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建集團旗下有哪些優質資源
擴展閱讀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庫存積壓怎麼算成本 2025-07-26 19:50:32

中建集團旗下有哪些優質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24 05:38:11

『壹』 中建三局的子公司有哪些

下轄單位主要有:中建三局第一、二、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控股子公司,以及總承包公司、基礎設施公司、集團公司(北京)、集團公司(滬)等非法人實體。
截至目前(2019年2月)中建三局有以下17個下屬分公司:
1、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本部(技術中心)
2、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3、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4、中建三局第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5、中建三局股份公司總承包公司
6、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7、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滬)
8、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粵)
9、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成都公司
10、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西北公司
11、中建三局
12、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東北公司
13、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公司投資發展公司
14、中建鋼構有限公司
15、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16、中建三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17、武漢中建建築設計院

(1)中建集團旗下有哪些優質資源擴展閱讀:
中建三局旗下擁有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公路工程及石油化工4大類共計12項特級資質,公路行業、市政行業、石化行業、建築行業(建築工程、人防工程)12個甲級資質,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公司現有員工30000人,主要二級經營單位24家,在建項目千餘個,遍布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及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等13個國家(地區)。
企業綜合實力多年位居中國建築業競爭力百強企業榜首、湖北百強企業前三名,先後4次榮膺全國文明單位稱號、4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累計獲得218項魯班金像獎(國家優質工程獎),22項詹天佑獎,居國內同行業同規模企業前列。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中建三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貳』 請問中建股份有哪些子公司、分公司各分局和中建股份建築總公司是什麼關系和中建股份有什麼關系

中建總公司下屬的各個工程局以及專業公司(比如中建鋼構、中建市政、中建鐵路等等)和設計院等都是中建股份的子公司。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於北京成立。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

2009年7月29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建築,股票代碼:601668)股票上市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舉行。

中建總公司組建於1982年(壬戌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國有重點骨幹企業,以房屋建築承包、國際工程承包、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勘察設計為核心業務,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建築業、房地產企業排頭兵和最大國際承包商。

是不佔有國家大量資金、資源和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行業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企業,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三個特級資質的建築企業。

2016年8月,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6。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

『叄』 中建哪些局的哪些公司比較好

中國建築的八個工程局都擁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主要是由原國家建設工程部等部委所屬工程單位和原軍隊所屬單位發展而來。中建一局、中建二局,總部都設在北京,中建三局總部設在武漢,中建四局總部設在廣州,中建五局總部設在長沙,中建六局總部設在天津,中建七局總部設在鄭州,中建八局總部設在上海。八個工程局,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若論綜合實力,相對比較強的是中建三局和中國八局。
中建三局,連續多年評為中國建築企業百強第一,2019年前三個月,中建三局光承接10億以上的大項目就有23個,合同額400.55億元,占國內建造合同額的47.23%,也就是說,10億以上的大項目,已近接近中建三局訂單規模的一半。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中國建築500強之中建五局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築地產集團、世界500強前100強——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骨幹成員企業,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

中建五局崛起於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近十年。2003年以來,五局沿著「樹信心、定戰略、用幹部、抓落實、育文化」的「十五字路線圖」,通過一年一個主題年活動,推進「強心、換血、搬山」,使企業浴火重生,實現了由困境到新生的跨越式發展。


(4)中建集團旗下有哪些優質資源擴展閱讀:

企業的優勢

中建五局崇尚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在深基礎施工、大面積砼無縫施工、超高層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大跨度橋梁、超長隧道、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節能環保等方面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優勢,獲省部級和國家級獎勵科技成果30餘項。

中建五局關注顧客,精心施工,質量持續改進,2001年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認證,2007年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獲「湖南省質量管理獎」,2008年被授予「中國質量鼎」。

累計獲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獎300餘項,其中多項工程獲魯班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等國家級獎項。

『伍』 中建三局旗下分公司各情況,哪個最好

我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的,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中建三局旗下分公司最好的應該是總承包公司,因為總承包公司總部在武漢,和局總部是在一起的,深受局裡面的器重,這裡面的發展勢頭也很猛的,其實我們以前也是屬於總承包管的,只不過是現在獨立出來的。總承包剛去有一年的見習期,期間大概是每月2800多,不算獎金和津貼,表現好的話半年轉正,轉正後每月4300左右,普通一年大概在九萬左右,如果能夠升為中層幹部的話待遇更高一點,祝你好運。

『陸』 中國建築下面有那些下屬公司

中國建築集團總公司??

