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分布從哪裡來
擴展閱讀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庫存積壓怎麼算成本 2025-07-26 19:50:32

資源分布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 2022-08-22 00:06:56

A. 形成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 空間上,東南多西北少 有東南往西北逐漸減少 主要原因是 自東南往西北 離海洋越來越遠,水汽難以到達 故降水少
時間上 夏秋多 冬春少 主要原因是我國的降水 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 夏秋主要吹東南風 馮從海洋吹向陸地 帶來大量水汽 故降水多
而冬春季節 則主要吹西北風 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寒冷乾燥

B. 我國資源分布原因(如為什麼西部有礦……)

有這么幾方面原因吧:
1、原始環、氣候等原因。以前的西部是大湖、半封閉海洋,水慢慢變淺的環境。沉積時間久、成岩作用強,加上後期構造火山運動,能夠形成一定的礦產。而東部有些臨海地區沉積時間短,礦產難富集。因此,東西礦產分布不均。
2、東部人多,西部人少,所以東部礦產開發早,開發時間長,好開採的都開采完了,即使原本一樣多,現今開采難度也不一樣了。造成了,東西部分布有差異的錯覺。
祝好,望採納!

C.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分布

中國主要礦產資源銅的儲量的一半以上在華東、西南兩區,包括贛、滇、藏、皖等省區。銅產地分布較廣,長江中、下游是集中地區之一,甘肅的白銀廠、雲南的東川和山西的中條山也是有名的大礦。礦床類型以斑岩型和接觸交代型為主,前者以江西德興為代表,後者以湖北大冶和安徽銅陵為代表。

中國的鋁礦大多為沉積型鋁土礦床,礦石以一水型的硬水鋁石為主,鋁、硅比相對較低,冶煉性能不如三水型鋁土礦。其主要產地在山西中部、河南鞏縣一帶、 貴州修水、 山東淄博和廣西平果等地。浙、閩、皖等省的明礬石礦也是可供綜合利用的鋁礦資源。

(3)資源分布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分類:

1、根據礦產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分為內生礦產、外生礦產和變質礦產;

2、根據礦產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特點,分為無機礦產和有機礦產;

3、根據礦產的產出狀態,分為固體礦產、液體礦產和氣體礦產;

4、根據礦產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D. 地球上的淡水如何分布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怎樣分布的

在地球為人類提供的「大水缸」里,可以飲用的水實際上只有一湯匙。地球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其中97.5%的水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即使如此,總體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但是,世界上淡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人類使用水資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形勢。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世界每年約有5000億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億立方米以上的水體受到污染。
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L的淡水資源,一個地區降水量與蒸發量之差,就是徑流量,用來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
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佔地球水體總量很少,大部分是固體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
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是:
(1)全世界江河徑流總量如按人平均,約合11000立方米;按大洲來說,南美洲人均佔有量最多,亞洲和歐洲最少。
(2)徑流量按國家排列,前5名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
(3)淡水資源供應緊張,世界有60%的地區供水不足,特別是乾旱與半乾旱地區。
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E. 我國的林地資源主要分布在哪兩個干濕地區

