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岡有什麼特產
1,武穴酥糖
武穴酥糖是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的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穴市傳統糕點之一。
2,武穴龍坪油麵
銀絲細油麵系祖傳特殊手工藝製作而成。相傳起始於明萬曆年間(1572-1620年),後清乾隆帝六下江南,路經龍坪訪師金德嘉,而品嘗此油麵大為贊許,並御賜為朝廷貢品。
3,黃州東坡餅
黃州地方風味名點,距今有九百多年,系用上等細麵粉做成蟠龍狀,和麻油煎炸,片片如薄絲條,然後撒上雪花白糖,具有酥、香、脆、甜的特點。相傳為蘇東坡起意,由安國增大和尚殘謬試製成功。
4,浠水九孔藕粉
浠水特產,由浠水獨有的九孔藕精製而成。內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味道香甜可口,九孔藕,藕中珍品,比普通藕多出兩孔,自明清以來被列為朝廷貢品。
5,蘄春家方酒
蘄春家方酒,亦曰益氣養血補酒,由蘄春縣李時珍第二十九代嫡孫,根據祖傳千年的秘方釀造而成。
⑵ 高分求打字!!!在線等!!
金戈鐵馬,火映蒼天,旌旗獵獵,殺聲震天。兩千多年前,發生在中國湖北黃岡的那場赤壁之戰,引來了無數文人墨客吟詠詩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北宋詞人蘇軾的一曲千古絕唱,冥冥中彷彿具有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先知性。古往今來,有多少風流人物從這塊紅土地中走出,譜寫了一曲又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烈詩篇。
在黃岡兩千多年的建制歷史中,這塊紅色的熱土孕育了畢升、李時珍、聞一多、陳潭秋、李四光、京劇奠基人之一俞三勝等等,為人們贊嘆不已的是,還是在黃岡的這塊紅土地上,居然誕生了二百多位戎馬生涯的將軍,更有統領全軍的大元帥和共和國兩位國家主席,一個個聲震中外、氣貫長虹的英雄,一位位業績非凡、譜寫華章的著名歷史人物,如璀璨的群星,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炫目的光芒。
人們用人傑地靈形容一個地區的神奇,這里是佛教中國化的聖地,禪宗六大祖師中先後有兩位祖師在這里弘揚佛法、傳播教義,四祖寺位於黃岡地區黃梅縣城西北十五公里的新山環抱中,已有一千三百七十多年的歷史,四祖死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親手創建,道信大師開創了農禪並重的禪風,自耕自給,對禪宗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大師還利用空閑時間從事醫葯研究,救難於民,被後唐代宗李煜封為「大醫禪師」,這是中國第一個被皇帝賜封為既精通佛學又精通醫學的一代高僧。這顆千年柏樹是道信大師在創初建寺廟時親手所栽,現在仍然枝盛葉茂,挺拔俊秀。另一棵松柏樹是本寺現任方丈本幻法師於2000年舉行殿堂修復落成、佛事開光、大型佛事活動期間所栽。千百年來寺廟歷盡滄桑,幾經覆毀,至今仍屹立於世界宗教之林。流水潺潺,翠竹環繞的新山四祖山色、水色、霧色,色色皆空,松聲、竹聲、鍾聲,聲聲自在。
五祖寺位於黃岡地區黃梅縣城東十三公里的東山中,創建於公元654年,是佛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 ,也是六祖慧能大師的得衣之地,在我國佛教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弘忍大師在東山弘法期間逐步創建出獨特的禪學思想體系,東山法門為禪宗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佛教界確認為中國禪教的創始人之一。五祖寺先後出了一百多位高僧,宋英宗曾提筆御書「天下祖亭」,宋徽宗也御書「天下禪林」,袁文宗還賜寺額「東山五祖寺」簡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五祖寺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五祖玉印就是中國佛教禪宗重要文物之一,為稀世國寶。「竹間山寺微茫見,松頂鍾聲遠近聞」禪宗聖地香火綿綿,無數中外遊客湧上這里秉燭焚香,以示敬仰,鮮為人知的是為人喜愛的地方戲曲黃梅戲也誕生於祖寺山下的黃梅縣。人們驚嘆,這一萬七千平方公里的黃岡是怎樣一塊神奇的土地。不知是佛祖的神奇力量還是大自然的造化,在中國的版圖上,黃岡處於中國三大經濟增長極至東西兩極結合部,東連長三角,南連珠三角,西臨大三峽,北承大中原,地域優勢得天獨厚。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在黃岡的境內奔流二百公里有「黃金水道」之稱,武漢的天河機場和南昌的九江機場距離黃岡只有一小時路程。三條鐵路大動脈京九鐵路、京廣連接線、合九鐵路在黃岡穿境而過,雄偉壯麗的四座長江大橋和縱橫交錯的五條高速公路將黃岡與周邊的地區連接在一起,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得中獨厚,洪江達海,黃岡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占據的重要位置。
