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一、中國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旅遊資源是可以誘發人們產生正當旅遊動機或行為的一切自然和社會因素的總和。旅遊資源所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它的吸引力強弱程度決定著旅遊規模的大小或客源數量的多少。旅遊資源的開發是把「資源」建設成供人游覽、參觀、療養、娛樂的風景區或旅遊地。開發利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已開發利用的風景區上擴建一些新的旅遊項目,增加新的旅遊內容,二是開發利用新的風景區。
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不但要考慮經濟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旅遊活動具有文化屬性,它給人以高級精神享受,給人以美感、教育、啟迪等。為了避免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盲目性,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一)保護、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來說,任何地區、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競爭力,因為多數旅遊者抱著「獵奇」的心理。如我國天下名山,古人評說其特色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吳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水文和植被條件的差異,山形山勢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國近幾年建成了一些現代化的大型高檔賓館,對國外旅遊者來說反而不如蒙古包、窯洞、傣樓、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築吸引人。
(二)市場原則
旅遊市場的變化、動向直接影響著客源的變化,而客源的多少又決定了某個旅遊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果某處旅遊資源盲目開發後,客源不足,沒有去看,則失去了開發的意義。旅遊市場受許多因素制約,如經濟狀況,旅遊者動機變化、風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接待設施、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宣傳工作,以及當前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等。在旅遊資源開發前必須對市場客源情況作出符合實際的評估,並預測今後的發展趨勢。
(三)權衡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
對旅遊資源的開發,一定要對資源價值(包括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等)及其可能產生的效益進行評估,然後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條件優越者先上,條件差者後上或不上。要按照國家經濟基本建設的總方針,充分發揮現有旅遊資源的利用率和對其他行業的促進作用。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為本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做貢獻。
(四)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
從某種意義上講,旅遊資源的開發是為了美化環境、美化生活,但決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污染自然環境。因此也要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依法開發旅遊資源,使兩者相得益彰。
❷ 為什麼要保護旅遊資源論文300字
保護旅遊資源其實就是相當於保護生態環境嘛,因為中國和這個地球都是需要保護的。
❸ 旅遊管理的學生,今後如何保護旅遊資源
摘要 保護內容:
❹ 旅遊資源保護的措施
世界各國在旅遊資源保護方面,所採取的方式大致有兩類:
一是運用法律手段,實行立法,加強法制。
二是根據旅遊資源質量,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加以保護。
保護內容
旅遊環境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先決條件,旅遊環境是以旅遊資源為主體的自然、經濟、社會諸條件的綜合。處理好旅遊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合理地開發與保護,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因此,將保護內容分為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兩部分。
1.旅遊資源:指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點、景物。主要包括文物、古跡、建築、碑刻及革命文物等人文旅遊資源,以及山峰、象形石、水體和樹木等自然旅遊資源。
2.旅遊環境:指影響文物保護、遊客旅遊行為的周圍環境。主要包括氣候、水體、地形、林木及社會文化環境等。
(4)保護旅遊資源怎麼寫擴展閱讀
保護條例
《文物保護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頒布、實施的旅遊市場法律法規40多個。在旅遊資源方面,中國並沒有專門的旅遊資源保護法,與旅遊資源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散見於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和林業、文化、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礦產、水利等部門的部門規章中。
主要有:
國務院頒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年)、《自然保護區條例》(1994年)、《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1985年),原林業部制定發布的《森林公園管理辦法》(1994年),《森林法》、《環境保護法》、《城市規劃法》、《礦產資源法》等法律中對風景名勝區保護所作的規定。
《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中對文化遺跡保護所作的規定。各地方也結合各自特點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上述各項法律、法規從不同角度規定了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問題。
❺ 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提綱怎麼寫
——簡易提綱
一、序論
二、本論
(一)……
(二)……
(三)……
三、結論
——詳細提綱
一、序論
1.提出中心論題;
2,說明寫作意圖。
二、本論
(一)……
1.
2.
3.
4.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三、結論
1,概述……
2.呼應開頭的序言。
學術論文寫作的謀篇構思
(一)謀篇構思的思路與要求
1.構思要圍繞主題展開
若要使論文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要使全文有一條貫穿線,這就是論文的主題。主題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精髓,它是體現作者的學術觀點學術見解的。論文影響讀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題來實現的。因此,下筆寫論文前,謀篇構思就要圍繞主題,構思要為主題服務。正如法國的畫家米勒(Millet)所說:「所謂構思,是指把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的藝術」。可見這一條十分重要。
2.構思論文布局,要力求結構完整統一
在對一篇論文構思時,有時會發現需要按時間順序編寫,有時又會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間)順序編寫,但更多的還是需要按邏輯關系編寫,即要求符合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符合科學研究和認識事物的邏輯。但不管屬於何種情形,都應保持合乎情理、連貫完整。有時,構思出現幾種寫作方案,這就需要進行比較,在比較中,隨著思考的不斷深化,寫作思路又會經歷一個由龐雜到單純,由千頭萬緒到形成一條明確線索的過程,此時,應適時抓住頓悟之機,按照古人之去「應機立斷,須定一途」的精神,確定一種較好方案。