林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濕潤和半濕潤的山區。 具體為東北、西南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我國最大林區在東北長白山大興安嶺是半濕潤區或濕潤區,其次是西南林區(橫斷山)和東南林區(東南丘陵)是濕潤區。 我國耕地多在秦嶺准河以北(華北),約佔60%,旱地多,是半濕潤區;30%多在華南,是水田,是濕潤區。
拓展資料:
一、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在哪些地區?有哪些特點?
1、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東北林區特點是營林和木材生產集中,國有林業企業規模較大,機械化水平較高,採伐率高,林區道路密度大,林區經營水平高。
2、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林區處在橫斷山脈,既受太平洋的影響又受印度洋的影響。多數山脈和水系為南北走向,海洋濕潤氣團可以從山由南至北深入到較遠的地方,西邊的山坡上分布著茂密的森林,構成了西南地區林業的主體。這里山體在3000米以上,相對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3、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我國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也是歷來林業發達的地區,人工林佔有很高的比重。山區的農民有經營林業的習慣。南方森林資源的分布比較均勻,武夷山系和南嶺山系較為集中,兩個山系的面積佔南方地區總面積的22%,而有林地面積佔45%,蓄積量佔65%。
4、東部少林地區 本地區的林業類型主要是以平原林業為主,即農田、溝渠、道路、村莊等防護林為主,絕大部分為帶,網狀的形式,還有林農間作形式,極少量的片林。華北石質山區在古代森林較茂盛。近年來,森林帶遭大規模破壞,部分陽坡地已經岩石裸露,童山濯濯,失去生產能力。
5、西北和華北西部地區 西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秦嶺南坡(漢中,甘肅白龍江流域)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青海東南部等。這里為原始林區,並有國有林業局分布。
中國森林資源的主要特點:
6、人均資源佔有量小。人均有林地面積0.113公頃,人均有林地蓄積量7.9立方米,不及世界人均83立方米的1/10。
7、林業用地面積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的利用率僅為50.05%,而德國、日本等林業發達國家的林業利用率都在90%以上。
8、林地分布不均勻,影響了多種效益的發揮。林地集中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西北地區很少。土地面積佔全國32.2%的西北地區,有林地面積僅佔全國的6.7%,活立木蓄積量為全國的7.7%;在東南部又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則分布較少。
9、森林管理粗放,生產力低下。中國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76.5立方米,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115.5立方米的66.2%;人工林生產力則更低,平均每 公頃蓄積量33立方米。

F. 請簡述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

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我國地形錯綜復雜,地貌類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於500米的土地面積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7.1%.特別是水資源充沛、熱量充足的優質耕地僅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南部地區.在全部的耕地中,高產田只佔總耕地面積的20%,中產田佔40%,低產佔32%.

G. 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 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哪裡

1、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淺層地下水中。大部分則以冰川、永久積雪和多年凍土的形式儲存。其中冰川儲水量約24×1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9%,大都儲存在南極和格陵蘭地區。

2、淡水資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溪流匯聚奔騰大河,雕鑿出自然界奇觀,河流沿岸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孕育著物種豐富的物種,無論高山,還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H. 水資源是如何在地球上分布和循環的

地球表面有大概3/4的區域被水覆蓋,水資源就是在地球上廣泛分布著,有的地區多,有的地區少。但是,地球上只有1%不到的淡水可以被人類直接利用,很多國家的淡水資源短缺,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一、水資源的分布

從太空來看,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大約有72%的地面會被水覆蓋,但是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5%。其中,大概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島的冰層中,其他大概都是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夠被人類利用。全球淡水資源分布極其不平衡,按照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中國,印尼等幾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到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而有些地區,多年連續乾旱,十分缺水,比如阿拉伯半島。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努力節約用水。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I. 淡水資源分布在哪裡

地球的兩極有著極為豐富的淡水資源。特別是南極,世界上70%以上的淡水集中在這里。有人估計,南極海域的冰山大約有22萬座,是北冰洋海域冰山數量的5倍。當海水結冰時,溶解在海水中的絕大部分鹽分都被排斥在外,少量沒有來得及跑掉的鹽分被包圍在冰塊里形成鹽泡。世界上最大的冰山長335千米、寬97千米,總面積3100多平方千米。人們簡直不可想像如何從水中搬運如此巨碩的超級冰山。美國發明家約瑟夫·科納爾提出了一個設想:利用溫差產生的動力驅使冰山自己航行。他認為,冰山底下的海水溫度要比冰山本身高11℃,這個溫度足以把液態氟里昂變成氣體了。這樣,受熱膨脹的氣體壓力足以推動冰山,從而使得冰山像輪船一樣可以自己行駛起來。同時,在冰山裡鑽洞埋管,氣態的氟里昂就可送入冰山深處,靠那裡的低溫再使氟里昂重新凝成液體,繼續循環使用。為了具有說服力,約瑟夫還進行有關具體計算,結果得出只要有12個氟里昂動力系統,由40名機組人員操作,就完全能推動一座小型冰山行駛。還有人想出了使用核動力的強力推進器推動冰山。當然,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冰山拖運過程中易融化,以及冰山運抵目的地後如何提取淡水等關鍵問題。無論如何,對利用冰山徹底解決淡水問題是一個有益的嘗試。