人傑地靈,物產豐富,使得黃岡成為湖北乃至中國少有的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黃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適宜多種農作物生產和禽畜水產品生產,享有「大別山糧倉」之稱。羅田,是全國板栗第一縣,英山縣是全國名茶基地縣,蘄春縣是全國著名的葯材市場和中葯材之鄉,還有黃梅的青蝦、紅安的花生、武穴的水禽以及黃州的蔬菜、huan feng de ma ti等等,如今黃岡已經形成了特色的農業——生態農業、精品農業。
黃岡,有千庫之 的美稱,長江沿江一帶河渠縱橫、湖泊密布,富有水鄉特色,全地區一千多個大小水庫,蘊含了一百萬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水電資源蘊藏量三十三萬千瓦,已開發水電裝進容量十七萬千瓦。黃岡的郵電通訊發展也異常迅速,全市電話交換機容量和寬頻網路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形成了以光纖網為主的區域信息高速公路,可為客戶提供所有的數據通訊業務。在中國,許多地區都因缺乏資源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黃岡卻以豐富的物產資源和濃郁的人文環境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
黃岡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石英石儲量兩億噸,居全國第一;螢石礦儲量兩百萬噸以上,為中國三大螢石礦之一;黃沙開采量達十七億噸,是中國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黃沙基地之一。在黃岡的歷史上,不僅有聲名遠揚的將軍縣,更有讓現代黃岡人自豪的教授縣、博士街,崇文重教的歷史淵源和歷經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孕育了黃岡明禮誠信、勤奮好學、開放好學的淳樸民風。黃岡的職業培訓教育和基礎教育享譽全國,黃岡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的學生來自全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畢業生的就業率高達98%,學院與需要人才的機構開展了訂單教育,大大增強了畢業生就業的競爭能力,黃岡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十餘萬人,人力資源總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聞名中外的黃岡中學更是全國中學的一面旗幟。幾年來,黃岡中學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十二枚獎牌,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入全國重點院校,甚至又不遠千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到黃岡中學就讀。
曾幾何時,這塊火紅的熱土孕育了無數的奇跡,但也曾一度因為自己非凡的經歷長期安卧於紅色老區舒適的臂彎里昏昏然不覺外邊世界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如今,睡在紅色搖籃里的巨人醒來了,它將昂立起偉岸的身軀,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新時代的到來。今天的黃岡人,已不僅停留在為自己輝煌的歷史而驕傲,更在為美好的未來而奮起努力。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黃岡人迎頭趕上,奮起直追,經過多年的努力,黃岡的輕工、食品、機械、化工、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穩步增長,生物醫葯、輕型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產業化等新型產業初具雛形,已建成消費品綜合市場兩百多個,農業產品市場一百多個,工業品專業市場六十多個,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初具規模,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商,黃岡創造了低成本、快回報、高誠信、優服務、零障礙的投資創業環境,出台了鼓勵外來投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以最低廉的土地、稅費、供水、供電、通信和人力資源以及尊商、重商、護商的良好風尚為客商營造最佳的投資匯報就業機會和最好的展業平台。
黃岡,山川秀美,風景獨特,可稱之為人間仙境。大別山綿綿千里,其自然風光集雄奇險優於一體,可與中國著名的泰山、廬山相媲美,如今的黃岡已經形成了大別山生態、東坡赤壁、弘揚革命傳統教育、李時珍醫葯保健、黃梅佛教禪宗文化、古溶洞奇觀等各具特色的景區。黃岡,這塊紅色的熱土,將以它深厚的文化歷史、豐富的自然資源、發達的交通網路、寬松的置業環境在新時期的創業大潮中,以開放的姿態笑迎八方來客,共創一個更加美好的充滿經濟活力、人民安居樂業的新黃岡!
