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礦產資源分布北方地區以什麼為主南方地區以什麼為主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北方地區以煤炭、石油、鐵礦為主,南方地區以有色金屬礦為主。
礦產資源集中分布有利於大規模集中開采,建設礦業基地。礦產資源地區間調撥加劇鐵路運輸壓力。
㈡ 南方與北方的自然資源各有哪些
南方:
1.礦產資源
煤、鐵、銅、錳、鉛、鋅、銀、銻、稀土、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
2.水資源
水資源豐富;
3.動物資源
獸類、禽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
4.植物資源
總量豐富、種類繁多。
北方:
1.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
2.森林
3.草原
㈢ 南方的資源、景點、特產是什麼
雲南:紅何洲的紅土地、昆明的世博院
大理:蒼山、洱海
香格里拉 麗江
江西:廬山
廣西:桂林山水
四川:娥眉山、九寨溝 (成都很值得住上幾天)
重慶:起伏的山城 火鍋也值得一來
湖南:衡山(特別秀)
至於沿海城市除了海好象都是一些現代化的東西
貴州:黃果樹瀑布 遵義會議遺址
生態資源主要是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太陽能,潮汐能,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是有色金屬像稀土等
特產:金華火腿,南京鹽水鴨,揚州炒飯,獅子頭,沙田柚等等。
㈣ 南北方礦產資源豐富,兩者分布差異大嗎
在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礦物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感覺開采情況,在南方開采出來的大多是有色金屬,而北方開采出來的大多都是煤炭石油等一些能源。
我國地下埋藏的礦產資源豐富多彩,地球上已發現的礦物在我國幾乎都已找到。但是早造成這樣不均衡的分布格局要從不同礦物生成的特點談起。
礦物分為金屬礦和非金屬礦。金屬礦又可以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礦等多種。從成因上來說金屬礦的形成一般都與地下岩漿活動有關。岩漿在上涌過程中由於壓力不斷降低,溫度不斷下降,岩漿中的各種礦物因熔點、密度等物理性質的不同而分別在不同的地層深度結晶、富集而形成礦床。當然由於地殼抬升和風化侵蝕等外力作用的影響,也可使部分內生礦被搬運轉移到附近地區形成外生礦床。
但是作為一種沉積礦,能源礦大多數分布於地殼活動不太強烈的地區或一個構造體系中相對穩定的部位。我國北方陰山—天山構造帶以北的北部區,中生代開始形成比較穩定的相對凹陷地帶,容易形成中、新生代的煤和石油。陰山—天山與秦嶺—昆侖山構造帶之間的片陷地區成陸歷史最早,地殼活動比較和緩,自新遠古代到中、新生代都有沉積礦藏生成,所以我國北方多各種沉積礦,特別是煤和石油。
但其實,事情並沒有這么絕對。在南方地區也會有形成能源礦的條件,但是可能因為地質或者數量的原因在開采上沒有那麼容易,所以造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局面。
㈤ 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情況是什麼
我國的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佔有量
①自然資源大國:土地面積、礦產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徑流、森林面積世界第六
②人均資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佔世界人均量的1/3、徑流量佔1/4、森林佔1/5、礦產佔3/5
2、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水資源特點
①總量豐富(年江河徑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資源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各年之間的變率大)
水能資源特點
①蘊藏量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區分布不均。實際開發水能從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華東、東北、華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目前,已開發的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資源
(1)森林資源
①森林資源特點:
宜林地區廣,樹種豐富
森林覆蓋率低,林木蓄積量少
②森林資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區: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區
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和喜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灣山脈、南嶺等東南林區——人工林和次生林為主,我國人工造林面積世界首位。
③森林資源破壞嚴重:重採伐,輕撫育;濫伐森林、毀林開荒;森林火災和蟲害。
④主要林業生態工程
「三北」防護林體系:「世界生態工程之最」: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澇災害發生頻率,改善生態環境,改變社會經濟狀況。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沿海防護林體系:緩解台風、海嘯、暴雨的侵襲。
太行山綠化工程: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緩解華北水資源短缺。
平原綠化工程:保護農田。
(2)、草場資源
我國陸地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面積3億公頃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場: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寧夏牧區、南方草山草坡。
(3)動物資源
我國珍稀水生動物:白鰭豚、揚子鱷、文昌魚等。
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化和各種生態系統。
13個加入全球人與生物圈計劃:長白山、錫林郭勒、博格達峰、鹽城、神農架、卧龍、九寨溝、天目山、武夷山、梵凈山、茂蘭、鼎湖山、西雙版納。
4、土地資源
(1)特點:
①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積超過國土30%,我國10%多一點(0.08公頃/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頃/人。
③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較少;
④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土地生產力地區差異顯著。
(2)分布:
耕地: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為主
草地:非季風區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西南山區(橫斷山、雅魯藏布江谷地)及東南部山地。
5、礦產資源
分布廣泛,相對集中。煤、鐵、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屬礦、磷礦南方居多。有利於在資源集中地區大規模開采,但加重運輸負擔。
煤:華北、西北、東北、西南石油:東北、華北、西北
天然氣:西南、西北鐵礦:遼寧、河北、四川
磷礦: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
能源礦產,煤居首位,煤炭產量世界第一位,石油產量和發電量居世界第四位。
鐵礦:鋼鐵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又是衡量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標志。我國鐵礦物質資源豐富,其中以河北、遼寧、四川三省最多。
有色金屬礦產基地—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稀土工業基地—內蒙古;磷礦基地——湖北、雲南、貴州。
㈥ 南方分別有那幾個地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