『柒』 請列出中建各局在中建局內部中的實力排名,以及中建一局各子公司的在一局內部對比排名。

請列出中建各局在中建局內部中的實力排名,以及中建一局各子公司的在一局內部對?中建各局實力排名是怎麼樣的?


中建各局實力排名是:中建三局、中建八局、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七局、中建六局。

1、第一層: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三局和八局多年來的營業收入一直遙遙領先與其他六個局,兩者同年邁入千億營收企業,且每年的增長幅度幾乎持平。2017年我們分析時發現中建三局還是略微高於中建八局的,沒想到才過了2年,八局就已經超過了三局。

2、第二層:中建一局和中建二局。一局和二局這三年的平均營收分別為952億元和1142億元,處於千億企業層。

3、第三層:中建四局、中建五局和中建七局。四局、五局和七局這三年的平均營收大致都在七八百億元左右,處於近千億企業層。

4、第四層:中建六局。六局的營業收入不論是近3年的增長態勢或是當前的體量,在八者當中都處於較弱狀態,而且與第一層和第二層級的企業差距相當巨大。

中建八局的歷史,在部隊時期,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66年下半年至1973年上半年,這是部隊創立階段,主要在陝西、甘肅、四川等省,參加國家「三線」建設,建成了一批國防工程和軍事工業工程;

第二階段為1973年下半年至1978年上半年,這是集中會戰階段,主要是會師遼寧省遼陽市,參加國家重點工程——遼陽石油化學纖維廠的建設,實行大兵團作戰;