有一些個別的地方比如人名、地名會有錯誤
⑶ 黃岡資源優勢有哪些
有人文資源優勢,如:畢升、李時珍、李四光、聞一多、三個黨的創始人以及一百個開國將帥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有紅色資源優勢,如紅安的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烈士陵園、七里坪長勝街以及各縣市區的紅色
紀念場所,已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線路。
有綠色資源優勢,黃岡大別山脈風景秀美,是避暑度假的聖地。
有水利資源優勢,黃岡區域沿長江江200多公里,大小湖泊水庫不計其數,目前開發利用較好地
據本人所知的有:沿江的造船工業、大別山中的天堂湖風景區和利用水庫放水的幾個漂流項目,還有就是白蓮河抽水蓄能。
有宗教資源優勢,黃梅四祖、五祖、老祖等寺廟聞名天下。
有教育資源優勢,黃岡中學以及職業教育全國有名。
有政策資源優勢,黃岡已先後被列入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可以享受很多政策上的支持,對黃岡的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⑷ 黃岡的特產有哪些
地方特產
羅田板栗 羅田板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澱粉、維生素B和脂肪酶等,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補腎、治腹、瀉(煨食)等功效。羅田為中國板栗主要產區,1998年板栗年產量達2000萬公斤,位居全國第一。縣食品廠生產的板栗產品曾獲外貿部出口產品優良證書和國家經貿委金龍獎,其產品行銷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羅田縣板栗在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品種多,色味獨特,產地分布於全縣各地,但其產品外銷售均冠以「羅田板栗」。「金魁栗」、「油栗」、等品種名揚全國,遠銷日本,並被譽為「人生果」。 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後認為羅田板栗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
麻城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主要產於麻城市東部山區的木子店、東西城等地,因而又叫東山老米酒。系用糯米和特製酒麴釀造而成,色澤清亮,味道淳甜,質濃而不傷脾胃,經有關部門化驗,該酒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還具有健脾胃,舒筋絡,消痛化瘀的功能。配以中草葯,還能祛治風濕,醫治癱瘓。因而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當地素有「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數我」的說法。
武穴山葯 山葯含有糖、蛋白質、鉀及氨基酸、維生素等18種營養成分,煨制食用,香氣四溢,風味獨特,具有滋陰、利肺、健腎、健胃、止泄痢、化痰涎、潤毛發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葯。 武穴種植山葯有300餘年的歷史,尤以龍坪山葯為最好,號稱「龍葯」,其次為梅川、橫崗百園等地。武穴山葯最高年總產量200萬公斤,行銷鄂東各地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英山茶葉 英山茶葉以其條索緊細、色澤嫩綠、清香宜人深受客戶歡迎,早在唐代就是宮廷貢品。英山位於大別山主峰側旁,海拔高,濕度大,氣溫適宜,家家戶戶古來就有種茶習慣。其主要產品有「英山銀毫」、「羊角春」、「吉峰毛尖」、「長沖炒青」等。1987年湖北茶葉評比,9項名茶英山囊括5項。「吉峰毛尖」茶被評為部優產品。茶葉現已成為英山縣主要商品之一。自1992年4月起,英山縣將每年的農歷穀雨定為茶葉節,以後年年舉辦。每年茶葉節,全國各地茶商蜂擁而來。1998年全縣茶葉總產量達到了700萬公斤以上。