為什麼我國南方多有色金屬礦而北方多能源?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較少,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能源礦產10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如下: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鐵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銅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東。鉛鋅礦遍布全國。鎢、錫、鉬、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華南、華北。金銀礦分布在全國,台灣也有重要產地。磷礦以華南為主。
主要礦產資源包括: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中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中國同類資源總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7種,礦產地2萬多處。
(一)能源礦產資源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煤炭資源的特點是:蘊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種齊全,但肥瘦不均,優質煉焦用煤和無煙煤儲量不多;分布廣泛,但儲量風度懸殊,東少西多,北豐南貧;資源賦存東深西淺,露採煤炭不多,且主要為褐煤;煤層中共伴生礦產多。油氣資源的特點是:石油資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資源量大於150億噸的10個國家之一;資源的探明程度低,陸上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僅佔全部資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較集中,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14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的73%,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量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礦產,如地熱,油頁岩等在中國也比較豐富。
(二)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屬於世界上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已經發現的金屬礦產在中國基本上都有探明儲量。其中,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鎢、錫、銻、稀土、鉭、鈦,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釩、鉬、鈮、鈹、鋰,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鋅、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鐵、鉛、金、銀等。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是: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於幾個地區,如鐵礦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區,鋁土礦主要集中於山西、河南、貴州、廣西等省區,鎢礦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錫礦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部分礦產儲量大,質量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如鎢、錫、鋁、銻、稀土等;許多重要礦產質量欠佳,鐵、錳、鋁、銅等礦產,貧礦多,難選冶礦多;中小型礦床所佔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比例小。
(三)非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品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全國現有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產地5000多處。大多數非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豐富,其中菱鎂礦、石墨、螢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礬石、膨潤土、岩鹽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嶺土、硫鐵礦、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品質優良,蘊藏量豐富;鉀鹽、硼礦資源短缺。但是,一些非金屬礦產分布不平衡,特別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探明儲量尚不能滿足本地區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資源的需求。
(四)水氣礦產資源 中國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資源8700億立方米/年,可采資源量2900億立方米/年,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約為200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南方地區豐富,西北地區貧乏,地下水含水層類型地域性分布明顯,孔隙水主要集中在北方,岩溶水在西南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已發現地熱點3000多處,勘查評價的地熱田298處,其中60℃以上熱水田89處。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量166497立方米/天,相當於298.7萬噸標准煤。礦泉水資源和二氧化碳氣資源也比較豐富。
㈦ 南方什麼工業比較多
輕工業較多。
我國目前主要有四大工業基地,分別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也是以重工業聞名。還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遼中南工業基地。再就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也就是長三角。最後就是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全性工業基地——珠三角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
南方按地理分界秦嶺淮河一線,南方就是以輕工業居多。
㈧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旅遊資源分別以什麼資源為主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南方地區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為中國最大的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南方地區該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山地丘陵區大多植被繁茂,鬱郁蔥蔥,景色秀麗。南方地區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
(8)南方以什麼資源居多擴展閱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相關介紹:
1、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3、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大,雨季長。每年5月份夏季風從華南沿海登陸,雨季開始。6、7月份夏季風勢力增強北抬,形成江淮准靜止鋒,陰雨連綿,主要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淮河流域。
㈨ 北方地區什麼等礦產資源豐富,南方的什麼礦產資源豐富。
我國北方地區煤、鐵、石油資源豐富,建立了東北重工業基地和京津唐工業基地;南方地區有色金屬資源豐富.
故答案為:煤;鐵;東北重工業;京津唐;有色金屬.
㈩ 南方地區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是( )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我國鐵礦及主要有色金屬礦的分布。我國的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區多煤、鐵、石油,南方地區多有色金屬。水能(南方地區降水多)和有色金屬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