要品種。經濟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烏桕、漆樹、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馬桐油」為貴州名優土特產品。全省飼養的主要畜品種有30多種,優良牧草資源2500餘種,發展畜牧業具有良好條件。
2014年,全省共有林業系統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3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6個。
D. 貴州省自然旅遊資源特點是什麼
貴州省自然旅遊資源特點是自然資源豐富:
一、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
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二、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
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三、土地資源
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31.1%;
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3230平方千米,僅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5%。
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
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四、生物資源
貴州省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包括亞種、變種,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
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
(4)貴州自然資源的五多是什麼擴展閱讀: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
E. 貴州省情,試述貴州在生物、能源、礦產、旅遊等方面的自然資源優勢
1、生物資源
貴州省生物資源豐富,其中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
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黔金絲猴、黑葉猴、黑頸鶴等15種。
2、葯材資源
貴州是中國四大中葯材產區之一,全省有葯用植物4419種、葯用動物301種,享譽國內外的「地道葯材」有50種,已開發利用的中草葯資源有350餘種,天麻、杜仲、黃連、吳萸、石斛是貴州五大名葯。
3、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4、旅遊資源
貴州民族眾多,風情特色,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有風景名勝景區71個。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景區18個,省級風景名勝景區53個。5A級旅遊景區5個。
5、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
F. 貴州氣候,自然資源方面的優勢是什麼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
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
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凝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2、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
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3、土地資源
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31.1%;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3230平方千米,僅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5%。
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4、生物資源
貴州省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包括亞種、變種,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
(6)貴州自然資源的五多是什麼擴展閱讀: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