羅田茯苓 茯苓,亦名伏靈、伏菟、松腴、不死面。伏靈之名出於《史記?龜策列傳》,傳雲:「所謂伏靈者,在警絲之下,狀似飛鳥之形。」《淮南子》也載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下有菟絲。」李時珍說:「下有茯苓,則上有靈氣如絲之狀,山人亦時見之,非菟絲子之菟絲也。注淮南子者,以菟絲子及女蘿為說,誤矣。」 茯苓為擔子菌綱,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乾燥菌核,靠吸收松木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生長。嫩時白棉絨狀,成熟後呈棕褐色皮狀。李時珍說:「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絕勝。其輕虛者不佳,蓋年淺未堅故耳。」現仍有野生,但主要靠人工培養。 據《本草綱目》載:茯苓「主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甚至有人說它「通神而開心,調營而理衛,上品仙葯也。」宋蘇頌著《集仙方》,把茯苓酥描述為「日食一枚,終日不飢。」慈禧太後曾令御膳房製作「茯苓餅」供膳,並以此賞賜王公大臣。 茯苓的主要成分,目前已知的有茯苓聚糖、茯苓酸、麥角甾醇、膽鹼、組織氨、磷脂、蛋白質、酶等,是一種很有營養的有益健康的葯品。因此,久已失傳的茯苓食品近年又相繼上市,羅田縣九資河茯苓糖不久也將問世。 鄂東茯苓稱著全國,主要產區在羅田、英山、麻城。羅田生產茯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曾被譽為「茯苓之鄉」。一九三○年全縣總產達三百多萬斤,一九五六年曾達到四百二十五萬斤,一九八三年下降到六十一萬斤,羅田、英山、麻城三縣總產也不過一百一十二萬多斤。茯苓的商品規格,羅田、英山、麻城各有特色。英山出口片類,以潔白勻凈著稱;麻城以塊類方正整齊見長;羅田以個苓堅實皮細聞名,葯用性能好,曾有九十六斤重的「茯苓王」,在廣州博覽會上展出,許多外商驚嘆不已。
糯米堆花酒 該酒採用純糯米,運用傳統制酒工藝製造而成。斟入酒杯或搖動杯中酒,酒液濺起小花環,一個迭一個,持續時間較長,又因原料是糯米故名糯米堆花酒。 五祖牌糯米堆花酒,是黃梅縣酒廠生產的一種優質小曲酒,原名陳年米酒、燒酒,亦稱葯曲白酒,已有五百餘年的生產歷史,系採用純糯米、薄荷、橙皮、桂枝等三十多味中草葯,精工配製發酵,用「五祖寺」的碧玉流泉水釀造的。其工藝典型,具有無色透明,醇和味正,蜜香清雅,芝麻香型的特點。把酒盛在容器內搖動,出現一層層透明的珍珠狀酒花,經久不散,故名堆花酒。 該酒還具有補益氣,強腎健身、通血脈、厚腸胃、潤發膚、散冷氣,益精神之功能。明朝詩人汪美雲游黃梅四祖寺時,寫下了「老僧風味別,對竹倒清醅」的詩句。 一九七五年,黃梅縣酒廠組織技術研究,吸取民間傳統工藝的精華,改選配方,改進工藝流程,使生產更加科學性,質量有很大提高,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九年相繼在中南五省酒類品評會上獲得好評。堆花酒的總醛和含鉛量等六項理化指標都低於部頒標准,一九八0年在全國酒類質量檢驗和品評會上,通過國家和全省評酒委員們的品嘗和檢驗,在同類酒中名列全省第一。
羅田楚香酒 羅田「楚香牌楚香酒」系湖北楚香酒廠生產。它色清透明、清香純正、醇甜適口、窯香濃郁、回味悠長,為湖北品酒。自1982年以來一直蟬聯湖北同類產品第一名,1984年以來一直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稱號,1991年以來連續五屆榮獲湖北省消費者滿意杯金獎。並曾獲得1997年湖北省工業精品名牌產品展銷會金獎、第二屆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名牌釀造品稱號等榮譽。 湖北楚香酒廠位於羅田縣鳳山鎮義水河畔,始建於1952年,擁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現已建成曲酒、酒精、包裝、食品飲料、礦泉水5個分廠,擁有白酒、酒精、大麴、滋補酒、果露酒、汽水、紙箱、礦泉水等8條生產線。白酒、礦泉水年生產能力達到1萬噸。
蘑菇 蘑菇亦稱「洋蘑菇」,為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科。傘蓋真菌類植物的通稱。可食的蘑菇種類繁多,生長在鄂東各地的有:香菇、松菇、平菇、木梓樹菇(羅田稱「八擔柴」)、鳳尾菇、麥黃菇等。其子實體群生或叢生,傘蓋有大有小,初呈扁球形,後平展,表面不粘,白色、灰色、黃色、褐色均有。傘柄圓柱形,與傘蓋同色,菌褶初為淡紅色,後變紫褐色。菌肉厚而緊密。天然蘑菇生於夏秋兩季連陰雨後,生長期三到五天。人工可以在室內培植,常以馬、牛糞和稻草為培養材料。鄂東沿江各地多用棉子殼,山區各地多用鋸木屑作培養植本。菌絲適宜溫度在16~22℃之間。 食用菌人工培育的原料很多,在鄂東主要有三類,一是闊葉樹段或鋸末(如花??樹、板栗樹、梧桐、槐樹等),可用以培育香菇、黑木耳、銀耳、平菇等;二是農作物秸稈(如稻草、麥草、玉米芯、棉籽殼等),用以培育蘑菇、草菇,平菇等;三是工業生產的下腳料(如廢棉花、甘蔗渣、木屑、廢紙、沼氣渣等),用以培育草菇、蘑菇、猴頭、平菇等。 