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把月球資源運回地球
擴展閱讀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庫存積壓怎麼算成本 2025-07-26 19:50:32

如何把月球資源運回地球

發布時間: 2022-08-24 07:44:41

A. 看了以下的文章後,想到一個問題:月球資源怎樣才能運回地球求解!

根據逃逸速度公式v=√2GM/R

可得月球逃逸速度大約為2.38km/s

這個速度很容易達到,將貨物裝到特製箱子里,然後依靠小型火箭向地球發射,一定距離後就進入地球引力的有效范圍之內,就自由落體落入地球了。
特製箱子是為了防止像隕石一樣摩擦燒毀。

現在已經出現了電磁彈射器,日後可以用較大型的電磁彈射器將貨物彈向地球。

B. 科學家在月球發現新型能源,這種資源該怎麼運送回來

宇宙飛船會運回來,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地球有一顆天然衛星叫月球,月球其實是現代人的叫法,在遠古時期,人們稱月球為太陰、玄兔、嬋娟、玉盤。它是太陽系第五大衛星。



隨著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有了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之後,我們才算看清了月球,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月球是沒有大氣層,非常荒涼的星球。並沒有神話傳說中的的那些事物。而人類在50年前也成功實現了載人登月,對月球有了更多的認知。

C. 地月之間如何運輸

建設月球基地,需要頻繁地進行登月飛行和向月球基地運送器材、設備、生活補給品,以及接送航天員往返於地月之間。目前,空間運輸成本高昂,因為目前的運載火箭和飛船都只能一次性使用,如何實現低成本運輸,是航天工程師和月球科學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為了降低地月運輸成本,研製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和飛船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火箭和飛船依然是地月運輸的重要工具。根據這種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降低地月空間運輸成本的新設想。

第一種設想:利用空間「擺渡」船首先用運載火箭把物資和人員分幾次運往近地軌道,然後利用空間「擺渡」船,把物資和人員運往月球。空間「擺渡」船專門承擔地月軌道之間的運輸任務,並可重復使用。在月球軌道上,還需設置一種專用的月球著陸器,任務是把進入月球軌道的物資和人員安全地送往月球表面。這樣由運載火箭、空間「擺渡」船、月球著陸器三者共同組成一條地月交通運輸線,它們各自在自己的軌道上往返飛行,而不是運載火箭直接將貨物和人員從地球運到月球,從而使飛行成本大幅度降低。

根據這種運輸方式,在月球軌道上應該有一個能容納多名航天員的小型空間站,作為地球和月球之間交通運輸的一個中轉站。這個中轉站還可以承擔月球基地「急救站」的作用,一旦月球基地發生緊急情況,航天員可以及時撤離到月球空間站,然後再從月球空間站飛回地球。建造這種小型月球空間站,可以使用廢棄在太空和月球軌道上的燃料儲箱。燃料儲箱都是一些大圓筒,對這些大圓筒進行改裝,再一個一個地接起來,就可以形成簡易的月球軌道空間站。

第二種設想:設立「拉格朗日點」中轉站。

這里先介紹一下拉格朗日點的概念。

地月空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點。在這個點上地月兩大天體的引力相互抵消,位於這一點上的物體可以相對保持平衡,如果給一個小的推力,就能使物體按推力方向運動,這種特殊的點是法國數學家和力學家拉格朗日發現的,因此稱拉格朗日點。在地月系統中,理論上存在5個拉格朗日點,其中L1點位於距地球323110千米的位置上。

先將飛船發射到位於拉格朗日點的中轉站,然後在這里加註在月球上生產的推進劑,與此同時,從月球上發射L1—月球往返運載器來接應飛船,將航天員或建設月球基地物資從中轉站運送到月球。這樣,飛船離開地球時就不再需要攜帶用於月面著陸和起飛返回的推進劑,也不需要攜帶登月艙,因此飛船的質量可大大減輕,地、月空間運輸成本就可大大降低,由於月球沒有大氣,L1—月球往返運載器應是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

第三種設想:太空電梯。

「太空電梯」的原理很簡單,它的主要部件是纜索,將其一頭固定在地球表面,另一頭伸向太空,當纜索的重心位於地表3.6萬千米的高度時,它所承受的地球引力和離心力達到平衡,纜索便會聳立空中而不倒,這個高度也就是地球同步軌道的高度;或者從距離地面3.6萬千米的靜止軌道衛星向地面垂下一條纜索,為了取得平衡,避免靜止衛星因電梯太重被拉回地面,在衛星的上面還要架設另外一條纜索,上半部分的纜索懸浮在太空中,以緩解太空電梯承受的地球引力,這樣,電纜的總長度將達到10萬千米,為地球和月球距離的1/4。沿著這條纜索修建往返於地球和太空之間的電梯型飛船。

目前進入太空的主要運載工具是火箭,火箭要擺脫地球引力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無論是液體還是固體火箭,所攜帶的燃料都要佔到火箭總重量的90%以上,並且多為一次性使用。然而「太空電梯」不需要動用大量燃料,且可重復使用,因此建成之後的運行費用很低,可用於向空間站運送人員和貨物,然後再轉運到月球。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製造這根10萬千米的纜索。從理論上計算,製作這根纜索的材料強度必須達到鋼鐵的180倍之上,目前的技術尚無法實現。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不斷開發出質量輕、強度高的碳納米管纖維材料,現有的此類纖維材料強度已經達到了所需強度的近1/4。另據報道,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兩名華裔科學家李成古和魏小丁(音譯)首次研究證實,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強度最高的材料,它比鑽石還堅硬,強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鋼鐵還要高100倍。石墨是由無數只有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薄片壓疊形成,「石墨烯」是一種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層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維結構。如果能找到將石墨轉變成大片高質量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則太空電梯纜索的研製有望獲得突破。