第三階段為1978年下半年至1983年8月,這是分散施工階段,揮師南下,以大隊(團)為單位,獨立執行施工任務。

『捌』 中建建裝的優勢在哪

為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始終致力於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始終致力於把推進整個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的重要責任。
五十餘年的不懈努力,中建總公司在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設以及大型公共設施建設等領域積聚了雄厚的科技優勢,始終引領著中國建築業生產力發展的潮流。迄今中建總公司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7項,是國內獲獎最多的建築企業,並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0餘項;擁有國家級工法38項,省部級工法133項;擁有建築施工企業唯一的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了國內建築業第一個由企業自主完成的《建築工程施工工藝標准》。
目前中建總公司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築設計與建造技術、高聳塔類設施建造技術、大型工業設施設計、建造與安裝技術、復雜深基坑與深基礎處理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生產技術、復雜空間鋼結構體系研究與安裝技術、新型建築設備研究與製造技術、建築企業管理與生產應用信息技術、國際工程總承包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多個方面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這些優秀的成果、重要研究機構以及領先技術構成了中建總公司強大的核心技術優勢。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不是第一次走進「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表彰大會。酒泉神舟發射塔曾榮獲「全國十大建設成就」,2005年又有廣州新白雲機場和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榮膺這一殊榮。中建總公司早已成為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築企業集團,從1984年起連續21年躋身於世界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行列,並始終位居前列;自1994年起連續11年被評為中國500家最大服務企業國際經濟合作類第一名。自成立至今,中建總公司共承接合約額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完成營業額超過7000億元,其中境外完成約佔30%以上,公司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 中建總公司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稱於世,在國內外建設完成了一大批彪炳史冊的重大工程項目,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所參與建設香港新機場工程,被譽為20世紀全球十大建築之一;並在深圳國貿大廈和地王大廈的建設過程中創造了兩個深圳速度,一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速度的代名詞。如今中建總公司正在繼續創造新的奇跡,全球在建最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獨具魅力的中央電視台新辦公大樓等一大批舉世矚目的建築正在拔地而起。中建總公司始終堅持把科技興企、人才強企作為企業的基本戰略,始終致力於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始終致力於把推進整個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的重要責任。中建總公司在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設以及大型公共設施建設等領域沉積了雄厚的科技優勢,始終引領著中國建築業生產力發展的潮流。
截止到2005年底,中建總公司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或發明獎32項,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獎近500餘項,是國內獲獎最多的建築企業,其中中建所取得「酒泉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綜合技術」成果是我國建築業第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並被評為首屆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第一名。共獲得優秀勘察設計國家獎27項,省部級勘察設計獎900餘項;獲得建築質量最高獎「魯班獎」89項,是國內工程建設企業中獲得魯班獎最多的企業。擁有國家級工法48項,省部級工法156項;自行編制出版了國內第一個由企業自主完成的企業技術標准——《建築工程施工工藝標准》一套350餘萬字,在全國范圍內公開發行。擁有建築施工企業唯一的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有兩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建立了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目前中建總公司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築設計與建造技術、高聳塔類設施建造技術、大型工業設施設計、建造與安裝技術、復雜深基坑與深基礎處理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生產技術、復雜空間鋼結構體系研究與安裝技術、新型建築設備研究與製造技術、建築企業管理與生產應用信息技術、國際工程總承包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科學管理技術等多個方面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這些優秀的成果、重要研究機構以及領先技術構成了中建總公司強大的核心技術優勢。 圍繞建築企業科技工作的特點和總公司經營生產的新需要,抓住科技工作的關鍵環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科技工作的重點。
——重點加強科技進步體系建設。一是基本建立了以企業總工程師為龍頭的科技進步領導體系和科技管理的指揮體系;二是建立了以企業技術中心為平台的科技創新體系;三是建立了依託項目,面向基層,以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實用技術開發為核心內容的技術服務體系。
——重點抓好科技基礎平台建設。建立了以專家委員會為主要載體的高端科技決策和技術支持平台;建立了以示範工程為載體的工程項目新技術成果推廣與應用平台;建立了以技術中心為核心機構的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形成了以成果管理為主線,以科協組織為基礎的科技交流、咨詢與服務平台。
——重點突出自主創新,引領企業與行業發展。十五期間,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等手段,積極開展應用技術的集成開發和超前技術的研究,總公司繼續發展和形成在建築工程專業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並對行業的科技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重點加大科技成果與經營生產的緊密結合,加大科技成果升華力度,不斷提高技術服務能力。
——重點加大了在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投入與研究開發力度,借力信息化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和科學化生產能力的領域,促進跨越式發展。 人才、平台、投入是企業科技工作的關鍵資源。結合總公司佔有科技資源總量大但相對分散;平台分布面廣但起點不高;科技投入總量尚可但不集中的特點,充分發揮了集團科技管理機構的組織職能,從多個層面解決科技資源配置的問題充分優化資源配置,最大化發揮資源效率。
——對內充分整合資源,發揮集團優勢。利用總公司集團總部的組織管理職能,以技術中心為載體,集中全集團的科技資源,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
——對外充分組合資源,發揮發揮載體優勢。利用總公司廣大的市場資源和豐富的載體資源,充分發揮對社會資源的組裝能力。充分聯合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實現科研領域的多贏模式。
——提高資源支配能力,推動企業發展。資源管理的更高層次就是支配資源的能力,通過掌握高端市場資源、高端需求、高端項目載體,主動引導科技資源為其所用,近年來在這方面已有所突破。 正是由於科技創新形成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中建總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相繼中標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央電視台新址等重大工程。
由此說明其科技服務於經營的能力有了重大突破,一改過去被動式地提供服務為主動引導經營和開拓市場。其科技服務經營的能力表現在:
一是主動對接市場的能力。通過深入研究市場變化,結合新的經營領域開拓和經營結構調整,積極組織超前儲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近年來逐步加強了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道路與橋梁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環境與環保工程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力度,並在這些領域形成了技術積累,縮小了與傳統優勢企業的技術差距。
二是支撐經營開拓的能力,通過技術集成,積極發展成套技術研究,近年來先後完成了關於體育場館建設、制葯廠建設、大劇院建設、清水混凝土施工等一系列成套技術研究,為參與市場同類工程的競標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
三是對於工程項目的服務能力,集中體現在科技示範工程管理模式的大量推廣。科技示範工程作為科技推廣與轉化的有效組織形式,充分體現了科技進項目,項目促科技的基本思路,這項活動本身就是中建科技工作的一項創舉。近年來,該公司進一步完善了科技示範工程管理制度,特別強調了科技示範工程工作的經濟性和示範性,突出強調了以科技進步效益率作為完成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標,由此大大拓展了科技示範的作用和影響力。以八局組織實施的武漢天河體育中心工程為例,按中標合同價和傳統的施工組織和生產手段,這個項目的虧損額估算近千萬元,但這個項目通過大量的科技成果推廣和科技創新活動,最終不僅按期、按質、按量完成了這一重點工程的建設,還實現了直接經濟效益800多萬元,科技進步效益率達到3.2%。整個十五期間,共完成總公司級示範工程42項,平均科技進步效益率2.2%,僅這些項目科技的貢獻就超過1億元。同時科技示範工程的做法在集團內各企業普遍得到重視,每年通過的局級示範工程約80項,公司級示範工程數量上百項,科技進步效益率達到1.8%以上,產生的效益是相當可觀。
中建公司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工作放在科技各項工作的首位,基本形成了以總公司技術中心為龍頭,以專業技術中心和區域技術中心為骨幹,以下屬企業技術中心為分支,以科研機構為輔助支撐的樹狀科技創新體系。
這個創新體系的建設過程,充分整合了全集團的現有優勢資源,實現了資源配置集團化。從而收到了「變局部優勢為整體優勢」、「變個體優勢為體系優勢」、「變企業獨享為集團共享」的效果。
利用這個創新平台,中建總公司相繼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863」項目等重點課題 3項,組織了企業重點科技開發項目35項,其中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9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2項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玖』 中國建築集團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名錄