蘑菇味美,我國人民早就知道。周秦之際的《呂氏春秋》說:「味之美者,越駱之菌。」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除方其味美外,還介紹它的烹飪方法。北宋詩人黃庭堅把它比作「樹雞」、「鵝掌」、「鱉唇」,有詩曰「驚雷菌子(蘑菇)出萬釘,白鵝拆掌鱉解甲」、「薪者得樹雞,美盂味南烹」。還有以「地雞」、「桑鵝」、「楮雉」作比的。它不僅味美,而且營養極為豐富。據化驗分析,它含蛋白質鮮品為7.2~49.1%,比雞肉、雞蛋的含量還高。所含的傘菌氨酸、口蘑氨酸、鵝膏氨酸以及香菇菌素、雞油菌素、野菇菌素等也不少。它的「食療」作用比較顯著。《本草綱目》說「雞樅」有「益胃清神」、「治痔」之功效。《菌譜》說「松菌」有治溲濁不禁之療效。有的治慢性肝炎,有的能治眩暈、失眼、耳鳴、肢麻、癲癇諸症。天然菌可食,但須慎重。《本草綱目》說:「菌,冬春無毒,夏秋有毒,有蛇、蟲從下過也。」「凡煮菌,投以姜屑、飯粒,若色黑者殺人,否則無毒。」李時珍說:「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凡中其毒者,必笑不止。解之以苦茗、白礬,酌新水並咽之,不立愈。」
蘄春石英石 石英石礦,成分為二氧化硅,三方晶系,呈六方柱頭,質地堅硬。純粹的石英無色透明,叫水晶;乳白色叫乳石英;淺紅色的稱薔薇石英;煙黃色的稱茶晶;含雜質的,有紫、褐、淡黃、深黑等各種顏色,一般為乳白色、半透明的結晶體。石英是構成許多岩的重要成分。蘄春的石英儲量大,質量好,品位高,含硅量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八,居全國之冠。 據礦產部門初步調查和勘測,蘄春全縣有五十八個石英石礦點,最大的礦點儲量約一千萬噸以上。全縣目前已探明的總儲量約二點三億噸。據建材部四○一地質隊、上海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武漢商品檢驗局等單位化驗的結果表明,蘄春石英石二氧化硅含量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六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含鐵量在百分之零點二以下。石英石,工業上用來製造光學儀器、無線電器材、耐火材料、陶瓷等,是發展玻璃工業的根好原料。 蘄春全縣有58個石英礦點,且大部分露出地表,可露天開采。蘄春石英石質量好,品位高,其含硅量達99.99%,居全國之冠,是製造高級玻璃不可多得的材料。蘄春縣目前正在進行初步開發,縣玻璃廠利用石英資源生產酒瓶、酒杯等玻璃製品。
娃娃魚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兩棲綱,大鯢科。因叫聲似小兒啼,故稱「娃娃魚」。它名之曰魚而非魚,也屬一怪。大鯢不是鄂東特有的,它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陝西等十七個省,棲生山谷的溪流中,大別山腹地經常可見它的足跡。一九八二年八月初,羅田縣山洪暴發,有一條身長達六十厘米、重十多斤的大鯢,沖到鳳凰關下的大路旁邊,一位農民獲得,後送縣一中喂養。 大鯢是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大者達一點八米長,重四、五十斤。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頭寬而扁,口大,齒成弧狀。鼻眼極小,位於頭的背面,無眼臉。身軀粗壯,尾側扁。四肢很短,前肢四趾,後肢五趾,趾間有微蹼。皮滑,頭部疣粒顯著,多數成雙排列。它體外受精,親體有護卵習性。生活在深山陰暗的溪流中,以魚、蝦為食。
茅山螃蟹 策湖出產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蘄春)、學名「中華絨鰲蟹」,以個大體肥、黃多味美聞名遐邇。據清光緒《蘄州志》載:「蟹出茅山下者,黃多而味甘,較它處為勝。」茅山螃蟹體重每隻達半斤,黃多使它爬行時腹貼地,不象它處蟹肉鉗,螯支撐懸空。茅山螃蟹,最肥的季節在立秋前後,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圓」和「九月重陽,蟹子滿黃」之說。蟹肉氣寒味咸,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凡蟹生烹,鹽藏糟收,酒浸醬汁浸,皆為佳品」(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尤其是蟹黃(卵巢和消化腺)味更鮮,而且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高。