登月對宇航員有哪些要求

中國科學家正籌劃在2020~2025年使「嫦娥工程」的登月神話成真,那麼相比遨遊太空,登月的宇航員將有哪些更多的要求呢?其實登月的宇航員的基本要求和現在宇航員是一致的,因為在太空和在月球都是處於失重狀態,所以對於宇航員的基本素質和訓練項目不會有太大出入。現在中國訓練的宇航員完全能夠勝任登月的要求,只不過登陸月球的宇航員要加上對月球環境的適應訓練和對月球基本知識的掌握。不過,從地球和月球間來回一趟就得要兩個星期,加上在月球上時間就更長了,屆時在選拔航天員時要求其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知識點

太空電梯建造歷程

1970年,美國物理學家皮爾森最先提出建造「太空電梯」的設想。

2000年,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對「太空電梯」作出樂觀評估,聲稱「在未來50年左右,我們就可能開始建造,需要的只是一些研究和一點運氣」。

2002年底,美國媒體對西雅圖一家電梯公司進行了報道,這家公司正進行「太空電梯」項目。他們甚至「初步考慮『太空電梯』將用納米材料製成」。據稱唯一的阻力是費用太高。

2003年9月15日,7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美國探討「太空電梯」計劃,提出在至少一個世紀內將「太空電梯」變成現實,使之用於發射衛星和飛船,甚至將人類直接送上太空。

D. 太空的資源怎麼運輸地球

按照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太空的資源一般都是直接靠飛船搭載回地球的。
回到地球後再把資源用特殊的東西保護好後扔下來扔到指定的位置范圍。
望採納謝謝。

E. 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麼能不能運

你這個腦洞開的比較大,你讓嫦娥姐姐和小白兔到哪兒生活,吳剛沒樹可砍怎麼辦?下面是正經回答。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那麼首先這種行為就會增加地球的質量,當這個量變大之後,月球運行的速度將不足以維持它在軌道上,這也就意味著它的軌道將會逐漸縮小,並且隨著地球質量的進一步增大,月球最終會掉進地球,並引起新一輪的物種大滅絕和冰河期,俗稱“世界末日”。由於月球質量減小,地球上潮汐的幅度也將會隨之逐漸減小,因潮汐引起的洋流也會越來越不明顯,而這些洋流帶動的冷熱水循環將最終導致各地理區域的氣候特徵和現在大不一樣。

總體來說,地球海岸附近環境生存的生物會有滅頂之災,繼而影響到大量以這些生物為生的淺海生物,全球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減少,多種同位素的全球性循環被打破,加之軌道參數的變化、洋流作用的減弱(或消失)導致全球氣候逐年惡化,臭氧層的問題可能也越來越嚴重。不過這都是一些想像而已,所以我們現在既沒有需要,也沒有能力去把月球搬空,可以說把月球搬空是很不明智的舉動。所以還是讓我們的地球與月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吧。

F. 想要開采月球上面的燃料帶回地球,還需要什麼技術呢

如果你在一瞬間被送上月球,你肯定很快就會死去。這是因為沒有可呼吸的大氣,表面溫度在攝氏130度(華氏266度)到攝氏零下170度(華氏零下274度)之間。如果缺乏空氣或可怕的熱或冷不會殺死你,那麼微隕石轟擊或太陽輻射會殺死你。根據所有的說法,月亮不是一個友好的地方。

許多國家表達了重返月球的新願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許多這樣做的計劃,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也將目光投向了月球任務。使用月球上已經存在的物質的必要性變得更加緊迫。

對月球生命的期望正在推動工程和實驗工作,以確定如何有效地利用月球材料來支持人類探索。例如,歐洲航天局計劃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月球南極,在月球表面鑽孔,尋找水、冰和其他化學物質。這艘船將配備一個從月球土壤中獲取水的研究儀器。

G. 嫦娥五號將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它是如何將樣品帶回的

整件事情還得從2004年中國制定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說起。

所謂三步走,就是繞、落、回這三步。繞,就是成功圍著月球繞圈,這一步,已經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成功完成;落,就是成功降落在月球上,這一步也已經由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成功完成。只剩下最後一步——回,回就是在月球上成功截取樣品並帶著樣品返回地球。

而現在嫦娥五號任務就是完成探月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回!在月球正面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探索過區域,收集這個區域內塵埃和碎片,然後將收集到塵埃和碎片通過返回器帶回地球。相信月球研究者們已經迫不及待等待著這一天的降臨了!

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繞月成功,再到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成功著陸,相信到現在嫦娥五號取樣帶回任務也一定能圓滿完成!

H. 月球資源怎麼運回地球

你沒看過月球樣本嗎可以運回地球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都幾乎在採集樣本

I. 月球雖然資源豐富但怎麼就能夠運輸回地球

月球的引力小,發射到地球的火箭成本低很多。
舉例,到月球去,要運載火箭。宇航員回來,只要用登月艙上的
小型火箭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