3.要作讀者分析
撰寫並發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終目的是讓別人讀的,因此,構思時要求做「心中裝著讀者」,多作讀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讀者對象,才能有效地展開構思,也才能順利地確定立意、選材以及表達的角度。一般說來,讀者可分為專業讀者、非專業讀者、主管領導或科技工作主管機構負責人等,人們對科技文章的要求與評估標准各異。對於學術論文來說,其讀者對象為同行專業讀者,因此,構思要從滿足專業需要與發展的角度去思考,確定取捨材料與表達深度與廣度,明確論文的重點。如果一篇論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幾個論題,作者應分清主次,考慮如何由次要論題向主要論題的過渡,以能引起專業讀者的興趣。
(二)如何提高構思能力
很難想像,一個思維不清晰的作者會寫出條理清晰、脈絡分明的論文來。因此,重要的問題在於通過寫作實踐訓練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構思論文的能力將隨之提高。
在正式撰寫學術論文之前,先擬制定作提綱,可以極大地幫助作者鍛煉思想,提高構思能力,這一辦法是被長期實踐證明了是有效的辦法之一。據資料報導,世界上先擬制定作提綱,然後按提綱進行寫作的科技人員,約占總數的95%。
寫作提綱的作用,具體說,有以下幾點:
1.寫作提綱,類似一張建設藍圖,可以幫助作者自己勾劃出全篇論文的框架或輪廓,體現自己經過對材料的消化與進行邏輯思維後形成的初步設想,可計劃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前後如何表述一致,重點又放在哪裡,哪裡需要進行一些注釋或解說。按此計劃寫作,可使論文層次清晰,前後照應,內容連貫,表達嚴密。
2.擬制寫作提綱,只需要運用一些簡單的句子甚至是詞與片語加以提示,把材料單元與相應的論點有機組織編成順序號,工作量並不大,也容易辦到。當提綱寫成後,再從總體上來。這很象是轉動萬花筒,只要稍稍轉動一個角度,便會出現新的圖案。提綱的調整也是如此。應該說,高速提綱要比無提綱寫好人文後再調整要輕松得多。
提綱中用以提示寫作的句子,有時即可用來做論文段落的標題。由此可見,通過寫作提綱的擬制,可以確定論文的結構,使論文全篇形成一個統一完整的理論體系。
3.提綱的擬制,有昨於繁忙的作者與進行合作撰寫的多作者。前者,由於工作忙,時而中斷寫作過程,可藉提綱提示,幫助你在重新寫作時立即恢復原來的思路;後者,可幫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綱進行分工與協調,避免由於各寫各引起的重復與疏漏。
[示例]
論文:地基剛度對拱壩壩體應力的影響(研究對象:二灘拱壩地基)
一、引言
1.介紹拱壩地理位置與形貌
2.介紹壩址地質地貌
3.提示壩基存在的局部缺陷 (1 壩基剛度左右岸不對稱;2右岸壩基中部存在玄武岩軟弱帶;)
引出四種不同的均質變模地基,分別計算壩體應力的問題。
二、地基剛度對梁、拱分荷的影響
就三種地基情況對梁、拱分載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均勻地基λ值的影響
1.給出λ的表示式。
2.繪制「不同變模均勻地基對梁、拱分荷的影響」曲線圖。
3.提供「『86型』拱壩主要幾何參數表」。
論點:λ變化對拱端分荷的影響遠小於拱冠部位。
(二)兩岸不對稱地基剛度的影響
1.繪制「左右兩岸不對稱的地基剛度對梁、拱分荷的影響」曲線圖(對或、右端與拱冠分別繪制三張)。
2.分析圖示結果。
(三)局部低變模的影響
1.分別就左、右端及拱冠繪制三張曲線圖。
2.分析圖示結果。
對以上三部分進行歸納說明[針對(一)、(二)、(三)一一對應說明影響程度]。
三、地基剛度對壩體復位的影響
1.均勻地基(圖)。
2.兩岸不對稱地基(圖、表)。
3.局部地基剛度降低的影響(圖)。
四、地基剛度對壩體應力的影響
1.均勻地基情況下,λ值的變化對壩本應力的影響(圖、表)。
2.兩岸不對稱(圖)。
3.地基局部變模降低的影響(圖)。
五、結論(總歸納)
1.針對λ值變化的影響的分析,指出在拱壩設計時需在底部考慮一定的倒懸度,以藉助壩本的自重來減小底部由水壓造成的應力。
2.針對剛度,指出用結構上的不對稱補償地基剛度的不對稱。
3.雖存在有岩石軟弱帶,但只局限在邊界附近,並不改變整個拱壩的應力分布。
重點說明地基變模對壩體應力的影響顯著,其取值須引起重視。
作文提綱的形式一般有兩種。
1.標題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簡單,只寫出行文各段的標題。
這是一個標題式的作文提綱,勇簡潔的文字標出了各段的寫作要點。它的特點是文字簡潔、速度較快,適合於對寫作內容較熟悉或時間較緊的情況。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很難起到指導作文的作用。
2.要點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詳細,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寫出作文的大致內容;同時,還要交代出文章的詳略。
(三)編寫提綱的要求
1.要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作文題目一般給我們規定了寫作范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作問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所以,審清題目,才能明確寫什麼、怎麼寫,才能避免文不對題、偏離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編寫作文提綱式時,只有確立了中心,才能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等等。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2.要簡潔明了
作文提綱只是作文的一個思路,一個框架。因此作文提綱既要完整,又不能過於繁瑣;既要簡潔,又要達到寫作目的
❻ 保護旅遊景點的環境,二年級作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未來10 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 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而其中人文旅遊有著突出的比較優勢,不少旅遊資源還具有壟斷性,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所不能比的。
我國是國際旅遊大舞台上的後來者,旅遊業發展得晚,但區位條件好,發展潛力大。80年代以來,我國周邊國家政局相對穩定,為中國國際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進入90年代以後,從周邊國家和地區所輸入的客源已經超過70%。
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BR>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BR>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BR>3、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BR>4、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BR><BR>三、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BR>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BR>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BR>人類經濟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可以分為三方面:(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污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果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游覽的興致因環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游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3)在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類型、生產力布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