蟹肉蟹膏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每百克含蛋白質十四點五克)、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核黃素,還含有鈣、磷、鉀、鐵等成分。烹飪方法有醉、糟、醬、炒、清蒸等。蒸蟹先用清水將蟹殼外面的污物洗凈,放進鹽水浸泡一小時左右,讓蟹將腸里的細菌及臟物吐出,再換清水洗刷干凈。蒸蟹要熟透,熟透的標志是殼色變紅。如將蟹蒸熟,蘸以薑末、醋,同時噴點熱酒,既能殺菌,又能去寒,其味更鮮。據《本草經疏》記載,醋蘸熟蟹,食之能補骨髓,滋肝陰,舒筋活血。茅山蟹還有散瘀血、抗結核的功能,對殺莨菪毒,解鱔魚毒,漆素養,治瘧及黃疸,或將其搗成膏塗疥瘡、癬瘡,搗汁滴耳聾,均有較好療效。浠水策湖一帶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的大臣康茂才(蘄春人,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進階榮祿大夫,死後明封為蘄國公)回家省親,返京時,特將策湖的茅蟹帶到京城,送到御廚房做成蟹黃面,敬獻皇上,朱元璋吃後,稱贊:「這蟹黃色、味都好,妙極,妙極!」。 策湖產的螃蟹為什麼這么好呢?主要是有個好的生態條件。策湖多眼子菜,苦草,其根脆多甜汁,湖內魚蝦多,是蟹的佳餌;加上湖底土質松軟,湖水清澈,日照時間長。這對茅蟹的生長均有利。清初年產兩、三萬斤;光緒二十九年建茅山閘後,產量降到兩萬斤左右;一九六四年茅山閘再次改建,堵死了江湖通道,幼蟹不能溯江入湖,加上圍湖開田,縮小了湖面,茅蟹瀕於絕跡。
武穴酥糖 原名桂花董糖。相傳是一位姓董的孝子,其母生病,不進食,他將麵粉炒熟混以蔗糖、芝麻屑、桂花等,味甚佳,母愛食。後被移植至糕點業,初名桂花董糖,因人們對「董糖」二字意義不解,改名為桂花酥糖。桂花酥糖選料嚴格,製作認真,具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並能治咳潤肺。料中有麻屑、白糖、香條、桂花等,食時甜酥,骨子雖用飴糖熬制而成,但鬆脆,落口消深,不沾牙齒。上個世紀80年代初,該品種被收入《湖北糕點》名錄;1983年9月,被湖北省商業廳評為全省商業優良名特傳充產品獎;近年來,連續多次榮獲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目前,生產酥糖為主的食品企業發展到二、三十家,規模較大的有美雅、廣濟、振雄、德勝等,廣濟酥糖廠還開發出玉米酥糖,市場極為俏銷。
⑸ 黃岡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工業。列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的是黃岡市黃州區的華夏窯爐產業集群。
被列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的是黃岡市黃州區的華夏窯爐產業集群。黃岡市黃州區華夏爐窯產業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由當初的原始陶瓷生產成長為集設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產業集群,年產值逾百億,從業人員數萬人,已經成為黃州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對於黃州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第二個被列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的是武穴市的醫葯化工產業集群。武穴市是黃岡市各縣市區中唯一一個老工業城市,其工業產值多年來穩居黃岡首位。而醫葯化工產業則始終是武穴具有競爭優勢的傳統產業集群,年產值數百億元,對於武穴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和促進作用。
拓展資料:被列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的是蘄春縣李時珍醫葯化工產業集群。我們知道,蘄春縣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教授縣,而且還是「醫聖」李時珍的故鄉。近十年來,蘄春縣本著走出去、引進來的理念,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打李時珍文化牌,走出了一條綠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目前,李時珍醫葯化工產業集群年產值數十億元,帶動數萬老百姓在家鄉就業,創造出一條綠色的脫貧致富路。