一、國內子公司: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遠東環球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物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直營總部)、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方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建南方投資有限公司、中建長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中建絲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建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建設基礎設施有限公司、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築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地下空間有限公司、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發展有限公司、中建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建財務有限公司、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二、海外子公司:

中建阿爾及利亞股份公司、中建美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中建中東有限責任公司、中建剛果(布)有限責任公司、中建赤道幾內亞有限公司、中建企業(新加坡)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巴貝多公司、中國建築(泰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菲律賓)有限公司。

中建股份卡達有限公司、中博昂建築貿易簡易股份公司、中建俄羅斯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駐越南代表處、中國建築波札那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南非有限公司、中建納米比亞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駐巴基斯坦代表處。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利比亞分公司、中國建築巴林分公司、中建(哈薩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模里西斯分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韓國分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尚比亞分公司、中國建築莫三比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馬來西亞有限公司。

(9)中建集團旗下有哪些優質資源擴展閱讀: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正式組建於1982年,其前身為原國家建工總局,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專業化經營歷史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建築房地產企業集團之一,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地產開發、設備製造、物業管理等完整的建築產品產業鏈條,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三特」資質、「1+4」資質和建築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的建築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建築-組織架構

『拾』 中建八局下屬公司哪個比較好

1、八局青島分公司,因為是八局直屬分公司,工程含金量比較大.待遇也一直是八局裡面的領頭羊,年底還有年終獎(1w以上),這在建築企業是不多見的。

2、八局一公司和二公司,他兩其實差不多,各領風騷三兩年,也是八局旗下規模最大的兩個分公司.目前一公司的合同額要高於二公司。

3、四公司就可能要差一些了,成立時間短,規模和員工待遇都要遜於前三名;

4、其他的專業公司各有千秋。比如八局安裝公司,現在直屬於中建總公司;八局房地產公司也是不錯的,但是招人不多。

5、中建三局一公司

中建三局一公司2019年實現新簽合約額1324億元、完成營業收入5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9%、16.9%,持續高位領跑。其中基礎設施項目簽約額超200億元;EPC業務中標額突破400億元;

新增國別市場4個。在海外、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的足跡愈發深厚。綜合實力穩居中建集團號碼公司前列,達到《財富》中國500強第152位標准、ENR國際承包商250強第135位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