第四個被列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的是鄂東(麻城、浠水)汽配配件產業集群。湖北省汽車製造大省,有著眾多的整車生產企業,正是立足於這些優勢資源,鄂東的麻城和浠水,自解放初期開始,就逐步開始發展汽車配件的生產,像麻城的氣門廠曾經就是湖北的知名企業。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鄂東汽配產業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在重組並引進新技術的基礎上,重新獲得了新生,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⑹ 從黃岡談起。是作文急!!!!!!!!!!!!!!!!!!!!!!!!!!!!!!
自己動手吧
⑺ 黃岡的地理環境
黃岡市林業用地面積71.6千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1%,森林覆蓋率達43%,活立木蓄積量2800萬立方米。境內生物資源種類極為豐富,大別山地區是華中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物種資源庫。黃岡市境內分布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465種,其中蕨類植物82種,種子植物有1383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5種,一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銀杏、南方紅豆杉;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7種:金毛狗、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巴山榧樹、厚朴、櫸樹、香果樹、楠木、野大豆、秤錘樹等;其中大別山地區特有的瀕危物種大別山五針松,當前數量不足百株,面臨絕跡的危險。
境內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208種,其中獸類41種、鳥類122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動物13種。列入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原麝、豹、白鸛、大鴇等;穿山甲、白冠長尾雉、豺、小靈貓、白額雁、鳶、禿鷲、細痣棘螈、水獺、虎紋蛙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黃岡也有廣泛分布。
黃岡市是全國「板栗之鄉」,「葯材之鄉」,「甜柿之鄉」,還有羅田的板栗、茯苓,蘄春四寶(蘄龜、蘄蛇、蘄竹、蘄艾),英山的雲霧綠茶和桔梗、麻城「福田白菊」、團風的苦荊茶等特產。麻城龜山古杜鵑群落以其面積最大而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⑻ 湖北黃岡有什麼
物種分布有:全市林業用地面積71.6千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1%,森林覆蓋率達43%,活立木蓄積量2800萬立方米。境內生物資源種類極為豐富,大別山地區是目前華中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物種資源庫。全市境內分布有高等維管束植物1465種,其中蕨類植物82種,種子植物有1383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5種,一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銀杏、南方紅豆杉;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7種:金毛狗、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巴山榧樹、厚朴、櫸樹、香果樹、楠木、野大豆、秤錘樹等;其中大別山地區特有的瀕危物種大別山五針松,目前數量不足百株,面臨絕跡的危險。
境內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208種,其中獸類41種、鳥類122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動物13種。列入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原麝、豹、白鸛、大鴇等;穿山甲、白冠長尾雉、豺、小靈貓、白額雁、鳶、禿鷲、細痣棘螈、水獺、虎紋蛙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本市也有廣泛分布。
本市還是全國聞名的「板栗之鄉」,「葯材之鄉」,「甜柿之鄉」,羅田的板栗、茯苓,蘄春四寶(蘄龜、蘄蛇、蘄竹、蘄艾),英山的桔梗、麻城「福田白菊」、團風的苦荊茶等特產聞名中外。「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麻城龜山古杜鵑群落以其面積最大而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旅遊有:全市現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8家,分別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浠水三角山、麻城龜峰山、麻城烈士紀念園、李先念故居紀念園、羅田天堂寨、英山吳家山、英山桃花沖。國家AAA級風景區12家,分別是東坡赤壁、紅安天台山、麻城杏花村、麻城五腦山、麻城博物館、羅田薄刀峰、蘄春三江、伊利、李四光紀念館、鄂人谷、七里坪、英山烈士陵園。國家AA級風景區8家,分別是聞一多紀念館、李時珍紀念館、浠水博物館、武穴仙姑山、團風大崎山、浠水斗方山、麻城乘馬會館、五祖寺。
蘄春李時珍墓和紅安七里坪革命舊址群、四祖寺毗盧塔、東坡赤壁等,先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安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旅遊景點甚多,被載入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詞典》共有23處:東坡赤壁、青雲塔(以上黃州)、七里坪、紅安烈士陵園、大聖寺塔、天台山(以上紅安)、龜峰山、柏子塔(以上麻城市)、天堂山(寨)(羅田)、斗方山、舍利寶塔(以上浠水)、筆架飛瀑(即三角山,浠水、蘄春交界)、李時珍墓(蘄春)、五祖寺、十方佛塔、飛虹橋、釋迦多寶如來佛塔、毗盧塔、魯班亭、靈潤橋、高塔寺塔(以上黃梅)、雙善洞、鄭公塔(以上武穴市)。各地投資建設旅遊景點,已形成東坡赤壁旅遊區,大別山生態旅遊區,四祖、五祖佛教旅遊區,紅安、麻城革命遺址旅遊區。截至2009年底,經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有5處,分別是羅田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紅安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麻城五堖山國家森林公園、浠水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英山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另有省級森林公園6處。此外,境內還有眾多風景名勝區及人文勝跡。
⑼ 求人教版初中生物課程教學視頻教程~百度雲盤分享最好~學而思的和黃岡的都可以喲
初中同步教程生物全套.zip
https://pan..com/s/1bOGmv-Zjzkgx9d8LGIq9uw
⑽ 湖北黃岡發現「龍骨」,那麼龍是真的存在過嗎
據當時現場遺址勘查來看,也許龍真的存在過,但是目前尚未有更多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所以答案仍然是未知的。在我國,龍一直是一種只存在於神話和民間傳說中的經典動物。
這次龍骨的發現地點在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白湖鄉張城村。1993年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了一個考古隊對這個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專家們發掘出了一條卵石擺塑龍,是一條由卵石擺成的龍的圖案。厲害的是,龍的形象非常生動,它昂著頭,張著嘴,腹部飽滿,背部有鰭,尾巴捲起,身上還有鱗片。這條擺塑龍大約7米長,非常類似於神話傳說中的龍。
專家推測龍可能確實存在過,因為這個遺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應該是那個時期的人見過龍,所以才會用石頭擺出了龍的樣子來。然而,龍是否真的存在,現在仍然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